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場上,創新、監管、危機,三者存在互相影響的內生關係,樓市裡,這三者關係更加錯綜複雜,更加難平衡處理。
(一)
先說深圳,今年深圳樓市不太平,疫情後著實火了一陣,包括企業低息經營貸違規入樓市,萬人搶房等事件層出不窮,相關部門介入調查經營貸。緊接著今年7月份,深圳的樓市調控「如約而至」,可謂條條切中要害:
(1)落戶3年,且連續繳納36個月社保或個稅,方可購房;非深戶、成年單身人士需連續繳納5年社保或個稅;
(2)離異的,任一方自離異起3年內購房的,其住房擁有套數按照離異前家庭總套數計算;
(3)增值稅免徵2年改5年;
(4)在本市無房但有商業住房貸款或者公積金貸款記錄的,購買普通住房首付最低5成,購買非普通住房首付最低6成;
(5)在本市有1套房,購買普通住房首付最低7成,購買非普通住房首付最低8成;
(6)普通住房認定標準為容積率1.0以上,套內面積120平以下或建築面積144平以上,且實際成交價750萬以下,如有一條不滿足便被認定非普通住房。
然後,深圳樓市迎來了5個月左右的平靜期。
沒成想萬人qiang房事件再次出現,近日,當地華潤城四期開盤,1171套房,均價13.2萬/平方米,價格區間在12-14.5萬/平方米,周邊二手房都18萬,因價格倒掛4萬多,可謂是「打新」如果能中,身價立馬暴增400-800萬。此消息一出,如同在廁所裡扔了顆炸彈,後勁十足。
於是乎,近萬人報名搖號買房,盛況空前不敢說,那場面也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再來說南京,11月底,南京多個區域開盤了,曾經號稱「宇宙中心」的河西南,沉寂多月之後終於迎來新盤,包括:
萬科翡翠濱江,領了100套房源,190平米起步,均價55000元/平,加上該死的「裝修包」3500元/平,單價直逼6萬去了;同區域的濱江ONE也領了銷許,也是相同的情況。
要知道,河西南如升龍天匯2019年最後次開盤,裝修好的房源價格還僅35000元/平,等於說一年多,房價漲了近25000元/平米,漲幅近70%,確實魔幻;即使與同區域的河西金茂府去年12月52000元/平米首開價比,也漲了7000元/平,房價年化漲幅達14%,秒殺市面大多理財產品。
對了,「裝修包」這事有說頭,說起來就有點諷刺了,今年8月份,南京出臺裝修新政,規定簡裝最高不得高於2000元/平,但可升級裝修包。
本以為該政策一出,南京新房市場那些裝修亂象比如說簡配等事件可以杜絕了,老百姓也能明明白白買房,甚至還有些小期待——裝修水分擠了,房價那不多少能便宜些嘛。
現在看來,還是太年輕。
這「裝修包」可就大有可為了,包括河西南、城南,南京多盤借著「裝修包」名頭,房價迎來「質的」飛躍。
那有人說了,我不選「裝修包」不就完了,形勢逼人啊,據實際情況,「裝修包」大有市場,還可貸款,選的人不少。沒辦法,不選裝修包那房子跟清水交付一般,5萬5的豪宅都買了,你就只給我一個乳膠漆的牆?算了,再加3500的「裝修包」,豪宅要有個豪宅的樣子。
(二)
回顧南京跟深圳這次新房熱,確實要替深圳房產部門說句公道話,城市能級在那,不限價吧,說個玩笑話,房價真能漲到天上去,限價吧,新房二手房套利空間就來了,但凡有實力,不搶一套都對不起自己辛辛苦苦掙得錢。
再來看南京,情況就與深圳有些不同了,明顯是限價放鬆了(疫情剛過,南京房價彼時也漲了一波)。本來河西這幾次簡裝新房的銷許價格就已經猛漲一波,疊加裝修包,房價漲幅驚人。有人說了,那幾塊地地價貴啊,房價賣貴點不正常?拜託,買地也是拍賣形式市場行為,既然商品房,就得承擔相應風險,現在倒好,給開發商的預期是買地時只要敢喊價,最終也不會虧本,反正按地價定房價。
一個嚴格限價,一個放鬆限價,深圳、南京這次樓盤爆火事件從不同側面說明了同一個道理,房價越是貴,還越是有人去追。
(三)
話說,不管是真有錢還是借來的錢,富人買千萬的房子,窮人犯不著酸,但買到房身價立馬暴增幾百萬,或者房價年漲幅14%,這個預期就太壞了。
打個比方,價值2億的黑鑽,就是喊價100億又怎樣?窮人買不起,也沒打算去買,看看熱鬧也無妨。房子就不一樣了,衣食住行,維持人的基本生活所需,少一樣都不行,現在動不動五、六萬甚至上十萬一平的房子,無疑把整個市場的預期都抬高,最後真正買房自住的人,被死死的摁在底層,只能付出更高昂的代價去買房,貧富差距進一步被拉大。
本來賺大錢就是少部分人奮鬥才能做到的事情,現在倒好,買一套千萬房的房子,人人都能投機賺大錢。在此形式下,另一部分非剛需客群,不想財富被洗劫一空,只能去強化大家買房預期,有錢沒錢,買套房再說。
這次深圳、南京動則上千萬的房子,買房人還得三分靠有錢,七分靠運氣。房住不炒,任重道遠。
落實房住不炒,評論區說出你的意見,我先拋個磚:
(1)現房銷售;
(2)出臺房地產稅,對多套房擁有者施行懲罰稅率;
(3)大力發展資本市場,豐富老百姓投資渠道;
……
(部分素材源自網絡,如覺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