咂摸一口老北京味道,消失已久的北京吃食,茶館裡的爛肉麵!

2021-03-05 北京城old school
咂摸老北京味,消失已久的北京吃食,茶館裡的爛肉麵!

說起爛肉麵老北京人都吃過,但現在很多年輕人見都沒見過,其實老舍先生就曾寫過老北京爛肉麵,時至今日解饞的爛肉麵只有老北京人會做,外面飯館很少有賣的即便有不正宗,爛肉麵其實就是過去老北京茶館裡的一種吃食,在老舍先生的話劇《茶館》裡經常出現幹炸丸子,爛肉麵,而且《茶館》裡有一段情節讓我至今印象很深,就是有一賣孩子的,然後那常四爺就給了她兩碗爛肉麵



在老舍先生的作品《茶館》裡多次出現了爛肉麵這道吃食,有句老話說管它驢或馬吃飽了爛肉麵再打鑔,過去爛肉麵是老北京窮人用於解饞的一道吃食,隨著時代的發展,爛肉麵已經逐漸遠離了我們的餐桌時至今日再想吃到爛肉麵實屬不易,因為這吃食只有老北京人會做

現如今北京城知道爛肉麵的人真是少之又少,老北京爛肉麵有三種滷,一種是清滷所謂的清滷就是不勾芡,燉出來的湯汁兒有一定的粘稠度,因為有的時候會有一些肉皮在裡邊,還有一種是混滷,先打一個薄芡,也就是勾了芡的,還有一種就是炸醬如果說少來點兒,把這蘿蔔挑出去,就擇這點肉和小香菇丁兒再配上點兒炸醬這就做成了懶滷,由此可見老北京爛肉麵講究學問真不少!



首先牛腩就有不少講究,得挑肥瘦相間有筋膜的,這筋膜看著薄薄一層,但卻很有韌度,這樣的牛腩最像樣兒,其次就是它還得帶點肥油,這樣的話吃起來口感特別豐富,然後就是豬五花,老北京人都講究選五花三層,一層肥,一層瘦的,聽老北京人說過去的爛肉真的只是爛肉,因為窮人貧苦只能把邊角料集中在一起煮一鍋雜燴滷,可能一碗麵裡也就有幾顆小肉丁兒


我覺得老北京爛肉麵就仨字兒是味兒,而且爛肉麵有一特點就是豬肉和牛肉可以擱一起燉,《茶館》裡所說的爛肉麵是由豬肉,牛羊肉,驢肉等不成塊兒的邊角料做成的,而老北京人在此基礎上做了一些改良用上好的五花肉和牛腩一起燉煮,既保證了肉的香味兒,又創造了豐富的口感


不難發現為了還原老北京的味道,很多北京人都用香菇梗和木耳來代替原先的邊角料,香菇梗兒有嚼勁兒,香味兒濃度還高而木耳風味獨特,嫩滑適口還能在燉煮後貢獻出豐富的膠質,而應季的蘿蔔味道鮮美,清爽甘甜,還能抵消爛肉的油膩

按照有味兒使其出,無味兒使其入的方法在鍋裡加入料酒,薑片,蔥與肉一起燉煮直到鍋裡的肉煮熟方可出鍋,出鍋後再把肉切成丁兒,把切好的肉丁再次放入鍋中然後再依次放入香菇木耳,再加以醬油調味兒,剩下的就是等待時間的滋潤



一鍋爛肉從最開始的初加工,再經過後期的細加工,再加上燉煮,整個下來怎麼著也得三四個小時,最後再加入蘿蔔,在擱蘿蔔之前可能湯上面飄著一層油,但是蘿蔔一放進去把油吸進去之後咱吃到嘴裡的口感並不是那麼油膩,不得不說這個味道過猶不及,看似像是一鍋大雜燴,但其實十分有講究


燉好的爛肉滷一出鍋,濃鬱的肉香便撲鼻而來,在配上勁道的手擀麵,可以說這一碗爛肉麵讓很多老北京人找到了曾經的念想兒,什麼才叫正宗地道的北京味兒?我覺得北京味兒是咱北京人吃著舒服,吃著舒坦,吃著習慣的味道,而且這不是特指一個人去做一道什麼樣的菜,而是一種精神,一種文化的體現!



所以北京人打小兒就受到老北京文化的環境的薰陶,所以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把老北京味道傳承下去,不光是像爛肉麵一樣的老北京吃食,還有老北京的民俗文化都需要傳承,不能只能在書本上看著,其實作為任何一個北京人都不希望它們消失,我們還是希望它們能夠活靈活現地展現在咱身邊兒,因為這才是真正的老北京!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來自四九城的孩子天生就流著帝王血,盤龍聚氣歷經朝野我相信您也能了解

北京是北海公園的白塔 故宮的琉璃瓦,是馬連道的茉莉花和鼓樓後海工體

北京是永遠不會消失的宣武和崇文,是陶然亭滑雪時你摔過的屁股蹲兒

是周末西單圖書大廈愛看書的黃昏,是每個胡同裡光膀子穿片兒懶老炮的魂

相關焦點

  • 老北京涮鍋文化,銅鍋裡的京腔京味,冬季是不是特想吃上一口?
    寒風凜冽的冬季,你是不是特想吃上一口?老北京涮鍋歷史淵源火鍋南北均有,但稱「涮鍋子」的只有老北京。北京人如今也吃廣東打邊爐、重慶麻辣燙、江浙菊花鍋,但是親朋好友圍在一起不可抗拒的還是老北京的「涮鍋子」。老北京的「涮鍋子」又稱「涮羊肉」,關於涮鍋的來歷也撲朔迷離,坊間說法也非常多,但是人們更願意相信是起源於元世祖忽必烈的這段歷史故事。
  • 【開陽路-京味樓老北京銅鍋涮肉】帶你穿越到老北京吃銅鍋去!僅99元享門市價238元【京味樓老北京銅鍋涮肉】
    在火鍋樣子千千萬萬的時代裡,銅鍋作為老火鍋的靈魂,碳火加上銅火鍋涮出來的味道,美得很!老北京銅火鍋使用景泰藍銅製作而成,鍋底講究的鮮美,鍋底很淺,放幾根大蔥,幾片生薑就可以煮出鮮美的味道。門市價238元的『京味樓老北京銅鍋涮肉』現在僅需
  • 今兒夏至,吃碗什麼面才過癮!老北京吃麵離不開的澆頭
    夏至吃麵的「爆款」裡,怎能少了芝麻醬麵呢?北京人上輩子都是「燕麼虎」,口味重,離不開吃炸醬,小蝦米炸醬味道和肉丁炸醬不一樣,如果沒有合適的小河蝦,蝦皮也是不錯的選擇,充滿海味的炸醬另有一番滋味!有葷氽兒與素氽兒之分。葷者有肉,素者無肉無葷腥(如蔥等)在內。如豇豆段葷氽兒、素野菜氽兒。過去北京人家中醃鹹菜的湯汁,就是老鹹湯兒。
  • 今兒夏至,吃碗麵才過癮!細數老北京吃麵離不開的澆頭
    夏至吃麵的「爆款」裡,怎能少了芝麻醬麵呢?北京人上輩子都是「燕麼虎」,口味重,離不開吃炸醬,小蝦米炸醬味道和肉丁炸醬不一樣,如果沒有合適的小河蝦,蝦皮也是不錯的選擇,充滿海味的炸醬另有一番滋味!有葷氽兒與素氽兒之分。葷者有肉,素者無肉無葷腥(如蔥等)在內。如豇豆段葷氽兒、素野菜氽兒。過去北京人家中醃鹹菜的湯汁,就是老鹹湯兒。
  • 老北京的羊肉汆面、酸菜熱湯麵、白湯麵 ...
    鍋內下底油,煸蔥花、薑末(若有肉,則放入羊肉),出味後,再放入切好的酸菜,煸幾煸後再放湯,放入適量的食鹽,鍋開後下入麵條,煮熟,即可吃了。如再撒上些香油、胡椒粉、香菜(或韭菜)末兒,則更佳。有時下綠豆粉做的雜麵條兒也好吃。俗話說:「要發汗,吃湯麵」。
  • 50道勾起老北京人回憶的「窮吃食」
    熟悉老北京的都知道,北京小吃大多是「窮吃食」,如今日子富裕了,可很多吃食依然備受人們喜愛,但也有些已經見不到了,炒肝兒、爆肚、滷煮這些就不說了
  • 老北京麵條的澆頭
    北京人愛吃麵,澆頭當然也是種類繁多了。今天串子就和大家聊聊老北京的澆頭。
  • 老北京小吃薑汁兒排叉,它不光代表北京小吃文化,還是最獨特的北京味道
    咱在家做薑汁兒排叉和面的時候的放姜粉用溫水和,使普通的標準粉就可以,一般咱在家裡做都是一斤面擱半斤水,就是以前老北京人說的一斤半的水面,也就是水和面等於是二比一,兩份面一份水,軟硬程度比咱們家那烙餅面要硬,得硬一點兒
  • 它撐起了北京吃食界的半邊天!是飯桌上的必需品,吃餃子一定有它
    吃麵不吃蒜,不如吃碗飯愛吃麵的北京人在生活中有這麼句話:「吃麵不吃蒜,不如吃碗飯」。炸好了醬煮好了面,懶得加碼沒什麼,但要是少了瓣蒜可不行!吃上一大口面,再咬一口蒜,讓蒜的辣味和麵條的綿軟融合在一起,怎麼吃都香。簡單的一瓣蒜可謂是一碗麵成功的關鍵之處!
  • 【老北京菜】這40道硬菜你吃過幾道?
    冰糖肘子北京譚家菜名餚,成菜色澤紅亮,肉肘酥爛,滷汁如膠,味道香濃,鹹甜適口,營養豐富。炒雪裡紅用醃好的雪裡紅或芥菜纓,加大豆芽,以羊肉醬炒,最能下飯。老北京豆醬老北京豆醬叫這個名字,其實有點「名不副實」。它實際上是北京傳統的一道肉皮凍。
  • 遍地都是牛肉麵,我卻獨愛這一碗老北京牛肉麵!
    伴著秋風,在院子裡尋一處陰涼,或蹲或坐,抄起筷子、捧著大海碗,北京人的盛宴開幕了:「呼嚕」一口面,「咔嚓」一口黃瓜,捎帶著咬一口蒜,一碗麵下肚,暢快飽足。       北京人最有資格說牛肉麵了,這是回民的看家飯。可現在市面上的牛肉麵真是五花八門,美國加州的,蘭州拉麵,等等,而要說老北京牛肉麵卻很少有,就只剩下回憶了。
  • 老北京名小吃:不能忘卻的記憶,深入骨髓的味道
    喝麵茶有講究,要趁熱吃,但不能用筷、勺等餐具,芝麻醬不能攪拌,要一手端碗,一邊轉碗,一邊溜著碗邊喝,每一口都要能均勻地喝到粥和芝麻醬,直到最後一口剛好喝完。非老北京人恐怕難以適應這種吃法。吃的時候,將油茶粉放在碗內,加上白糖、紅糖,以茶湯一樣的衝制方法用開水衝成漿糊狀即可。油茶油香濃鬱,味道甜美,老少皆宜,被譽為「老北京小吃十三絕」之一。
  • 老北京的麵食,就好這一口兒
    今兒個就給您細細盤點咱老北京那些傳統麵食。一年四季離不開的炸醬麵北京人一年四季都離不開一口炸醬麵。黃瓜絲兒、心兒裡美、白菜絲兒....新鮮水靈的時令蔬菜組成滿滿一大盤兒面碼。地道的小碗兒幹炸,油汪汪的,裡面冒著肉丁兒,聞著就流哈喇子。
  • 在門頭溝找老北京的吃食就奔這~~爆肚涮肉八大碗,各路小吃都不賴!
    是您來京西遊玩的好幫手(微信號:MTGZATAN)一有外省的朋友過來停留、尤其是初次來北京的,經常要帶他們去趟護國寺、隆福寺之類的地方轉上兩圈吃一些老北京的小吃。不來朋友時,就連我們自己沒事幹的時候也經常琢磨著找個不賴的地方來盤爆肚弄二兩小酒兒~~您別說,很多人還真就不知道在咱家門口就能找到這老北京的吃食,今天把它發覺了出來,以後想吃老北京的爆肚、涮肉什麼的不用跑那麼老遠,直接奔這就行~~
  • 老北京人一天的菜單!
    一碗熱乎乎的豆腐腦,豆腐是滷水點出來的,老味道十足,搭配剛烤出來的燒餅,香氣四溢、酥香掉渣!咬一口燒餅,喝一口豆腐腦,這就是簡單的幸福!北京的包子全是大屜蒸出來的,面發的要好,蒸出來的包子要「喧乎兒」。而包子炒肝兒,從老年間的早點也變成了現在北京的一道著名小吃。不過真正的北京人還是把它作為早點享用。
  • 最純粹的冬季老北京家常菜 你都吃過嗎
    今天咱說說老北京的家常菜,保準您看完文章後食指大動,回家讓老媽或媳婦兒做上兩道,享享口頭福兒,咂摸咂摸北京味兒。
  • 蘭州有清真牛肉麵,北京有什麼面?
    今天我們來說說北京的特色清真面。提到北京的面,很多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老北京炸醬麵。但實際上,北京不止有炸醬麵哦!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北京清真面的世界,看看哪種面更符合你的口味吧!北京的面?首選老北京炸醬麵!
  • 四季軒正宗老北京涮肉開業迎新年!菜金吃多少送多少福利!歡迎您來!
    【四季軒老北京涮肉】是臨沂為數不多的,味道正宗價格良心的老北京涮肉店。他家就是那種正宗的老北京味道,遵循著老北京的銅鍋、現切羊肉、秘制麻醬,完美復刻老北京的講究味道,還原羊肉本真味道。正宗的老北京涮羊肉,必須得用銅鍋!光是銅鍋還不行,標配必須還得是炭火。
  • 咱老北京吃麵真講究!今兒的晚飯,您要來碗什麼面?
    夏至吃麵的「爆款」裡,怎能少了芝麻醬麵呢?北京人吃麻醬麵,講究麻醬、麵碼兒和麵條分開單放著。北京人上輩子都是「燕麼虎」,口味重,離不開吃炸醬,小蝦米炸醬味道和肉丁炸醬不一樣,如果沒有合適的小河蝦,蝦皮也是不錯的選擇,充滿海味的炸醬另有一番滋味!有葷氽兒與素氽兒之分。葷者有肉,素者無肉無葷腥(如蔥等)在內。如豇豆段葷氽兒、素野菜氽兒。過去北京人家中醃鹹菜的湯汁,就是老鹹湯兒。
  • 記住,老北京涮肉≠火鍋!
    北京人把吃火鍋稱為「涮鍋子」,「涮羊肉」也早已與北京烤鴨、烤肉並列齊名,成為北京著名的風味佳餚。吃老北京涮羊肉一定要採用銅鍋炭火,精選的羊肉放在銅火鍋的清湯裡一涮,再蘸上麻醬小料,滋味極盡鮮美,還能感受到濃濃的老北京文化。銅爐?炭火?說起北京的涮肉,第一印象就是這中間立著「煙囪」的小銅鍋。這銅鍋還必須是紫銅掛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