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是個神奇的國度,澳大利亞遠離歐亞大陸,是南半球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獨佔一個大陸的國家。由於它獨特的地理位置,與世隔絕的自然環境,澳大利亞的生物資源極其豐富,尤其是古老生物物種是這個世界上最豐富的國家。袋鼠就是澳大利亞獨特的物種之一,袋鼠在澳大利亞隨處可見,它的的數量比澳大利亞的人口還多,袋鼠最奇特的特點就是袋鼠媽媽擁有育兒袋,育兒袋可以保護剛出生的小袋鼠,為小袋鼠提供溫暖舒適的生長環境。
其實在澳大利亞,擁有育兒袋的生物還有一種叫袋熊,我們常說的樹袋熊就屬於袋熊的一種。我們都知道樹袋熊憨態可掬,樹袋熊媽媽為了保護小樹袋熊也進化出了育兒袋。
袋鼠和袋熊都是擁有育兒袋的生物,那大家還知道有哪些動物有育兒袋呢?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答案公布,袋貂、袋狼、袋獾、袋獅。其中袋獅和袋狼均屬於滅絕生物,下面我們一起走近這兩種滅絕生物。
袋獅,所處的時代是從上新世至更新世,是澳大利亞歷史上最大的肉食動物,也是最大的有袋類哺乳動物。科學家以及古生物學家根據袋獅的化石進行了綜合研究,發現袋獅的攻擊力很強,咬合力驚人,相當於現在獅子的三倍,袋獅在當時的澳大利亞的地位相當於南美洲的劍齒虎。
為何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物種會滅絕?關於滅絕的原因一向是眾說紛紜,但現在最流行的說法是氣候變化導致其滅絕。從地質時期看,在人類尚未踏足澳洲這片土地的時候,袋獅基本上數量不多了,所以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氣候變化導致袋獅不能適應環境而導致其滅絕。這種說法最有可能,但至今尚未被科學證實。
袋狼的背上布滿條紋,因其身上斑紋似虎,又名塔斯馬尼亞虎,袋狼是近代體型最大的食肉有袋類動物,和其他有袋動物一樣,母體有育兒袋,產下不成熟的幼崽,在育兒袋中發育,為夜行性動物。袋狼曾廣泛分布於紐幾內亞熱帶雨林、澳大利亞草原等地,但現在已經滅絕。
袋狼滅絕是人類一手造成的,袋狼被懷疑襲擊羊群,被牧民視為敵人,殊不知,大多數偷羊事件的元兇是澳洲野犬,袋狼成為了不折不扣的背鍋俠,黑鍋一旦背上,就很難摘下,袋狼因為此付出了慘重代價。政府設立獎賞制度,牧民紛紛拿起武器捕殺袋狼,不久,袋狼基本絕種。當人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時,為時已晚。
圖片資料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