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騎兵連孫德勝為什麼發起自殺衝鋒?

2020-12-12 靜靜解說影視

《亮劍》應該有很多人看過,相信大家對劇情一定很熟悉。劇中小編認為最感人的一幕是,騎兵連連長孫德勝一臂舉刀,向日軍發起自殺式衝鋒。這次事件的起因是,1942年11月,日軍對獨立團發動了針對性極強的掃蕩。

由於敵我力量懸殊,獨立團被迫散成幾部分,然後分散連續突圍。李雲龍和趙剛所在的團部僅用少量兵力對付敵人,包括孫德勝的騎兵連。

突圍行動開始後不久,李雲龍帶著他的部隊與日軍遭遇。隨著日軍增援部隊越多,李雲龍被迫下令撤退。為了幫助李雲龍和趙剛緩解突圍的壓力,騎兵連長孫德勝帶著騎兵和一個日軍騎兵團糾纏在一起。

最終騎兵連因為子彈耗盡被日軍重兵包圍。雖然寡不敵眾,但騎兵連沒有選擇撤退。在孫德勝的帶領下,他們勇敢地拔出戰刀,毫不猶豫地衝向敵陣。

第一次衝鋒後,騎兵連已經傷亡過半,第二次衝鋒依然傷亡慘重。但是騎兵連還是堅持發起了第三次和第四次衝鋒,最後只剩下孫德勝一人。而且,此時的孫德勝已經被日軍切斷了一隻胳膊,血流如注,但他還是喊著衝鋒的口號:「騎兵連,進攻!」就連日本指揮官也被孫德勝的舉動所感動。

戰鬥結束後,他下令埋葬所有倒下的騎兵連,稱他們都是令人欽佩的戰士!那麼問題來了,孫德勝被包圍後,為什麼還要發動自殺式襲擊呢?

李雲龍不斷警告他的下屬,無論何時遇到敵人,他們都會亮劍。即使他們的對手是世界上最好的劍客,他們也應該勇敢地拔出他們的劍。雖然他們知道自己死了,但他們依然光榮。這是李雲龍一直倡導的,也是貫穿全劇的亮劍精神。

在孫德勝的帶領下,騎兵連無疑已經完完全全的做到了!雖然所有的騎兵連都陣亡了,孫德勝英勇犧牲了,但他們不屈不撓的意志和敢於亮劍的精神將永遠存在。有這樣的下屬,李雲龍應該感到非常自豪和驕傲!

正是因為李雲龍倡導的劍氣鼓舞了騎兵連,孫德勝在被日軍包圍後,明明知道自己不敵對方,卻依然要發起決死進攻。雖然在大部分人眼裡看來這是一場自殺式的進攻,但它卻反映了當時中國軍人那無所謂畏懼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

相關焦點

  • 《亮劍》中孫德勝騎兵連殊死一戰時,為何日軍有槍也沒有開槍?
    看過很多年的電視劇,唯有《亮劍》至今意難平,有一幕場景難以忘卻,就是孫德勝騎兵連的殊死一戰。就算周圍密密麻麻的全都是敵人,身體上的疼痛也沒有動搖英雄的心,你會看到,孫德勝還是一次次舉刀砍向了日軍,在那條衝鋒的路上,孫德勝英勇就義。孫德勝的英雄氣節,感染了太多的人。不過奇怪的是,明明日軍人數眾多,裝備又好,為什麼沒有朝孫德勝開槍呢?
  • 《亮劍》中,孫德勝帶領騎兵連對陣日軍,彈盡糧絕時為何不離開?
    《亮劍》是很多軍迷都稱之為經典的一步抗戰電視劇,在劇中有一幕是樣的,當時為了不讓八路軍大部隊轉移暴露在敵人視野中,獨立團騎兵連在孫德勝率領下,一直和日軍黑島騎兵聯隊糾纏著打,最終騎兵連全軍覆沒的情況下,完成了任務,才讓李雲龍能夠成功率部撤入山區。
  • 《亮劍》中,日軍已經包圍了騎兵連,為什麼不開槍而要白刃戰?
    李三萬摘要:《亮劍》中,日軍已經包圍了獨立團的騎兵連,為什麼不開槍開炮直接用火力來解決,而是要和騎兵連來一場白刃戰,白白增加傷亡呢?《亮劍》中,日軍已經包圍了獨立團的騎兵連,為什麼不開槍開炮直接用火力來解決,而是要和騎兵連來一場白刃戰,白白增加傷亡呢?
  • 新老《亮劍》對比:同樣是騎兵連進攻,誰更經典?這個細節看出
    「亮劍」中,騎兵連的進攻情節可謂整齣戲的一大亮點。面對強敵,孫德勝明知不敵,卻仍亮劍,與部下血戰,最後大喊一聲「騎兵連,進攻」,更令無數觀眾淚流滿面。對於新老《亮劍》,導演都投入了很大的心血來拍攝這個鏡頭,想要引起大家的情感共鳴,那麼兩者的效果又如何?讓我們仔細回顧一下。
  • 《亮劍》中,日軍耗盡騎兵連子彈後,為何不開槍?是你也不會開槍
    《亮劍》是一部十分經典的抗日劇,在這部電視劇中,最讓人記憶猶新的應該就是騎兵連了吧,劇中李雲龍打造的一支精銳騎兵遭到了日軍的團團包圍,騎兵連連長孫德勝帶領著所有的將士與敵軍進行了白刃戰,不停的交換攻防,直到全軍盡滅。相信所有人都和我一樣,在看到這一幕時會覺得很奇怪。為何日軍在攻擊已經耗盡子彈的騎兵連時,在處於巨大優勢的戰況下不向我軍開槍呢?
  • 《亮劍》中騎兵連被包圍,日軍不開槍真實嗎?
    應該很多人都看過一名經典的戰爭片《亮劍》,而該劇中有這樣一幕,當時為了不讓八路軍大部隊轉移暴露在敵人視野中,孫德勝率領著獨立團騎兵連死死地揪住日軍黑島騎兵聯隊,最後雖然完成了任務,卻是以全員犧牲作為了代價,才讓李雲龍能夠成功率部撤入山區。
  • 《亮劍》騎兵連被包圍時,都彈盡糧絕了,日軍為何不直接開槍呢?
    如果你看過《亮劍》的話,你就知道,最開始李雲龍打劫了一個偽軍的騎兵營,可後來沒想到這個馬匹被旅長打劫,最終,自己組建了一個騎兵連,但後來,這個騎兵連卻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獨立團面對日軍的圍剿時,是他們成功拖住了日軍的行動,並最終以全連犧牲為代價,成功掩護了獨立團。
  • 《亮劍》李雲龍的騎兵連被日軍包圍,為啥不開槍?電視劇演的其實是...
    我們看《亮劍》騎兵連被包圍後,最後自殺式進攻日軍騎兵的片段很是熱血沸騰。在熱血沸騰後,我們要問了,這個日軍最後為啥不開槍呢?這是劇情需要?其實劇情需要肯定是要有的,畢竟《亮劍》本來就是小說人物改編的。在真實情況下,日軍還真可能不開槍。我們先看看二戰時期,熱兵器對騎兵的傷害有多大?
  • 仰望高原,騎兵在衝鋒!
    ▲ 玉樹騎兵連組織騎兵衝鋒訓練。茫茫雪山,遼闊草原,雄鷹盤旋,戰馬嘶鳴……遼闊的巴塘草原,一眼望去,千山競碧、牛羊遍地,在晨曦的映照下格外壯美!「騎兵連,進攻!」隨著連長尼都塔生的一聲令下,官兵們駕馭戰馬全線出擊。陽光下,戰刀揮舞,馬蹄生風,鬃毛飛揚,鋥亮的戰刀折射出一道道寒光,騎手的殺喊聲、疾馳的馬蹄聲如黑雲般壓了過來,看得人血脈僨張……那磅礴的氣勢,仿佛再一次提醒人們:在祖國的西北高原,最後的騎兵仍在奮勇衝鋒!這個騎兵連隸屬陸軍第76集團軍某旅獨立騎兵營,該騎兵營是全軍現在僅有的幾支騎兵部隊之一。
  • 抗日戰爭我軍騎兵連被包圍,日軍不開槍真實嗎?是你也不選擇開槍
    派遣有騎兵參加的戰爭,相關的兵書、戰法也是多不可數,一直以來僅通過騎兵的兵力,質量就是這個國家軍事力量的象徵。輕騎兵在作戰中有著極大的靈活性,具備迂迴作戰的能力,重裝甲騎兵有著強大的衝擊力,一支重騎兵隊伍便可對敵人發起強有力的正面攻擊,普遍的形勢是,騎兵可以輕鬆擊倒步兵,比較誇張的時候,數千騎兵可以擊敗多自己十倍的步兵軍隊。
  • 《亮劍》裡八路軍騎兵子彈耗光,為何日軍不開槍,而是打白刃戰?
    在經典抗日戰爭題材電視劇《亮劍》中,有這樣一幕,為了掩護八路軍大部隊的突圍和轉移能夠不受影響,獨立團騎兵連在孫德勝率領下,一直和日軍黑島騎兵聯隊糾纏著打,最終雖然完成了任務,卻是用騎兵連全部犧牲換來的,才讓李雲龍能夠成功率部撤入山區。
  • 亮劍必看3個經典片段!騎兵連進攻,和尚之死,哪一段感觸最深?
    05版的亮劍中有很多精彩地方,如今依舊讓人們看的津津樂道,在這其中有3個經典片段讓很多人表示看得熱血沸騰。首先是孫德勝的一聲騎兵連進攻,孫德勝的騎兵連可以說是獨立團的寶貝,當初李雲龍帶領獨立團第一次打仗,他都不捨得讓騎兵連上戰場,孫德勝本人就是一個優秀的騎兵,他訓練的騎兵連更是沒話說,在面對數倍敵人時他們沒有一人退縮,每個人臉上都是一副視死如歸的表情,即便是最後騎兵連只剩下孫德勝一個人,他也依舊是舉著刀大喊一聲:騎兵連進攻,他一個人就是八年艱苦抗戰中千千萬萬的勇士縮影
  • 戰爭中如果騎兵連被敵軍包圍,而敵軍卻不會開槍?你知道為什麼嗎
    《亮劍》是很多軍迷都稱之為經典的一步抗戰電視劇,在劇中有一幕是樣的,為了掩護八路軍大部隊的突圍和轉移能夠不受影響,孫德勝就率領著獨立團騎兵連和日軍黑島騎兵聯隊正面剛,最後雖然完成了任務,卻是以全員犧牲作為了代價,使得李雲龍得以率領部隊撤入山區。
  • 亮劍:新老亮劍騎兵連壯烈犧牲對比,一個像真的,一個像裝的
    "提起《亮劍》大部分觀眾一下子都能想到李幼斌版的,確實每每看了這部劇給人一種熱血奮騰,心裡充滿了對革命先輩們的滿滿敬意,老版裡面確實也給我們刻畫了一些非常經典的形象,比如詭計多端光佔便宜不吃虧的李雲龍、天真勇猛不失呆萌的魏大勇、還有作戰勇猛無比的騎兵連連長孫德勝、還有那個儒雅多智的楚雲飛等等。
  • 鏡頭下的高原騎兵連 張張都是壁紙
    電視劇《亮劍》中,騎兵連連長孫德勝高呼著「騎兵連,進攻!」衝向敵陣那一段,總讓人盪氣迴腸,觀眾們隔著螢屏就能感受到中國軍人「狹路相逢勇者勝」的血性品質。騎兵是一個古老的兵種,在中華文明發展的歷史上,曾發揮著重要作用,如今,騎兵慢慢退出歷史舞臺,但在某些地域,仍然保留著騎兵。今天,我們走進青藏高原腹地,一起去感受鏡頭下的鐵血騎兵連。出擊!出擊!再難的路,也擋不住騎兵衝鋒的步伐。
  • 3萬人突襲日軍騎兵旅團,大獲全勝,敵兩個騎兵聯隊損失慘重
    提到騎兵,很多人比較容易想到《亮劍》之中李雲龍的騎兵連,實際上想要養活一個騎兵連並不容易,很多人在分析中,對李雲龍所部能否擁有一個騎兵連產生很大的疑惑,但不得不說在突圍作戰中,以騎兵連連長孫德勝勇猛衝鋒,直至壯烈犧牲的場景,讓人印象深刻。
  • 回顧歷史:李雲龍手下有4位猛將,結局都很悲慘,孫德勝算一個
    》裡的主人公李雲龍,是一位非常厲害的八路軍將領,他主張的是亮劍精神,逢敵必亮劍。孫德勝之前就是做騎兵的,馬術精湛。,李雲龍把騎兵連當作「寶貝」,都不敢輕易拿出來用。,率騎兵連大戰日軍的一個騎兵聯隊,最後在彈盡糧絕後被敵人砍掉一條左臂,只剩一人依然發起進攻,最後死在日軍的刀下,壯烈犧牲。
  • 《亮劍》中騎兵連被包圍,日軍為何不開槍而是打白刃戰徒增傷亡?
    《亮劍》中騎兵連被包圍,日軍為何不開槍而是打白刃戰徒增傷亡?在抗戰時期日軍的騎兵中,唯一的純騎兵部隊是日本陸軍第四旅團,旅團長為小原一明少將,全乘馬建制,1945年日軍投降時,該旅團在河南偃城,他的主要對手是八路軍的129騎兵團。
  • 《亮劍》中,為什麼李雲龍帶的部隊戰鬥力那麼強?
    李三萬摘要:在電視劇《亮劍》中,為什麼李雲龍的部隊,不管是最初的新一團,還是後來的獨立團,戰鬥力那麼強?在電視劇《亮劍》中,為什麼李雲龍的部隊,不管是最初的新一團,還是後來的獨立團,戰鬥力那麼強?淮海戰役時就成了李雲龍二師的尖刀部隊師直屬偵察連連長,後來成為李雲龍部隊特種作戰分隊的隊長。孫德勝,獨立團騎兵連連長,是李雲龍頗為看重的虎將。原來是石友三部下,不願跟隨石友三當漢奸棄暗投明,參加八路軍。
  • 《亮劍》中的古戰場常識:數十合不分勝敗,三個回合必然見輸贏
    讀者諸君想必都看過電視劇《亮劍》,其中的經典場景,除了寶慶溜冰、大彪摔帽、乃超奔跑、雲龍開炮,還有一個「德勝進攻」,那令人熱血沸騰的一戰,跟古戰場的情形完全吻合。我們看孫德勝衝鋒可知:古代戰爭數十合僵持不下,但是打三個回合就能分勝負——弱勢的一方,絕對挺不過三個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