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茶滿欺人,酒滿敬人」,老祖宗的待客之道,你做對了嗎

2021-01-09 壹點讀書

喝酒飲茶的習慣在中國已經有千年的歷史了,也是我們現在常見的待客之道,但是這倒茶倒酒可不是隨隨便便倒的,倒多少這個是很有講究的。

俗話說:「茶滿欺人,酒滿敬人」,很多人在喝茶的時候習慣先對著杯中的茶去吹一吹,為什麼呢?因為很燙,所以說倒茶的時候不能倒滿,是擔心這個茶水太滿會燙到別人。

「茶滿欺人」

在宋代有一個頗有名望的文人,他非常好客,朋友們都喜歡到他家裡來喝茶聊聊天,但是這個文人有一個習慣,就是當自己要著作文章的時候一定是需要很安靜的環境,家裡一個客人也不能有。

有一天,他正在創作詩文,一個朋友跑了過來,出於禮貌他還是泡了一壺茶招待朋友,並且說:我手頭上有點事,你自己先喝著,等我寫完了再來陪你聊天。

哪知道這個朋友卻非得拉著他的手不讓走,於是他就坐下來給朋友斟茶,但是他每次都把朋友杯中的茶水倒得慢慢的,還故意讓這個茶水溢出來,連續幾次之後朋友終於明白他真的是無心聊天,於是便起身告辭。

那麼後來,如果主人要下逐客令又不方便明說,就會用把茶杯倒滿茶水的方式來暗示客人,這個客人就會有種不被尊重的感覺,慢慢的就有了「茶滿欺人」的這個說法。

「酒滿敬人」

喝酒講究賓客之間的和氣美滿,在古代糧食本來就很少,能夠用來釀酒的那就更少之又少了,所以酒在古代十分的珍貴,一般只有王公貴族才喝得起。

普通百姓家中的酒首先就是要用在祭祀上,不過當親朋好友來家裡的時候,為了顯示這個主人的誠意、熱情,給客人斟酒的時候便一定要倒滿。

《漢書》記載:「酒為百裡之首」,主人和賓客之間其實早就有了約定俗成的禮儀,主人斟酒要斟滿,客人也需要一飲而盡,並且要了解這個飲酒有度,能夠確保自己不會酒後失態。

而對於不會喝酒的客人,主人也會事先準備好茶來以茶代酒,這種做法是很貼心的。

那我們現在依然保留倒茶留三分,酒滿敬人的待客之道,不過美酒雖然倒滿了,但是也不能貪杯。

相關焦點

  • 「茶滿欺人,酒滿敬人」,看完才知道該怎麼做
    人們對喝酒飲茶形成了一定的規矩,所以用茶酒敬人時,也有一些禮儀。俗語「茶滿欺人,酒滿敬人」蘊含什麼道理呢?衝泡就需要多次,繁瑣的步驟讓每一杯茶,都代表著主人對客人的歡迎和尊敬之情。所以奉茶時要小心翼翼,如果茶水太滿,在奉茶的過程中,會有水會流出來,打溼客人的衣服。茶水又太燙,可能燙傷客人,造成不愉快。茶葉也會因為水太滿而溢出杯子,所以,奉茶時要留有三分餘地。
  • 汀江之聲丨客家人的食茶禮儀:"酒滿敬人,茶滿欺人"
    汀江之聲丨客家人的食茶禮儀:"酒滿敬人,茶滿欺人"中國是茶的故鄉,是世界茶文化的發源地。從唐朝開始,特別是陸羽《茶經》的著成,茶飲漸漸地普及到老百姓的生活中來。「酒滿敬人」是指在宴席上,主人為客人斟酒時,倒至滿溢,以顯示待客的誠摯。
  • 茶話記|酒滿茶淺,從來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人情
    中國歷來是禮儀之邦,國人重禮,待客自是多有講究,而待客之飲茶與酒,經過上千年的浸潤,也形成了許多特殊的禮節。在日常生活中,斟茶倒酒人人都能信手拈來,但這看似最尋常之事,殊不知小細節裡往往藏著大智慧。民間俗語有云:酒滿敬人,茶滿欺人。
  • 客來敬主煙不受,酒半茶滿把客羞。什麼意思?
    哪有客人忙著給主人敬煙的道理?客來敬主煙不受。敬煙,是民間的主人的待客之道。其實,不在於煙的價值幾何,而是在於,敬這樣的禮貌舉止。茶堪酒滿,說的是分寸感茶堪酒滿,也是民間的待客之道。茶堪,斟茶的分量剛剛過半,代表著您隨意;酒滿,倒酒可不能悠著點兒,因為得讓您盡興呀。
  • 農村老話「茶七酒八」,這些待客禮節,你需要知道!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也越來越隨意,茶酒的文化禮儀也漸漸被人遺忘。但在正式場合,莊重的場合,還是得注意下茶酒的文化禮儀。飲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在我國習俗中,把茶水或酒斟入杯盅以多少為宜,也是有講究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 客來敬主煙不受,酒半茶滿把客羞什麼意思?你怎麼理解?
    菸酒茶在生活中是人們常用的社交工具,自然也有它們應注意的禮儀方面。「客來敬主煙不受,酒半茶滿把客羞「這句話,我覺得講的應是在菸酒茶方面做客與待客的禮儀。敬煙時,應是主人先敬客人,別等著客人先來敬主人,那就有些失禮了。主人敬過第一根煙後,客人來敬第二根,本著禮尚往來的原則,主人可以接受,拒絕會讓客人面子掛不住。
  • 你知道為什麼倒茶要7分滿嗎?
    而茶又作為從唐代就開始盛行的待客飲品之一,流傳至今,茶道,以茶會友,更是把中國的禮儀表現得淋漓盡致。即便是現在,茶品也通常是用來款待到訪的客人,那你知道為什麼有一句話叫做,茶倒7分滿,留下三分是人情嗎?
  • 原來「茶倒七分滿」還有那麼多講究!晚知道不如早知道
    不過,分茶時,小何美女卻無心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茶水倒得滿滿當當的,恨不得小小的茶杯能把全部的茶湯都裝進去。還好,這時候老何連忙叫停了小何,「停!你當這是在倒酒呢?!茶葉不可倒得太滿嘍!」看到這裡,一定有不少人覺得挺納悶的,為啥說茶葉不能倒得太滿呢?
  • 關於飲茶待客的細節,您注意了嗎
    茶文化糅合了中國儒、道、佛諸派思想,自成一體。茶既是靈魂之飲,以茶載道,以茶行道,以茶修道,因而茶中無道就算不得「茶道」。不懂品茗技巧,也不理會飲茶修身養性的作用,亦算不得「茶人」。       俗語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雖然茶排在最後,但「以茶待客」歷來是我國最普及、最具平民性的日常生活禮儀。
  • 品茶人常說「茶三酒四禿桃二」,啥講究?
    品茶人的十大講究 中國人好以茶會客,看似簡單的一杯茶其中暗含了許多學問,除了泡茶講究,斟茶、品茶、添茶都有講究。你不可不知道的閩南茶語,分享給大家,學學茶禮儀,用最純正的傳統對待一杯茶。 一、酒滿敬人 茶滿欺人 因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會被燙,而茶是熱的,滿了接手時茶杯很熱,這就會讓客人之手被燙,有時還會因受燙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給客人造成難堪。
  • 夜場待客之道
    中國乃禮儀之邦,親戚朋友到家裡做客,主人一般都會不亦樂乎,且會熱情款待好酒好肉侍候著。當然喝些小酒也是待客之必須,在舉杯暢飲中恨不得把客人喝醉方可,否則有待客不熱情之嫌。有客到kTV訂廂消費,原理同親朋好友到家做客一樣,我們應熱情禮貌接待之。在接待的細節中的三種酒必須得喝:
  • 襄陽待客九大怪:怪酒不怪菜,酒量再大都喝趴下
    襄陽人日常把「吃了嗎」掛在嘴邊,家裡來了客人,如果回答「用過了」,意思是已經吃過了,主人就會端茶倒水。如果客人回答「打擾了」,意思就是還沒吃飯。 第一怪:怪酒不怪菜 襄陽人待客不光是熱情,更有講究說頭。以酒聯絡感情,以酒交朋友。只要有酒,哪怕切個黃瓜,拌個西紅柿,大家也能喝得面紅耳赤,心情舒暢。有「有菜無酒,站起來就走」的俗語。
  • 宋人四藝:「點茶」為首,君不可一日無茶,更是興起鬥茶之風
    到了宋朝,當時的人們生活追求精緻,對茶葉的處理也多了許多方法,讓茶變得受歡迎,更成為了"宋人四藝"的首藝——點茶。了解宋朝的點茶,要先了解點茶的工藝手法,不得不說,宋朝人太精緻了,把點茶玩出花來了。點茶的第一步,備水,水自然是越清甜澄澈越好,如果是冬季,不少人家要收集雪水泡茶,也有閒情逸緻的富貴人家,收集早晨的露水來泡茶,不同品質的水也會影響茶感和茶色。
  • 倒茶為什麼不能倒滿?這3個社會常識一定要牢記,別人不會主動說
    倒茶時為什麼不能倒滿?握手時為什麼不能握左手?敬酒時為什麼杯子要比別人低?以上這3個問題經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但95%的人都不知道是為什麼,甚至是不知道這是禮節,往往就是隨便應付性的做了。接下來腦洞就為大家詳細講解一下,為什麼要這麼做。1.倒茶時為什麼不能倒滿?我國的茶酒文化,一直是文人墨客最喜愛的一種文化,不論是詩詞歌賦還是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茶酒文化的影子。
  • 茶酒之辯
    《茶酒論》隨這批寶藏抖落歷史塵埃,重入世人眼帘。敦煌遺傳,多為手抄,《茶酒論》也不例外。它的抄寫年代為北宋開寶三年(公元970年),現存六件寫本,其中「原卷」編號為P2718。《茶酒論》的作者王敷,生平事跡不詳。我們僅從原卷「鄉貢進士王敷撰」題字中得知,他是州縣選拔的科舉人才。考量《茶酒論》,維度大可放寬。
  • 俗語:欺山莫欺水,欺人莫欺心,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都是有道理的
    有句俗語「欺山莫欺水,欺人莫欺心」是什麼意思呢?俗語「欺山莫欺水,欺人莫欺心」,《論語》雍也篇中孔子說:「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簡單一點說,就是山仁水智。山是可以被人徵服的,無論多高多險,比如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現在就已經被人徵服了,而水的最深處大西洋就還沒有被徵服。山的危險性是可預知可防範的,而水看起來風平浪靜,實則危險重重,一不小心就會丟了小命。
  • 解析|為什麼倒茶只能七分滿?裡面蘊含的人生哲理太多了
    「從來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人情。」這句話我相信茶友們早已耳熟能詳。正所謂酒滿敬人,茶滿欺人。斟茶時,七分為敬。這是為什麼呢?茶與酒不同,酒水溫度低,而茶湯溫度高,倒滿端杯易灑易燙傷人。2. 便於品鑑。人們在品茶時,一般先看湯色,再聞茶香,最後才喝茶湯。如果茶水過多,拿取不便,容易影響品鑑。3. 保留茶香。茶倒七分滿,茶湯與杯口保留一定距離,茶香不容易失散。
  • 知茶,懂生活,你知道這些喝茶的基本禮儀嗎?優雅又不失禮數
    中國人好以茶會客,看似簡簡單單的一杯茶裡面也有大把學問。除了泡茶有學問,斟茶、品茶、添茶都有講究。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學習茶禮儀吧!【3】茶水要適量酒滿敬人,茶滿欺人。俗話說,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人情,我們喝酒時,會給客人倒滿,感覺是滿滿的情誼,但喝茶與喝酒不同,酒是冷的,我們倒滿客人接過去不會覺得燙,如果是滿滿一杯剛衝泡的熱茶,拿起茶杯的過程可能會輕輕晃動,不僅茶杯會燙手,如果不小心溢出茶湯,也會燙到手,所以倒茶倒七分就夠了。另外茶葉不宜過多,也不宜太少。茶葉過多,茶味過濃;茶葉太少,衝出的茶沒啥味道。
  • 國人的待客之道:用一杯好茶,待上賓
    茶是中華民族的國飲,茶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有茶友問為什麼要用茶接待客人,我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以及茶在待客方面的表現。從元代的"一呼同胞"茶畫,到清代製作的以"蜀柴三友"為主題的茶壺;從宋代汴京街坊"支茶"到宋代南京杭州城送"七茶";從唐代寄茶以表深情厚誼,到今天人們待客茶會。茶是禮讓、友誼、親和的象徵。待客一定要講究,尤其是客人,請注意細節,否則可能會有失禮儀。如果客人較多,喝茶的順序需要強調。
  • 四川彝族文化,無酒不成敬,無酒不成禮,你知道嗎
    「土掌房」是一種平頂土房,是山區彝族人的主要民居建築,一般建在向陽平緩的斜坡上。這種土房冬暖夏涼,很適合居住。「一顆印」是平壩地區彝族人的主要民居建築,因為建築外觀酷似一顆方方正正的印章而得名。彝族人信仰多神,崇拜祖先,尤其崇拜虎,彝語「羅羅」就是虎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