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曉梅媽媽聊育兒
老師是人類的工程師,塑造著人類的靈魂,雕刻著人類的才智,「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句詩表達出老師的貢獻與精神。
現在社會早已將老師與學生的教學方式變得「大眾化」,很多學生都有機會獲得九年義務教育,老在課堂上也會將自己的汗水與心血都付出給孩子,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微信群」成為了老師與家長溝通的最便捷的方式。
「退家長群不行嗎」,家長憤怒控訴老師,不少父母引起共鳴
然而在深圳發生的一件事卻讓人對老師的看法改變了,一名家長在「家長群」裡面表達著自己堆積已久的「怨言」,由於孩子上了小學之後,老師給家長「布置」了不少任務,讓家長苦不堪言。
老師讓家長自己給孩子批改作業,甚至回家讓家長將孩子錯的題都改過來,這對於白天忙了一天工作已是疲勞的家長,也是一種不小的負擔。
家長在工作的時間耗費了很多的體力和腦力,本想著回家之後能夠休息一會,還要被孩子的老師各種「任務」進行「加班」,屬實有點力不從心。
最主要的是家長認為:孩子在學校美其名曰是學習去了,回家後之後家長還要負責教孩子學習,判捲紙家長的事,教孩子家長的事,改捲紙也是家長的事。家長不禁會質問:家長都幹了,老師還幹什麼?
這名家長在群裡也吐槽:說實在的老師辛苦什麼?都是家長做的。隨即表示「退出家長群怎麼了?」這名家長也說出了大部分家長的心裡話,這些話也是不少家長「敢怒不敢言」的話,引起了不少家長的同情與共鳴。
以前任勞任怨的老師為何現在讓家長批作業?
現在對於教育的高質量要求也會越來越嚴格,老師想讓孩子的父母更多地來了解孩子,包括在學習成績和各方面都要讓家長了解,有利於家長看清孩子的優點與不足,更有利的對孩子進行下一步的教育。
但是老師的職責卻不會改變,即使現在的教育方式會改變,但是千百年來老師「教書育人」的理念卻不會變,也希望老師「在其位謀其責」,不要辜負家長對自己的信任。
拿得了薪資對得起家長
由於國家對於教育的重視,在薪資水平來說,國家也是加大了力度,老師拿著工資的時候,也要好好地反省,對自己的學生是不是很負責,沒有敷衍了事的成分,至少在大部分人的眼裡老師是一個神聖的職業,站好每一班崗,別讓「老師」的跌下「神壇」。
負責人的好老師有很多,不要讓極其個別的老師,因為自己的大意與敷衍毀了老師的美名,也希望所有的老師都能夠有自己的職業信仰與理想,不僅是因為拿了工資才教書育人,更因為對這份職業的熱愛。
老師與家長應該如何相處?
|家長主動與老師溝通孩子的近況
對於孩子的最近表現,家長應該及時與老師溝通,孩子在家裡面的學習狀態或者生活狀態,老師會根據孩子在家裡面的狀態來判定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是一種最常見的教學方法。
|老師及時與家長進行教學反饋
老師也要根據孩子的日常表現與成績的變化,及時的與家長進行溝通反饋,讓家長知道自己孩子在校的表現情況,然後根據孩子的表現在進行與孩子的交流,能夠更好的掌握孩子的心裡動態。
| 家長配合老師的工作
在孩子的日常學習中,老師會給孩子布置一些作業,對於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的任務,家長要儘量配合老師,如果感覺自己沒有能力做好的事情,要及時的跟老師進行溝通,讓老師從新安排,這樣也是互相理解的前提。
|老師做好自己的分內工作
由於教學方式的改革,老師會將一些任務留給家長,但是別忘了老師的職責就是讓孩子的學習成績提高,如果自己不批改作業不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態,何談讓孩子的學習成績提高?再多的教育方式也是「畫大餅」。
家長與老師的關係就像水與魚,缺一不可才能讓孩子的成績進一步的提高,有些家長也會認為將自己的孩子交給老師,就應該什麼都是老師的事情,家長反而成了「甩手掌柜」,這樣的想法也是不對的,也希望家長能過理解老師的辛苦與不易。
今日話題:你認為孩子成績的提高與老師的作業有多少的關係?歡迎評論區留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