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北京6月11日電(記者 張洋菲) 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國科普研究所、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少年兒童出版社承辦的「葉永烈科普科幻創作思想與實踐座談會」於6月10日下午在京滬兩地視頻連線同步召開。
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煥明、褚君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普大獎「卡林加獎」獲得者李象益,著名科幻作家韓松等四十餘位深耕科普科幻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科普作家、科研人員、教育工作者和傳媒從業者深切緬懷葉永烈先生,回顧研討葉永烈科普科幻創作思想與實踐,深刻思考其對新時代科普科幻事業發展和創新人才培養的啟示意義。
葉永烈先生是享譽海內外的著名作家,科學文藝創作和研究大家,中國科普科幻創作事業的重要推動者、實踐者,曾任中國科協全國委員會委員,是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的資深會員和榮譽理事。葉永烈先生一生筆耕不輟,創作了3500萬字作品,科普科幻作品多達1000餘萬字。代表作《十萬個為什麼》《小靈通漫遊未來》等作品啟迪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了寶貴精神文化食糧,為中國科普科幻事業發展和全民科學素質提升做出了卓越貢獻。
中國科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孟慶海在致辭中表示,葉永烈先生秉持科學精神,堅守藝術理想,恪守為民情懷,其卓越貢獻和大師風範令人感佩。當前,總結和傳承葉先生的科普科幻創作生動實踐、精深思想和崇高精神,對於做好新時期的科普科幻工作具有重要啟示意義。要努力打造反映時代需求、凝聚時代精神、引領時代發展的優秀科普科幻作品;要以葉永烈先生為楷模,讓前輩對後學的支持和關愛薪火相傳,不斷為科普創作隊伍注入新活力,夯實人才根基;要抓住新時代宏偉發展藍圖的歷史機遇,乘勢而上,努力擔當作為,用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創作精良的科普科幻作品為科普事業發展蓄滿源頭活水,以高質量科普服務高質量發展。
與會京滬兩地科普科幻寫作專家們向葉永烈先生寄予哀思,結合自身閱讀、創作、科研、科普、教學等成長和工作經歷,從科學教育、科研人員開展科普、加強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科普科幻產業發展等角度,回顧研討葉永烈先生對創作的不懈堅守、對作品的精益求精、對青少年的關心關愛、對後學的提攜幫助,表達對新時代科普科幻創作事業步入繁榮的期待,並對推動科普科幻事業再上新臺階提出意見建議。
專家們表示,葉永烈先生雖然永遠離開了我們,但他畢生推動的科普事業責任沒有變,科普為民的初心沒有變。新的時代,人民對科普科幻創作有更多新要求、新期待,如何創造出更多、更好、更能滿足時代和人民需求的科普科幻作品,是廣大創作者需要時時思考、時時踐行的事業。要傳承弘揚葉永烈矢志不渝的奮鬥精神、嚴謹縝密的治學態度、百折不撓的人生追求,共同努力,不懈奮鬥,推動科普科幻事繁榮發展,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貢獻。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