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也越來越隨意,茶酒的文化禮儀也漸漸被人遺忘。但在正式場合,莊重的場合,還是得注意下茶酒的文化禮儀。飲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在我國習俗中,把茶水或酒斟入杯盅以多少為宜,也是有講究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各種規矩,也是反映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所謂「茶七酒八」,意思是倒茶只能七分滿,酒就八分滿。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那為什麼斟茶倒酒的時候會有這些講究呢?
"茶七",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人情。在農村還有句老話叫做「茶滿欺人」,意思是茶倒滿了就是趕人走,一種不用言語的逐客令,品茗追求的不是解渴,而是品味茶中之道,故而七分茶水,三分留白,愛茶之人常說的「倒茶七分滿,留得三分人情在」,就是這個道理。「酒八」,一般特別正式的飯局之上,斟酒會斟八分滿,二分代表對客人健康的關心,喝酒的禮儀是要大家舉杯相慶的,斟滿酒的酒杯端起來的時候容易灑出酒,客人為了讓酒不撒,就不得不低頭俯首來喝酒,這樣對於客人的整體形象會有影響。
茶七酒八簡單的四個字就概括了與人交往,茶餐場合的待客之道。這些優秀的老話對於做人有著良好的指導作用,但是也應靈活使用。千人千面,不同的俗語中具有不同的道理,具體如何操作,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去決定,待客之道的前提是既不影響客人心情,又可以彰顯主人待客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