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走近你不知道的滅絕生物5——袋獅、袋狼

2020-12-23 自然地理噠磚家

澳大利亞是個神奇的國度,澳大利亞遠離歐亞大陸,是南半球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獨佔一個大陸的國家。由於它獨特的地理位置,與世隔絕的自然環境,澳大利亞的生物資源極其豐富,尤其是古老生物物種是這個世界上最豐富的國家。袋鼠就是澳大利亞獨特的物種之一,袋鼠在澳大利亞隨處可見,它的的數量比澳大利亞的人口還多,袋鼠最奇特的特點就是袋鼠媽媽擁有育兒袋,育兒袋可以保護剛出生的小袋鼠,為小袋鼠提供溫暖舒適的生長環境。

袋鼠

其實在澳大利亞,擁有育兒袋的生物還有一種叫袋熊,我們常說的樹袋熊就屬於袋熊的一種。我們都知道樹袋熊憨態可掬,樹袋熊媽媽為了保護小樹袋熊也進化出了育兒袋。

袋熊

袋鼠和袋熊都是擁有育兒袋的生物,那大家還知道有哪些動物有育兒袋呢?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答案公布,袋貂、袋狼、袋獾、袋獅。其中袋獅和袋狼均屬於滅絕生物,下面我們一起走近這兩種滅絕生物。

袋獅,所處的時代是從上新世至更新世,是澳大利亞歷史上最大的肉食動物,也是最大的有袋類哺乳動物。科學家以及古生物學家根據袋獅的化石進行了綜合研究,發現袋獅的攻擊力很強,咬合力驚人,相當於現在獅子的三倍,袋獅在當時的澳大利亞的地位相當於南美洲的劍齒虎。

袋獅

為何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物種會滅絕?關於滅絕的原因一向是眾說紛紜,但現在最流行的說法是氣候變化導致其滅絕。從地質時期看,在人類尚未踏足澳洲這片土地的時候,袋獅基本上數量不多了,所以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氣候變化導致袋獅不能適應環境而導致其滅絕。這種說法最有可能,但至今尚未被科學證實。

袋獅化石

袋狼的背上布滿條紋,因其身上斑紋似虎,又名塔斯馬尼亞虎,袋狼是近代體型最大的食肉有袋類動物,和其他有袋動物一樣,母體有育兒袋,產下不成熟的幼崽,在育兒袋中發育,為夜行性動物。袋狼曾廣泛分布於紐幾內亞熱帶雨林、澳大利亞草原等地,但現在已經滅絕。

袋狼

袋狼滅絕是人類一手造成的,袋狼被懷疑襲擊羊群,被牧民視為敵人,殊不知,大多數偷羊事件的元兇是澳洲野犬,袋狼成為了不折不扣的背鍋俠,黑鍋一旦背上,就很難摘下,袋狼因為此付出了慘重代價。政府設立獎賞制度,牧民紛紛拿起武器捕殺袋狼,不久,袋狼基本絕種。當人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時,為時已晚。

圖片資料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袋狼的滅絕,人類和澳洲野狗都有責任,它留下來的只有標本
    袋鼠人類踏足澳洲的時間不長,原本的活動區域就是非洲、歐洲和亞洲,5萬年前才來到了澳洲。袋狼是體長在1.7米左右,體重一般不超過50公斤,所以只能算是中型猛獸。袋狼長得很有辨識度,臉長得像狐狸,身上的花紋像老虎,四肢又像犬科動物。
  • 「無辜的袋狼」:外形被誤認為是老虎,因欲加之罪而滅絕的生物
    1936年,隨著這種生物最後一隻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的動物園裡因為工作人員疏忽被關在寒冷的室外整整一晚上而冷死,這種生物也在官方的通報下認定為滅絕動物。但定居在島上的居民經常發現羊只被不知名的生物殺死。因為即使採取各種保護措施仍然未能遏制這樣的情況,因此島上的牧民相當氣憤。牧民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支持下,將目標鎖定在原本就生活在島上的塔斯馬尼亞虎。
  • 曾被認定已經滅絕的袋狼,為何會再次出現?
    塔斯馬尼亞虎,由於模樣長得像狼,而且腹部有著類似袋鼠的育兒袋,因而又名袋狼。袋狼主要生活在紐幾內亞熱帶雨林、澳大利亞草原等地,它是一種優秀的獵手,平時潛伏在樹幹上,待到獵物從樹下經過,就馬上跳下來,騎在它們的肩膀上,一口把獵物的脖子咬斷,兇殘至極。但是,無論袋狼如何狡猾,它都無法敵得過人類的槍槓子。由於獵人過度捕殺袋狼,其數目銳減,瀕滅絕。
  • 古代生物「袋狼」,因為讓農夫錯認為是澳洲野犬而慘遭滅絕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已經滅絕的古代生物「袋狼」 袋狼,主要分布於幾內亞熱帶雨林和澳大利亞的草原上。其實袋狼並不屬於犬科,也不屬於貓科,確切的說應該是「袋狼科」,袋狼是留存到現代,最大的有袋類食肉動物。 他們有它們獨特的攻擊方式,它們會利用自己的速度追趕獵物,耐力超群的袋狼,追逐到獵物疲倦後,用尖利的牙齒咬破它的喉嚨。
  • 袋狼:被英國人殺光的神奇有袋獸
    袋狼的體型並不很大,其平均體長在1至1.3米之間,尾巴長0.5至0.7米,體重20至30千克,與一隻偏瘦的狼狗差不多。不過也有例外,有記錄最大的袋狼全長(加上尾巴)達到了2.9米!圖註:小袋狼在年幼時會呆在媽媽身邊,圖片來自網絡圖註:袋狼的體型比較大,是當時最大的有袋類食肉動物,圖片來自網絡儘管袋狼的體型遠不如舊大陸的老虎、棕熊巨大,但是它卻是最後的大型有袋類食肉動物,在它之前還有更大型的袋獅,不過早在幾萬年前就滅絕了。
  • 被認為滅絕已久的袋狼,如今再次重回人類視野,它經歷了什麼?
    這個國家有許多以「袋」命名的生物,例如大家都喜歡的考拉(樹袋熊)、袋鼠,還有一種曾在八十多年前就被人類認為滅絕的生物——袋狼。袋狼和它的名字一樣,是一種在母親的育兒袋中生長的生物。幼崽出生以後,它們會在母親的育兒袋中生活三個月,一來是為了保證幼崽的安全,二來是為了給幼崽提供充足的食物和營養。
  • 袋狼作為澳洲明星物種,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全盛,又是如何消失的?
    前段時間關於袋狼的討論在網上也是沸沸揚揚,說科學家們在幾個袋狼的標本中發現了較為完整的基因庫,有望通過現代科學手段將這種已經滅絕了的動物重現於世,確實非常神奇。社會屬性更強、食性更雜很快就在澳洲這片土地上表現出強競爭性,與食性差不多的袋狼發生爭鬥,逐步壓縮袋狼的生存空間,最後在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下,袋狼最終生存不下去了,隨著1936年最後一隻生活在霍巴特動物園的袋狼死亡,標誌著這一物種正式退出歷史舞臺了。
  • 滅絕的袋狼並不是狼,它們是歷史上被人類滅的最冤枉的動物
    人類和高等動物大腦之間的差別,顯然在於程度上而不是本質上的差異,所以我們不應該藐視任何一種生物的存在,喜歡動物,就多多關注我吧! 澳大利亞有很多有袋類動物,除了袋鼠之外還有袋狼(又名塔斯馬尼亞虎),但是我們都知道這種動物已經滅絕了,1936年的時候,世界上最後一隻袋狼在動物園中去世,被認為意味著該物種的徹底滅絕,至今已經80多年。但是在2017年3月30日,鳳凰周刊的微博帳號上發布了一則新聞,稱在澳大利亞北部的約克角城,一部攝像頭拍到了一隻袋狼,這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 克隆復活已滅絕的生物?科學家已經開始嘗試,首選是這種動物
    生物的滅絕有著多種多樣的因素,不論是否與人類活動有關,我們讀不希望它們滅絕。如果可以,大家都希望那些滅絕的生物還能夠回來。目前來說,唯一的希望,就是克隆技術。克隆技術,大家已經並不陌生了,就是提取想要克隆的生物的遺傳物質,植入到和它類似的生物的胚胎細胞中,進行培育。
  • 一起走近你不知道的滅絕生物3——中國犀牛
    從古至今人類對犀牛的捕殺就從未停止,很多地區的犀牛也因此滅絕,只能留下一隻犀牛角在這個世界上以證明他們存在過。就在這場追逐珍奇犀牛角的屠殺中,中國犀牛就是受害者之一,中國犀牛在1922年徹底滅絕。關於中國犀牛滅絕的原因其實不僅僅是人類的捕殺造成的,但人類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犀牛喜歡溫暖氣候的熱帶亞熱帶生物,由於氣候變冷使得犀牛的棲息地不斷縮小,中國犀牛的種群數量不斷減少。人類對犀牛角的追逐可以說是讓本來就數量貧困的中國犀牛雪上加霜。
  • 袋狼,被人為誤解,滅絕的動物
    1930年,澳大利亞的一個農民,在自家院子裡射殺了一隻瘦成皮包骨的動物,後被證實這是世界上最後一隻野生袋狼。1933年,有人把一隻袋狼送到了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上的霍巴特動物園。1936年,這隻世界上僅存的袋狼也死去了,原因是管理員疏忽忘了打開獸舍的門,而使其暴曬而死。在袋狼消失50年後,國際自然保護權威機構宣布其滅絕。從此人類再也不能目睹這一名星物種的風採了。在澳大利亞,袋狼曾被歐洲移民者妖魔化,被當作兇狠的「殺羊魔」。儘管統計數字表明這是個誤會,其實,吃羊的罪魁是澳洲野狗,但是人們還是把袋狼描述為嗜血成性的殺手。
  • 世界十大神秘動物袋狼,是什麼原因導致其滅絕?
    袋狼被人們稱為塔斯馬尼亞虎或塔斯馬尼亞狼,是一種棲息在澳大利亞的大型食肉類有袋動物,曾經廣泛分布於大洋洲大 陸,而且數量很多。在4-5 千年前,大洋洲大陸上的袋狼才漸漸趨於滅絕,其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它們在生存競爭中無法與其習性相似的大洋洲野犬相匹敵。
  • 已經滅絕的生物,卻重新出現在地球上,令科學家憂心忡忡!
    提起生物滅絕,最讓大家熟知的莫過於6500萬年前的恐龍滅絕,對於恐龍滅絕的說法中說論壇,有人說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火山爆發等等,至於恐龍滅絕真正的答案不得而知,隨後便成為了一個未解之謎。生物滅絕最主要的原因是自然環境惡劣變化,導致一些生物沒能進化完美,隨之消失在這個地球當中,除此之外人類的幹涉也會造成生物滅絕。
  • 1967年,一位農民在山洞中發現動物屍體,被證實是已經滅絕的袋狼
    而現在的澳大利亞,早已經無法看到袋狼的身影,很多人認為袋狼已經滅絕,也有很多人為了尋找袋狼的蹤影而忙碌著。班傑明的去世在給人們帶來悲傷的同時,也讓人們陷入了困惑之中,因為班傑明是最後一隻被圈養的袋狼,班傑明的去世標誌著袋狼很可能已經在地球上滅絕。
  • 猛獁象、袋狼、桑給巴爾豹……它們為何消失?
    2017年,科學家將西伯利亞大陸一隻4.5萬年前的猛獁象基因與4300年前弗蘭格爾島的猛獁象基因進行了對比,認為猛獁象最終滅絕是基因突變累積造成的後果。▲ 西班牙北部,更新世時期的猛獁群落模擬圖。02 袋狼袋狼是一種奇妙的生物,因為背部的條紋也被稱為「塔斯馬尼亞虎」。作為一種有袋類動物,它和犬科動物沒有什麼共同之處,不過兩者的外觀和生活方式有些相像。
  • 已經滅絕的生物不斷「復活」,這意味著什麼?人類的第二次機會
    在短短幾十年間,我們的環境就變得非常惡劣,很多動物也因此走上了滅絕。然而這幾年來,科學家們陸續發現了曾經滅絕的物種又重新出現了,這其中還包括十幾萬年前的生物,它們為何會重新出現在大家視野當中呢?它們是怎樣「復活」的呢?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來自馬達加斯加的白喉秧雞。
  • 宣布滅絕80年的動物可能回來了,滅絕生物為何重現?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地球在有記錄以來,總計出現了5次生物大滅絕過程,這5次可以說導致了地球上大部分生物的消失,而過後新的一個物種群體又出現了,也就是我們現代社會的種群,
  • 無法重拍的瞬間:圖五為滅絕的袋狼,圖九為林徽因騎驢
    無法重拍的瞬間:圖五為滅絕的袋狼,圖九為林徽因騎驢。 圖4:這是1988年7月份北京市的豬肉票,上面寫著當月有效,你想晚點去買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