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阿妹》:重男輕女思想下的選擇,是對是錯?

2020-12-16 滿樹繁花99

阿妹見丈夫回來,趕忙迎上去倒水遞茶。丈夫深情地望著她,兩人甜蜜地笑了。這時窗外傳來的婆婆趕雞的罵聲:「不下蛋的雞,就知道吃,打死你!」屋裡的氛圍突然凝固起來,他倆都明白,這是在指桑罵槐。

阿妹與阿虎結婚有十年了,漂亮能幹的阿妹曾是村裡不少小夥的理想對象,如今見她肚子一直沒動靜,不少人都等著看她笑話。

婆婆抱孫心切,時不時地要諷刺幾句。阿虎心疼阿妹,卻也怪不了他的媽媽。因為在他們客家當地,生個女孩都要遭人輕視,更不要說阿妹一直沒生小孩。因為此事,他們在村裡抬不起頭來。

阿虎只好安慰阿妹:「媽沒有惡意,你不要往心裡去。」阿妹聽了,也只是笑笑不說話。

可婆婆並沒有因為阿妹的隱忍而罷休。這天,她對阿妹說:「去醫院查查吧!」

阿妹沒辦法,跟著阿虎去了醫院。結果顯示是阿妹的問題。婆婆拿著報告單直接找上了阿妹的爹,她說:「我們家三代單傳,阿妹生不了孩子,讓她離了吧!」

一直沒有兒子的阿妹爹自覺理虧,不敢爭辯。他把阿妹叫回家,告訴她:女人還是得生個兒子,再不濟也得生個女兒。去省醫院或外地的好醫院好好治治吧,一定得治好。

阿妹回家後,與阿虎面面相覷,他們明白,就算裝聾作啞也不行了,這次母親動真格的了。

就在這時,文斌從外地回來了。文斌是阿妹的青梅竹馬,兩人情投意合。十年前,因為文斌父母看不起阿妹家,逼著他去了外地。兩人含淚告別時,阿妹說自己會等他回來。

然而等文斌歸來,卻早已物是人非。阿妹本就不平靜的生活又起了波瀾。

阿虎知道阿妹與文斌以前的事,阿虎也知道阿妹嫁給她只是因為自己的英雄救美,更是因為阿妹的同情。

阿妹的母親在生妹妹時難產去世了,父親又不管家裡事,阿妹靠著採茶賣茶獨自艱難地支撐著這個家。那天,阿妹去集市上賣茶,路上遇到了一群小混混。危險之際,阿虎挺身而出救了她,阿妹心存感激才嫁給了他。

自從文斌回來後,阿虎就失去了往日的笑容,阿妹也整日心事重,兩人很默契地都不願開口說話。阿虎徹夜難眠,不知自己的婚姻還能否繼續,思來想去,他做了個艱難的決定。

阿虎對阿妹說:「你走吧!」阿妹聽了先是一愣,然後果斷拒絕了。

文斌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既是為了阿妹,也是為了家鄉。他打算投資,大力發展有機茶為家鄉做點貢獻。而阿虎是村裡的炒茶高手,兩人不得不湊在一起。時間久了,兩人對彼此都有了了解,居然有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

這天,阿虎邀請文斌來家裡吃飯,借著酒勁,阿虎說出了心裡話。他說自己和阿妹是有名無實的夫妻,當初救阿妹時傷到了命根子,阿妹出於愧疚才嫁給了他。

阿虎自己也想著,要是文斌沒回來,就一輩子照顧阿妹,現在文斌回來了,更有能力給阿妹幸福,他要將阿妹還給他。

文斌聽到這裡,心裡很難受,沒想到自己走後阿妹承受了這麼多。他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泣不成聲。

但他沒有接受阿虎的好意,他對阿虎說:不要再多想了,我帶你去國外看病。其實,阿虎的病也並不難治,在文斌的幫助下,阿虎很快就恢復了。

阿妹在這麼多年的生活中,早就與阿虎產生了感情。如今二人終於等到了雲開霧散。在文斌真誠的祝福下,兩人重新舉辦了婚禮,成了真 正的夫妻。

故事改編自電影《阿妹》,是全球首部採用客家語演繹的電影。影片以客家人的民俗、山歌、飲食、人文為背景,將質樸的愛情故事展現在世人面前。

阿妹是個賢惠、勤勞、能幹、堅韌的客家女子。在她面對青梅竹馬的戀人和有情有義的恩人時,她選擇了恩人。

即使後來有機會與戀人重拾舊夢,過上更好的生活,她也不在意,依舊選擇了朝夕相伴的阿虎。因為這裡面不僅有責任,更有一份日久生情的恩情。讓人心生感動。

片中重男輕女的思想也讓阿妹吃了不少苦頭。阿妹出生時,父母見她是個女孩,連名字都沒取,大家就一直叫她阿妹。後來母親為了生兒子,難產去世了。可生下來的仍是女孩,阿妹不得不收起了大學錄取通知書,扛起了家庭的重擔。

後來妹妹成了村裡的頭一個大學生,仿佛也幫阿妹圓了夢,家裡掛起了花燈,也解了阿妹父親的心結。在當地只有生了兒子才能掛花燈,而做花燈為生的父親卻一直沒有機會給自家掛花燈,這成了他的心病。

當妹妹考上大學時,阿妹的爹在酒席上終於可以大聲地說:「我家的阿妹、細娃並不比你們家男娃差!」

在時代的浪潮的衝擊下,重男輕女的思想終將成為過去!

相關焦點

  • ...清子反對重男輕女」別罵了!重男輕女的婆婆,只是思想沒追上時代...
    對於重男輕女到走火入魔地步的婆婆,即使芝芝給婆婆算帳,說明每月的開銷根本養不起二胎, 或是李思雨開導芝芝婆婆說:「現在這個社會,已經不分男女了,誰有能力誰說了算,誰沒能力誰被淘汰。」 這些都無法使芝芝婆婆放下重男輕女的思想。
  • 重男輕女何時了,不要讓這些原生家庭的罪延續到下一代的思想裡
    2018年顯示中國的男女比例是116.9:100,男性比女性多3000——4000萬,很多家庭都還停留著一定要生男孩的傳統思想中,覺得生了男孩才有希望才對得起祖宗十八代。想生男孩子固然沒有錯,但也不能厚此薄彼,重視家裡的男孩子,而女孩子則是小透明。很多家庭都有「伏地魔」,女孩從小就被教導要為家裡付出,從弟弟的學費開始,到娶老婆、買房,樣樣都要幫襯。
  • 電影《夢想之戰:踢球吧!阿妹》舉行首映禮
    阿妹》劇照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黃岸)電影《夢想之戰:踢球吧!阿妹》前晚在廣州舉行首映禮。這是一部原汁原味的粵產電影,由張全欣監製,章文導演,代表著廣東電影的原創力量。作為一部少兒體育電影,《夢想之戰:踢球吧!阿妹》非常勵志,沒有過多煽情,讓人感覺輕鬆、歡樂。影片將故事設定在「球王」李惠堂的誕生地梅州,客家風情是全片的一大看點。
  • 夫妻倆生11女只為得1兒,重男輕女思想下,姐姐們成「扶弟魔」
    人們在選擇配偶時,最擔心的就是自己的配偶是個"媽寶男"亦或是"扶弟魔",而對於"扶弟魔"這樣的女性,很多男性朋友都是"望而卻步",畢竟自己多年來的付出卻因為一場婚姻,全給他人做了嫁衣,試問這種情況誰會願意呢?
  • 網絡「接男寶」迷惑操作令人不解,思想開放的90後也重男輕女了?
    文|文竹媽媽每當說到重男輕女時,許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認為這是老一輩的人才會有的思想。但是令人驚訝的是,從一些網絡社交平臺上可以發現,不少90後的年輕人也仍然被重男輕女這一落後觀念影響著,生孩子時仍然迫切希望自己能夠生下男孩。
  • 生了八個女兒還要繼續生兒子,網友:重男輕女的思想何時能消除?
    原來,這一家所在的地區重男輕女的思想特別嚴重,誰家要是沒有個男孩,好像都覺得低人一等,於是這位母親豁出去了,拼命也要生出兒子來,於是一口氣生了九個,終於第九胎生了個兒子。說到這裡,我想起了我的初中同學麗麗,大學一畢業她就結婚了,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可婆家重男輕女的思想特別嚴重,非要麗麗生個兒子才出來,結果麗麗這10年來生了4個,終於有了一個兒子,婆家人的態度才變得好點。麗麗一個重點大學的本科生,畢業後一天班都沒上,就在家生娃帶娃了。
  • 「阿哥阿妹的情意長」,原來這首歌是出自這部電影
    《婚誓》歌詞阿哥阿妹的情意長好像那流水日夜響流水也會有時盡阿哥永遠在我身旁阿哥阿妹的情意深好像那芭蕉一條根阿哥好比芭蕉葉阿妹就是芭蕉心燕子雙雙飛上天我和阿哥打鞦韆鞦韆蕩到晴空裡好像燕子云裡穿弩弓沒弦難射箭阿妹好比弩上的弦世上最甜的要數蜜阿哥心比蜜還甜鮮花開放蜜蜂來鮮花蜜蜂分不開蜜蜂生來就戀鮮花
  • 新洲劃給武漢這麼多年,重男輕女的思想一點都沒有變
    一般在農村都存在重男輕女的思想,我們新洲可以說是一個大農村,所以這種思想在老一輩可以說是根深蒂固,我爸爸那一代人重男輕女雖然沒有那麼嚴重,但是依舊存在。我記得在搞計劃生育的時候,許多家庭為了生個兒子丟飯碗了。我爸爸的師父生了一個兒子,再生的時候還被抓進去罰錢了。
  • 媽媽足夠強大,才能改變重男輕女思想
    那些年,重男輕女好似很嚴重,原本以為在社會不斷進步的今天,人們早已摒棄了重男輕女的思想,誰曾想昨天又看到這樣一個帖子,讓我內心極其不是滋味——上周去醫院看剛生產完的表妹,看到了這樣一幕。表妹病房裡有個媽媽這一胎已經是第三胎了,結果這一胎還是女兒,我去的時候那人正抱著孩子在床上哭,說是婆婆知道了這鐵定得離婚了。
  • 二胎政策放開,為啥農村「重男輕女」思想開始退化?有這4個原因
    一、農村重男輕女思想開始退化,人們更渴望生女孩根據相關的數據表明,我國在2004年以前的人口男女比例就嚴重失調了,很多家庭都很看重兒子,特別是農村都會連生好幾個孩子,就是希望能生個兒子。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上頻頻爆出兒子不孝順甚至還會不贍養老人的惡性事件,甚至家庭裡會因為多有個兒子而造成家庭更加貧窮。
  • 墜樓女嬰父親承認重男輕女:被重男輕女毀掉,還有男孩
    本以為到了2020年,大清滅亡後的第108年,重男輕女這個詞應該消失了。可是看過太多故事,聽過太多人的言論之後才發現,這個詞永遠不會滅亡。重男輕女甚至不是貧窮落後的代名詞,它無關階級無關金錢,早就已經滲透到一個群體的思想裡。
  • 佟大為曬一家五口全家福,被嘲重男輕女思想,感覺是為兒子拍的
    佟大為曬一家五口全家福,被嘲重男輕女的思想太嚴重了,而且從照片上來看感覺這一組拍攝就是為了他們兒子才拍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網友們從照片之中就可以感受出來,一組全家福的照片,但佟大為兩個女兒和兒子之間的互動明顯不同。而且夫妻之間與兒子和女兒的互動又完全不同。
  • 何琳《阿妹》陷入三角戀 為形神兼備下足苦功
    搜狐娛樂07月21日香港訊 何琳的新片《阿妹》是全球首部用客家語拍攝的真實反映客家風貌的電影,何琳在戲中不僅要學習各種客家傳統技藝,還要與兩位絕世好男人上演一場難以抉擇的三角戀。她所飾演的阿妹是一位集善良、勤勞、隱忍等客家傳統美德於一身的完美女性。據她透露,該片也讓她圓了兒時夢想。
  • 「重男輕女」是多少女孩一生揮之不去的噩夢
    2、 封建思想,停留在「養兒防老」「傳宗接代」的思想上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裡,有一些由父系社會演變出的一些「潛規則」一直在迫害女性。比如「一夫多妻制」,「三從四德」,「女子無才便是德」,「養兒防老」,「生男孩才能傳宗接代」。這些話語在封建社會廣為流傳,甚至有的話直到現在還有人會對自己的孩子說。
  • 重男輕女的家長,該如何面化解自己心裏面的疙瘩
    而作為孩子,十分無辜,根本無法選擇誰來做自己的父母,無法選擇自己生在什麼樣的家庭,一旦遇上不好的父母,那就意味著一出生就深陷於不幸和悲 痛之中。所以,幸運的人,遇上了溫暖有愛的家庭和負責任的父母,可以用美好的童年來治癒自己的一生。
  • 以後都是別人的」:有些重男輕女不必太計較
    在我看來,這無關男女,更不是刻意的表示自己不是重男輕女,而是為人父母盡力給子女提供的物質保障。只是,我母親並不認同這些觀點。有輕微重男輕女思想的她,一直都認為牽涉到錢的東西,還是留給兒子,畢竟「養兒防老」,給兒子準備妥當了,她的晚年就會有一些保障。更何況,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給女兒準備的再多、再好,到頭來也是便宜了外人。
  • 【阿妹專欄】張惠妹和張雨生的師生情~
    阿妹是張雨生一手提拔的巨星,也讓張雨生從音樂生涯谷底,翻身成為炙手可熱的唱片製作人。阿妹一炮而紅的歌曲「姊妹」是張雨生寫給媽媽的作品。  阿妹剛出道對演藝圈還很生嫩,張雨生領著她合唱、替她作詞作曲、上通告,更常邀阿妹到家中作客,就像妹妹般對待,可說是阿妹的恩師,也是好朋友。  張媽媽說,想找張惠妹吃頓飯,是為了完成她和張雨生之間一個無法達成的約定。1997年1月,原本與張雨生、阿妹約好要一起到阿妹臺東老家探望阿妹的媽媽,結果沒去成,當年10月張雨生就出事。
  • 闞清子:婆婆太重男輕女了怎麼辦?
    這種家庭大多都有很嚴重的重男輕女思想,第一胎生了女兒之後感到不滿意,又繼續生,直到生出男孩。在他們心裡,女孩生來就是為了男孩服務的,所以女兒結婚,家裡往往會跟男方要很高的彩禮,為了用來給兒子結婚用。哪怕女兒嫁人、結婚生子之後,依然要全身心地為哥哥弟弟奉獻光和熱。
  • 【附阿妹獨家專訪】
    我對阿妹的視覺團隊抱以深深敬意,無論《這樣你還要愛我嗎?》MV裡寬袍大袖花團錦族的造型,還是各種勁歌熱舞但燈光莫名昏暗的《跳進來》,抑或從頭到尾都把重點放在臉部不斷變換角度的拍攝方式,大家都對阿妹盡了全力…… 可是,那又如何?天天嚷著阿妹胖的群眾,請問人家何時靠過臉蛋身材吃飯?!變苗條是錦上添花,變豐滿是黑色「大」麗花!
  • 【新歌首發】【男女對唱】【阿歌阿妹】
    從小喜歡音樂,在很多人的關心支持下登上了中國夢想秀舞臺,並且實現了夢想,曾參加當地唱響漢源,獲得第32強,演唱 歌曲有《情系漢源》,現在漢源縣童年印跡鄉村旅遊農民專業合作社公司邀請代言漢源土特產,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吉則日谷吸收了很多彝族音樂元素,漸漸愛上了音樂。在故鄉的山坡上,他的歌聲陪著牛羊,伴著鳥語花香。長大後,吉則日谷外出打工,常年漂泊在外,結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曾經是《築夢兄弟》組合成員;擔任過《彝鄉人樂隊》的葫蘆絲手。但是每一次都因為家庭條件不允許而放棄了樂隊和組合。2016年《彝鄉人樂隊》在《唱響涼山》總決賽中取得了最佳原創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