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靠衣裝,佛靠金裝
關於人和人之間的相處。我們的孔子先生已經在他的論語當中闡述得非常清晰。
論語的第10章,《鄉黨第10》裡面有這麼幾個觀點,講的就是跟人和人之間相處,應該有的態度。
我記得小時候在教室的牆壁上有8個字:團結,緊張,嚴肅,活潑。
他其實講的就是對地位相當的人團結活潑,對地位比你高的人保持一點嚴肅。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始祖,他主張的是中庸之道。也就是適度。
不能多也不能少,剛好合適,這個叫中庸,和我們平常所理解的,中庸即中間立場是不一樣的。
而在人際關係相處當中,孔子也主張中庸之道。面對地位比較高的人,要有嚴肅認真,保持緊張,不能放得太松,不然就顯得失禮。
所以,我們平時在面對老闆,或者是更高級別的領導時,都應該要謹慎,不要顯得跟老闆關係很好,或者稱兄道弟,要敬畏。
而回到鄉裡鄉親中間呢,就要把你所有的外面功夫全都收起來,要溫文爾雅的對待同級別的同事。
孔子對待權貴,是順服的,但他的順服是有條件的。
孔子認為,如果人人都不服權貴,那麼這社會就沒有秩序了,誰都不聽誰的。
這一點對我影響很深刻。
現在,我們生活在現代,言論自由,行動自由,所以每個人都可以自由的發表自己的見解和意見。
於是慢慢的就失去了禮儀,大家就開始對上級對老闆,對領導們不再尊敬,會由此也開始失去了秩序。
人要對自己有點要求。
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著裝要求,人靠衣裝,佛靠金裝,服裝不僅是自己的形象,也是對他人的尊重。
上班的時候要有正裝,休閒的時候也有運動裝,參加宴會的時候要有晚禮服,這都是得體的表現
我們今天這些規矩都沒了,出席一個葬禮,看親戚朋友們穿的亂七八糟,都覺得是這都毫無尊嚴。
出席一個婚禮,看親戚朋友們穿得隨隨便便,覺得這婚姻也隨隨便便,重新學會盛裝,是我們今天的功課。
不要老覺得牛仔褲和T恤,就能代表著矽谷的能力,就代表著賈伯斯。
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服裝要求。
如果你的下屬或者是你的同事當中,有人太個性,不根據場合來著裝,那麼由此可以看出這個人的內心活動。
用我們常說的話就是,工作要有個工作的樣子,生活要有個生活的樣子。
總的來說,在人際關係相處和外交禮儀上面,孔子是主張,以正合,克己勤儉。保持敬畏。
在我沒有讀論語之前,看到生活中這種現象,都不以為然。
我認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愛好,不必強求。
但是,讀完論語之後,我發現其實在很久之前的聖人,對現在的一些問題都已經有了答案。我們只需要聽話照做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