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張學良放棄的亞洲第一兵工廠,在當時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
1918年9月,徐世昌總統特任張作霖為東三省巡閱使,張作霖正式取得了東三省的控制權,為壯大實力,於是投資5億,耗費10年時間建成了當時中國最大的兵工廠,也是上世紀20年代亞洲最大的兵工廠,素有「東方克虜伯」之稱。
-
東北王張作霖當年的兵工廠有多厲害?240毫米口徑的榴彈巨炮都能造!
張作霖統治東北三省近20年,曾多次率軍入關參加軍閥混戰,並一度控制北京政權,將其勢力伸張到蘇皖滬一帶,烜赫一時,不可一世。 張作霖奉系軍閥之所以能稱雄一時,有很多原因。他擁有東北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兵工廠,作為他從事軍閥混戰源源不斷的軍火供應基地,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
-
他活著時實力有多強?擁有亞洲最大兵工廠,海陸空三軍齊備
當時的張作霖是唯一同時擁有海陸空三軍的軍閥,擁有40多萬精銳東北軍,5個航空兵連隊,約300架先進戰機,另外東北軍還擁有大小軍艦21艘,海軍3300多人,是當時中國最強大的一股力量了。除了東北軍還擁有當時亞洲最大的兵工廠——奉天軍械廠。
-
九一八後,日軍從瀋陽兵工廠繳獲多少武器裝備?僅飛機就有260架
1931年9月18日晚10時左右,日本關東軍炸毀了南滿鐵路線柳條湖段,並把三具身穿中國士兵服裝的屍體放到現場,反誣是東北軍所為。關東軍很快就向東北軍北大營以及瀋陽城發起進攻,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
抗戰前的中國六大火炮工廠:三個自廢武功,一個送給了日本人
不過,事實上,抗戰前中國並沒有那麼差,當時其實是有一定火炮製造能力的,只是當時的六大火炮工廠,三個自廢武功,一個送給了日本人,還有一個停留在籌建階段,只有一個在勉強撐場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當時的六家火炮工廠。瀋陽兵工廠(東三省兵工廠),奉系軍閥張作霖投入巨資創辦的兵工廠,是中國最大、實力最強的兵工廠,火炮生產能力尤為出眾,一度號稱「亞洲第一」。
-
張作霖為什麼敢抵抗日本?看到這個兵工廠之後,就知道原因了
這句話還是有道理的。只要看看他父親留下的兵工廠,就能看到巨大的規模。民國時期產量最多。他給兒子留了一副好牙,足以撼動日本頭盔。 就明白要想擁有一個好的身體,就必須練好自己的「厚胳膊大拳頭」,於是,1921年,她在東北穩坐下來,在瀋陽建立了一個兵工廠,並聘請了許多外國技術人才參與武器生產。內部研究培養一批人才。當時,有近8000臺生產設備和1萬名員工。另一方面,當時的晉線、中央軍、桂線都不足以媲美。
-
抗戰神劇中的雷人火炮,從義大利炮到大和魂,如今更有九六式重炮
但是在缺乏大口徑重炮的中國,75毫米口徑火炮就已經算是重炮了,何況中國戰場也沒有大範圍大縱深的快速機動作戰,機動力有限的M1897式還是有一定的用武之地。不過,話還得說回來,M1897式火炮的還是比較老舊的,威力有限,打打野戰工事沒什麼問題,但對於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永久工事,就起不了多大作用了。
-
中國三大兵工廠,太原產量最大!日軍佔領,劫掠一空
作者:Onerepuber 太原兵工廠,與瀋陽兵工廠、漢陽兵工廠並稱為舊中國的三大兵工廠。其中,以太原兵工廠歷史最為悠久,規模產量最大。 早在1898年,清廷就下令組建山西機器局,生產部分西式軍火。
-
「九一八」以後,日軍僅從瀋陽兵工廠就收到300萬發子彈
關東軍誣陷中國軍人破壞南滿鐵路,打擊日軍,襲擊東北軍大本營北大營,震驚海內外「九一八事變」爆發。事變爆發時,張學良正在北平。他下令「不抵抗」,東三省全部掌握在日軍手中。日本在東北得到了什麼?拋開東三省的資源不談,先從日軍佔領瀋陽兵工廠說起。作為當時號稱亞洲最大的兵工廠,瀋陽兵工廠是張作霖一生的心血。
-
張作霖為何能在東北地區搞出中國最大的兵工廠
他在中國的危難時期保住了中國的統一和穩定,建造了一個中國甚至是亞洲最大的兵工廠。看似平平無奇的張作霖為何能做出這番偉業呢,跟著漫談君一起來探秘吧。 張作霖出身於遼寧省的一個貧苦的家庭,他參加過甲午戰爭也投身過綠林,在東三省土匪橫行的時候,張作霖靠自保的武裝組織發家。
-
中國有個兵工廠,規模亞洲第一,令日本人害怕,是從賭場上贏來的
中國歷史上有一個規模亞洲第一的兵工廠,彈藥存儲量非常大,曾經一度令日本人感到害怕,而這個兵工廠卻是「賭」來的,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張作霖 當時中國最大的兵工廠就是「東三省兵工廠」,中國東北的軍事工業,為何實力如此雄厚呢?
-
張作霖為什麼敢和日本人對抗?看看他建造的瀋陽兵工廠
大部分人都認為,張學良後來能夠有那麼高的成就,還是他父親張作霖留給他的底子好,這句話說得沒錯,看看張作霖留下的瀋陽兵工廠,規模十分龐大,可以製造大量的武器,是當時亞洲最大的兵工廠
-
老照片:張作霖斥巨資打造的瀋陽兵工廠,號稱東方的克虜伯兵工廠
1922年,張作霖又斥巨資擴建奉天軍械廠,先是購買了海參威的一個日本軍械庫,然後從全世界購買先進設備。瀋陽兵工廠的實力與日俱增,其生產能力超過了其他軍閥兵工廠的總和。【圖為瀋陽兵工廠生產的機槍和子彈】瀋陽兵工廠僱傭了1500多名技師,這些技師都是來自軍事技術發達的國家,有英國、德國、俄國、還有瑞典、丹麥和日本。
-
希特勒下令研究巨型重炮,800毫米口徑,實戰效果超乎想像
這門重炮的口徑為800毫米。它有多大?比較一下就行了。二戰期間,日軍的迫擊炮通常在90毫米左右,發射的炮彈重達5.2公斤。美軍的炮彈也是80毫米左右。與800毫米火炮相比,這些迫擊炮當時相當於鞭炮。800毫米口徑的大炮被稱為古斯塔夫火車炮,由德國克虜伯兵工廠建造。
-
民國時期中國最大的兵工廠
瀋陽兵工廠是民國時期中國最大的兵工廠,中華民國十年(1921年)由奉系軍閥張作霖建立。正式名稱為奉天軍械廠、東三省兵工廠,稱為奉天軍械廠。瀋陽兵工廠大門。1922年奉天軍械廠改為東三省兵工廠。有機器8千餘部, 槍, 炮兩廠, 為初建時之7至8倍, 擴建完成, 為當時全國規模最大之兵工廠。造13式毛瑟98步槍:全長:1,240mm,槍重為4.27kg,槍管長為740mm,口徑7.92mm,膛線右旋4條,初速859公尺/秒,表尺射程2,000公尺,裝彈具式樣橋夾,裝彈具裝彈數5發.
-
《新亮劍》雷人情節:八路繳獲日軍150重炮?抗戰時可能都沒見過
但是在《新亮劍》裡,竟然破天荒讓八路軍繳獲了一門150毫米重炮。對照真實歷史,這個劇情不僅讓中國人尷尬,就連日本人都要尷尬。這種事萬一真發生了,估計日軍至少要讓聯隊長以上級別的軍官剖腹才能負責任。
-
東泓炮臺,240毫米口徑的德國巨炮,甲午海戰時曾讓日艦吃盡苦頭
至今存有東泓、南嘴、迎門洞、旗頂山、公所後、黃島6座炮臺。有各種口徑大炮54門,其中口徑200毫米以上大炮13門。其中,東泓炮臺為劉公島火力最強的炮臺。東泓炮臺由地上炮位工事和地下掩體兩部分組成。地上炮臺共計14門火炮。
-
上承滿清,下啟新中國,太原兵工廠的前世今生
說起抗戰中閻錫山的太原兵工廠,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太原兵工廠在山西軍閥頭子閻錫山的一手創造下的成為當時國家數一數二的軍工企業,與瀋陽兵工廠及漢陽兵工廠一起為中華民國的三大兵工廠。
-
揭秘我國203毫米大口徑重炮研製慘遭下馬原因:曾被贊亞洲第一炮
而有了以往的慘痛教訓,解放軍從此患上了"火力不足恐懼症",集中全力發展大威力、超火力的陸地裝備,由此也誕生出許多名震中外的火器。冷戰時期,美蘇兩國展開大口徑陸地重炮的競爭,不僅傾力研發各種大口徑常規炮彈,還喪心病狂的研發炮射核彈,整個冷戰期間,世界都籠罩在美蘇兩大超級大國的核陰雲下,而我國受此影響,出於國防安全方面的考慮,也開始積極的研發自己的大口徑火炮。
-
日本侵略者曾在這裡建海外最大兵工廠
「侵華日軍南滿陸軍造兵廠隸屬於日本陸軍省陸軍兵器本部,是二戰時期日本在海外的最大兵工廠,同時也是二戰時期日本侵華戰爭及海外戰場重要的武器彈藥生產和輸出基地。」瀋陽職業技術學院教授孫淑波,近幾年一直研究侵華日軍南滿陸軍造兵廠這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