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在「家長群」中質問老師,你的教學水平怎麼樣?該如何處理

2020-12-22 騰訊網

學生的教育場所最主要的是學校,離不開老師的教育,但近年來家長與老師之間的關係,在默默地發生著變化。這個變化主要就是矛盾多了,有些家長甚至在群裡辱罵老師,質疑老師。

前兩天看到一篇文章,說如果家長在群中如果質疑你的教學水平,或者明確說不放心你的教學水平。假如你是一名老師,如果有學生家長在微信群中質疑你的教學水平,你該怎麼做?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原因,家長在公眾場合下質疑老師,我想可能是由以下幾個原因引起的:

1、家長認為你對孩子有偏見

或許孩子對家長說了關於你的壞話,又或許你對這位同學不待見,讓他們認為你對待孩子不公平。而這位家長,或許他的質問的目的,不僅是你的教學水平,還有管理水平,處理學生矛盾的水平、為何對他的孩子要另眼看等多方面綜合質問。

2、孩子學習成績沒考好

能夠提出這樣質問的,肯定不是一年級的學生家長。有一種情況,就是這位家長的孩子以前成績不錯,而當你帶上後,孩子的成績下降了。所以,他不服,認為你沒有業務水平,把自己的孩子越教越差。

3、老師自身的問題

或許這位老師的教學水平確實不咋地。但這種情況很少。我以前遇到過一個同事,現在已經退休了,是名辦教師轉正的。這位老教師確實教學水平一塌糊塗,但是由於學校老師緊缺,不得不讓這位老師代課,這種情況,不需要家長說,我們作為同事,都看不下去。

我女兒在四年級的時候遇到了一位語文老師,確實不像話,其他班級每次考試及格率都在90左右,只有他們班,每次考試有一半以上的學生考不及格,後來經我們家長強烈建議,於今年把這位老師做了調整,孩子們的成績也唰唰唰趕上去了。這種情況確實就是這位老師的問題,確實懷疑他的教學水平,基本到了誤人子弟的地步。

4、家長動機不純,純屬鬧事

這種情況就是所謂的完全是人身攻擊。或許以前這位家長就和老師之間因為一些小事而產生過誤會,導致這位家長懷恨在心,故意在群裡對你掃興,對你攻擊。

面對以上的原因,你可以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

1、如果是因為孩子的原因,你完全可以讓他到學校當面來談。如果是我們老師的原因,那就得改正,並且接受家長的質疑。畢竟,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2、如果是因為孩子一次的考試成績下降,那麼你完全可以在群裡說明原因。一次的成敗並不能說明任何問題。一次的考試成績也不能衡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

3、最有說服力的一句話,「這位家長,你可以讓家委會起草出一個計劃或具體安排,讓家長走進課堂,面對面感受教師的教學水平。有什麼意見或者建議,由家委會提出來上交學校,如果不認可,完全可以替換我」。偉人說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位家長能夠質疑老師的教學水平,那麼相信他也有能力聽出老師的課是好是壞,讓他當場聽課,有意見當場提出。

4、如果家長無理取鬧,那麼不好意思,請退出這個群。面對無理取鬧,故意找茬的家長,確實就該請出群去,畢竟老師也希望得到尊重,而你在公眾場合不懂得尊重別人,那麼,別人會尊重你嗎?

孩子的成長教育,離不開學校,更離不開家長和老師,希望家長和老師之間多一些理解,多一份尊重,才能和諧,才能共同教育好孩子,才能促進學生的健康快樂成長!

相關焦點

  • 「你教學水平不行!」群裡遭家長質問,教師如何處理?
    一名老師,遭遇家長在群裡質問自己的教學水平,有三種處理方法:一是回懟,結果就是在群裡爭吵不休;二是踢人,直接把質問自己的家長踢出群,這樣太任性,家長也不會善罷甘休;三是告知家長私聊,點對點溝通交流。顯然,第一和第二種處理方法,都是不可取的,對家校關係都會造成傷害,理性的做法就是第三種。或許有的老師會認為老師太慫了,其實不然,因為家長質問老師,其動機並不一定就是找茬,因為人的性格不同,處理問題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有的人委婉,有的人直率。
  • 期末複習階段,老師把家長群給禁言了,家長不知道如何溝通怎麼辦
    老師回復得也不勤,老師的工作真的有那麼忙嗎?作為老師,我非常理解「高冷」老師的做法,期末複習階段,本身就是爭分奪秒,家長群的信息又多,誰都來說話,就容易把老師發的重要信息蓋過。至於家長有問題,不知道如何跟老師溝通的問題,我有一些溝通的經驗和技巧,想分享一下。
  • 男家長深夜質問老師,「學生是你教還是我教?」,群內頓時炸開鍋
    男家長深夜質問老師,"學生是你教還是我教?",家長群頓時炸鍋相信對於很多家長來說,一提起輔導孩子寫作業這件事情,總是有說不出的苦衷。但很多家長在這個過程中卻屢屢遭遇"爆發期",不是被孩子氣到,就是對老師有諸多怨言。有位男家長在長期輔導孩子做作業之後,終於在一次深夜裡質問老師:學生是你教還是我教?
  • 奇葩家長給老師送錦旗,看過錦旗內容,網友:家長太「坑娃」!
    在視頻中,這位家長還吐槽,無論是孩子作業完成得不好,還是孩子的字寫的不行,動不動就要被老師「叫家長」。最後他表示,若是身為家長真什麼都會做,那還要老師做什麼?這位爸爸送的錦旗,讓兜媽想起了前段時間,那個叫囂著要「退出家長群」的家長。
  • 老師把孩子上課睡覺的照片發群裡,家長怒了:你不配做老師
    孩子平時在家愛睡覺問題倒不大,但若在學校上課愛睡覺,那問題就大了,挨訓、叫家長就成了家常便飯。面對學生上課睡覺,一千位老師有一千種處理方式,有的老師一怒之下直接拍照發群裡曝光,家長群卻炸鍋了!孩子上課睡覺,老師拍下照片並發到群裡,家長群「炸鍋」了沒有哪位責任心強的老師能忍受或放任自己的學生在課上睡覺,張芳就是這樣的老師。張芳在縣二小從教3年,教學口碑很不錯,年年當班主任,帶的班幾乎樣樣第一,得到了學校和家長們的認可。
  • 「家長群」內外老師和家長各執一詞,到底誰在掙扎?
    而老師們也在「發聲」,有人曬出自己「披星戴月」的作息表,有人列舉出自己某天某個小時內同時處理的十幾件大小事兒,以此證明自己的「委屈」……隨著「家長退群」事件的發酵,江西、遼寧等省紛紛出臺文件,明確提出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學生代勞。
  • 「誰讓你扔的?」寶寶拉褲子,幼兒園老師處理後卻換來家長的質問
    寶寶拉褲子,幼兒園老師處理後卻換來家長的質問朋友陳夢是一家幼兒園的老師,一直都是帶小班的寶寶,遇到最多的問題就是孩子尿褲子、拉褲子,但是陳夢從來沒有覺得麻煩,每次都是很貼心的幫助孩子們換好乾淨的,換下來的髒衣服能洗就洗了,實在太髒、洗不乾淨的就直接扔了。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家長該如何處理最好?班主任老師這樣建議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家長該如何處理最好?班主任老師這樣建議我們大多數家長把孩子送進學校以後都會擔心同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的孩子能否和周圍同學和睦相處。很多家長得知自己孩子被欺負了以後,第一反應都是讓孩子直接打回去,然後自己找學校要說法,找對方家長吵架。其實這樣的處理方式有的時候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班主任老師建議,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家長在得知自己孩子被欺負後最好按照這三步進行處理。
  • 「1.2+6.8=8」被判錯,家長質問老師,得知真相無地自容
    文|美芽媽媽(文章純屬原創,歡迎媽媽們轉載分享)現在的家長越來越注重對孩子教育的培養,因為只有考上了一所好的大學,孩子才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而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有一位好的老師至關重要。這樣看來應該是老師的工作出現了失誤。於是打電話質問老師,為什麼給孩子批改試卷這麼粗心呢?沒想到老師底氣十足,回答劉先生這道題的確是孩子做錯了。因為在每一個學習階段有專門的解題步驟,現在孩子們學到了小數點,所以這道題的正確答案是1.2+6.8=8.0。聽完老師的解釋劉先生有些臉紅了,自己沒有考慮清楚就把鍋甩給了老師,這不是冤枉了人家嗎?
  • 老師把「孩子上課睡覺」照片發到家長微信群,家長:你的人品呢?
    微信群發布的任何內容,所有家長都們看到,所以很多家長嘴上不說,心裡還是有牴觸的。所以,很多時候,家長和老師的關係常常因微信群而變得劍拔弩張。一、一張孩子睡覺照片成為微信群熱議的焦點上課睡覺,相信很多人都覺得這是學生時代習以為常的現象。
  • 小學生上課睡覺,老師做了這事兒,讓家長憤怒,質問師德何在
    現在我要說的,就是關於孩子上課睡覺的事情,但是老師和家長在應對這事兒的時候,做法卻有欠妥,最終成了反面教材,老師雖然是為了學生好,但處理方式卻不妥,從而被家長質問師德何在。小虎牙是一個4年級學生,但是成績一直處於中下遊,平日裡學習不怎麼努力,調皮搗蛋不說,還經常愛在課堂上睡覺,這讓他的班主任老師頭疼不已。
  • 任性家長班級群暱稱叫「爹」,老師很尷尬,家長群守則:兩小心三不要
    有時候我們常講最好的教育是陪伴,試問哪個家長不想陪自己孩子呢?只是被「拿起工作無法陪你,放下工作無法養你」的現實打敗罷了。 家長工作忙,要想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老師。好在的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通訊方式為家校聯繫提供了便捷。
  • 「退家長群怎麼了」,家長氣憤控訴老師,原因卻讓父母同情
    現在社會早已將老師與學生的教學方式變得「大眾化」,很多學生都有機會獲得九年義務教育,老在課堂上也會將自己的汗水與心血都付出給孩子,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微信群」成為了老師與家長溝通的最便捷的方式
  • 教育部: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發現一起嚴處一起,家長:早該如此
    於是在家長和老師交流群裡,家長和老師發生矛盾對峙爭吵,老師指責家長不關心孩子學習,家長指責老師「移花接木」把工作任務轉接給家長,到底誰錯誰對,並沒有給出具體答案。
  • 「真想解散家長群」,家長3種行為惹人厭,幼兒園老師恨不得退群
    家長、社會各界都盯著幼兒園老師,導致幼兒園老師的壓力也非常大,對此那些真正喜歡孩子,有師德的幼兒園老師也感覺到很委屈,尤其是有些家長在家長群的行為,讓老師忍無可忍,甚至想解散家長群。但是一天丹丹這麼長時間以來,第一次萌生了不想當幼兒園老師的想法,下班回到家,丹丹在家長群看到了一名學生家長@自己,質問自己為什麼把孩子的外套穿錯了,丹丹趕緊解釋:「放學的時候孩子們太鬧了,一下子穿錯了,真不好意思。」
  • 小學生尿溼褲子,家長質問老師,這事是老師失職還是家長沒教育好
    老師沒有聯繫家長,直到晚上回家,家長才發現了。孩子在大冬天穿了半天的溼褲子。家長問孩子為什麼不告訴給老師?孩子說:上課中間不舒服,站起來幾次,老師沒有問。(特別說明,該事例來自網絡)為此家長比較不滿,還質問了老師……那麼在這個事件中,學校老師到底有沒有失職呢?1、分條解析,學校老師有沒有失職?
  • 11減4等於7被判錯,爸爸深夜質問老師,老師的解釋讓家長羞愧
    11減4等於7被判錯,爸爸深夜質問老師,老師的解釋讓家長羞愧這幾年來小學生的作業越來越難,其實只要父母經過認真觀察,其實難的不是題目本身,而是很難轉變的人的思維。最讓王先生氣憤的是,有一道數學題,"11-4=7"竟然被老師判了錯誤,王先生躺在床上直到深夜,怎麼都是正確的,好奇心讓我王先生忍不住拿起手機在微信群裡質問老師。沒想到王先生在群裡提問,之後有和自己相同想法的家長都跳了出來,群裡的氛圍越來越熱鬧。
  • 學生家長老師該如何面對「回歸校園」後的各類焦慮?
    學生家長老師該如何面對「回歸校園」後的各類焦慮?具體來說,回到學校後,孩子能否跟上教學進度、達到老師的期望,能否在即將到來的考試中發揮出色,畢業班的學生能否考取自己心儀的學校等等,每個人性格不同,處理各種壓力、情緒的能力也不盡相同。尤其是,要從前期宅家上網課的相對「散養」狀態,快速切換到學習、迎考的緊張衝刺階段,這種「快速反應」的能力並不是每個孩子都具備的。很多孩子需要一個過渡期。
  • 家長群裡集資給老師送禮物,家長開噴:馬屁精,你送套房好了
    現在和老師交流是越來越方便了,開學直接建一個群,老師家長都在裡面了,老師就能和家長直接溝通。 家長們也能從老師的朋友圈發現一些老師的日常,這些日常就成了家長送禮的理由。
  • 家長該如何分辨?
    如果簡單把所有玩鬧行為歸類為霸凌,但凡孩子受一點委屈就讓孩子打回去,或者家長親自出馬去學校吵鬧,同樣問題很大。 去年9月,杭州文瀾實驗小學五年級的數十名家長,以為孩子集體請假的方式罷課,要求處理一名家長屢屢幹擾教學秩序、威脅老師家長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