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小說之王狄更斯的第一部浪漫主義小說——《尼古拉斯·尼克貝》

2020-12-22 騰訊網

BOOK

提到著名的英國作家,你會馬上想到誰?拜倫、雪萊還是莎士比亞?除他們外,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家自然還少不了狄更斯。大家耳熟能詳的優秀作品《霧都孤兒》《老古玩店》《艱難時世》《雙城記》等均出自他的筆下。不僅如此,他的小說還多次被改編成影視作品,每部作品均翻拍兩次以上,成為教科書及學生時代老師們推薦的必讀經典作品。

狄更斯作品

作為英國近代文學史上唯一一位能與莎士比亞相媲美的偉大作家,狄更斯素有「英國小說之王」的美譽。在近38年的創作生涯中,他立足於十九世紀英國的社會環境,從人們所遭受的困境出發進行創作,反映了社會的重大問題,贏得了社會大眾的喜愛。他的作品銷售量僅次於《聖經》,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巨大影響,也為後世留下了無數寶貴的文學遺產。

而今天我們要談到的這部電影《尼古拉斯·尼克貝》就是根據狄更斯半自傳體小說《尼古拉斯·尼克貝》進行改編的。

《尼古拉斯·尼克貝》海報

導演: 道格拉斯·麥克格蘭斯

編劇: 查爾斯·狄更斯 / 道格拉斯·麥克格蘭斯

主演:查理·漢納姆 / 傑米·貝爾 / 克里斯多福·普盧默 / 吉姆·布勞德本特 / 蘿瑪拉·嘉瑞…

類型: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英國

劇情簡介:

年幼時的尼古拉斯·尼克貝享受著自由安逸的生活,父親的突然死亡使一家人陷入了赤貧,他們舉家來到倫敦,尋求叔叔拉爾夫的幫助。拉爾夫是一個冷酷而且利慾薰心的人,對於前來投奔的尼克貝一家,他只想從他們身上榨油水。

尼古拉斯被送進當地的一所學校,校長是拉爾夫的熟人沃克弗德,一個以虐待人為樂的變態狂。最終,尼古拉斯不堪忍受這種環境,與另外一個被虐待的孩子斯麥克出逃。一路上,他們曾被好心的巡遊劇團團長收留,也遇到慷慨的採瑞博兄弟,尼古拉斯還愛上了美麗的姑娘瑪德琳。最終尼古拉斯能獲得成功,實現一家幸福團聚的理想嗎?

狄更斯這一生創作了十四部長篇小說,一部隨筆以及上百篇短篇小說,其作品一直深受大眾喜愛,裡面的經典語錄也一直為人津津樂道。《雙城記》中他寫下「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遠大前程》裡他寫到「凡事不能只看表面,要有憑有據才能作準。為人處世,這是頭一條金科玉律」。那在他的浪漫主義小說《尼古拉斯·尼克貝》中又為我們留下了什麼樣的至理名言呢?

1.被低估的「遺珠」

該書發表於1839年,是查爾斯·狄更斯的一部幽默小說和教育小說,同時也是狄更斯第一部浪漫主義小說。在小說中,狄更斯從自身的生活經驗和對生命的感受出發,描寫人生困難,表現人生困境。小說中很多場景和角色都是狄更斯的親身經歷。1838年狄更斯在走訪約克郡的鮑斯學堂時,發覺該學校虐待學生的情形幾乎沒有改善,便以校長威廉·肖為原型塑造了小說中沃克弗德這一個遭人唾棄的形象。

和《霧都孤兒》廣泛的傳唱度相比,這部小說更像是一顆遺珠,真實深刻地揭露了英國當時社會下的教育現狀。雖然它沒有名聲大噪,但因為故事針砭時弊又不乏風趣,因此一直是舞臺劇改編的熱門,在今天依然有著廣泛的共鳴和奪目的光彩。

2.狄更斯筆下的苦難者形象

《尼古拉斯·尼克貝》劇照

少年時的狄更斯因家庭生活窘迫,只能斷斷續續入校求學。父親被關進債務人監獄時,他便離開學校到工廠工作。閒暇之餘,狄更斯閱讀了父親僅有的藏書。閱讀成為了他的精神食糧,也為他日後寫作打下了基礎。或許正是因為那一段食不果腹,飽受磨難的生活經歷,使得狄更斯一生都在關注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

在狄更斯筆下,有不少像《尼古拉斯·尼克貝》中不幸的斯麥克一樣的苦難者。他們善良、仁愛、寬容,雖然本身也是生活的不幸者,卻用高尚的道德、自我犧牲精神以及慈善心超越了苦難,消解了男女主人公生活的困難和不幸,小說的結尾也往往描寫了他們精神和道德上的勝利。這也是為何狄更斯作品裡雖然涉及現實最黑暗和消極的一面,描寫了形形色色的社會罪惡但其作品卻沒有給讀者留下極端厭惡的感覺,因為他的作品裡藏有真正人道的思想。

3.土生土長的英國演員

查理·漢納姆

這樣一部由經典英國文學名著改編的電影,自然由一位土生土長的英國男演員來演繹最合適不過。影片中,飾演男主角尼古拉斯·尼克貝的英國男演員查理·漢納姆,也許你記憶裡的他還是那個《環太平洋》裡的鐵血硬漢,但論起英倫氣質這方面,他飾演起有情有義的紳士完全不輸其他人,很好地表達出了藏在紳士風度下的堅強。

傑米·貝爾

傑米·貝爾在《跳出我天地》中劇照

男演員傑米·貝爾在《尼古拉斯·尼克貝》中扮演「邊緣人」斯麥克。14歲初入影壇的傑米就曾憑藉電影《跳出我天地》中出色的演繹摘得第54屆英國電影學院獎的最佳男主角。儘管《跳出我天地》讓傑米·貝爾一舉成名,成為他永遠的標籤,但年輕的傑米·貝爾表示銀幕上的他註定要做出一些截然相反的事情。此後的貝爾一面繼續著長大,一面嘗試了諸多不同的角色。2002年出演了《尼古拉斯·尼克貝》後,同合作本片的查理·漢納姆、安妮·海瑟薇等優秀年輕演員成為好友。

當然,除了這兩位主角以外,《尼古拉斯·尼克貝》還集結了很多優秀的英國演員,他們用各自獨特的個人魅力在影片中展現著英國人的人生百態。

4.影片中的情感表達

《尼古拉斯·尼克貝》劇照

有人說,這部片子是有點像童話的電影。因為在童話故事裡,善和惡總是極端化的,即便是小孩子也能一眼看穿誰好誰壞。現實世界是複雜的,人的主觀情緒往往會與客觀環境產生偏差,但在影片裡,我們可以看到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好人最終得到幸福,壞人最終受到懲罰。它所表達出來的善與惡都是赤裸裸,不加掩飾的。

狄更斯

狄更斯的墓志銘上寫道「 他是貧窮、受苦和被壓迫人民的同情者。他的去世令世界失去了一位偉大的英國作家。」他為弱勢群體代言,追求社會正義,那麼在《尼古拉斯·尼克貝》中,心系平民的狄更斯又是通過怎樣曲折的故事為普通人伸張權益的呢?

讓我們回到十九世紀的英國,和尼古拉斯·尼克貝一同成長。

歡迎收看CCTV6《佳片有約》

8月9日(星期日)

《尼古拉斯·尼克貝》13:28

《佳片有約》影評版 15:38

打開電視看電影,點在看!

相關焦點

  • BBC評出最經久不衰的10部經典英國小說
    英國廣播公司(BBC)進行的最新調查顯示,英國最經久不衰的小說是喬治·艾略特的《米德爾馬契》。BBC稱:「幾個世紀以來,英國小說一直影響著全球各地小說的形式,因此我們認為獲得全球性的看法非常重要。我們調查的這些評論家在全球各地生活和工作,有的來自美國,有的來自歐洲大陸、澳大利亞、非洲、亞洲、印度和中東……每個參與者都給出一份列有10部英國小說的清單,被他們選作最經久不衰的小說可以獲得10分。我們再對這些分數進行累加,得出最終的書單。」
  • 狄更斯創作中浪漫主義傾向產生的淵源:富有浪漫色彩的人生
    縱觀狄更斯一生:小資產家庭出身、幼時退學成為童工、24 歲出登文壇、第一部小說一舉成名、38 歲達到事業巔峰、471 場巡迴朗誦、與 18 歲女演員的不倫愛戀和未完的偵探推理小說……在 58年不算長的歲月裡,狄更斯用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經歷織就了傳奇的一生。
  • 狄更斯中短篇小說中浪漫主義傾向的表現:追求理想
    後者由柏拉圖的文藝對話得來,認為恰當的藝術對象是理式或是形相,儘管它們能通過現實途徑獲取,但它們超越經驗之上,獨立存在於理想空間之中」到了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和浪漫主義文藝運動,「感知」「理式」被更為世俗的情感所取代,轉變為「理想」。受空想社會主義思潮影響,浪漫主義作家追求自由,否定現實,幻想建立平等的新社會;浪漫主義進一步劃分為積極浪漫主義和消極浪漫主義。
  •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狄更斯離開我們的150年
    文/《汽車人》特約撰稿人 劉葳漪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也是失望的冬天。沒有人會對上面的文字陌生,尤其是第一句,很多行業分析的深度文章中,我們都似曾相識,這是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小說《雙城記》的開頭。作為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最偉大的作家,狄更斯在英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僅次於莎士比亞,其作品中特有的仁慈與悲憫影響了中外許多作家。他為弱勢群體代言,追求社會正義,這是他與那些風花雪月的文字工作者最大的差異。
  • 閒逛者與「拾垃圾者」狄更斯
    狄更斯是英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他雖然只活了58歲,卻為人類留下了15部長篇小說,20餘部中篇小說,數百篇短篇小說,創造了兩千多個令人難忘的人物形象,是世界上最多產作家之一。在文學界,狄更斯受到的喜愛是史無前例的。
  • 崩壞3聖痕考據:批判之筆——狄更斯
    本欄目將會對聖痕的部分細節進行解析和考據,同時也藉機向大家科普一些背景知識~ 今天為各位帶來的是「狂熱藍調Δ」的適用聖痕,批判之筆套裝:狄更斯。
  • 林紓為何熱衷翻譯狄更斯?丨狄更斯與中國
    英國畫家巴斯那幅家喻戶曉的名畫《狄更斯之夢境》,很可能是孫毓修在狄更斯評論文章中提到的那幅畫,就是這一幅。恰如狄更斯時代的英國批評家對這部小說的評價,「英語世界裡最滑稽的小說」,本書的譯者林紓也一定深深嗅到了原著中嗆人的荒誕幽默感,因而捨棄了這本書讓國人一望不知所云的原名,而冠之以一個既切合主旨,又足以吸引同胞眼球的開門見山的書名《滑稽外史》。
  • 21世紀第一部堪稱偉大的諷刺小說,誕生了
    他不愛社交,不混圈子,對名氣毫無追求,儘管出過四部小說,儘管評論界一致肯定,但就是叫好不叫座。直到他拿下布克獎,大家才發現,原來他是垮掉派領軍人物艾倫·金斯堡的學生,是美國詩歌界和小說界的先鋒人物,是第一部小說就被奉為「天賦之作」的喜劇天才。
  • 狄更斯,就是那個霧都孤兒
    狄更斯1812年2月7日生於樸次茅斯市郊一個海軍小職員家庭,少年時因家庭生活窘迫,只能斷斷續續入校求學,後被迫到工廠做童工。15歲以後,當過律師事務所學徒、錄事和法庭記錄員。20歲開始當報館採訪員,報導下議院。1837年他完成了第一部長篇小說《匹克威克外傳》,是他的第一部現實主義小說創作。
  • 不合時宜的「訪華」者丨狄更斯與中國
    英國畫家巴斯那幅家喻戶曉的名畫《狄更斯之夢境》,很可能是孫毓修在狄更斯評論文章中提到的那幅畫,就是這一幅。恰如狄更斯時代的英國批評家對這部小說的評價,「英語世界裡最滑稽的小說」,本書的譯者林紓也一定深深嗅到了原著中嗆人的荒誕幽默感,因而捨棄了這本書讓國人一望不知所云的原名,而冠之以一個既切合主旨,又足以吸引同胞眼球的開門見山的書名《滑稽外史》。
  • 一代文豪狄更斯最喜歡自己的哪部書?
    1836年,狄更斯的隨筆集得以出版,這是他寫作生涯中最初的嘗試。這些隨筆顯露出狄更斯的寫作才能。他不但善於觀察人情世故,還具有幽默表現人們無事生非、庸人自擾的才華。他熟諳莎士比亞,也喜歡菲爾丁亨利·菲爾丁(1707—1754),18世紀英國作家。,他的創作深受笛福丹尼爾·笛福(1660—1731),英國小說之父。
  • 英國取消聖誕節?2020現實版聖誕鬼故事!
    這是一個講述了懺悔與愛、溫馨而治癒的聖誕鬼故事:冷酷無情的守財奴埃比尼澤·斯克魯奇(Ebeneezer Scrooge)在聖誕前夜,先後見到了已故的合伙人雅各·馬萊(Jacob Marley)的鬼魂、過去之靈、現在之靈和未來之靈,他們(它們?)讓斯克魯奇看到自己過去的行徑給他人帶來了何等深重的傷痛。
  • 海南日報數字報-狄更斯:他就是那個霧都孤兒
    ,150年前的這一天,英國著名作家查爾斯·狄更斯在羅切斯特附近的蓋茨山莊逝世了。  冬春之交的英國總是瀰漫著大霧,這似乎和「維多利亞時代」的盛世景象不甚合拍,而實際情況也正是如此,在大英帝國向全世界耀武揚威的同時,無數的城市貧民正掙扎在溫飽線上,而狄更斯正是他們之中的一員。
  • 狄更斯故居:反映了維多利亞時期的風情和作家當年的生活狀態
    1925年故居曾一度面臨被拆之險,成立於1902年的國際狄更斯社團(International Dickens Fellowship)買下了產權並將其改造成了博物館,自那時開始,這裡一直被狄更斯迷視為珍寶之地,因為這裡收藏著狄更斯的大量手稿與首版圖書,甚至還保留著狄更斯用過的書桌。
  • 《遠大前程》,狄更斯對社會的批判更迭為愛情的虛無縹緲
    查爾斯·狄更斯是英國文學巨匠,他的《遠大前程》也是英國文學史上批判現實主義小說的代表作之一,作品藉助皮普從孩童時代到成年之後在海外生活經歷的諸多遭遇,深刻反思19世紀英國社會的現實與體制,因其具有鮮明的批判主義色彩,也引發了讀者關於資本體制的深刻反思。
  • 在最壞的時代與最好的時代之間丨狄更斯逝世150年
    在不算太長的一生中,他一共創作了15部長篇小說(一部未完成),以及大量的中短篇小說、戲劇、散文、隨筆、遊記等等。狄更斯生活的時代,是英國歷史最偉大的階段——維多利亞時代。維多利亞女王18歲(1837)登上英國王位,82歲(1901)離世,她在位的64年間,大英帝國進入了它的黃金時代,包括殖民地,它的領土面積達到了3600萬平方公裡。
  • 從不懂外語到翻譯180餘部外國小說,這位牛人是如何做到的?
    在我國翻譯史上,曾經有位翻譯家,他只懂一門語言,就是中文,但他卻翻譯了180餘部西洋小說。他就是林紓,被人譽為「譯界之王」。一、陰差陽錯成了翻譯林紓是福建人,家境貧寒,雖然要為生計奔波,但他卻對讀書如痴如醉,偏好中國傳統文化,他看了兩千多本古籍書。
  • 狄更斯傳記電影來了,你知道他是發明了聖誕的人嗎?
    1843 年 10 月的狄更斯陷入了窘境:不僅前三部作品反響很差,自己也已經債務纏身。在潦倒邊緣的他花了六個星期寫了一本關於聖誕的小說並自行出版,只希望能解決一下燃眉之急。沒想到小說迅速走紅。這也意外地成為了狄更斯寫作生涯的轉折點。
  • 前清舉人用文言文翻譯第一部引進中國的外國小說
    第一部被翻譯引進到中國的外國小說,竟然是一個不懂任何外文、沒有出過一天國門的人翻譯的。這個人,是前清舉人林紓,字琴南,這本小說的名字是世界名著《茶花女》,當時林紓是用文言文翻譯的,叫《巴黎茶花女遺事》。林紓博覽群書、才華橫溢。13歲到20歲七年間,一邊讀書,一邊校正,親手校閱的古籍超過200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