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州印伝~傳承400餘年的鹿革漆工藝~

2021-02-07 2Beans

印伝或印傳,於日本的戰國時期(15-16世紀)傳入日本,起源於葡萄牙語的(India)或荷蘭語(indiën)的諧音,印度產柔軟皮革之意,特指鹿革。


出處:  甲州印傳屋http://www.inden-ya.co.jp/

古時用於武士貼身的內服,武具和盔甲的一部分,馬具,裝物品的袋子,錢袋,菸袋等;現代多用在錢包,印章袋,手袋,包,皮帶,木屐的腳趾間帶子等。山梨縣(甲州)「甲州印伝」尤為有名,被日本政府認定為傳統工藝品。


出處:  甲州印傳屋http://www.inden-ya.co.jp/

出處:  甲州印傳博物館案內手冊


🌸🌸🌸🌸🌸🌸🌸🌸🌸🌸🌸🌸🌸🌸🌸🌸


1⃣ 付漆:


出處:  甲州印傳屋http://www.inden-ya.co.jp/lite/about/skill.html

「付漆與鹿皮」是印傳最有代表性的工藝,鹿革與漆的巧妙融合,帶來獨特的美感和風味,這種獨特的家傳工藝造就了印傳獨特的魅力

(視頻截圖來源:

http://www.inden-ya.co.jp/lite/about/skill.html


將模紙放置在已經染色/剪裁好的鹿革上


均勻平整的將漆塗在模紙上,將漆印入鹿革


將鹿革從模紙揭下就可以看到透過模紙印在鹿革上的美麗的紋路


這樣在特定的室溫和溼度等要求的室內環境下乾燥數日便呈現出透出硬氣光澤的漆紋


【印傳屋】傳承了數百種各異的紋路 




例如小櫻,菖蒲,青海波,蜻蜓等,諸如江戶小紋的紋路


如常提到【付漆三年】


【付漆技法】使漆發出光澤


需要付漆技人高度的熟練技藝以及精煉的感覺才能做到


🌸🌸🌸🌸🌸🌸🌸🌸🌸🌸🌸🌸🌸🌸🌸🌸

2⃣ 燻制:

藁(gao3聲),香草名。多年生草本。葉呈羽狀,夏開白花,果實有銳稜,根紫色,可入藥。通過傳統燻制方法來為鹿革漆上顏色。將鹿革貼在筒上,燃藁草和松脂出煙燻製成自然的顏色。這個工藝必須需要特殊的熟練工匠來進行,也是日本唯一的皮革工藝

(視頻截圖來源:

http://www.inden-ya.co.jp/lite/about/skill.html


被譽為門外不出(非常寶貴的技術不能讓外人看到)的傳統工藝【燻制工藝】


被稱為印伝的根源的燻制工藝


這個工藝可以上溯到奈良時代(公元8世紀)


在奈良東大寺裡保存的國寶文箱就是採用此工藝


將經過柔軟處理後的鹿革用線卷纏固定在轉輪


在轉輪下的爐子裡焚燒藁和松脂


爐子的上部排煙口中出煙


轉動太鼓(轉爐)均勻的整體的煙燻


經過7-8次煙燻後解下纏在鹿革上的線


線卷纏的部分將呈現白色的美麗的條紋


如果是用線無法表現的紋路


可以用漿糊事先塗在鹿革上如線的紋路一樣燻制


燻制工藝只有熟練的技人才能熟練運用


是日本唯一的皮革工藝製法


🌸🌸🌸🌸🌸🌸🌸🌸🌸🌸🌸🌸🌸🌸🌸🌸

3⃣ 更紗:


通過更換模紙來漆不同顏色,達到鮮豔的顏色和整體色彩的調和。為了達到顏色的均勻需要高度的技藝和手工時間

(視頻截圖來源:

http://www.inden-ya.co.jp/lite/about/skill.html


由於花紋類似於印度傳來的更紗紋路,特命名為【更紗工藝】


這種工藝是每種顏色時更換模紙


變換不同顏色來製作出不同的紋路的工藝


綠,紫,紅等不同顏色時更換模紙


當不同顏色重合表現在一起時將會奏出鮮豔的和旋


為了達到顏色的調和以及均勻的顏色


是一種對於操作熟練度的要求非常高的傳統工藝


🌸🌸🌸🌸🌸🌸🌸🌸🌸🌸🌸🌸🌸🌸🌸🌸


出處:  甲州印傳屋http://www.inden-ya.co.jp/

🌠 漆:

「漆」的語源來自,「潤う」「麗し」,指經過的時間越久越能放出獨特光彩的意思。在歐洲稱漆器為Japan,是自古代表日本的「美」的主要工藝品


出處:  甲州印傳屋http://www.inden-ya.co.jp/

🌠 鹿革:

天然的觸感。鹿皮輕且結實,柔軟的觸感最接近人的皮膚,使用的時間越長久越有自然的觸感。野生的鹿革有許多鹿的傷痕,特別是鹿角衝撞的傷痕,更加帶來自然的氣息。


出處:  甲州印傳屋http://www.inden-ya.co.jp/


🌸🌸🌸🌸🌸🌸🌸🌸🌸🌸🌸🌸🌸🌸🌸🌸


以上圖片出處:  甲州印傳屋http://www.inden-ya.co.jp/


更多花紋請參照一下以下網址👇

http://www.inden-ya.co.jp/lite/about/pattern.html


🌸🌸🌸🌸🌸🌸🌸🌸🌸🌸🌸🌸🌸🌸🌸🌸

甲州印傳屋【上原勇七】


出處:  甲州印傳屋http://www.inden-ya.co.jp/

位於山梨縣的甲府市的印傳屋【上原勇七】傳承了日本最古的印伝技法,創建於天正10年(1582年),至今400多年歷史已是第13代,保持傳統製作工藝。


出處:  甲州印傳屋http://www.inden-ya.co.jp/


印傳屋【上原勇七】不斷推陳出新,2014年與GUCCI協作推出手袋系列,當日即銷售一空,現在需要特別追加定製(大概等需要4-5月才能到貨)。據知情人消息,此次合作是由山梨縣生人的原日本知名足球運動員【中田英壽】主導,向GUCCI的CEO介紹甲州印伝,促成GUCCI與印傳屋【上原勇七】此次合作。


出處:  http://isetan.mistore.jp

出處: http://openers.jp

出處:https://twitter.com

🌸🌸🌸🌸🌸🌸🌸🌸🌸🌸🌸🌸🌸🌸🌸🌸

草田桑深深被印傳的魅力所吸引,忙裡偷閒去位於東京青山的印傳屋購得名片夾和印章袋,愛不釋手。在此顯擺一下。

(地址:東京都港區南青山 2-12-15 1F・2F)


蜻蜓紋路的內外鹿革的名片包(7500日元+8%消費稅)

據說蜻蜓的花紋助商売繁盛,蜻蜓的日語發音是とんぼ和とぶ飛字也諧音,甚是滿意。


印章包(1400日元+8%消費稅)


如果大家感興趣也可以到以下的直營店參觀選購

出處:  甲州印傳屋http://www.inden-ya.co.jp/

相關焦點

  • 日本文化:樸素而又華麗的甲州印傳
    其實,山梨縣的甲州印傳,是日本的傳統工藝品中少數帶有「武士」氣質的精品。甲州印傳的製作工藝並不複雜,首先把鹿皮經過特殊處理,讓它變得柔軟而容易加工,然後再用鮮豔的油漆塗出美麗的紋樣。其實日本的鹿皮加工技術歷史十分悠久,甚至出現在了《日本書紀》的記載當中。在奈良有名的正倉院,可以看到公元7世紀~8世紀時,使用鹿皮製作的足袋。
  • 來自水晶原石之美——甲州貴石
    甲州水晶貴石細工(こうしゅうすいしょうきせきざいく),是來自日本山梨縣甲府市的石工藝品。
  • 如山風吹過味蕾,甲州葡萄酒的「禪の味」
    留學中的高野正誠和土屋龍憲日本葡萄酒產業發展已有140餘年歷史,其實也是亞洲國家中比較早的了。1877年,山梨縣的兩位年輕人赴法國學習葡萄酒釀造技術,由此拉開了日本的現代葡萄酒產業的序幕。2009年,山梨縣的15家甲州葡萄酒廠,還聯合了當地的工商部門和釀酒師協會,成立了一個名為「日本甲州協會」(the Koshu of Japan association, KOJ ) 的組織來向全世界推廣甲州葡萄酒。
  • 羅臣LORSSON | 匠心抒寫工藝,品位傳承美學
    在現代文明的浪潮席捲下,腕錶的原始機械工藝使它更為珍貴;每一個愛表的人,必然有著時尚的品位與優雅的情懷。羅臣手錶憑藉非凡的制表工藝和優雅的品味設計,歷經80餘年的歷史洗禮,簡約優雅,永不褪色。源自德國格拉蘇蒂小鎮,熱愛與品位的傳承羅臣LORSSON手錶源自德國的格拉蘇蒂小鎮,創始人是維爾·羅臣先生。
  • 天真正伝香取神道流的傳承、入門與傳授過程
    —傳承—天真正伝香取神道流是範筱長威齋家直於室町時代中期所創立的流派。
  • 泉州布雕傳承千年工藝 受邀為倫敦奧運會創作
    中新社泉州12月20日電 題:泉州布雕傳承千年工藝 受邀為倫敦奧運會創作  作者 蘇巧鳳  繼布雕作品《清明上河圖》獲「巴黎秋季藝術沙龍」永久收藏後,福建泉州大呈布雕藝術館日前又傳來好消息:英國倫敦奧組委邀請該館布雕大師陳榮浩以奧運理念和精神為主題,創作一幅布雕作品。  「這幅作品目前處於設計階段,對方認可的話我們就開始製作。」
  • 萊陽杜家泊張氏第十一次修撰族譜,傳承六百餘年的歷史
    (最新修撰的張氏譜書)這支張姓人,就是老萊陽縣有名的杜家泊張氏家族,自明洪武末年軍籍撥補靖海衛後遷居萊陽以來,杜家泊張氏已傳承六百餘年,瓜瓞綿綿,人丁興旺,科甲鼎盛,堪稱巨族。(萊陽市大夼鎮杜家泊村)(杜家泊張氏族人明代牌坊遺蹟)據了解,杜家泊張氏族譜由第七世族人首修,第八世族人再修,第十世族人三修(清順治十八年刊印),康熙五十六年四修,乾隆十九年五修,乾隆五十年六修,道光七年七修,光緒二十四年八修(未刊印),民國八年(1919年)第九次修撰,民國二十年
  • 印籠,傳承.
    文字丨Ted 圖片丨來自網絡曾經在英國的博物館裡見到18、19世紀的蒔繪印籠驚嘆這手掌大小的隨身之物竟如此精緻繁複外國人大多認為印籠源自日本傳統的日本和服沒有口袋印籠便被武士們用絲質細繩系在腰間再以雕刻有精美圖案的象牙或是黑檀墜固定內可盛印章、藥片、細碎之物戰時用以攜帶藥物前去戰場
  • 了不起的額敏人 | 60歲老人製作馬具40餘年 見證哈薩克族手工品文化傳承
    木合塔爾汗·瑪坎1980年開始學會馬具製作技術,有著40餘年製作馬鞍的經驗,他的製作間裡擺著牛皮、鐵定、銅扣、電鑽、縫紉機等,靠著這些工具,他製作出了一具具工藝精良、堅固耐用的馬鞍。「馬鞍有男女之分,也分大人和小孩,除了馬鞍,配套的馬鞍帶、馬肚帶、馬鐙、馬嚼等也十分講究。」木合塔爾汗·瑪坎說。
  • 400餘年歷史的滬羅店龍船重回視野 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原標題:「龍船家族」35年後重續「龍的傳說」 有400餘年歷史的羅店龍船重回公眾視野,成功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粉牆風動竹,水巷小橋通。羅店老鎮,河網密布,石橋眾多。這樣的地理環境,似乎天生就和船有著特殊的緣分。  然而,始於明、盛於清的羅店龍船,卻在解放後由於歷史原因一度隱退。
  • 國陣重奪馬六甲州政權 蘇萊曼凌晨1點宣誓 出任甲州第13任首長
    剛在甲州選舉中勝出林魯州議席的蘇萊曼,今日凌晨在甲州元首敦莫哈末阿里的見證下,出任甲州第13任首長。出席相關宣誓就職儀式者包括巫統主席阿末扎希、巫統署理主席拿督斯裡莫哈末哈山及馬華總會長拿督斯裡魏家祥。
  • 楚式漆器工藝傳承研究
    (一)論文、期刊:[1] 鄧小慶.楚式漆器的工藝思想及傳承理念研究[J].山東: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報,2018[2] 亓秀鋆.董蓉.鄒傳軍.「楚漆器」的美學意涵及當代設計轉化[J].西安:西北美術,2017[12] 張杰.荊楚藝術文化考[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08[13] 朱孝嶽.傳統工藝人才出現斷層原因何在[J].上海:上海工藝美術,2001[14] 徐藝乙.也說「留住手藝」[J].美術觀察,2004[15] 劉錫誠.傳承與傳承人論[J].河南:河南教育學(季刊),2006
  • 豐潤這一特產,有著400年的傳奇!
    豐潤這一特產,有著400年的傳奇!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由張氏家族傳承。張氏第十七代傳人張國榮任項目非遺傳承人,繼承祖業,創立公司。第十八代傳人張杰跟隨父親致力於蜂蜜麻糖的傳承和新品研發,使蜂蜜麻糖更加符合現代消費者的購買需求。
  • 郭建軍:潛心傳承玉雕工藝
    「只要心裡記著傳承兩個字,有沒有認證牌子都一樣。」20年前,郭建軍被佛山的人文氣息和玉雕工藝吸引,從江蘇來到這裡學藝,並發揮自身手藝特長,創辦佛山市六子珠寶有限公司。  郭建軍認為,作為工匠重要的是把玉雕工藝傳承下去。他常和學生聚在一起探討設計思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據悉,在其學生中,已經出現幾個高級技師和中級工藝美術師。  如今,作為南海區第一職業技術學校的外聘老師的郭建軍希望社會各界能形成合力,能加大玉雕工藝的教學力度,在技能方面對學生進行全方位授課訓練。
  • 京工美作:非遺古法工藝傳承,掀起國潮古風新風尚
    京工美作非遺古法工藝傳承,掀起了國潮古風新風尚。「京工美作」是北京工美集團旗下一個中高端品牌,其貴金屬系列產品主打古法工藝,追求極致工匠精神,通過國禮團隊設計,極大滿足中高端消費群體的審美情趣和文化需求。北京工美集團是我國工藝美術行業領軍企業,是集工藝美術設計開發、檢測鑑定、文化交流等為一體的多元化綜合性企業集團。
  • 看口味挑剔的湖南「老口子」如何促使檳榔工藝發展
    也正因為他們在口感、味道及功效上的極致追求,促使湖南檳榔加工工藝才得以不斷推進。 隨著中國社會的快速發展,高品質消費需求成為了主流,「吃少點,吃好點」的消費理念轉變不僅為企業創新、生產工藝、提升安全標準提出了新課題,更為整個行業現代化轉型提供了新機遇。近年來,湖南檳榔產業已向精細化加工生產轉型升級為迎合著消費升級的大趨勢,湖南檳榔產業正處於創新變革與高速發展的階段。
  • 【老手工藝】據說這個吊洞砂鍋燒飯不變色燉肉不變味,這麼神奇?
    吊洞遺址傳統技藝 400餘年源遠流長吊洞龔砂鍋發源於湖北孝感,在明朝末年時期,龔家就開始從事砂鍋製作,已有400餘年歷史。那時候龔家的砂鍋工坊有將近80名工人,是吊洞砂鍋的鼎盛時期,後來「湖廣填四川」時,龔家祖先帶著砂鍋技術來到了敘永縣兩河鎮吊洞一帶。
  • 琺瑯彩繪製工藝影響下,景德鎮是如何將粉彩工藝傳承創新的?
    其具有提高畫面的質感以及具有一定的透視的效果,這個是粉彩作品得到一大重要的標誌,粉彩的工藝比較的難,但是也是需要我們去傳承好祖輩流傳下來的優秀的工藝。三、知識分子,有識之士,將粉彩工藝繼續傳承,且加以創新,這一方面,景德鎮做了一個好榜樣,全球最高陶瓷工藝學府開設粉彩專業課程,讓粉彩工藝得以完善保留,原本封閉的粉彩工藝,不少家族傳承人也將粉彩工藝開放世間有很多人說,判斷其是否是琺瑯彩,只要看器底的款式,如果款字用的是藍料款就是琺瑯彩無疑,這一句話呢,一半的說法是正確的,
  • 貼花、印花、模印,這三種工藝僅一字之差,有何區別?
    那你可知什麼是「印花」與「模印」工藝,一字之差,有何區別?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紫砂壺上的「貼花」與「印花」、「模印」,分別是什麼。貼花是紫砂壺常用的一種裝飾工藝,多數是用在花貨中,一般是在壺身、壺蓋、壺把和壺頸的位置,裝飾素材一般用和壺身相同或者不同的泥料。
  • 荃盛1907丨百年工藝 匠人傳承
    荃盛百年工藝,匠人傳承2020年端午新品上市會圓滿成功活動簡介3月29日,浙江荃盛食品(以下簡稱荃盛)「荃盛1907——百年工藝 匠人傳承」端午新品上市會在荃盛集團舉行。秉承選料上乘、有機配方、精湛工藝、先進設備、品質第一的宗旨,不斷推陳出新,贏得了眾多企事業單位客戶的信賴和支持。荃盛食品副總孫維潔致辭,向現場的各位嘉賓表示歡迎及感謝,她表示:本次新品上市會是讓大家全面了解荃盛品牌的一個機會。荃盛營銷總監楊剛做行業報告,從2019年粽子行業情況、2020年國際國內環境等方面進行分析並引出荃盛2020年度戰略及未來消費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