他是最辛酸的皇帝,填戶口時寫家住紫禁城,立馬嚇壞了局長

2020-12-26 騰訊網

輕輕一陣風,喚醒沉睡了千年的軀體;輕輕一陣風,拂去歷史神秘的面紗。站在時間的肩膀上,我與歷史對話。

五千年春夏秋冬,育出多少成王敗寇,而歷來的皇帝都是光鮮得體,享受萬人敬仰的,雖有的下場很悲劇,但論體面可能都比不過「末代皇帝」溥儀辛酸。這位晚清的最後一位皇上,一生坎坷艱苦,嘗盡世間百態,到頭來連登記一個戶口本都犯難。

不敢拿溥儀跟以前的皇帝相比,因為別的皇帝過得真是太好了,提起溥儀帝只能令人心酸。有人說溥儀雖有大批女子相伴,但因不舉而不能享受此豔福,後來他沉迷一種叫「河車丸」的丹藥,不知藥效如何。小時候就一直被慈禧關愛,連稱帝都是慈禧提攜的。後來,孫殿英這丫揭了慈禧墳墓,氣得溥儀喊打喊殺,可自己又名存實亡,拿對方一點辦法沒有。面對大清敗亡,溥儀逃到東北,無奈接受日本人的贊助,建立起偽滿洲國,但大家都知道這只是一波傀儡操作而已。

直到革命的春風吹遍中華大地,幾千年的封建帝制早已煙銷灰滅,溥儀從此被貶為一介平民,甚至因為曾經所犯的錯被抓去接受勞動改造,這可是一代大清皇帝,如今也跟普通人一樣互相平等了。經過一番勞改,溥儀的罪總算洗清得到救贖。但是有一些滿清老臣始終懷抱舊思想,有一次溥儀在北京某處等公車的時候,被一些滿清皇族認出來了,於是立馬給他行跪拜大禮,此時的溥儀卻顯得異常尷尬,連忙擺手拒絕道,你們不要這樣子,我已經是普通人了,不需要行這種禮儀。想來畫面也是令人辛酸。

而溥儀剛從勞改所出來的第一件事,就是被通知去民政局辦戶口,不然就是一個沒戶口的人。為此溥儀迷茫的趕到了當時的北京民政局,想要辦理入戶口手續。接待他的人員起初瞧他戴著一副眼鏡,衣服破舊,有幾分書生氣質,還以為他是一個普通讀書人。當填寫資料表的時候,溥儀淡定的寫了自己的名字:愛新覺羅·溥儀。這時該工作人員兩眼一瞪,大吃一驚,萬沒想到眼前這位竟是大清皇帝,嚇得慌忙趕去跟局長匯報。

辦公室裡,局長可能是品著茶,一聽大清皇帝要來辦戶口,馬上急得就趕了過去。見到溥儀後,局長非常的敬重對方,在一旁細心的陪侍溥儀進行入戶手續。然而,資料表要求寫:姓名、地址、性別、出生年月、職業、文化水平等信息。於是溥儀在地址一欄寫上了紫禁城,在職業上可能會寫皇帝,又或者是寫無業游民。這些局長嚇壞了在旁邊看得既尷尬又無語。但仔細一想,溥儀從小確實是在紫禁城長大,寫成是自己的住址也說得過去。職業寫皇帝或無業游民都合理,因為人家真真實實的當過皇帝,如今剛勞改出來,確實也是一個暫時無業的遊民。於是只好不再追究。

然而又讓這位民政局負責人感到焦慮為難的,卻是文化這一欄信息。溥儀當時可能也懵逼了,自己從小生在皇族,所受教育可能是最高等的,但是如果按國家系統化專業性來算的話,溥儀連一天校都沒上過,等於沒有如何學歷。按那時的情況區分,我國的受教育程度為三個階層:大學、初中、小學。顯然溥儀雖沒上過任何學校,但他知識淵博,甚至還會多國外語,比一些普通大學的教師還要厲害。思前想後,民政負責人對他的文化水平定為初中。最終溥儀就這樣完成了戶口流程,雖然初中文化在那時不高也不低,也算是個知識分子了。這些是否會影響到溥儀找工作呢?目前還沒其他的說法,但是作為一個皇帝淪為普通人,過起一番新生活,可見溥儀算是歷代帝皇裡最為辛酸的一位了。

相關焦點

  • 戶口裡填初中,實際水平是什麼樣?
    在登記戶口的時候,由於身份特殊,工作人員不知道該怎麼填他的學歷,就隨手寫了個「初中」。溥儀的文化水平真的只有初中嗎?實際上他的學歷可以讓一眾研究他的專家都汗顏,水平高到令人吃驚。
  • 戶籍那些事兒:末代皇帝溥儀的戶口簿
    在封建社會,作為皇帝,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誰聽說過皇帝還有戶口?如果皇宮大內沒有戶口制度,紫禁城裡眾多的人口將怎樣管理?當然,這些也不在本文探討之列。我這裡所說的皇帝的戶口,專指末代皇帝溥儀的戶口薄。1945年8月,日本投降。偽滿洲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作為戰犯,在瀋陽被蘇軍逮捕,押往蘇聯伯力關押。
  • 《末代皇帝》中國最後一個皇帝,他後來都怎麼了?
    三歲,他在老佛爺的膝下懵懂嬉鬧,不諳世事,老佛爺歸西,偌大的紫禁城裡,他看似皇權在握,享盡榮華,可是也只能在這狹小的紫禁城裡,他出不去,卻又對外面的一切無比好奇。看似有條不紊的紫禁城運作中,卻早過了如日中天的時候,只待日薄西山。一聲一聲的皇上,卻到底暗藏了多少秘密。莊士敦給他帶來了西洋文化,讓他對外面的世界又多了一份憧憬。
  • 紫禁城的最後「囚徒」溥儀:4歲小皇帝一個月吃200斤豬肉
    溥儀 紫禁城的最後「囚徒」 多年以後,當愛新覺羅·溥儀輾轉於多個監獄時,多半會想起隆裕太后帶他接見袁世凱的那個沉悶的下午。小皇帝端坐著,一本正經地盯著照相機,看起來鎮定自若。在這停滯的歷史瞬間,小皇帝透露出的威儀與其年齡,並不相襯,小皇帝似乎已然明白他的權威。 自1908年離開醇王府邸,至1924年被趕出紫禁城,十幾年間,至始至終,溥儀都是紫禁城名義上的主人。同時,他也是皇宮的奴隸。從孩童至青年,溥儀猶如籠中困獸,始終被束縛在這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的皇宮建築群之中。
  • 乾隆為自己修了座小紫禁城,極盡奢華珍玩無數,可他卻一天沒住過
    導讀:乾隆為自己修了座小紫禁城,極盡奢華珍玩無數,可他卻一天沒住過帶你日行三千裡,吃貨相見泯恩仇,RR帶你看世界,大家好,我就是那個靠臉吃飯的小R。我們國家的故宮是非常值得我們驕傲的建築是,我們國家乃至於全球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木質結構建築群,全球五大宮之首,這裡是典型的前朝後庭的格局,前朝的部分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中軸線,內廷的部分是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後三宮為中心。
  • 明朝最奇葩的皇帝,不住宮中住宮外,一生自由!
    正德十二年的某一天,居庸關守城御史向他的手下發布命令:立馬關閉城門,誰來都不準開,就算是皇帝也不行。這可嚇壞了當時的守城兵,皇帝是國家的老大,連他來了都不開門,為什麼這麼大膽子?只有發布這條命令的張欽知道這麼做的原因,他下達這個命令就是為了防止天子出門。
  • 紫禁城真正的主人是皇帝嗎?其實大家都錯了,住這的人說話才算數
    紫禁城其實就是一個權力和地位博弈的地方。有些人窮極一生也沒能在這裡紮下根,而有些人卻能夠憑藉一時的運氣留在這座城市。說到紫禁城,相信大家最先想起的就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但是事實上,紫禁城裡還生活著另外一些人。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或許這些人才是紫禁城真正的主人。那麼這群神秘的人物究竟有著怎樣的身份呢?他們又是怎樣掌握和把控這座城市的呢?
  • 中國最後一個皇帝,被趕出紫禁城時帶走40箱翡翠,一對鐲子價值連城!
    第一次是他2歲的時候,被慈禧太后立為儲君,成了清朝最小的一位皇帝,到了6歲的時候因為辛亥革命成功,溥儀宣布退位。第二次在1917年,住在紫荊城的溥儀接受了張勳的復闢運動又做了12天皇帝。但是沒當幾天,就因為違反皇室優待協議,被馮玉祥直接趕出了紫禁城。第三次是九一八事變後,被日本野心家脅迫溥儀又當了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1945年日本戰敗後,溥儀被蘇軍抓走進行勞教。
  • 溥儀擠公交時,幾個滿族人跪下高喊皇上萬歲,溥儀說了一句話,給滿分
    溥儀的人生比較坎坷,三歲當皇帝六歲就退位,到十一歲又把他推出來當皇帝,可是沒幾天又被革命人給轟下臺,後來當了日本傀儡政權的皇帝,然而小日本又被打敗了,他還被蘇聯人抓去坐了牢。溥儀的新生活應該是新中國賦予他的。他在蘇聯被關了五年,1950年的時候新中國的領導人才通過外交手段把他引渡回國,之後又對其進行了為期十年的改造,直到1959年,溥儀成為第一批被特赦的人。
  • 溥儀戶口登記資料 文化水平:初中?看看末代皇帝的英語水平!
    新中國成立後,末代皇帝溥儀重新登記了戶口,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戶籍登記資料上面的備註,愛新覺羅溥儀,學歷:初中。那麼,說一個皇帝初中文化,是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呢?要衡量一個皇帝的文化水平,其實是很難的。首先,皇帝都沒有在正規學校讀書,如果要說他是什麼學歷,那根本無從談起。其次,皇帝雖然不去學校上學,但他要在皇宮裡讀書,而且是一對一輔導。他們接受的教育水平都是頂級的,聘請的老師全都是各領域的頂尖高手。從這方面來說,皇帝雖然沒有學歷,但文化水平肯定算得上高。那麼,末代皇帝溥儀的文化水平又當如何呢?
  • 紫禁城吃喝指南:皇帝的團圓飯怎麼吃?
    這也勾起了不少網友好奇心:在紫禁城中,古代帝王是如何吃飯的呢?他們過年時也像今天的人們一樣要吃年夜飯嗎?團圓飯怎麼吃和今天的人們相比,清宮過年最大的不同點當屬沒有晚餐。按清代生活習慣,皇帝吃飯只分早、晚兩頓正餐。因此,嚴格來說,清代宮廷中並沒有今天意義上的「年夜飯」。
  • 一群小混混攻入紫禁城, 廝殺多時, 幸虧嘉慶皇帝不在宮中
    大清嘉慶十八年(1813年)九月十五日,發生一件震動朝野的事件:近百名天理教教徒攻入紫禁城。紫禁城,戒備何其森嚴!武林高手如雲,自不必說。天理教教徒,就是些無家無業的小混混,吃了上頓兒沒下頓兒的主兒。他們怎麼打入固若金湯的紫禁城的?
  • 在沒有監控設備的古代,紫禁城是如何做好安保系統的?
    那麼除了這些保護措施,皇帝們還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確保自己的安全呢?圖片:紫禁城內布局劇照二、明朝的安保紫禁城如此之大,除了皇帝一家子住以外,肯定還要許多僕人來伺候他們,人一多就雜,當時沒有指紋打卡,也沒有刷臉功能,怎麼辦?
  • 夢幻西遊:卡卡接手王局長神佑錘子號,紫禁城神器雲集再戰武神壇
    昨天釣魚島區內一個系統信息,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原本屬於我們王局長的第一神佑仙族錘子,正式藏寶閣成交。然買家沒有正式曝光,但是看到帳號新改的名字,大家心中已經有了答案!新號的名字卡卡的熊貓,這不就是我們紫禁城的低調神豪卡卡的名字系列啊,卡卡花費了66萬購入了讓王局長又愛又恨的這個神器號,紫禁城的神器倉庫再添一個新號!
  • 紫禁城的黃昏:揭開末代皇帝「逃宮」之謎
    此前到故宮做節目,到神武門前不禁慨嘆——這兒就是溥儀當年溜出紫禁城時走的地方啊。這麼說似乎有點兒不大對勁。的確曾經有兩個皇帝從這個神武門跑出去,但一個是窮途末路的明思宗朱由檢,也就是崇禎,他從這裡跑到景山自殺身亡;另一個便是溥儀,1924年被馮玉祥逼宮,被迫從這裡離去。
  • 乾隆為自己造了座小紫禁城,極盡奢華珍玩無數,可他卻一天沒住過
    寧壽宮由來據《故宮志》載:寧壽宮位於紫禁城東北部,是一處高牆圍禁的獨立區域。明代是噦鸞宮、喈鳳宮等舊址,曾為成化周皇后、崇禎懿安皇后等養老處所。清初這些建築全部被毀,僅在衍祺門一帶留有少量的內宮用房。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皇帝將這裡改建為寧壽宮,做為順治皇帝孝惠章皇后頤養天年之所。
  • 中國最後一位皇帝,瞅瞅他的個人物品
    說到溥儀,我想大家並不陌生,作為中國最後一位皇帝,溥儀一生起起伏伏。他生於皇家,3歲入紫禁城,從他出生之日起,就註定了他這一生不同尋常。偽滿宮廷皇帝御車——派克牌轎車,這是中國「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充當偽滿洲國皇帝時的宮廷御車,日本人給配的,是溥儀從天津運到長春的私人用車。
  • 有人報告天理教將攻打紫禁城,豫親王說:等皇帝回來再說
    祝現將天理教徒將攻打紫禁城的計劃,包括進攻的人數、時間、路線等,全部透露給了祝海慶。祝海慶非常清楚這件事極為重大,不敢隱瞞,立即向豫親王裕豐告密。裕豐生於1769年,時年44歲,於1787年父親修齡去世後承襲了豫親王爵位。照說,裕豐已經是人生閱歷很豐富的中年人,又當了20多年王爺,對於這種事情應該非常敏銳。可是,他壓根就沒有做出反應,而是懶洋洋地回答:「還差著好幾天呢,急什麼?
  • 清朝衰敗後,小皇帝溥儀在紫禁城中是怎樣生活的?
    作為交換,中華民國政府與清皇室籤訂了《清室優待條件》,規定中華民國每年撥給前清皇室400萬兩生活費,允許小皇帝暫居宮禁,侍衛人等,照常留用。正是有了這一紙條例,年幼的愛新覺羅·溥儀得以住在紫禁城中。張勳復闢失敗後,李鴻章之子李經邁向載濤提議:讓小皇帝學習英文,將來政治局面惡化,也好出國避禍。載濤深以為然,又說服了弟弟載灃。就這樣,莊士敦進入了紫禁城,成為溥儀的洋帝師。
  • 大明皇帝前赴後繼修宮殿,朱棣建的紫禁城,到明朝滅亡還在修
    三、紫禁城的完工,僅僅是個開始紫禁城順利完工了,大明朝也有了新國都,可是您要是以為從此就萬事大吉,大家可以消消停停過日子,那可就草率了。從某種角度看,紫禁城的完工,只是按下了明朝皇帝前赴後繼修建皇宮的啟動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