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一首絕命詞,少一字不顯孤寂,多一字卻令人無法喘氣

2021-01-19 品詩賞詞

她曾經聰明活潑,豆蔻詞工,像一朵精緻的鮮花,也如夢幻的詩篇。可是當金兵南侵、國家亡破,丈夫死去、家庭離散,一個孤獨無依的寡婦,在戰亂窮愁的生活中,便有抒寫不盡的悲痛,驅遣不完的哀怨。

江南的秋天陰晴不定,也時寒時暖,就像詞人的心情。李清照流寓異鄉、舉目無親,孤寂的心理可想而知,一句「悽悽慘慘戚戚」,不知感動了多少讀者。下面就重溫李清照的一首經典之作,感受作者心中悽涼孤獨的心境。

聲聲慢

南宋: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這首詞開篇就筆墨清奇,這是真正發自內心深處的詩音。她在尋覓什麼?又為何冷清?作者不做回答,卻繼續描寫自己的孤獨處境。空屋冷床,半夜裡輾轉難眠,縱使「三杯兩盞淡酒」,又「怎敵他、晚來風急?」悽苦的心情誰又能懂?縱使「雁過也」,也沒有親人的消息。

雁陣橫空,鳴聲清苦,好熟悉的哀鳴聲,難道你也像我一樣,老年失偶?它們傳書遞意,好不辛苦,可如今寫信也傳無遞處,所餘唯有極度傷心和難禁的絕望。

李清照在金兵南侵後,夫婦渡淮河而南奔。丈夫趙明誠死後,她隻身漂泊江南,流離失所,失去的實在太多,所剩的僅有愁苦,「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再回頭看那句「尋尋覓覓」,遺失的東西,沒有一件可以重新得到,這種悽涼場面,唯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感同身受。所以這開篇的14個疊字,如何不打動人心!

接下來詞人又描寫身邊的蕭瑟秋景,心情悽冷,愁緒必然在心頭向外蔓延,以至於滿眼都是愁,而且更讓這種愁情固化為物。

君請看,「滿地黃花堆積」、「梧桐更兼細雨」,作者只簡單地疊加了幾個意象,就抒寫了無盡的悽涼。似乎這黃花也與其同病相憐,不僅憔悴零落,而且無人收拾,正如自己當下的困境。

歸雁已讓伊人傷悲,黃花再添惆悵,詞人更怨那淅瀝的陰雨,點點滴滴,攪擾的她無法入眠。其實這些景物哪裡有情,不過是詞人移情於彼,讓讀者覺得她身邊的一切都變得那麼令人悲嘆!李清照「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伊人此時心中別無期待,竟然在窗前等待和迎接起那可怕的黑暗來。這又是極其反常的寫法,她居然不盼黎明,反而希冀更黑的深夜,可見詞人再也不願瞧見那些熟悉的物件,個個都會勾起她無盡的回憶,也將其拖入痛苦的過往。

我們再也看不見那位活潑的少女,也等不來她重新抒寫豪邁的詞章。「點點滴滴」的梧桐細雨,摻雜攪拌,帶著它們挨入黃昏。人在夜裡,雨滴心頭,黑夜如此虛空,又將極其難耐。讓詞人不得不說,「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伊人的心就像一根繃緊的琴弦,時刻就會崩斷,也許是那歸雁的哀鳴,也許是淅瀝的雨聲,更可能是敲打紗窗的秋風。所以她守在黑暗處,不敢出一口大氣,也無人可以與其說話,孤獨到了極致,神經也緊張到了極端,漫長使孤獨變得更加可怕,愁苦悲涼的情緒也達到了高潮。

李清照的這首絕命詞,少一字不顯孤寂,多一字卻令人無法喘氣。詞人創作技法高妙,文中採用疊韻以及意象疊加,將讀者一點點地帶入一種悽涼的氛圍中。全篇行文緊湊,字字珠璣,一字不可更改。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始終精神緊張,也時刻替詞人捏著一把汗,仿佛再多一個字,便立刻崩潰。

相關焦點

  • 李清照為何一字不寫嶽飛?考古發現一塊石碑,或揭開了真相
    河南出土的墓碑揭開真相1976年,在河南洛陽龍門地區,考古專家出土了《王拱辰墓志銘》,對王拱辰後代子孫有詳細的記載,但令人奇怪的是,墓志銘上隻字不提李格非。1085年,王拱辰病逝,但這時李格非46歲,李清照2歲。
  • 18歲的李清照寫下一首詠梅詞,無一字不唯美,寫出了不一樣的梅花
    所以這也是她早期比較重要的作品,整首詞情感細膩,寫得也是生動有趣;整個的上片是寫寒梅初放時的情形,下片又是寫自己賞梅時的心情,正是這種情景交融的描寫,使得這首詞顯得意境高遠,讀來令人讚嘆不已。共賞金尊沈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李清照這首詞與她後期的作品風格完全不一樣,充滿了濃濃的少女之情,不像她後來由於流落到了江南,一個人無依無靠,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內心時常憂愁。
  • 一塊宰相碑文,顛覆了宋史記載,難怪李清照贊項羽卻一字不寫嶽飛
    然而,翻遍李清照的作品,卻又有令人不解之處,李清照讚揚項羽骨氣,勇於亮劍戰鬥的精神,卻為何一字不寫抗金大英雄嶽飛?北宋宰相的一塊碑文,揭開了這一段隱史! 宋室南渡之後,李清照為了躲避戰火南下江南,隨後一生漂泊,居無定所,非常希望南宋揮軍北上收復故土,但以宋高宗為首的妥協投降派,藉口時世危艱,拒絕主戰派北進中原,一味言和苟安,李清照十分不滿,多次寫詩諷刺南宋朝廷, 曾有「南來尚怯吳江冷,北狩應悲易水寒」、「南渡衣冠少王導,北來消息欠劉琨」,以及讚嘆項羽的詩句等
  • 婉約詞宗李清照,寫了一首雲雨詞,兼具才情和私慾,令人心潮澎湃
    李清照在中國詞壇上素有「千年第一才女」之稱。她出身名門,少負詩名。曾經得到蘇軾大弟子晁補之的極力推崇。普通人印象當中的李清照詞風多變,婉約中不失豪放。不過她在少年時代也曾寫過一些「宮體詞」,或者是一些在人看來比較大膽、露骨的詞。生長在北宋官宦人家,少女時代李清照的任性與大膽,由此可見一斑。
  • 南唐後主李煜,一首絕妙之詞,全篇都是千古名句,讀起來令人感傷
    這個句號既是對五代混亂政治的結束,也是對五代詞文學的結束,同時也是兩宋詞文學的開端。李煜這個出身帝王家卻從來不像一個帝王的詞人皇帝,讓我驚嘆,驚嘆的不是他那失敗的政治生涯,而是那千古未見的文學奇才。身為詩人,他被束縛在皇宮之中,一腔才意無處宣洩,落花流水,閨閣生活,這樣的詞,有什麼意義嗎,沒有,但是他卻始終走不出去。作為皇帝,李煜是一個愛民如子的好皇帝,但是卻無法保住南唐的安危,宋軍南下了,南唐失守了,皇帝不過成為了歷史。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 李清照最令人稱讚的一首詞,盡顯風流才氣,3句話值得你一讀再讀
    其實,除了有「情」以外,李清照的詞裡,我們還能讀到她不輸任何一位男詞人的風流才氣。其中,有一首詞的語言實在是美到極致,此詞為《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此詞為李清照在丈夫外出時,表達相思之情所作。李清照出身書香門第,她嫁給了門當戶對、出身官宦之家的趙明誠,二人佳人配才子,羨煞旁人。
  • 這是李清照唯一的一首悼亡詞,思念之情連綿不絕,道盡人生孤寂
    悼亡詞是詩歌中常見的題材,大多數是男子思念亡妻所作,《詩經·邶風·綠衣》是中國文學史上傳世最早的悼亡詩:綠兮衣兮,綠衣黃裡。心之憂矣,曷維其已!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綠兮絲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無訧兮。絺兮綌兮,悽其以風。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 新婚燕爾,蘇軾、李清照各自寫下一首詞,高級肉麻,令人心思蕩漾
    兩位宋詞當中聞名已久的大咖卻有著外人不了解的緣分,同一座城市,同一個年代,一個婉約一個豪放竟會寫出相類似的詞來,高級又肉麻,令人心思蕩漾,敏感的人讀他們的詩,時常能感受到她寫詩時的感情,或豪放壯闊,或睹物思人。
  • 李清照一首詞,當年不知背景,如今再讀淚滿襟!
    《南歌子·天上星河轉》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創作的一首詞,從題材上講這是一首閨怨詞,通篇表現出主人公對生活變遷的感受。這首詞構思精巧,看似平平淡淡,但卻將一位才女的心思娓娓道來,不驚不怒,卻感人至深。記得第一次看到這首詞時,感覺詞人用筆細膩、縝密、從容、蘊蓄,寫得情致婉轉,足以代表李清照詞的婉約風格。但卻並沒有去深入了解這首詞的寫作背景,如今再讀這首詞,卻感到字字血淚,讀來讓人不覺淚流。
  • 李煜一首悲哀的絕命詞,其中「春花秋月何時了」,說透了人生無常
    李煜最著名的一首詞,《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正是抒發了李煜滅國後頓感生命空虛的悲哀,這首詞是五代十國時期李煜生前最後的一首詞。正是這首詞給他帶來了殺身之禍,這首悲哀的詞卻成為了一代「千古詞帝」生命最後的絕唱,被世人稱之為絕命詞。
  • 一位歌妓一首詞,一字一句之間寫出愛情的真諦,後人難以企及
    自古以來中國的詩句就是藝術的典範,中國的詩句就像是一種無言的文化,雖然只是文字的表達但是卻能讓不同的人看到有不一樣的感觸,詩人們也用詩句來記錄和表達自己內心的變化。我國的詩詞文化在全世界上都是無人能及的,有的詩句是讚賞風景的美麗,有的詩句則是為了表示自己的宏圖志向,有的詩句則是向我們描繪一個美麗動聽的故事。
  • 難怪李清照贊項羽卻一字不寫嶽飛?一塊宰相碑文,推翻宋史記載
    掃描下面的二維碼,即可關注「高中生語文學習幫手」,提高語文學習,在此一舉難怪李清照贊項羽卻一字不寫嶽飛?
  • 白居易最出名的一首詞,其中一字,難倒了詩詞大會55位選手
    就算不知道這首詩還有一個題目叫《白帝下江陵》,但是根據這句詩也說得很清楚,「江陵一日還」,也就是「一日還江陵」,就是這麼簡單一道題,居然有62人回答錯誤,實在令人大跌眼鏡。還有一次,考查的是選手對顏色詞的認識,題目是:下列選項中,哪句詩用來形容顏色的詞最少?A半江瑟瑟半江紅;B春來江水綠如藍;C兩個黃鸝鳴翠柳。
  • 李清照晚年的一首冷門詞,結尾一句驚豔世人,說盡了人間的悲涼!
    後來的很多學者都將李清照的詞歸為了婉約派,不能說這樣的劃分不正確,畢竟她筆下的絕大多數的詞(雖然僅有四十幾首)都是用一種唯美典雅又帶有自然的筆觸,描繪了自己勇敢堅韌與風流蘊藉,可以說數量不多但是篇篇精品。她的那句: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
  • 李清照婚後聚少離多,於是寫下一首傷感的詞,通篇描寫得感人肺腑
    特別是由於時常思念丈夫,為此寫下了諸多的相思詞,尤其是這首《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那就是她在婚後思念丈夫所作,通篇描寫得感人肺腑。《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宋代:李清照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 李清照很深情的一首詞,翻譯過來的意思是:親愛的我想你了!
    讀李清照的詞最是令人感動,特別是她婚後寫給丈夫趙明誠的那些愛情詞,每一首都充滿了濃濃的愛意,情意綿綿,讀來令人感動不已。可見兩個人感情很好,正是由於他們彼此深愛著對方,才使得作品裡處處能夠感受到他們的愛意。
  • 趙明誠擅自納妾,傷心悲痛的李清照,寫了一首詞,訴說心中哀怨
    一首《念奴嬌 蕭條庭院》誕生於寒食節,春寒之日,本身就充滿悽清之氣。這首詞產生時,李清照身居青州,趙明誠遠在萊州。正是趙明誠出任萊州太守時,寵幸了一位女子,帶回了家中,這對於一直心系丈夫的李清照來說是當頭棒喝,晴天霹靂。在詞中,詞人無法接受,悲痛欲絕,卻又要表現出知書達理,希望為丈夫開枝散葉的情緒表達的淋漓盡致,讓人心疼不已。
  • 李清照18歲新婚之後,寫下一首詞向丈夫撒嬌,流傳千年無人能及
    如果說在歷史上有濃墨重彩1筆的女詞人,當之無愧則歸屬於南宋的李清照了,她和趙明誠也是為世人所豔羨的一對兒眷侶。而新婚後李清照也憑著一首詞聞名天下。李清照18歲新婚之後,寫下一首詞向丈夫撒嬌,流傳上千年無人能及李清照和趙明誠成親以後,也擁有和普通女子一樣的情感,希望被丈夫疼愛,希望和丈夫一生一世。例如,接下來筆者要和大伙兒介紹的這首李清照早期的經典新婚情詞《減字木蘭花》,便是1個很好的證明。
  • 辛棄疾最婉約的一首詞,讀來悽楚又悲傷,柔情不輸柳永李清照
    雖然他被歸為南宋豪放派代表詞人之一,但這不代表他就沒有其他風格的詞了。前幾天翻看辛稼軒的詞作,偶然發現了一首文筆十分婉約的詞,讀來悽楚又悲傷,格外地唯美,韻味無窮,令人久久不能忘懷。這是一首描寫中秋賞月未得的詞。上片運用對比手法,寫出今宵中秋無月的遺憾。"憶對"三句是回憶以前那個花好月圓的中秋節情景:天晴風靜,皓月當空,桂花飄香,飲酒樂甚,心情非常舒暢。尤其是花映在杯中,月也在映在酒杯中的描寫,生動形象,富於情趣。
  • 千古詞人李清照,寫下一首詞,被稱為 「入神之詞」,讓人驚嘆
    花開花落自有它的去處,也許你盼望著花開時節的美麗,但不想要看到花開始凋落的瞬間,因為它帶給人的感覺是悽涼孤寂的。但是事物總是有兩面性,我們必須要嘗試著去接受一些不好的事情。但是,當你覺得自己無法能沉下心來的時候,可以多去看看古代的詩詞,讓自己游離的詩詞的海洋裡。這樣,你或許能豁然開朗找到屬於自己的解決辦法。在眾多古代的詩詞中,很多都被奉為經典。而這些經典大多都是一些著名的詩人或者詞人寫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