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蘇州同德興 品嘗「楓鎮白湯麵」

2020-12-14 嘟嘟飯桶

今天蘇州下雨了。天氣愈加熱起來了,蘇州第一批恢復營業的麵店中,有的掛出「楓鎮白湯麵」的牌子。今天我們前往楓鎮白湯麵最受歡迎的店家之一,蘇州同得興探訪。

說起楓鎮白湯麵,有個傳說。從前,安徽鳳陽鬧災荒,有一對姓張的夫婦帶著孩子逃荒來到楓橋,臨時搭起一間茅草屋,開了一爿小麵店,生意倒勿錯。過了兩年,又蓋了一間瓦房,就經營起花色面來,尤以濃油赤醬的燜肉麵最受顧客歡迎。

那時節,魚肉米麵、油鹽醬醋都要進城去買。有一天,張老闆挑起擔子到城裡採辦原料,先買了米、面和鮮肉,再想到城隍廟邊上去買醬油和醋。

張老闆還沒走到城隍廟,遠遠望見前面一個中年男子,邊哭邊用頭去撞城隍廟前的石頭牌坊。一打聽,原來這人剛添了了個兒子,好不容易向親友借了幾百文銅錢,準備買米回去給月子裡的妻子熬粥。走到城隍廟前,只聽得賭攤上一個人叫著:「要發財的快來呀!一個賺十個……」那男子將錢都押了上去,哪裡知道,上手就輸個精光,急得臉色蒼白。過了一會兒,他才像做夢一樣,大叫一聲,把頭向石牌坊上撞去,想一死了之。

張老闆心裡好生不忍,就從懷中取出僅有的三百餘文給他,並向那男子說:「大哥,這賭是要敗家的,以後千萬別上當了。你就用這錢去買東西,快回家去吧。"那人感激得直向張老闆抒躬作揖,千恩萬謝,方才離去。

張老闆想回家去,可是醬油沒有買,沒有醬油,明天的燜肉麵怎麼做?但他現在身無分文,也只得挑擔回家。

回到家裡,他一五一十地將事情對妻子講了,妻子沒有責怪,反而拍手笑道:「現在天氣熱了,濃油赤醬的燜肉麵吃起來膩人,我們就用白汁原湯、白切肉配面,就賣白湯麵吧。」第二日九兩人就賣起了白湯麵,碗裡盛著又白又細的麵條,上面鋪著一塊肥瘦適中的白切肉,面上還撒著切得極細的嫩黃色薑絲和碧綠碧綠的蔥花,吃得人胃口大開,面一進到嘴裡只覺得又鮮、又滑、又爽口,真是「色香味」俱全,不由人人稱讚。從此楓橋白湯麵出名哉。

城裡幾家麵店,聽說「白湯麵」這麼吃香,也派人來學了去。從那時起,一到夏天,城裡麵店就掛出「應時白湯麵」的牌子。他們哪裡知道,這是楓橋麵店沒有醬油,由張老闆夫妻想出來的救急辦法呢。

楓鎮白湯麵,至今保持傳統。同得興的這碗面,上了中央電視臺舌尖上的中國後,更加受到百姓歡迎。每年天熱總會供不應求。

相關焦點

  • 楓鎮大肉麵,是蘇州夏季最具人氣的一碗麵
    每逢夏季,在蘇州號稱 「最難做、最精細、最鮮美」的楓鎮大肉麵一上市,就會受到蘇州乃至全國食客的追捧,為此很多人會起早,就為排隊吃碗限量供應的楓鎮大肉麵。蘇州人吃麵,講究「冷天要吃紅湯麵,熱天要吃白湯麵」。何謂「紅湯」?何謂「白湯」?
  • 蘇州一碗麵
    明代出現許多麵條新品種,《宋氏養生部》中記有江南一帶面業盛況,有雞子面、齏面等二十種麵條。清代蘇州的麵條品種相當豐富,有多種澆頭面、炒麵、冷麵等,那時吳地的楓鎮大肉麵已登場,燜肉麵、鱔魚面等大行其道。彼時蘇州麵條製作精緻,製法、滷及澆頭都非常講究。
  • 各地名產特產推薦--蘇州十大小吃篇
    楓鎮大面簡介楓鎮大面,江蘇楓鎮漢族名點,被譽為蘇州「最難做、最精細、最鮮美」的楓鎮大面要採用優質五花肉,經過拔毛、清洗等一系列步驟,加作料放到鍋中燜4個半鐘頭才能起鍋,麵湯採用肉骨、黃鱔骨、蝦腦、螺螄肉等鮮物吊成,具有味道鮮美,燜肉細嫩入口即化等特點
  • 這碗面怎麼讀?】同德興開賣「山珍之王」松蕈面啦!
  • 蘇州最出名的一碗麵,名字怪做法講究,上榜中國十大麵條!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提起蘇州旅遊,很多人會想到的就是美輪美奐的蘇式園林,千年古剎寒山寺,還有那充滿蘇州情調的七裡山塘、平江路等等,蘇州真的是非常舒服的一座城市。旅遊少不了美食,我們今天來說說蘇州最出名的一種面,叫做奧灶面。
  • 老北京的羊肉汆面、酸菜熱湯麵、白湯麵 ...
    今兒,我想和您說說這羊肉汆兒面、酸菜熱湯麵、白湯麵 ...舊時,在郊區農家患了感冒,或風雪歸來,家人常給做碗酸菜熱湯麵吃。又好吃又熱乎,親人親情,不可不記:將自家激的酸白菜取出洗淨,橫切成絲。我愛吃他家製售的白湯麵條,更愛瞧他的字匾。我曾就此二事問過掌柜的。老掌柜已是八十有餘的老者,據他說這二者(匾與白湯麵)還是出自一人之手,不想此二者竟給他這小買賣帶來了大實惠……這種普通麵條並不是用刀切的,而完全是用手抻的。面要和得好,還要「醒」夠時候;抻成麵條後,一定要放到有雞和豬骨頭吊成湯的白湯中去煮。
  • 美食聚集地蘇州十全街:十全十美,十分好吃!
    想吃蘇幫菜,這裡有老蘇州茶酒樓、洋洋中餐館和五卅酒家;想吃蘇式面,這裡有大名鼎鼎的同楓鎮大肉麵和楊裕興兩面黃;想來點小吃墊墊肚子,這裡有祥鑫雞爪和饞佬沛排骨蘇式面同得興楓鎮大肉麵是蘇州夏季最具人氣的一碗麵,一說起楓鎮大肉麵,蘇州人一定會想到十全街上的同得興。臨河而坐,喝一杯茶,吃一碗麵,蘇式生活的腔調,展現得淋漓盡致。
  • 崑山奧灶面、淮安長魚面、揚州陽春麵……「2020江蘇十大麵條」碗...
    「能在淮安看到十碗好面齊聚,我非常開心。」市民張德龍感慨道,各式各樣的湯麵齊聚,這是一場麵條的盛宴,「我最期待的麵條是無錫老式面。早就聽聞這碗面製作技藝獨特,選料精緻,配料講究,還具有營養豐富、爽滑柔軟、勁足湯厚等特點,有機會我一定要嘗一嘗。」●掌勺人細談麵條烹飪「麵館的面與家常面的做法有很大不同。」
  • 吃完這十八碗面,你會更愛大江蘇!
    蘇州的面式很多,燜肉麵最為家常,其中最為有名的就是上過《舌尖2》的楓鎮大肉麵。吃過你就會知道,世上鮮有一碗麵,會像它一樣嗲!「蘇州最紅湯麵」是一碗白湯麵。楓鎮大肉麵的澆頭燜肉要燉上至少四個小時,這樣做出來的燜肉才好吃。麵條用細面,像極了蘇州人的精緻和小家碧玉。正宗的楓鎮大肉麵,要去蘇州姑蘇區十全街624號的同得興。正宗的楓鎮大面應該大熱天吃,才最有感覺。
  • 最江南的28碗面
    陽春麵是蘇式湯麵的一種,又稱光面、清湯麵或清湯光面,湯清味鮮,清淡爽口。是江南地區著名的傳統麵食小吃,是高郵、上海、蘇州、無錫、常州、揚州、淮安等地的一大特色。比較出名的有上海陽春麵、高郵醬油麵、揚州陽春麵等。
  • 明清中華第一鎮,蘇州楓橋古鎮聚集了蘇州十幾位民間藝術大師
    蘇州楓橋古鎮位於大運河(此段今稱上塘河)古驛道與楓江的交匯處,沿河灣形成兩條市街——楓橋大街和寒山寺弄,隨河成市,因水成街,依寺成鎮,具有獨特的水鄉風韻。寒山寺因為張繼的這首詩而名聲大震,成為了蘇州最為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清初,楓橋古鎮東連閶門,西接西津橋,以運河兩岸為中心,商店作坊很多,繁盛熱鬧。隨著楓橋古鎮的興旺,在乾隆、道光、同治年間曾多次把該地列為市。楓橋,在寒山寺北,距山門不過百步之遙,猶如一彎新月橫跨在楓江之上。
  • 80條不為人知的潛規則,蘇州吃貨必備!趕緊收藏!
    5、蘇州有十碗面:陸長興——爆魚面;俞長盛——雙鳳羊肉麵;朱鴻興——燜肉麵;美味齋——爆魚面;同得興——楓鎮大肉麵;偉記奧麵館——奧灶面;五芳齋——五香排骨麵;松鶴樓——滷鴨面;黃天源——炒肉麵;陸稿薦——爆鱔面。
  • 秋行蘇州,忙裡偷閒,來蘇州逛吃賞秋
    不過前幾天終於抽空去了一趟蘇州,畢竟金秋時節,江南的秋景也是讓人難以忘懷的。今天就跟各位一起來分享一下在蘇州的兩天裡都逛吃了哪些地方吧!住宿選擇的是位於觀前街附近的同益裡的民宿,旁邊的同德裡是《都挺好》蘇大強家取景地。電視劇的熱度過去之後還是挺安靜的,離各個景點都不遠,地鐵交通也很方便。
  • 你想要的味道,德興的特產都有
    今天,大薈師帶大家走進德興,一起讓味蕾甦醒。德興市是江西省直轄的市,上饒市代管市(縣級),位於江西省東北部,上饒市北部,贛、浙、皖三省交界處,取「山川之寶,惟德乃興」之意而定名。除此之外,德興是中國重要的有色金屬工業基地,經濟發展迅速,特產美味也頗為令人流連。去到德興,粉蒸肉是必須要吃的。德興米粉蒸肉是江西省上饒市德興市的特色美食,瘦肉口感細膩,肥肉肥而不膩,入口即化,色香味俱佳。可以說,當地的每一家餐館,都會做這一道菜,且味道各不相同。
  • 江蘇十三城十三面 常州這碗是...
    在南京,皮肚面幾乎是和鴨血粉絲湯齊名的存在。 奧灶面是典型的江南面,面質細長,湯汁濃厚,加上澆頭,那叫一個勁道。咱們常州也有很多家奧灶面,其實還是非常符合咱們常州人的口味的。   蘇州·大肉麵   同得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