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神劇中的雷人火炮,從義大利炮到大和魂,如今更有九六式重炮

2020-12-10 老周新視野

深度

摘要:火炮被譽為戰爭之神,在眾多的抗戰神劇中,自然少不了火炮的身影。知名度比較高的,有義大利炮,大和魂,在剛剛被停播下架的《雷霆戰將》中甚至出現了八路軍繳獲了日軍的九六式150毫米重炮,實在令人咋舌。

火炮被譽為戰爭之神,在眾多的抗戰神劇中,自然少不了火炮的身影。知名度比較高的,有義大利炮,大和魂,在剛剛被停播下架的《雷霆戰將》中甚至出現了八路軍繳獲了日軍的九六式150毫米重炮,實在令人咋舌,這就讓我們一一道來。

首先當然是《亮劍》中的義大利炮,如今「義大利炮」已經成了一個享譽網絡的梗,「二營長,你他娘的義大利炮呢?給我拉來!」這句臺詞毫無疑問,已經成了《亮劍》中最經典的臺詞之一了。

說是義大利炮,也就是因為八路軍看到炮身上都是洋碼子,也不知具體型號,聽說是從義大利進口的,就稱之為義大利炮了。根據這門炮的外形來看,應該是法國的施奈德M1897式75毫米野戰炮,是由法國的德維爾將軍、德波爾上校和裡馬伊奧上尉組成的團隊研製,因為1897年定型而被命名為M1897式,在歐洲這款火炮還有一個非常浪漫的暱稱——「法國小姐」。

1897年問世的火炮,到抗戰時期已經是有四十多年歷史的老古董了,但千萬別小看了這款老掉牙的火炮,它在世界火炮發展歷史上,是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這是第一門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野戰炮,尤其是第一次在火炮上出現了反後座裝置。而在M1897式火炮誕生前,近代歐洲的火炮都是只有一個鋼結構的炮架,這樣每發射一發炮彈後,巨大的後座力就會使得火炮整個炮身產生嚴重的移動,炮手就必須在每次開火之後都要重新進行復位瞄準,既費力又費時。但M1897式火炮上安裝了反後座裝置,在技術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可以有效抵消炮擊時的後座力,從而可以進行連續開火,而不再需要每次發射後都重新復位瞄準,這樣一來,射速就大大提高了,可以達到每分鐘15發。也正因為如此,使得M1897式裝備部隊後就立即受到了了歐洲各國的青睞,紛紛向法國採購或者是引進技術進行仿製。所以,義大利從法國引進或者仿製這款火炮,再出口到中國,也完全是有可能的,那麼稱之為「義大利炮」也未嘗不可。

這款75毫米野戰炮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曾經發揮過巨大作用。眾所周知,一戰主要就是陣地戰,而M1897式火炮的高射速讓進攻法軍防線的德軍損失慘重,在馬恩河戰役和被譽為「絞肉機」的凡爾登戰役中,雙方都強調火力的密集投射,M1897式在這樣的戰爭中,自然是大放異彩。所以,深得法軍的厚愛,M1897式火炮的生產一直持續到1937年,整整四十年,是當時產量最大的火炮。

但是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這種火炮的性能終究還是落後了,尤其是面對納粹德國以「閃擊戰」為代表的全新的現代化快速機動作戰樣式,機動力有限的M1897式也就逐漸退出了一線,而且75毫米的口徑在歐洲也已經明顯落後了。但是在缺乏大口徑重炮的中國,75毫米口徑火炮就已經算是重炮了,何況中國戰場也沒有大範圍大縱深的快速機動作戰,機動力有限的M1897式還是有一定的用武之地。

不過,話還得說回來,M1897式火炮的還是比較老舊的,威力有限,打打野戰工事沒什麼問題,但對於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永久工事,就起不了多大作用了。所以,就憑藉區區一門M1897式野戰炮,十七發炮彈,就能轟開平安縣城的城牆,基本上就是神劇節奏了。

當然,對於八路軍來說,能夠有這樣一門炮,自然是珍愛無比的寶貝疙瘩了。虧得是二營長捂得嚴實,連李雲龍也都是剛剛知道,不然要是被旅長知道了,肯定是要獨立團上交的,小小的獨立團,有幾門迫擊炮,步兵炮就不錯了,還想要野戰炮,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吧。

接著說說「大和魂」,這是抗戰劇《炮神》裡出現的日軍240毫米重炮。

雖然《炮神》裡的主角「炮神」楊志華,找不到在歷史上相應的人物原型,不像《亮劍》裡的李雲龍,是將好多我軍傳奇戰將的故事匯聚到了他一個人的身上,不少情節在歷史上都有能對得上號的原型。但是,《炮神》大部分情節還是比較靠譜的,屬於合理的藝術加工,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畢竟這只是以抗戰為大背景,不像《八佰》那樣,有明確的戰役、部隊和人物原型。特別是在一些道具細節上,還是很到位的,例如片中的日軍炮兵軍官,軍服上胸前的山字形兵種章顏色是代表炮兵的黃色,而不是步兵的紅色兵種章,這個細節就非常好,說明這個劇的道具師或者道具顧問是很懂行很用心的。

在《炮神》劇中,日軍從關東軍專門調來了一門240毫米重炮,為此八路軍和國民黨軍聯合派出了幾支突擊隊,最終找到並將這門巨炮摧毀了。

歷史上日軍還真有240毫米口徑的超級重炮,那就是明治45年式重榴炮。明治45年式還有一款150毫米榴彈炮,所以為了以示區別,特意將240毫米炮稱為重型榴彈炮。明治45年是1912年,也就是說這款火炮是在1912年定型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都曾經使用過。主要用於摧毀敵方要塞防禦工事的攻城重炮,裝備野戰重炮兵旅團的攻城重炮兵中隊。或者是作為要塞炮來使用。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軍打響第一炮的就是明治45年式240毫米重榴彈炮。

不過由於這門炮很笨重,總重高達33噸,在當年中國公路很不發達的道路條件下,機動能力非常有限,所以在野戰情況下很少動用。

在劇中,說這門「大和魂」的射程高達30公裡,這就有點扯了,明治45年式240毫米重榴的最大射程只有10350米。就連日本海軍的「大和」號戰列艦的460毫米主炮,口徑要比明治45年式大了將近一倍,最大射程也不過42000米。射程30公裡的巨炮也有,二戰時納粹德國的「古斯塔夫」巨炮使用輕型炮彈的最大射程就達到了48公裡,使用標準炮彈時射程也能夠達到37公裡,不過「古斯塔夫」的口徑是驚人的800毫米!明治45年式的240毫米重炮,和「古斯塔夫」巨炮相比,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最後,說說剛剛被停播下架的《雷霆戰將》,有這麼一張劇照,幾個八路軍戰士圍著一門繳獲的日軍大炮,你還真別說,這個雷人劇組儘管把豪華別墅作為獨立團團部,儘管上戰場還抽雪茄喝咖啡,但道具還是很專業,將這門火炮的外形細節都逼真還原了,對二戰日軍火炮有所了解的朋友一看就會認出來,這不就是日軍的九六式150毫米榴彈炮嗎?

九六式榴彈炮是日軍1936年才定型,1936年是日本皇紀紀年2596年,所以被命名為九六式。所以,在抗戰期間,這是日軍最新型也是最先進的火炮,口徑150毫米,身管長度為23倍口徑,大大高於明治38年式和大正四年式的倍徑,所以射程也隨之大為提高,最大射程達到了11900米,比240毫米的明治45年式還要大。

九六式150毫米榴彈炮的全重還不到5噸,六匹馬就可以拉著跑,機動性很強,而且可以使用高爆榴彈、煙霧彈、燃燒彈甚至穿甲彈,炮口初速540米/秒,在二戰時算是初速比較大的,因此使用穿甲彈時可以作為反坦克炮來使用,在太平洋戰場上,日軍也多次用來對抗美軍坦克。

日軍對這款火炮的性能非常滿意,稱為「最完美的榴彈炮」,美軍也認為九六式榴彈炮是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最現代化、作戰效率最強的火炮。可惜由於日本國力羸弱,即便性能如此出色,也沒能夠大量生產,和美國、蘇聯、德國這些隨便一款火炮動輒就是幾萬門根本不可同日而語,九六式榴彈炮的總產量只有區區440門!

九六式150毫米榴彈炮原來是裝備野戰重炮兵旅團——1941年取消了野戰炮兵旅團的編制後改為裝備獨立野戰重炮兵聯隊,但遠遠不能滿足編制的裝備數,以至於很多野戰重炮聯隊只能用100毫米炮或者105毫米炮來補足缺額。

150毫米榴彈炮是裝備獨立的炮兵部隊,野戰重炮兵旅團(後期是獨立野戰重炮兵聯隊),而一般的步兵師團所轄的炮兵聯隊主要裝備的是75毫米山炮或者105毫米、120毫米炮,是不裝備150毫米榴彈炮。也就是說,150毫米榴彈炮是屬於由軍甚至是方面軍直接掌握的重炮部隊,只有在重大戰役或者重要行動時才臨時配屬給一線的步兵師團。

在中國戰場日軍投入的九六式150毫米榴彈炮本來就不多,而且主要是用於正面戰場,八路軍又沒有什麼堅固工事,哪用得到150毫米榴彈炮出場。所以絕大部分八路軍連九六式150毫米榴彈炮見都沒見過,更遑論繳獲呢?

在真實的抗戰中,八路軍能繳獲一門70毫米九二式步兵炮就已經很了不得了。一方面是日軍和八路軍作戰幾乎不會動用150毫米榴彈炮,1938年以後日軍在敵後戰場主要都是獨立混成旅團,和野戰旅團相比,精簡了編制,當然同時配屬的炮兵也削減了,獨立混成旅團的炮兵隊通常只下轄3-3個75毫米山炮中隊,而日軍的步兵聯隊、步兵大隊的配屬火炮都只有70毫米的步兵炮,150毫米榴彈炮你根本就沒處繳獲。

另一方面日軍的九二式步兵炮,既可以直射也可以曲射,重量輕機動性好,也更適合八路軍的遊擊戰,而且炮彈也比150毫米炮彈更容易獲得,70毫米、75毫米炮彈,中國的兵工廠還能生產,但150毫米炮彈就根本造不了,全靠繳獲,而繳獲150毫米炮彈的機會也非常小。沒有炮彈再好的大炮也是一堆廢鐵。

所以,不要說沒有機會150毫米榴彈炮,就是有機會繳獲,當年的八路軍也寧可會要70毫米步兵炮!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雷霆戰將最雷人功績:繳獲大和之魂150重炮
    《雷霆戰將》是以「亮劍3」為噱頭的抗日神劇。該劇的一些情節引來不少吐槽,在這部電視劇中,竟然「八路軍戰士」住豪華別墅,主角幾乎清一色都用髮膠、髮蠟,這距離歷史真實也太遙遠了。表面看來與過去的抗日神劇相比, 該劇並沒有手撕鬼子、單手掏心、手榴彈炸飛機等雷人情節。
  • 《新亮劍》雷人情節:八路繳獲日軍150重炮?抗戰時可能都沒見過
    不得不說,這部電視劇裡的日軍火炮,道具組做得挺逼真的,能清晰識別出是日本九六式150毫米榴彈炮! 演到這裡,劇情就非常尷尬了。在以前的電視劇《亮劍》和《永不磨滅的番號》裡,八路軍一二九師都要把一門70毫米日式92步兵炮當成「寶貝疙瘩」。在《亮劍》裡,李雲龍更是把一門「義大利炮」,也就是義大利淘汰的法制M1897型75毫米輕型榴彈炮,當成了攻城的王牌武器。
  • 亮劍3八路繳獲150重炮?如果歷史真的如此,日軍師團長要切腹謝罪
    這部由於太雷人直接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下架整改了,而今天想吐槽的九三在劇中的八路軍居然繳獲了日本一門150口徑的榴彈炮,我們今天就聊聊這型火炮。從電視劇的上看,雖然細節上不忍直視但外形和日本在二戰時期的九六式150毫米榴彈炮是一樣的,估計導演想說的就是它吧。
  • 在抗戰劇《亮劍》裡那門一炮定乾坤的義大利炮到底有多厲害?
    李三萬摘要:在經典抗戰劇《亮劍》中,「二營長,你他娘的義大利炮呢?給我拉來!」這句臺詞如今已經成了網上最火爆的網絡語言之一,那麼這門在平安格勒戰役中一炮定乾坤的義大利炮到底有多厲害?在經典抗戰劇《亮劍》中,「二營長,你他娘的義大利炮呢?給我拉來!」
  • 二戰義大利最好的重炮,M1935式210毫米重炮,遺憾的是數量太少
    重炮在一戰、二戰中是重要的戰場主宰力量,那種毀天滅地的殺傷力是士兵最大的威脅。義大利作為傳統的工業國家,在火炮方面也頗有建樹,二戰期間使用的M1935式210毫米炮就是重炮中的翹楚,一向看不起義大利軍隊的德軍對該炮也頗為關心。
  • 火炮是戰爭的主要戰備之一,而「義大利炮」在網絡上走紅?
    於1897年在法國研製的火炮。由於這是世界第一款裝有反後座裝置的火炮,火炮射速高達15發每分鐘,遠超過同時代其他火炮,所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大放異彩,產銷量高達20000門以上。據史料記載,一戰時期義大利曾經從法國進口了一批這樣的火炮,戰爭結束淘汰下來的舊貨又被賣到了中國,最終在抗戰戰場上露面。由於炮身上刻有義大利文,所以在一些記載中便有了"義大利炮"的稱呼。
  • 《亮劍》李雲龍的義大利炮,綽號75小姐,是現代火炮的祖奶奶!
    解放軍使用的一門「義大利炮」如果你留心影視橋段《亮劍》中八路軍李雲龍獨立團「義大利炮」的發射流程,從裝填到發射準備,耗時極短,事實上,這也是M1897「義大利炮」最大的特點:高射速,所以其也被稱為速射炮。正常情況下,M1897可以保持4秒一發的高射速穩定射擊一分鐘,也就是急速射15發,然後才轉入低射速的炮擊。而那時候大多數榴彈炮的急速射通常不超過8發。
  • 學者:看那門義大利炮多珍貴
    當時的產銷量高達20000門以上,但因著後來德國人不願意跟法國玩速射炮,75毫米小姐(暱稱)逐步退出法國戰場。從記載來看,一戰時期義大利曾從法國進口過一批這樣的炮,上邊由此刻上了義大利文。後來淘汰舊武器,都賣到了中國,再到抗戰戰場上露面。因著上面的義大利文,中國人便叫它義大利炮,而當時中國對於火炮缺少到令人難以想像的地步。
  • 全面抗戰初期中日兩國軍隊火炮對比
    上篇文章主要對比了下全面抗戰初期中日兩國的輕武器(全面抗戰初期中日兩國軍隊輕武器對比),這篇文章接著對比下抗爭初期中日兩國軍隊的重武器。 由於加強裝藥以及加高炮管仰角的協助九十式野炮的射程大幅提升到14000米,在測試時炮兵部隊對於射程有極高的評價。
  • 「大和號」主炮的炮彈,轟擊陸地目標的殺傷範圍有多大?理性評估
    根據東野老人的回憶,如果炮彈落點準確,會造成我軍一個排的戰士非死即傷,可見重炮的殺傷力之大。而日本海軍的大和號戰列艦裝備的,是變態的460毫米口徑主炮,真要是砸在步兵的防守陣地上,後果可想而知。
  • 國軍20億重金打造炮兵團,蔣介石向白崇禧炫耀,在抗戰中戰績如何
    抗戰中,蔣介石政府耗資2000萬銀元打造的最強炮兵團,戰績如何現代火炮被稱為「戰爭之神」,在戰場上發揮的作用舉足輕重。據統計,整個二戰中各國士兵的傷亡約有70%-80%都是各類火炮造成的。所以國軍對這批火炮的簡稱是「32倍15榴」。該型火炮由德國大名鼎鼎的萊茵金屬公司和克虜伯公司聯合製造,前者研製炮身,後者研製炮架。籤訂合同的時候,國民政府以防止偷工減料為由,派出一批技術人員到德國工廠監督製造過程並驗收,這也讓中國藉此良機學到了一些先進的軍工技術。
  • 深度帶你了解「二營長的義大利炮」!
    你他娘的義大利炮呢?給我拉來! 這是電視劇《亮劍》當中李雲龍攻打平安縣城的一句經典臺詞,如今已經被網友玩壞了。 火炮是戰爭中必備的武器,二戰中一次出動數千乃至上萬門以上火炮的戰役司空見慣。然而在中國戰場上,不僅僅是在敵後抗戰的八路軍,整個中國軍隊的火炮也缺少到令人難以想像的程度。
  • 《亮劍》李雲龍的「義大利炮」,竟然是法國貨,綽號叫75小姐
    《亮劍》是一部廣受好評的抗戰電視劇,劇中有許多激動人心的情節,比如李雲龍為了救自己的老婆秀芹帶兵攻打平安縣城,那句「你他娘的義大利炮呢,給我拉來」讓人熱血澎湃,從此「義大利炮」也為人們所熟知。然而,這門「義大利炮」名不副實,它並不是義大利產的,而是一門法國炮。
  • 抗戰前的中國六大火炮工廠:三個自廢武功,一個送給了日本人
    文/寂寞的紅酒火炮,是近現代戰爭中的一種重要作戰武器,被譽為「戰爭之神」。二戰時期,火炮的作用尤為突出,往往會成為決定一場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在抗戰中,中國就因為缺乏火炮飽受日軍火炮之苦,被日軍火炮打的傷亡慘重,毫無還手之力。
  • 中國軍隊抗戰時期列裝火炮盤點,萬國牌武器集中地!
    1937年8月21日,中國與蘇聯籤訂《中蘇互不侵犯條約》,蘇聯向中國提供2.5億美元低利貸款以購買蘇聯物資裝備,其中就有50門19-K反坦克炮。1938年初,這些火炮抵達廣州,全部裝配於獨立炮兵第56團,但因為數量不多,因此史書並未留下過多記載。
  • 《亮劍》中的義大利炮很猛嗎?你還別不信,都不如這款國產榴彈炮
    《亮劍》可謂是耳熟能詳的一部電視劇,電視劇較高的還原出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的戰爭情景,在劇中有這樣一個場景,李雲龍帶兵圍攻平安縣城,解救自己媳婦的場景,雖然最後沒有救下自己的媳婦,但是整部情節看的人大快人心,尤其是那就著名的「二營長,你他娘的義大利炮給老子拉出來「。
  • 全面抗戰初期中日兩國軍隊火炮對比|迫擊炮|炮彈|陸軍|擲彈筒_網易...
    上篇文章主要對比了下全面抗戰初期中日兩國的輕武器(  ),這篇文章接著對比下抗爭初期中日兩國軍隊的重武器。  日本軍隊主要使用的火炮  侵華日軍的火炮種類很多,分別依據作戰規模、攻擊距離投入使用,其中使用較多的是:九七式迫擊炮、九二式步兵炮及四一式山炮、九十式野炮等。
  • 9個冷知識:《亮劍》中李雲龍的義大利炮,是法國研製的火炮
    1、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的義大利炮,是法國研製的火炮。 義大利炮為法制1897式75mm野戰炮。於1897年在法國研製的火炮。一戰時期義大利曾經從法國進口了一批這樣的火炮,戰爭結束淘汰下來的舊貨又被賣到了中國,最終在抗戰戰場上露面。
  • 二營長,你他娘的義大利炮呢?二戰義大利火炮盤點!
    歡迎來到【有觀點大歷史】進行考證、整理的大系列——二戰義大利火炮盤點!二戰時期義大利火炮款式眾多,觀史君將分多期進行盤點,關注我的百家號,持續獲取更多內容!
  • 中國抗戰火炮大盤點,瑞典波佛斯高射炮打下兩百架日機!
    歡迎來到這個硬核科普頻道,這是克虜伯75毫米野炮,此炮並非單一型號,而是一個炮族,有著相當多的衍生品及仿製品,1903年,清朝向克虜伯採購了一些M1903克虜伯75毫米野炮,據記載,此炮相當精良,質量很可靠,直至抗戰時期,仍能有效使用,另外,漢陽兵工廠亦有仿製,是為漢造克式75野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