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吃的成語小科普】中國頭等筵席——滿漢全席

2021-02-07 1003老闆娘的生活圈

【有關吃的成語科普】,各位看官往這看,老闆娘給大夥科普一些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吃」成語↓↓↓







  滿漢全席是興起於清代的一種大型宴席,既有宮廷菜餚之特色,又有地方風味之精華;突出滿與漢族菜點特殊風味,燒烤、火鍋、涮涮鍋幾乎不可缺少的菜點,同時又展示了漢族烹調的特色,扒、炸、炒、熘、燒等兼備,實乃中華菜系文化的瑰寶和最高境界。滿漢全席原是清代宮廷中舉辦宴會時滿人和漢人合做的一種全席。滿漢全席上菜一般起碼一百零八種(南菜54道和北菜54道),分三天吃完。滿漢全席菜式有鹹有甜,有葷有素,取材廣泛,用料精細,山珍海味無所不包。




  清代帝王不僅在清宮舉行各種形式的宮廷宴,而且還興師動眾,頻繁出巡,鋪張揚厲,豪華奢靡;所進飲食,取精用宏,爭齊鬥勝,無窮無盡。這為滿漢全席的社會化提供了物質基礎。清代,康熙帝的60壽辰,宮廷首開千叟宴,康熙在 3月25日和27日兩次宴賞老,先後有65歲以上的老人2800餘人與宴。相傳,康熙在皇宮首嘗滿漢全席,並親筆書下「滿漢全席」四字,從而確定了滿漢全席的地位,在宮廷名噪一時。




  到乾隆時,乾隆帝6次南巡,往返行程5800多裡地,沿途設行官30處。為了備御膳之需,七八百頭駱駝載茶膳房用具等物品,由京師隨帶茶房用乳牛75頭,膳房用乳羊1000頭,預先送往宿遷、鎮江等地。沿途均用濟南珍珠泉礦泉水、鎮江金山泉水、杭州虎跑泉水等名泉水。每日御膳,皆山珍海味、飛潛動植、水路八珍,由御櫥和各地名櫥精烹細調,共乾隆皇帝一人享用。滿漢全席席面的豪華、餐具的奢侈、禮節的繁瑣、烹調技術的高超,都達到前所未有的地步,真是我國歷史上最華貴多彩的大宴。


老闆娘生活圈微信平臺已開通留言板,歡迎各位粉絲積極留言,相互討論。


▍內容來源:廣西電臺交通1003美食節目老闆娘

▍圖文編輯:兔小冷(轉載授權請聯繫微信:leng88819)

▍合作QQ:1379698687


相關焦點

  • 《二毛的老菜譜》第1期:正宗的四川滿漢全席要吃三天三夜?
    編者按:「中國美食不滅,正得益於幾千年來中國飲食文化極富生命力的發展。」美食家二毛收藏老菜譜三十餘年,所藏文獻跨越明清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二毛的老菜譜》欄目將以不同的年代、地域、菜系、事件、名人為線索,在老菜譜裡探尋美食文化的歷史和變遷。人物名片:二毛(原名,牟真理),上世紀60年代生於重慶酉陽。
  • 天價【年夜飯】宴席【筵席】菜單、菜式目錄.
    滿漢全席滿漢全席為「滿席」菜餚和「漢席」菜餚的合璧,始於乾嘉時期,多出現於官府之中。滿漢全席撰餚品數多者達200餘款,也有108款、72款的。入撰多選山珍海味。魚翅席筵席名,以魚翅類菜餚作頭菜的筵席。海參席筵席名,以海參類菜餚為頭菜的筵席。
  • 美食:乾縣筵席
    從縣城到農村,從平原到山區,走進這裡的四鎮八鄉,村村落落,每處都有做「乾州筵席」的高手廚師。無論是顯達商賈或窮家小戶,只要每逢婚喪嫁娶或年節喜慶都會舉辦乾州筵席。親鄰友好也會激情飽滿地赴席,並津津樂道地評說主家的好客與廚工手藝的高低得失。乾州筵席所蘊含的深刻傳統飲食文化之根,已深深地扎入這塊豐腴厚重的黃土地中。「乾州筵席」的來源有諸多傳說:一是乾陵祭祀。
  • 說起「滿漢全席」大家肯定耳熟,裡面有108道菜,總有幾道你吃過
    說起「滿漢全席」大家肯定耳熟,裡面有108道菜,總有幾道你吃過。滿漢全席,清朝時期宮廷盛宴。以上就是滿漢全席的一些全解,下面我為大家分享一些日常菜。第一介紹一個酒友都喜歡的,分類在四喜乾果裡的一道小吃,「虎皮花生」,虎皮花生是以花生仁為主要食材製成的一味光滑適宜、酥脆可口的精美傳統小吃。這個大家應該都吃過,如果要做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收到會第一時間回復!
  • 從滿漢全席看滿漢的關係
    對於滿漢全席,很多人並不陌生。有人說它是清宮國宴,席品有108道菜,吃三天三夜才算完。然而無論是皇帝的日常御膳還是宮廷宴席,只有滿席和漢席,並沒有喚作「滿漢全席」的名目。清朝統治者雖然聲稱「不分滿漢,一體眷遇」,實際上卻是「首崇滿洲」。
  • 滿漢全席原來是這樣!
    滿漢全席原是清代宮廷中舉辦宴會時滿人和漢人合做的一種全席。滿漢全席上菜一般起碼一百零八種(南菜54道和北菜54道),分三天吃完。滿漢全席菜式有鹹有甜,有葷有素,取材廣泛,用料精細,山珍海味無所不包。滿漢全席以東北、山東、北京、江浙菜為主。
  • 別被徐克電影《滿漢全席》騙了
    1995年由徐克執導的電影《滿漢全席》(又名《金玉滿堂》)是一部十分經典的影片,除了張國榮與袁詠儀等人的精彩演繹,其中豐富的中國飲食文化也是一大亮點。縱觀所有有關清朝的正史以及官方記錄,都沒有關於滿漢全席的記載,唯有「滿席」和「漢席」,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我們就順帶了解一下清朝的宮廷宴席。清朝的宮廷宴席(家宴篇)清代宮廷指的便是北京的紫禁城了,皇帝在這裡除了會用國宴宴請各國使節,以及達官顯貴,還會利用家宴與妃嬪、阿哥(格格)們享受天倫之樂。
  • [乾州民俗] 乾州筵席 崔嶽
    三寶美則美矣,可惜僅能被冠以「小吃」或「特吃」的桂冠。而真正擔當本地飲食文化主帥大任的是千百年來留傳於此的「乾州筵席」(乾縣在唐明清時為乾州,故邑人因襲而稱之)。相比之下,乾州三寶及後封的四寶(餷酥)五寶(醬辣子或豆面)雖各有特色但總為配角,僅屬帳前將卒而已。要想全面深刻地了解乾縣主流飲食文化的內涵,必須從「乾州筵席」入手。(亦稱全席或宴席,民間習慣把喪葬宴席叫席面而把喜慶宴席叫筵席。)
  • 天下第一宴:滿漢全席
    而「翻臺」的結果,致使製作滿席和漢席的廚師間相互展開競賽,並汲取對方所長,以求席桌更為精美,嗣後,人們遂將兩席的饌餚去蕪存精拼一席,故有「滿漢全席」之名。 全席過程中要換「臺面」三次,碗盞家什三套。席間所用餐具,皆為名窯所燒制的瓷器,規格、形狀亦有講究。
  • 滿漢全席
    傳遞餐企能量 分享餐企智慧滿漢全席是我國一種集合滿族和漢族飲食特色的巨型筵席
  • 與項羽有關的成語故事(上)
    ↑↑↑點擊上面藍字關注我,做個博古通今的美男(女)子↑↑↑與項羽有關的成語故事(上)
  • 雞的成語:和雞有關的成語吉祥話
    關於雞的吉祥成語有哪些?和雞有關的成語吉祥話你知道多少?2017金雞年來到,下面是學習啦小編帶給大家的帶雞字的吉祥成語,供大家參考!  和雞有關的成語吉祥話  1. 金雞獨立  2. 金雞放赦  3. 金雞消息  4. 連雞之勢  5. 摸雞偷狗  6.
  • 滿漢全席:形成的原因及形制,一起了解清朝宴客的最高規格
    【引言】說起美食的集大成者,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四個字:「滿漢全席。」2004年,徐崢與張庭主演了一部電視劇,講述神廚張東官如何在清朝的御膳房闖出一番天地,劇名就叫《滿漢全席》。人們口耳相傳,認為滿漢全席代表了清朝最高的待客規格。傳說滿漢全席融合了滿漢兩家的飲食精華,山珍海味,無所不全。
  • 老煙臺筵席
    據《煙臺大觀·宴會》記載:「煙市酒風最盛,普通宴會分為中西兩種。中宴採用半(伴)桌頭,即四乾果碟、四水果碟、八冷葷碟、兩大件、八小碗,中隔點心兩道。以翅席為上,海參席次之。」席間猜拳行令,還要招妓侑酒,一筵耗時往往四五個小時。其後,埠內最盛興的筵席則為「四一六」與「四二八」兩種。「四一六」,即四冷葷、一大件、六小碗;「四二八」,系四冷葷、二大件、八小碗。
  • 成語「白駒過隙」竟然與老子、孔子、莊子有關
    成語,是中華文化史上的一塊瑰寶,是中國古代語言的高度凝練,反映出了古人的智慧。在數不勝數的成語中,有很多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個動人的小故事。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成語「白駒過隙」,它的出現可以說極富傳奇色彩,因為它誕生在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大解放——百家爭鳴時期。它的出處與道家代表人物老子、莊子和儒家創始人孔子有關。相傳孔子年輕時,仰慕老子才學。
  • 饕餮盛宴:滿漢全席
    滿漢全席的歷史由來:滿漢全席是源於宮廷嗎?是御廚為君王所研製嗎?不是的。滿漢全席最開始是源於官場菜,清初也是滿漢文化融合初始,當宴席上有不同民族之時,因為飲食習慣的不同,就會準備兩種菜系,兩種菜系併合,種類繁多,規模宏大,固有「滿漢全席」之稱,滿漢全席的出現是中國飲食文化的重大突破,成為構成中華飲食體系的關鍵一環,給歷史書頁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 親子科普!六個有關「雞」的成語故事一定要告訴孩子~
    2、呆若木雞這一成語與鬥雞有關,語出《莊子》和《列子》。據傳,周宣王愛好鬥雞,紀子是一個有名的鬥雞專家,被命去負責飼養鬥雞。10天後,宣王催問道:「訓練成了嗎?」紀子說:「還不行,它一看見別的雞,或聽到別的雞叫,就躍躍欲試。」又過了10天,宣王問訓練好了沒有,紀子說:「還不行,心神還相當活躍,火氣還沒有消退。」
  • 《金瓶梅》中的官府筵席上都吃些什麼?「華貴典雅、奢靡無度」
    而書中大幅度出現的筵席與宴飲正是展現這種世俗風貌的重要載體之一。根據筵席、宴飲參與人的身份地位,我們可以將之大致分為官府筵席與商人宴飲。 官府筵席是指由官員作為參與人的筵席,它是官府飲食文化的重要展現載體與平臺。官府飲食歷經各朝各代,不同民族文化的衝擊和洗禮,經過不斷的改進、創新, 兼容不同時期不同人群的喜好、飲食追求,蘊含著 2000 多年的歷史文化積澱。
  • 中國筵席的萌發之地——南通,你了解多少?
    都說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不過說到筵席,在數千年的中華筵席文化發展史上,南通具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