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羊肉汆面、酸菜熱湯麵、白湯麵 ...

2021-02-17 節能在線

在老北京最舒服的一天:早上喝個豆汁兒;晌午來一碗羊肉汆兒面或者酸菜熱湯麵、白湯麵,沏點茶,三五好友神侃一會兒,晚麼晌再攢頓刷鍋子。這簡單的平靜,如今卻成了難得的了。今兒,我想和您說說這羊肉汆兒面、酸菜熱湯麵、白湯麵 ...


舊時,在郊區農家患了感冒,或風雪歸來,家人常給做碗酸菜熱湯麵吃。又好吃又熱乎,親人親情,不可不記:將自家激的酸白菜取出洗淨,橫切成絲。鍋內下底油,煸蔥花、薑末(若有肉,則放入羊肉),出味後,再放入切好的酸菜,煸幾煸後再放湯,放入適量的食鹽,鍋開後下入麵條,煮熟,即可吃了。如再撒上些香油、胡椒粉、香菜(或韭菜)末兒,則更佳。有時下綠豆粉做的雜麵條兒也好吃。俗話說:「要發汗,吃湯麵」。 

舊時,各家小飯館賣此物的也不少。安定門外有一條往北去通達很遠的土道,途經東三旗,在路邊有個賣牲口飲水以及讓人飲茶吃飯的小飯館兒,開設在大道旁的大柳蔭下,右邊有一口安著牛拉水車的大水井,旁有幾畝菜園子。地勢頗好,進門有塊「柳泉居」的手寫匾,字跡奇秀有力,不會是出自俗家之筆。我愛吃他家製售的白湯麵條,更愛瞧他的字匾。我曾就此二事問過掌柜的。老掌柜已是八十有餘的老者,據他說這二者(匾與白湯麵)還是出自一人之手,不想此二者竟給他這小買賣帶來了大實惠……這種普通麵條並不是用刀切的,而完全是用手抻的。面要和得好,還要「醒」夠時候;抻成麵條後,一定要放到有雞和豬骨頭吊成湯的白湯中去煮。

這老者說,按原來教做此面的人說,面菜雖然用什麼菜均可以,但要用乾淨布絞出汁兒來,放進麵條裡,不可放實物,以免亂其「白湯麵」的色美。但後來,就沒遵此法,只求面碼儘量齊全,供客人吃就是了。澆頭卻沒變――只澆乾淨的鹹鹽水,碗內少放些湯,喝完了不夠時,再往裡續原煮麵湯。我這才明白:這種面為什麼叫「白湯麵」,而且味兒又這樣美,全不同於其它湯麵。


至於其匾,老者說大道邊上的小飯館本沒有什麼名兒,就叫張記飯鋪。那位先生路過此地時,正遇上大雨,就在小鋪中膳宿,看見此處野景甚好,又挨著個水井,就要了一張糊窗戶紙,給寫了個「柳泉居」三個字當作匾額,並親手教給我們怎樣做這白湯麵……老人說,那人還跟著個僕人,也騎著馬,像個官人的模樣。我推其年代,此人雖是個官僚,但也定是個「美食家」――不俗的雅客!


老百姓日常做菜少不了煎炒烹炸,悶溜熬燉。有種老北京愛用的「汆」,這種類似把食物放在開水裡稍微一煮下的烹調方式,能造就出另一番風味的美食。汆有一種以湯作為傳熱介質,成菜速度快,可做湯菜或半湯菜。說到「汆」一定是要快速出鍋,不能放到鍋裡長時間不出來,那就是「煮」或者「燉」了。冬瓜煮丸子、白菜粉絲燉丸子,沒有聽說過。冬瓜汆丸子和白菜粉絲汆丸子是老北京冬天最愛的熱湯菜。


還有一種汆法,是將原料用沸水鍋燙至八成熟後撈出,放在碗內,另外將調好味的滾沸的鮮湯倒入碗內,一燙即成。這種汆法一般也稱為湯爆或水爆。

北京的羊肉汆兒面比較常用的方法是先把羊肉切成薄片,用醬油、香油等餵入味兒,鍋底坐油,先熗蔥花炒白菜絲,然後趁熱在鍋中加水,水開以後把麵條放進去煮,等麵條快熟的時候把餵透味道的羊肉片倒進鍋裡筷子撥散,羊肉片一變顏色再撒上胡椒麵就可以撈出來吃了。這叫做「熗鍋面」,因為先用油鍋熗蔥花,做出來的麵條有濃重的蔥油味道,口味渾厚,湯色濃稠。


北京人習慣把羊肉片倒進麵條鍋裡迅速撈出來,這算是地道「汆」。吃羊肉汆兒面在數九寒天的時候吃最有感覺,您可以把大白菜換成東北酸菜炒一下—酸菜羊肉汆兒面,那又是別有一番風味兒。


若說著羊肉汆兒面,還是回民做得更好。老北京飲食文化裡少不了清真的飲食文化,在牛羊肉烹飪上的駕馭能力也是無人能比的。如果您到了清真飯館吃羊肉汆兒面和漢民館子做得不大一樣。北京人習慣上把吃麵的澆頭也稱作「汆兒」。同樣是澆頭,滷麵和汆兒面的區別是滷麵的「滷」要勾芡,吃汆兒面的「汆兒」是不勾芡的。按照牛街長大的哥們兒的說法,「汆兒」是「汆兒」,「面」是「面」。


北京人在麵食上的經驗再結合清真飲食文化的精華,這一碗簡單的老北京羊肉汆兒面成了冬天裡的一道暖心味美的好吃食。

上圖文來源:原載   網際網路,節能君想說:一滴水可以蕩漾整個湖面,一篇文章分享可以觸動整個心靈,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將即時刪除!

相關焦點

  • 蘭州有清真牛肉麵,北京有什麼面?
    今天我們來說說北京的特色清真面。提到北京的面,很多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老北京炸醬麵。但實際上,北京不止有炸醬麵哦!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北京清真面的世界,看看哪種面更符合你的口味吧!北京的面?首選老北京炸醬麵!
  • 探訪蘇州同德興 品嘗「楓鎮白湯麵」
    天氣愈加熱起來了,蘇州第一批恢復營業的麵店中,有的掛出「楓鎮白湯麵」的牌子。今天我們前往楓鎮白湯麵最受歡迎的店家之一,蘇州同得興探訪。說起楓鎮白湯麵,有個傳說。從前,安徽鳳陽鬧災荒,有一對姓張的夫婦帶著孩子逃荒來到楓橋,臨時搭起一間茅草屋,開了一爿小麵店,生意倒勿錯。過了兩年,又蓋了一間瓦房,就經營起花色面來,尤以濃油赤醬的燜肉麵最受顧客歡迎。
  • 老北京打滷面,真正上得了席面的是它,而不是炸醬麵!
    由於地方有限,所以大多是流水席,不管席面如何,到最後主食基本都是麵條兒,謂之「喜面」,包括新人入洞房之前,也要吃「子孫餑餑長壽麵」。一年當中光固定吃麵的日子就這麼多,加上愛吃麵的主兒變著法兒的做,這就促使了北京麵條兒吃法的多樣化,所謂的多樣化,麵條兒本身,無論是切的、抻的、還是壓的,並沒多大區別,差別主要在澆頭兒上,老北京吃麵有十八澆頭兒之說(其實嚴格說來可能都不止十八種,有工夫咱們再細聊)。
  • 今兒夏至,吃碗什麼面才過癮!老北京吃麵離不開的澆頭
    扁豆燜面也是老北京人在夏季必吃的,據說,早年間,物資相對匱乏,人們生活沒如今富裕,做一鍋扁豆燜面,這有菜有面的,既省事又省時,最重要的還省錢。它也是一種好調料,尤其用它來澆面吃,味兒更妙,除鹹味外,還有一種說不清的美味。再配上應時的麵碼兒,其味妙不可言。用臭豆腐加湯兒拌鍋挑、熱面吃,其味難聞但吃起來特美,這也是老北京的一種吃食。麵碼兒很講究,有青豆嘴兒、白菜絲兒、菠菜段兒等。又稱窮人笑,指的是用芝麻醬、韮菜花、辣椒糊澆面。
  • 老北京最愛的茄子汆面
    天氣越來越熱,很多朋友家裡越來越不愛開火做飯,煮得的麵條過下涼水,拌著滷或醬就能吃了,又簡單又省事,最重要的是好吃!10、茄子軟爛、湯汁收濃時即可 Johnny說:我們國家從北方到南方,到處都有麵條,不同的麵條、不同的做法、不同的味道。麵條是最能代表家的味道的美食,你最愛吃哪一碗?
  • 遍地都是牛肉麵,我卻獨愛這一碗老北京牛肉麵!
    北京人最有資格說牛肉麵了,這是回民的看家飯。可現在市面上的牛肉麵真是五花八門,美國加州的,蘭州拉麵,等等,而要說老北京牛肉麵卻很少有,就只剩下回憶了。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推薦一碗好吃地道的老北京牛肉麵。
  • 番茄、咖喱、酸菜、菌湯 「別樣」蘭州牛肉麵 想不想來一碗
    番茄、咖喱、酸菜、菌湯 「別樣」蘭州牛肉麵 想不想來一碗多種口味的牛肉麵。5月1日,蘭州牛肉麵打出了一套「組合拳」——在蘭州交通大學與蘭州牛肉麵產業發展中心合作的基礎上,番茄味、咖喱味、酸菜味、菌湯味等多種口味的牛肉麵正式推出,給蘭州人以及前來蘭州旅遊的遊客帶來不一樣的蘭州牛肉麵。「這些口味的牛肉麵,其實是蘭州市社會哲學科學重點項目《蘭州牛肉麵國際化出路與對策》實施科研成果轉化的成果。」
  • 今兒夏至,吃碗麵才過癮!細數老北京吃麵離不開的澆頭
    老北京人最經典的做「滷」是放豬肉片兒、雞蛋、黃花、木耳等,所以也叫黃花木耳打滷面。扁豆燜面也是老北京人在夏季必吃的,據說,早年間,物資相對匱乏,人們生活沒如今富裕,做一鍋扁豆燜面,這有菜有面的,既省事又省時,最重要的還省錢。
  • 咂摸一口老北京味道,消失已久的北京吃食,茶館裡的爛肉麵!
    說起爛肉麵老北京人都吃過,但現在很多年輕人見都沒見過,其實老舍先生就曾寫過老北京爛肉麵,時至今日解饞的爛肉麵只有老北京人會做,外面飯館很少有賣的即便有不正宗,爛肉麵其實就是過去老北京茶館裡的一種吃食,在老舍先生的話劇《茶館》裡經常出現幹炸丸子,爛肉麵,而且《茶館》裡有一段情節讓我至今印象很深,就是有一賣孩子的,然後那常四爺就給了她兩碗爛肉麵
  • 咱老北京吃麵真講究!今兒的晚飯,您要來碗什麼面?
    扁豆燜面也是老北京人在夏季必吃的,據說,早年間,物資相對匱乏,人們生活沒如今富裕,做一鍋扁豆燜面,這有菜有面的,既省事又省時,最重要的還省錢。它也是一種好調料,尤其用它來澆面吃,味兒更妙,除鹹味外,還有一種說不清的美味。再配上應時的麵碼兒,其味妙不可言。用臭豆腐加湯兒拌鍋挑、熱面吃,其味難聞但吃起來特美,這也是老北京的一種吃食。麵碼兒很講究,有青豆嘴兒、白菜絲兒、菠菜段兒等。又稱窮人笑,指的是用芝麻醬、韮菜花、辣椒糊澆面。
  • 今天夏至,老北京人得這樣吃麵才過癮!
    打滷面的滷決定了面的味道。老北京人典型的「滷」是放豬肉片兒、雞蛋、黃花、木耳等,所以也叫黃花木耳打滷面。扁豆燜面也是老北京人在夏季必吃的,同樣是小北的最愛之一。據說,早年間,物資相對匱乏,人們生活沒如今富裕,做一鍋扁豆燜面,這有菜有面的,既省事又省時,最重要的還省錢。
  • 蘇州一碗麵
    明代出現許多麵條新品種,《宋氏養生部》中記有江南一帶面業盛況,有雞子面、齏面等二十種麵條。爆魚面、壯雞面、三鮮大面等都流行一時。當時在清官內流行吃蘇造雞爛肉麵,據傳為蘇州大廚張東官首創。史料又記乾隆下江南時在蘇州多次品嘗面點,大加讚賞。清蘇州人顧祿在《桐橋倚棹錄》中記有蘇州山塘街飯店熱銷的清湯麵、滷子面等,其中清湯麵類似當今的白湯麵,滷子面猶如現今流行的炒肉麵。清代著名學者俞樾《耳郵》筆記中寫道:蘇州舊有一麵店,以鱔魚麵店得名,從而名聲大振。
  • 濟南這幾家最貴的面!值!
    推薦:鮮筍豬軟骨拉麵、北海道味曾拉麵、味之海藻、金針菇牛肉卷、酸酸辣辣麵、牛肉壽喜鍋泡飯、棒仔蝦、鰻魚炒飯、涼拌海藻、蟹柳沙拉、蜜桃烏龍凍上榜理由:>味千拉麵源自日本,白湯之雄,九州島的熊本,四十多年來,默默耕耘,不斷研發,提升口味,致力於每一個客人的滿意,服務員超級熱情,講解菜品,棒仔蝦,外酥裡嫩,配有蘸的沙拉醬解膩,三文魚炒飯,新奇的搭配,口味清淡人均:55元地址:經十路19288號銀座購物廣場負一層電話:0531-67718583 3   吾田家豚骨拉麵9
  • 一碗熱騰騰的面就能溫暖你——紅燒牛肉麵【孔老師教做菜】
    天越來越涼了,吃一碗熱湯麵是暖身的最佳選擇之一。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道麵食。沒錯,它就是紅燒牛肉麵。
  • 都叫酸菜牛肉麵,康師康和統一有啥區別?網友試吃發現7點不同
    同樣酸菜牛肉麵,康師康和統一差別居然這麼大!網友花26.4元親測方便麵是既好吃又方便又營養的食品。無論是外出旅行、野餐,還是工作間隙加餐,或者宅家養肥,方便麵都是理想的選擇。現在我們在超市貨架上看到的方便麵種類越來越多,什麼香辣牛肉麵、老壇酸菜面、三鮮伊面、麻辣排骨麵、香菇燉雞面等數十鍾,而且方便麵的品牌也不斷增加,但在我國影響比較大的,我覺得還是康師傅和統一方便麵。由於生產廠家不同,就算是同一款泡麵,其包裝、面塊、料包、口味、價格等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就拿酸菜牛肉麵來說,康師傅和統一這兩個袋裝的同類產品,就有較大的差別。
  • 崑山奧灶面、豆角燜面……山西老店教你做4款面
    2.取煮好的紅湯7.5千克,加入水15千克,加入鹽500克、白糖1千克調味,大火燒開,改小火保溫即成紅湯底;取煮好的白湯7.5千克加入水17.5千克,加入鹽600克和白糖1.2千克調味,大火燒開,改小火保溫即成白湯底。3.將洗過的面碗放入90℃的保溫箱內加熱,走面時取出,放入蒜苗碎、味精、白胡椒粉。取幹龍鬚麵煮熟,撈出過沸水,瀝乾水分放入碗內,澆入紅湯(或白湯)400克,搭配爆魚滷上桌。
  • 南昌麵館幾百家,我只願為這12碗面跑遍大街小巷~
    這家麵館開在電信大樓旁邊的巷子裡,店面整體的裝修就很有老北京的味道。他家的炒紅果也很具有老北京特色,湯汁晶瑩透亮,濃稠醇厚。喝起來酸酸甜甜,在吃完炸醬麵後來一碗,真是十分的愜意。>推薦:肥腸乾拌麵、冰鎮冰糖雪梨銀耳湯地址:紅谷灘萬達金街2樓人均:15元電話:0791-83953186營業時間:上午8:30-晚上21:00招牌私房酸菜牛肉麵
  • 有那麼一碗麵 挑動你的食慾
    酸菜肉絲麵是很受歡迎的美食之一。儘管酸菜肉絲麵的食材沒有其他麵條豐富,但在其他麵條中卻找不到酸和爽口的味道。酸菜肉絲麵的做法也是很講究的哦,下面一起來看一下吧!一、是先準備面裡面的食材,為什麼不是先把面給準備好,那自然是因為,面是要現做的啊,酸菜肉絲麵,少不了的當然是酸菜了。
  • 壹食︱一碗好面最相宜
    可以說,在吃麵這件事上,南北方的人們終於找到了共同點。麵條富含的碳水化合物能為人體提供必要的能量和營養,千變萬化的麵條也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的智慧的結晶。麵條還承載著人與人的情感寄託,媽媽的手擀麵、每年生日時的長壽麵、第一次下廚為自己煮的那碗面……這些生活中的片段,因為麵條的存在,便成了永遠留在味蕾上的記憶。
  • 老北京消失的方便麵:美廚洋蔥爆雞面PK營多紅燒牛肉麵
    美廚方便麵:美廚方便麵我記著最好吃的有黑椒牛肉麵和鮑魚雞面,白色的湯汁濃稠,口味鮮鮮。和美廚方便麵的回憶同在的,還有經典的廣告詞,還有美廚贈送的綠色剪刀!「 客官,您是打尖兒,還是住店?」「 我吃麵!「營多方便麵:記憶裡的營多,調料很簡單,口味很簡單,麵湯很清淡,但是口味獨 特,至今沒有一款方便麵的口味與之類似,人生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