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砂海墨韻
來源 | (ID:zisha5)
大部分壺友都知道「貼花」是紫砂上常見的一種裝飾工藝,很多花器上都會用到它?
那你可知什麼是「印花」與「模印」工藝,一字之差,有何區別?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紫砂壺上的「貼花」與「印花」、「模印」,分別是什麼。
貼花是紫砂壺常用的一種裝飾工藝,多數是用在花貨中,一般是在壺身、壺蓋、壺把和壺頸的位置,裝飾素材一般用和壺身相同或者不同的泥料。
▲顧景舟 詠梅壺
壺身貼塑梅花
匠人將手捏的花形或者模印的花形用泥漿貼在紫砂壺的壺體上。再用工具對其進行修飾,十分考驗製作者的繪畫與雕刻的素養。
▲蔣蓉做梅花的模具
貼花的很多題材都是自然界的植物。如梅蘭竹菊自然形態的植物等等都可以作為貼花的裝飾物,這種藝術的形式也給紫砂藝術增色不少。
早在新石器時代,先民為了美化陶器,就已採用壓印、拍印和刻畫的方法來裝飾陶瓷,這種方法被稱為印花。
常見的繩紋,即是用繩子壓印出來的,其他的壓印是將已有花紋的實物當做模具在未乾的坯體上壓印出有規則或無規則的圖案。
▲顧景舟 雲肩如意
(壺口回紋即是印花工藝)
夏商時期,印花的紋飾有所增多,今天能見到的有饕餮紋、菱龍紋、人字紋、花瓣紋、雲雷紋、漩渦紋、回紋、連環紋等。
▲顧景舟 雲肩如意
(壺口回紋即是印花工藝)
紫砂壺中的印花裝飾就是源於此,但使用得不是太多,一般只是在壺頸、壺肩、圈足、蓋沿邊等一些部位印上一些幾何紋或回紋。
模印又被稱為印坯,起源於商代,到隋代時已經成為一種常用的陶器裝飾工藝。
▲子冶延年瓦當壺
紫砂中的模印工藝,施加於局部或整體均可。製作時先將設計好的圖形在母模上做好,類似淺浮雕,然後製成模具。搪身筒時搪出即可,無需再印好貼。
▲申錫制四方鍾壺
由於模印出來的書畫表現與陶刻不同,也因此受到文人的喜愛,在曼生壺款中的卻月、半瓦皆是用此裝飾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