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如何理解,有什麼說法?

2020-12-14 懷舊的宇哥

農村老話「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這是很有道理的話。

這句話是在警戒世人,要學會規避危險。

第一,為什麼「父子不同舟」

大家都知道,古代的陸路並不發達,所以人們交通往來經常要靠水路。那時候的水上救援能力實在底下,所以為了避免覆船發生危險,父子乘船,要儘量不乘坐同一條船。這樣的話,萬一一方有危險,一方還能生存,為家中充當頂梁柱。

其實,「父子不同舟」用在漁民身上更為貼切。

海上捕魚,真可謂九死一生。大家看看列夫託爾斯泰的《窮人》就知道,漁夫一大早出去捕魚,大半夜仍未歸家,妻子桑娜心驚肉跳。

漁民要面對大風大浪,真可謂九死一生生。所以,海邊的人生育孩子比較多,特別是家中一定要有更多的男丁,萬一家中有男子出事,其他人還可以給家中的婦孺一個依靠。

出外捕撈的人,只要是父子,在以前,也是儘量避免同在一艘船上的。

第二,為什麼「酒是色媒人」

酒能亂性。你們應該聽過。

酒,小酌可以怡情,暴飲卻會傷肝,還會亂人心志。

如果你看過《甄嬛傳》,就知道「沈眉莊」為什麼會冒著殺頭的危險,與「溫太醫」淫亂宮闈。僅僅是兩情相悅?不!他們在交歡之前,均飲用了太后賜予「沈眉莊」與「皇上」的「酒」。

現在,一些城市的酒吧等等的出現,導致一些男女「出事」了。這樣的報導也是屢見不鮮的。更可惡的是,還出現一些「撿屍」的可怕的現象!所謂「撿屍」,就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專門到酒吧附近,把獨自一個人喝得醉醺醺的異性帶到偏僻的地方或者酒店等,加以侵犯。

可見,酒喝多了確實會「誤事」,甚至是「惹事」。

結論

」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這句農村老話在以前是很有道理的。

現在,由於科技條件以及救援條件很先進了,所以「父子可同舟」,但是,後半句,「酒是色媒人」還是要謹記!

一言以記之:父子可同舟,酒是色媒人!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是什麼意思?
    從古至今流傳著很多俗語、老話,這是祖先們在漫長的歲月中總結的處世經驗。在這些經驗中,祖先們洞察世事,滲透人情。總結這些經驗,指導一代又一代的子孫,使他們在生活中少走彎路,少犯錯誤。如果你能掌握理解這些俗語、老話的精髓,肯定會對自己的人生道路有很大幫助。例如,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首先,讓我們看看第一句父子不同舟。是什麼意思?
  • 農村老話:「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啥意思,有何道理?
    農村老話:「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啥意思,有何道理?老話的意思很簡單,父子不要同乘一舟;酒是助興飲料,促進好事成雙,老話說「風流茶說合,酒是色媒人」。那麼,這句話有何道理?父子不同舟老話為啥說「父子不同舟」呢?這和古代「舟」本身安全性、以及當時的社會安全環境有關。不知道大家聽說過一句老話沒有「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
  • 農村俗語「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生活的小夥伴們,基本上都聽過老一輩的人用著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農村俗語來給我們這些年輕人講道理。真的是很接地氣也很容易讓人理解的俗語,一些俗語雖然很簡單,但是卻有著深刻的道理,對人們的生活有著很好的指導作用。
  • 農村老話「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啥意思?媒人能當嗎
    主要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那是因為媒人可以有一個,也可以有兩個,如果是兩個媒人的情況,一對男女要想結為夫妻,必須得有男有女吧,男女雙方都要選出媒人,其中,男方的媒人就被稱作媒,而女方找的媒人就被稱為妁,要有媒,有妁。
  • 農村老話「三個兒子有個傻,三個女兒有個俏」,到底有什麼說法?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三個兒子有個傻,三個女兒有個俏」,到底有什麼說法?在農村有不少的俗語和老話,這都是老一輩的農村人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這些俗語有從人的外貌說未來的,也有說婚姻的,還有很多農村的禮數,等等一些老話。這些老話都是我們從書本中學不到的知識,這些老話都是農村人的文化。
  • 農村老話「茶七酒八」,這些待客禮節,你需要知道!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也越來越隨意,茶酒的文化禮儀也漸漸被人遺忘。但在正式場合,莊重的場合,還是得注意下茶酒的文化禮儀。飲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在我國習俗中,把茶水或酒斟入杯盅以多少為宜,也是有講究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 農村老話「前山要遠,後山要近」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說法嗎?
    小時候不懂事,看到村裡很多人都搬到縣城去蓋房子了,就纏著家裡大人問,我們為什麼不搬,然後就聽到了這句老話:「前山要遠,後山要近」,住在山腳下有福氣!當時懵懵懂懂,現在看來,感慨良多。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該作何解釋。農村老話「前山要遠,後山要近」是什麼意思?
  • 農村老話:「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如何理解?
    這些農村老話都是來源自魯班書,在古代魯班是匠人的祖師爺,魯班春秋戰國人,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姬姓,公輸氏,字依智,被稱為魯班,出生在農村的他,從小就異常聰明於他人,從小就跟著父母,她家許多土木建築工程,逐漸掌握了很多技能。
  • 農村俗語「早茶夜酒黎明色,害己傷身是三害」,到底有什麼含義?
    在農村流行這樣一句俗語「早茶夜酒黎明色,害己傷身是三害」,對於這樣一句諺語,不知大家都如何理解?在我國古老的農村地區,經濟文化生活相對於城市而言都比較落後,除了春耕秋種等繁忙時期外,其他很多時候人們的娛樂生活都比較匱乏,因此飲酒、品茶、魚水之歡就成了大多數人的三大樂事,就這三件事而言都是生活中大家習以為常的事情,並不是什麼壞事情,但是如果擇時不對,則會危害人們的身心健康。
  • 農村俗語:「早酒夜茶黎明色,害己傷身是三災」如何理解?
    在我的記憶,農村有這樣的一句話「早酒夜茶黎明色,害己傷身是三災」。這句話主要說的就是一個人的三個不好的習慣,導致傷害了自己的身體。那麼,我們這裡就分別說說,這三種行為,為什麼會傷害到自己的身體?早酒在說這個的時候,就要說說我自己的老爸了。我的老爸喜歡喝酒,雖然他的酒量很是一般,但是他卻很好酒。因為喜歡喝酒,基本上每日三餐都要喝上一杯酒,即使大早上的也有喝上一小杯。很早的時候,很多人都勸他喜歡喝酒,也不要早上喝。因為早上喝酒,很是傷自己的身體。
  • 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老話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多,老話一代傳一代,被用以告誡子孫後代,有些享受是自己害自己,有些欲望是兇器,會損害自身健康,因此我們要做到:聽老人言,吃虧不會到眼前。今天我們說的老話是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這是人在一天中最該注意避免的三個事情,千萬不可大意。
  • 農村老話「有馬年多種田」是什麼意思?後面還有一句,你知道嗎?
    大家好,我是河北石家莊晉州農村的容姐,在我們這裡有一句老話叫「牛馬年多種田」,說到這句老話,其實後面還有一句話的,叫做「防備雞猴鬧二年」。那為什麼牛馬年就多種田呢?為什麼還要防備雞猴鬧二年呢?容姐也曾問過他們,這句老話是什麼意思呢?他們告訴我,說因為在古代的時候,牛都是用來耕田的,或者是用來拉東西的。馬也是用來拉東西的。還有奶牛,「吃得是草,擠出來的是奶」,給人們做貢獻。容姐是70後,在我小的時候,還是在生產隊的,那時我老爸在隊裡餵牲口,也就是牛馬和驢,再有騾子。隊裡養的這些馬,並不是我們用來騎著趕路的千裡馬,而是專門用來在地裡幹活,拉東西的。
  • 老人常說:「窮不走水,富不涉淫」,這話該如何理解?
    在農村中,我們總能聽到很多老話,這些話多半是老人們生活經驗的總結,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大家從生活中能夠多留心多注意,避免再走更多的彎路,很多年輕人通過這些老話,讓自己迎來了更好的成長。那麼,老人常說「窮不走水,富不涉淫」,這話該如何理解?
  • 農村老話「一輩不孝,輩輩不孝」是這樣的嗎、有什麼道理?
    實際上我們老祖宗們早就看出了這個問題,所以才總結出來「一輩不孝,輩輩不孝」這句農村老話,用以警示我們每一位農村父母,可是遺憾的是,我發現在農村,仍然會有很多的父母並沒有真正領悟到這句老話的內含,沒有真正明白其中蘊含著的人生哲理,仍然在孩子面前我行我素,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卻把責任推給社會、推給學校、推給老師,我認為這是非常不正確的
  • 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這個說法就是為了讓人們有一個規律的作息時間,只有有了規律的作息時間,才能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才能保證明天要做的事情不至於被耽擱。讀書也好,幹農活也罷!這種俗語都是在發明電、手錶等物件之前就有了的,是一代一代人口口相傳下來的,在電沒有普及之前,人們休息的是很早的。即便是晚上可以點燈,但是,煤油也是需要錢來買的。所以,這個情況下制定一個好的作息時間,形成一種習慣就很重要了。
  • 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在古代,老祖宗是很注重養生的。他們自然遵循天道的規律,並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而老祖宗無論是從飲食上,還是睡覺上方面都有一些順應天時的規律,特別是一些有道之人更是如此。
  • 農村老話「男女有色方成家,子孫後代因色旺」什麼意思?有何道理
    農村俗語,蘊含著老祖宗的大智慧,話糟理不糟,能流傳至今的農村俗語,並不多,通過這些俗語,我們可以從中悟出做人,做事的道理。今天小編分享一句俗語「男女有色方成家,子孫後代因色旺」。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
  • 農村老話「難命之人逢七死,好人難得六月死」,什麼意思呢?
    隨著歲月的變遷,農村的結構在發展中發生了改變,農村的那份人情和世故或許被消逝的時光衝淡了些許。而那些充滿著哲理性又不失有趣的農村老話卻依然傳承至今,經過歲月的洗禮,似乎還變得更加絢麗迷人。這些農村老話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有關婚禮喪嫁的,有關做人做事之理的,也有有關生活規律總結的,可謂包羅萬象。
  • 農村老話「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裡生活的人,教育小孩成了家長的一大難題。古時候的人覺得「百善孝為先」。
  • 農村老話「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什麼意思?你認為有道理嗎?
    請您在閱讀本文前點擊右上方的「關注」,以後您就可以每天免費收到【農夫也瘋狂】分享的關於農村大小事。老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雖然現在提倡的是自由戀愛,但是有些人在情感方面,依然還是需要父母來幫忙。如今有很多三十多歲的大齡青年,他們自身不怎麼著急,可是父母卻急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