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家族,四世三公給他帶來了哪些政治資本

2020-12-16 茅第說歷史

讀《三國演義》的小夥伴都知道,東漢末年有個很厲害的軍閥……袁紹。

當時,東漢王朝非常看重出生,袁紹家族四世三公。

四世指的是袁紹家族的輩分,袁紹的祖父袁安深受漢章帝信任。而其兒子,孫子都當過太尉,宰相之類的高官,這些人就是袁紹的曾祖,爺爺,父親,叔父。

袁紹劇照

三公才是官職,秦和西漢的三公是指,太尉,監察御史,丞相。就相當於今天的國防部長,國務院總理,紀檢委書記。到了東漢,三公變成了,司徒,司空,太尉權力有所下降。

四世三公給袁紹帶來哪些政治資本呢?

最主要的,還是門生故吏多。在古代,要培植自己的黨羽,就得把自己有關係的親信,學生安插在各個要害部門。自己從中獲得利益,就算皇帝想除掉某位大臣,他也要好好考量一下。袁紹利用這一層關係,結交上層社會的精英分子。

袁紹劇照

比如,冀州原先是韓馥的。袁紹,來到那塊以後,韓馥對他以禮相待當地的豪強士大夫都看在袁紹的祖輩的名望上歸附。韓馥更是把冀州讓給了他。這就是袁紹祖上四世三公,給他的最大政治資本。冀州當時號稱帶甲百萬,要打天下總得有兵,袁紹兵不血刃拿下這個地方。

袁紹劇照

有人講袁紹是個大草包。這話講得対嗎?

講這話的人,主要是認為在官渡之戰中。袁紹表現的實在差勁,10萬大軍,被曹操三萬左右的人馬殺得大敗。

小編認為光從官渡之戰來反應袁紹的能力是不全面的。

小編帶大夥了解袁紹另一場成名之戰……界橋之戰。

漢末軍閥董卓

袁紹曾經答應公孫瓚平分冀州,結果袁紹把冀州獨吞了,就這樣因為冀州的歸屬問題,還有公孫瓚的兄弟因為袁紹的原因戰死。結果兩個人勢不兩立。最後在冀州的界橋一線大戰場。

公孫瓚是長年駐守幽州的軍閥,手上有支王牌部隊叫白馬義從。這支是東漢帝國最強大的騎兵部隊。常年和匈奴、烏恆這些少數民族作戰有有很強的戰鬥力。在平定黃巾之亂時兩萬白馬義從騎兵對陣三十萬黃巾叛軍,斬敵七萬,俘敵三萬。但是,就這樣一支作戰強悍的部隊,在界橋被袁紹全部殲滅。

袁紹劇照

另外,袁紹雖然號稱四世三公,但有個問題,他是庶出。在這個大家族裡其實地位不高。袁術就一直聲稱袁紹只不過是家族裡的奴才。但他並沒有自曝自棄,也沒有官二代的架子。

而是,儘可能的結交天下豪結,董卓亂政殺了袁紹的族人。很多人站出來,要為他報仇,可見他還是很有人格魅力的。不然,討伐董卓時十八路諸候聯軍為什麼選袁紹做盟主呢。北方四州,也是憑他個人的能力打下來的。

總結,小編認為袁紹的能力還是很強的,要不是遇到曹操這個對手東漢末年的格局還很不好講。

相關焦點

  • 袁紹和袁術最大的政治資本「四世三公」究竟是怎麼來的?
    熟悉漢末三國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袁紹和袁術兄弟一度是漢末最強大的割據軍閥,而袁紹和袁術最大的政治資本就是「四世三公」的家世背景。以至於當時很多人都認為漢朝之後下一任天下之主必是袁氏。「四世三公」是指袁紹和袁術出身的汝南袁氏四代都有人位居三公,即司徒袁安(一世)、司空袁敞(二世、袁安之子)、太尉袁湯(三世、袁敞之侄)、司空袁逢(四世、袁湯之子、袁紹和袁術之父)。那麼汝南袁氏的「四世三公」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 袁紹「四世三公」是多大的官?
    不過當時三公的政治地位仍然很高,還是名義上的宰相。「四世三公」連起來解釋的意思就是:某家族連著四輩都有人當到了三公級別的高官。所以「四世三公」並不是單指多大的官,而是說某個家族很厲害,連續幾代人都擔任過宰相。這個家族在朝廷中積累了非常大的政治影響力和人脈關係網。
  • 袁紹為什麼被稱為「四世三公」?
    《三國》裡的袁紹在很多東漢末年的影視劇中,我們可以看到,袁紹被人稱讚為 "四世三公",那麼這「四世三公」 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三國》孫堅贊袁紹四世三公「四世三公」中的「四世」不難理解,指的是袁紹往上四代人,即袁紹的父親、祖父、曾祖、高祖。
  • 袁紹家族的「四世三公」有多厲害?竟然讓董卓都十分忌憚
    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勢傾天下。想必「權傾天下」四個字已經說明了一切。袁紹家族乃是「四世三公」出身,那麼這個「四世三公」究竟有多厲害,連董卓都要妥協?四世三公「四世」跟官沒關係,指的是輩分。到了東漢,三公的稱呼和權力有所變化,變成了太尉、司徒和司空。權力也遠不如秦朝和西漢大。不過當時三公的政治地位仍然很高,還是名義上的宰相。「四世三公」連起來解釋的意思就是:某家族連著四輩都有人當到了三公級別的高官。所以「四世三公」並不是單指多大的官,而是說某個家族很厲害,連續幾代人都擔任過宰相。這個家族在朝廷中積累了非常大的政治影響力和人脈關係網。
  • 袁紹「四世三公」是多大的官?誰可以詳細解答一下?
    袁紹的家族為何稱為「四世三公」,三公是什麼官?袁紹的家族的確是「四世三公」,袁紹的高祖父袁安在漢章帝劉炟時期擔任司徒,曾祖父袁敞在漢安帝劉祜時期擔任司空,祖父袁湯在漢桓帝劉志時期擔任太尉,袁紹的父親袁逢在漢獻帝時期擔任司空,叔父袁隗擔任司徒,是從袁紹的高祖父到父親這四代,都出現了擔任三公職務的人,袁紹的家族在當時是非常顯赫的。
  • 東漢末年袁紹所謂的「四世三公」究竟是怎樣一種家世背景
    在這種政治格局下特別強調家世背景。袁紹所謂的「四世三公」就是他招兵買馬的金字招牌。他們憑藉自己「四世三公」的顯要門第迅速招攬起隊伍,成為當時天下諸侯之中兩股強勁的勢力。不過袁術對於袁紹自稱四世三公其實是很有意見的,所以他一直千方百計拆袁紹的臺。袁氏兄弟不僅沒能互相扶持、強強聯合,反而是互相攻伐、互相消耗。
  • 什麼是四世三公?袁家四世三公有哪幾位?
    四世,也就是連著的四代人,從你的老太爺、爺爺、父親輩一直到你,一路傳承下來。如果大家都能在同一個時期活著,就會被稱為四世同堂。三公,這是中國漢代的官職稱呼,其實不是一個官職,而是三個官職。指的是司空、司徒和司馬。都是漢朝大臣中的最高職位。所以說袁紹家族四世三公,那在當時來說,是非常有地位的。其實四世三公後面還有一句話,那就是門生故吏遍及天下。
  • 同樣是四世三公,一流人才都去投奔袁紹,為什麼不投嫡出的袁術?
    儘管身份不如袁術,但袁紹早年的所作所為,使他得到了天下士人的仰慕,影響力超過了袁術。出身有差別,但身份基本對等袁紹、袁術的生父都是司空袁逢。這是一個官宦世家,從他們的高祖父袁安開始,四世中有五人位列三公,是當時的頂級大族。袁紹年長,但其母親是傅婢,因此,袁紹只是庶子,地位不如袁術。嫡子袁術後來甚至把袁紹稱為「家奴」。
  • 權傾天下—袁紹家族四世三公真實背景,汝南袁氏家族興起始末簡介
    小A點評三國風雲人物:袁紹(一)四世三公文:小A史蒂芬今天開始我們講袁紹。袁紹,字本初,汝南汝陽人。要說汝南袁氏,在東漢的歷史上可謂是舉足輕重的存在。那麼,這個家族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呢?所謂的四世三公又是指的什麼呢?在正式講袁紹以前,我們不妨先回顧一下袁氏家族的發展歷史,捋順出一個清晰的脈絡,或許會對我們了解袁紹以及袁紹所代表的汝南袁氏家族有所幫助。據《典略》記載「以袁姓出陳,陳,舜之後」這裡的舜,自然就是遠古時期堯舜禹中的舜帝。
  • 同樣是四世三公,為什麼士族更喜歡投奔袁紹,而不是嫡子的袁術
    東漢末年,率先崛起的是袁氏兄弟,小妾生的庶出的袁紹,和正妻生的嫡出的袁術。二人都擁有非常強大的背景,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三公,在東漢朝廷中舉足輕重,可以直接「徵辟」他人作為自己的僚屬,也就是直接任命普通人當官。之後就可以以此為跳板擔任其他官職。「徵辟」這條路在當時的地位高於地方的察舉制,升官也更加容易。
  • 袁紹家「四世三公」,在東漢歷史上什麼水平?為何說這是徒有虛名
    劉備起兵前來自社會底層,是來自市井的典型代表;而像袁紹、袁術兄弟,擁有龐大的家族勢力,號稱「四世三公」,因而他們可以一呼百應,成為首屈一指的諸侯。「三公」雖然貌似地位顯赫,但其實,在整個東漢歷史上,它們經歷了由盛而衰的歷史演變過程,甚至一度退化成為虛職、榮譽稱號,甚至可以直接花錢買!對袁紹、袁術兄弟來說,「四世三公」的家世其實乃是徒有虛名,這正好是他們「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真實寫照!
  • 袁紹「四世三公」是多大的官?看似牛的飛起,其實沒有實權
    袁紹同學第一個舉手:俺是!俺是官五代!俺袁家四世三公! 喲!袁紹同學,你家這麼牛?你給我說說,啥叫「四世三公」? 袁紹:你要俺說,俺可不客氣啦! 俺袁紹可是系出名門,汝南袁氏是也。
  • 官渡之戰曹操兵少糧少如何以弱勝強打敗四世三公的袁紹
    而曹操和袁紹的官渡之戰,曹操兵少糧草才共用15天,曹操是如何在短時間內擊敗四世三公的袁紹的,這裡面有什麼原因呢?第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是一個打勝仗的必定要求,曹操和袁紹比,雖然兵少糧少,甲冑不全,但是曹操對於自己的敵人很了解,據《三國志》中曹操對袁紹的評價:吾知袁紹為人,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這是曹操對袁紹的評價,足見曹操對袁紹的了解甚深!
  • 袁紹四世三公,為何打不過宦官之後的曹操?其實他輸得一點也不冤
    袁紹四世三公,為何打不過宦官之後的曹操?其實他輸得一點也不冤 熟知三國的人,肯定對官渡之戰記憶猶新。官渡之戰,袁紹以11萬大軍,對抗曹操的八千軍隊,十幾比一的差距,按道理來說,袁紹是必勝的。當時無論是袁紹那邊還是曹操那邊,都以為此戰袁紹必勝,然而,事實的卻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
  • 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為何袁紹袁術兩兄弟卻一敗塗地?
    「袁氏樹恩四世,門世故吏遍於天下」,袁紹袁術出身於「汝南袁氏」,這是東漢末年一個勢傾天下的官宦世家,自高祖父袁安起,袁氏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人稱「四世三公」,雖然袁紹為庶出,袁術為嫡次子,但袁紹「容貌端正,威儀進止」,深得官拜司空的生父袁逢
  • 千軍萬馬避白袍 - 界橋之戰:袁紹四世三公,公孫瓚白馬義從
    這裡介紹三國未分時期,總督北方四州的公孫瓚。袁紹四世三公,名聲最大,但公孫瓚的戰鬥力卻在袁紹之上。公孫瓚最盛時佔有幽、冀、青、兗四州,而當時的袁紹只是渤海郡守。太守疼愛女婿,將他送往名士盧植門下進修,劉備比他進門晚,所以公孫瓚是劉備的師兄。在當時,拜名師是一個極好的門路,所謂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非常容易被推薦進入官場,同時擁有一個強大的朋友圈。取得優異成績後,公孫瓚舉孝廉為遼東屬國長史,負責對北方的少數民族鮮卑和烏桓用兵。
  • 四世三公的袁氏對董卓威脅很大,董卓為什麼放任袁紹、袁氏做大?
    我是一個三國迷,最近又在看三國演義,越看我越對董卓這個人看不懂,也越看越疑惑,董卓,一個被人形容為「殺人魔王」的殘暴之人,他的罪行罄竹難書,有一點我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對反對自己的袁紹、袁術二人,為什麼不殺之而後快?反而加官進爵,放任他們做大做強呢?
  • 淺談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的前生今世,為何袁氏的號召力如此之大
    袁氏家族一直是東漢中後期一個聲名顯赫的家族,在歷史上叫做汝南袁氏,所謂「四世三公」也就是四代人代代有人擔任三公之位。袁氏家族的四代人擔任三公究竟有多麼厲害呢?這就要談到東漢的三公制度。東漢的三公制度和袁氏四代擔任三公的影響三公指的分別是太尉,司徒,司空。
  • 《三國志戰略版》平民神將四世三公袁紹詳解攻略
    累世公卿立大名,少年意氣自縱橫。空招俊傑三千客,漫有英雄百萬兵。羊質虎皮功不就,鳳毛雞膽事難成。可憐一種傷心處,家難徒延兩兄弟。雲芽出品,必屬精品!就是這兩天鬧的神將荒真是苦不堪言,還好明天就能領到咱們的平民神將袁紹了,還是有點小期待,這樣大叔又可以搭配黑科技分享給大家了!袁紹,字本初,河南周口人。東漢末年軍閥,群雄之一。名門望族,四世三公。群雄割據中先佔冀州,後奪青、並二州,建安四年擊敗幽州軍閥公孫瓚,統一河北。但就是這手好牌,生生變成一手爛牌。建安五年官渡之戰大敗於曹操。
  • 三國四世三公袁氏族譜
    三國汝南袁氏為四世三公,與弘農楊氏齊名。今天便來簡單梳理下汝南袁氏四世三公是指從袁安任司徒,其子袁敞任司空、孫袁湯任太尉、曾孫袁逢、袁隗分別擔任司空及太傅,四世全都位居三公之位。我們便從袁安開始梳理。一世袁安:字邵公,東漢名臣,袁紹高祖父。袁安為人公正嚴明,有威信。治理楚獄公正,使京畿肅然,且不畏懼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