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科學到科普,從科普到科幻
【科學隨筆】曾任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的吳季,是個傳統意義上的科學家,最擅長的寫作方式是科學論文。但他最近一次「火出圈」卻是因為寫了一本科幻小說《月球旅店》。書中提到的那些技術細節,其實都距離我們並不遙遠,有些甚至就是當下正在設計和論證的工程方案。當然,作為一個科幻作品,作者也融合進了一定的技術跨越與想像,讓人感到虛實交織,從而更加具有真實感」。從科學到科幻,從科學家到作家,吳季有怎樣的心路歷程?
-
科普科幻作文大賽:用科幻推動創新
「七年前,我們為什麼要策劃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其實想法很簡單,就是想為推動創新來做點什麼事情。」9月17日,在「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合作發布儀式上,大賽組委會主任李凌己向記者這樣說到舉辦比賽的初衷。
-
阿西莫夫:科幻、科普、神秘主義?
當年阿西莫夫和阿瑟·克拉克訂有「克拉克/阿西莫夫條約」:阿西莫夫承認克拉克是世界上最好的科幻作家,克拉克承認阿西莫夫是世界上第二好的科幻作家;克拉克承認阿西莫夫是世界上最好的科學作家(「科學作家」在中國習慣被稱為「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承認克拉克是世界上第二好的科學作家。
-
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牽手有道精品課 頂尖科幻作家在線授課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在線記者 張膠)9月17日,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主辦單位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承辦單位清大紫育與有道精品課在京舉行籤約儀式,共同搭建培養中學生的科學素養、創新能力與寫作能力的平臺。
-
葉永烈科普科幻創作思想與實踐座談會召開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周忠和主持會議。葉永烈科普科幻創作思想與實踐座談會現場葉永烈先生是享譽海內外的著名作家,科學文藝創作和研究大家,中國科普科幻創作事業的重要推動者、實踐者,曾任中國科協全國委員會委員,是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的資深會員和榮譽理事。
-
書評|《科幻電影中的科學》:在孩子心中種下科學的種子
如果你愛看科幻電影,那你一定會喜歡《科幻電影中的科學》。如果你家娃喜歡星辰大海,那你一定要給他買《科幻電影中的科學》。如果你也對浩瀚宇宙感興趣,那更不能錯過《科幻電影中的科學》。《科幻電影中的科學》是一本由科學家奶爸出品的宇宙科普手繪書,講解了《流浪地球》《星際穿越》《火星救援》這3部經典科幻電影中孩子們最關心的30個問題,給大家科普宇宙空間站、時間膨脹、火星通信、太空對接等等科學知識,內容硬核、專業,值得一讀再讀。專業作品的出現是因為有專業的人在傾情創作。作者王元卓是中國科學院的博士生導師,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是他的主要研究方向。
-
科普向|中國科幻發展史
【由於過分懼怕科學讀物的文本在的中國讀者中無法獲得接受,魯迅希望科幻小說這種載體,能以糖衣炮彈的方式將先進的西方科學技術傳達給國民。「普及科學知識」於是成了將近90年漫長歲月中中國科幻小說存在的中心價值。】
-
第二屆大學生科普科幻徵文大賽開始啦!
近日,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和長三角科普創作聯盟指導,江蘇省科普作家協會和江蘇省科學傳播中心主辦,江蘇省科普作家協會科幻專委會和南京工業大學機械學院承辦的第二屆江蘇省大學生科普科幻徵文大賽在南京工業大學拉開帷幕。
-
葉永烈科普科幻創作思想與實踐 座談會在京滬連線召開
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煥明、褚君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普大獎「卡林加獎」獲得者李象益,著名科幻作家韓松等四十餘位深耕科普科幻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科普作家、科研人員、教育工作者和傳媒從業者深切緬懷葉永烈先生,回顧研討葉永烈科普科幻創作思想與實踐,深刻思考其對新時代科普科幻事業發展和創新人才培養的啟示意義。
-
「河南的文化底蘊是科幻的寶庫」——專訪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幻專...
▲當代著名科幻作家、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幻專委會主任韓松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尹江勇 溫小娟 「河南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埋藏了中華文明的大量密碼。科幻作品本身是對於文明演化的一個描述,我覺得河南的很多東西都能夠變成很好很厲害的科幻題材。」9月26日,當代著名科幻作家、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幻專委會主任韓松面對記者的採訪,毫不掩飾自己對河南這片土地的欣賞。 溫文爾雅,思維敏銳,是被譽為當代中國科幻「四大天王」之一的韓松給人留下的印象。
-
如何培養青少年科普科幻創作,快來看看重點中學和教師是怎麼做的
圖註:北京景山學校正高級語文教師 周群(左一)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組委會負責人 李凌己(左二)中國科學院附屬實驗學校校長 陸建偉(中)科普與科幻小說作家 凌晨(右二)北京四中語文高級教師 張蓉芳(右一)沙龍環節,中小學校長及老師與科普科幻作家一起探討如何有效的培養青少年的科普科幻創作,據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組委會負責人李凌己透露
-
第七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正在報名
近日,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主辦的第七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啟動報名,此賽事是教育部認可的面向高中生的全國性35項競賽之一,拿到相關獎項是考生高考升學的有力證明材料,對自身背景資質提升非常關鍵。有關參賽重要事項通知如下,想參加的考生抓緊時間報名:一、大賽宗旨激發廣大中學生對科學和文學創作的興趣、引導中學生追求和探索科學的奧秘、培養科技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搭建展現新時代高中生的科學素養、想像力、創造力與寫作能力的平臺,實現文學與科學的融合,繁榮科普科幻創作事業。
-
全國科普日:製片人姜輝談科幻動畫電影的無限可能
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發起的2020年全國科普日的科普活動正在全國各地集中展開。9月19日,由央視頻聯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在中國科技館4層航空航天館直播廳進行了一場獨家直播。直播主題為探索無限:中國科幻電影向陽而生。本次直播活動可謂大咖雲集,邀請到了中國「科幻四大天王」之一的著名科幻小說作家韓松以及中國科學院的吳寶俊博士等科學大咖。
-
「科幻十條」扶持政策推出,中國科幻電影還要過幾道關?
據統計,當年立項的科幻題材院線電影和網絡電影就有280部之多,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小說成為電影投資人和電影創作者追逐的目標。不過,中國科幻電影仍面臨著工業體系、製作技術、行業支持等方面的欠缺。此次「科幻十條」的提出,對中國科幻電影面臨的幾道難關,提出了破解之道。
-
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等你來挑戰!
2.本屆大賽將在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官方網站及官方微信公眾號實時公布大賽進程,所有獲獎參賽選手的獲獎情況均可在大賽官網進行查詢。參賽作品一經獲獎即視為作者同意大賽組委會有編輯發表、出版使用權。3.本屆大賽參賽選手獲得的初賽及決賽獲獎證書均在大賽官網自行下載電子版證書,組委會不再頒發紙質證書。4. 所有參與大賽閱卷評審的人員,大賽組委會統一頒發聘書。
-
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科技單元」28部科普科幻影片免費線上展映
8月23日至9月13日,活動將展映7個國家的28部影片和6部水滴獎獲獎科幻短片。展映影片中,《太平洋秘境》《灰熊和松鼠的奇幻冒險》等10部影片屬首次與中國觀眾見面,更有2部全球首映影片。所有展映影片將在中國數字科技館官網面向觀眾免費展映。
-
緊扣時代使命,推動科幻事業步入新徵程
21卷本的《王晉康文集》收錄了王晉康二十多年創作的幾乎所有科幻作品,這在中國科幻界是第一部,對眾多科幻作家來說是一種激勵,對眾多研究者來說是難得的研究資料,對廣大讀者來說是一座充滿想像和精神營養的科幻之城。可以說,《王晉康文集》的出版是中國科幻史上濃重的一筆。著名科幻作家韓松也做了視頻發言,認為《王晉康文集》由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將是中國科幻界的一個巨大收穫。
-
首都科學講堂第651期《科幻電影中的科學》
2020年7月4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首都科學講堂線上開講,本次首都科學講堂邀請了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大數據研究院院長、科普中國2019年度「十大科學傳播人物」王元卓,為大家帶來主題為《科幻電影中的科學》的精彩講座。
-
科幻|熵減會引發時間倒流嗎?聊聊《信條》中的科學問題
更興奮地注意到,《信條》是在科幻設定之下的諜戰片——極具007神秘、危險,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色彩(諾蘭不愧為英國導演)。這和我的《超時空拯救》的科幻設定下的金融商戰小說,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
中國科協:科普創作肩負激發民族科學夢想提升公民科學素質重任
孫自法 攝中新網北京12月17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第八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17日在北京舉行,中國科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孟慶海致辭表示,科普創作是科學普及的源頭活水,肩負著激發民族科學夢想、提升公民科學素質的重任,在國家創新文化建設中擔當著價值引領的崇高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