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侃是孔祥熙和宋靄齡的大公子,此人一生風流成性。但是唯獨有一個中年美婦讓其拜倒在石榴裙下,不離不棄,這個女人就是白蘭花。她特別能理解(或者說操縱)孔令侃,知道怎樣逢迎。
她比孔令侃大十幾歲,有著多年的生活閱歷和交際經驗,經常能為孔令侃出謀劃策,並在孔令侃最需要幫助時,出現在他面前。
這個白蘭花可不簡單,她是盛懷宣的兒媳婦,盛昇頤的妻子,那盛昇頤夫婦也是基督徒,每個禮拜都參加孔宋在西摩路宋家老宅的私家禮拜,聽牧師講福音。
盛昇頤的妻子雖已年近40,但保養得極好,看上去就像30歲左右一樣,而且性格外向,極善辭令。只要她一來,滿屋子就聽她一個人在說話,而且她生得標緻,皮膚極白,人稱「白蘭花」。
於是,盛昇頤夫婦就和孔令侃混熟了。儘管盛昇頤應該是孔令侃的大輩,但居然自跌身價,和孔令侃結拜兄弟。
孔令侃在香港上班時,吃住全在辦公室搞定。盛昇頤一看機會來了,便請他到自己家中吃住。孔令侃很受用這種座上賓的禮遇和嫂子無微不至的關懷。
每次吃飯,嫂子親陪,飯後又安置他在自己的臥室裡午睡,而盛昇頤常常藉故走開。熟女嫂子輕鬆地就把青春年少的孔公子搞定了,二人共宿共眠,如膠似漆,視盛昇頤為空氣。
白蘭花屬於那種交際型的女人,她也清楚的知道和孔令侃的相遇,可能是她一生中的最後一次機會。否則,就可能永遠呆在盛升頤那死氣沉沉的家中。
孔令侃年輕英俊,充滿了活力,而且前途無量。和孔令侃相比,盛升頤像是一具披著一層華麗外衣的殭屍。因此,她使出渾身解數,百般嫵媚,贏得了孔令侃對她的好感和信任。
1939年秋的一個早晨,一艘美國公司的客輪在香港起錨了。在頭等艙的房間裡,孔令侃和「白蘭花」相對而坐。茶几的花瓶上插著一束鮮豔的鬱金香,空氣中飄浮著溫馨與甜蜜。
幾天後,船行至馬尼拉,孔令侃突然對同行的幾個隨從說,他要在馬尼拉與「白蘭花」結婚。孔令侃的這一舉動令他的隨從大吃一驚,他們都知道孔祥熙和宋藹齡是堅決反對這一婚事的,他們原以為孔令侃叫「白蘭花」來,只是為旅途枯燥解悶。
在馬尼拉港,孔令侃打電報給宋藹齡,通報了他的婚事。他早想好了,來個先斬後奏,生米煮成熟飯,同意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反正我們名正言順地在一起了。
為了把婚禮辦得像點樣,他還事先託在馬尼拉的朋友幫他在一個旅館租了個房間(船在馬尼拉停了兩天),並請了一個牧師做他們的證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