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父系社會以來,女權就被踩進了泥坑裡,被人踐踏了千百萬年,隨著新新時代的來臨,女性得到了解放,好不容易有了出頭之日,卻在下一秒又被拉回了泥潭,而這個拉手不是社會、別人,是自己最親的家人。
而近期,闞清子發文反對重男輕女,也是幾度重上了熱搜, 呼籲:放下偏見吧,女孩和男孩是一樣的。女孩不比男孩差,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買房買車 ,過上很好的生活,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
早在2018年,世界經濟論壇《2018全球性別差距報告》中顯示,全球性別差距在2017年出現近10年來的首次擴大後,2018年又回到差距緩慢縮小的發展趨勢上。中國2018年的排名較2017年下滑3位,為103位;在健康、政治方面的性別平等程度,則低於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顯示中國的男女比例是116.9:100,男性比女性多3000——4000萬,很多家庭都還停留著一定要生男孩的傳統思想中,覺得生了男孩才有希望才對得起祖宗十八代。
想生男孩子固然沒有錯,但也不能厚此薄彼,重視家裡的男孩子,而女孩子則是小透明。
很多家庭都有「伏地魔」,女孩從小就被教導要為家裡付出,從弟弟的學費開始,到娶老婆、買房,樣樣都要幫襯。
就算表面上公平對待,但到了一起讀高中、大學,差別就出來了,女孩和男孩的夥食費、零用錢有著天差地別,而理由是男孩子要吃得多,比較會花錢,還要交女朋友。
都說女兒是家裡的小棉襖,這句話其實很有道理,女孩更細心、體貼,就算父母有什麼事,也是女兒陪在身邊居多。
重男輕女的家庭,女孩子生活得辛苦,不僅是勞力上,還有精神上的壓力,不斷被家裡人洗腦要以弟弟或哥哥為重,小時候的偏愛,就變成了長大後的意難平,有可能洗腦成功,嫁人後,依然延續著上一代的傳統思想,也會重男輕女,這就是原生家庭的罪。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在很多家庭中,重男輕女的,父親佔一部分,母親也佔了一部分,按道理來說,同是女的,應該能體會到重男輕女的苦,為何還要這樣為難自己的女兒,不得不說,這就是上一代對下一代成功的洗腦計劃,蒂固根深的傳統思想,已經扎入大腦裡的每一根神經,一旦觸碰到底線就會不受控制的發作,而這個重男輕女的底線非常低。
對於重男輕女的嚴重性,產科的護士和醫生估計是看得最多的人,有些產婦要是生了女孩,出了產房無人問津,有些厲害刻薄點的婆婆,更是連月子都不讓她坐,還要她自己照料孩子,自己洗衣做飯。而生了男孩子呢,婆家那邊只會圍繞著孩子轉,完全把產婦給忽略了,就算是關心產婦,也只不過是擔心產婦生病了或者沒奶水,餓著了她的寶貝孫子。
很多重男輕女的家庭,都像《親愛的自己》裡張芝芝的婆婆一樣,對著媳婦說過差不多這樣的一句話:「女人能幹是假能幹,男人能幹才是真能幹」。
這還只是表面的重男輕女,那深入到骨髓裡了的呢,直接就上手虐待了,時常被打罵,不能上學,不能上桌吃飯,還要做家裡的全部家務,在中國的家庭裡,這種事情依然是履見不鮮。
有些女孩逆來順受,覺得自己命苦,無條件的傳承這種思想下去,演繹一代又一代的悲劇。有些女孩子奮力反抗,掙扎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陽光大道。有些卻被逼著走上了絕路,離家出走,產生陰暗心理,去傷害被父母保護著的兒子。
不要讓原生家庭的罪延續到下一代,手心手背都是肉,女孩子也是媽咪身上掉下來的血肉,血濃於水,對於女孩子應該公平對待。
寄語:
孩子是上天送給一個家庭的小天使,不管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都能為家裡帶來歡聲笑語,不要讓偏見的思想,毀了一個有著可觀未來的女孩子,優生優育,如果培養得好,就算是只有一個女兒,也有大出息,也能光宗耀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