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網訊(記者公兵、王浩明)國家體育總局足球運動管理中心前主任韋迪說,恆大模式總體對中國足球有利,起到巨大推動作用;但恆大模式既難複製,更救不了中國足球。
廣州恆大9日在2013賽季亞冠聯賽決賽次回合主場以1:1戰平首爾FC,從而以兩回合3:3的比分(客場進球佔優)奪冠。
恆大2010年進入足球領域,在其高速發展的前三年,韋迪是國家足管中心主任,見證了恆大的發展。他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對恆大模式進行了剖析:恆大的勝利總體而言對中國足球有利,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他表示,恆大介入足球是在與女排聯姻的基礎上誘發的,因為許家印感覺到了介入體育這個領域有特殊的宣傳作用。「恆大做足球本質上講還是為了企業自身,因為後來所有的選擇最終的指向是宣傳恆大,提升恆大品牌效應。許家印曾經說,他一年投入足球幾個億,換來的宣傳收益達到20個億,一點不吃虧。」
韋迪說,恆大在投資足球後不僅在房地產中發展壯大,而且在進入足球第二年影響力就擴展到歐洲,這對中國足球的推動是非常積極的。
恆大對足球的投入是「高舉高打」的做法,韋迪認為這種做法恰恰是中國職業足球過去缺少的。「 缺 的意思是從1994年聯賽起步到現在鮮有俱樂部的投入是充足的,也就是說我們始終在一個低水平平臺上運行,其中的一個標誌,就是外援質量在亞洲頂多算二流。但恆大在進入中超後陸續引入了高水平外援,此後又大手筆收攏了國內高水平球員,再加上在球隊發展不同階段分別聘請了外教李章洙和裡皮,這種高投入保證了俱樂部的高起點,進而實現了聯賽奪冠的設想。尤其是聘請裡皮這種世界頂級教練,對中國足壇有很好的正面作用,包括提升中超國際形象和影響力。」
韋迪還指出,聚攏最優秀的國內球員有利有弊,弊在於部分球員選擇了高薪但鮮有首發機會。而對於「萬人足校」,他認為,這不外乎是放大版的體校,高度集中,雖然形式上與學校有合作,但畢竟孩子們不可能接受正常的教育,因為他們不是生活在一個正常的人群當中。
不管怎樣,韋迪認為,恆大在中國足球處在低谷的情況下在亞冠取得這麼好的成績,讓球迷、國人滿意,等於給中國足球注入一針強心劑,對推動中國足球發展有巨大貢獻。
恆大模式能否挽救中國足球?韋迪的回答是否定的。「恆大模式不能解決中國足球的根本問題,中國足球的根本問題也不是一家恆大俱樂部就能解決的,頂層設計出了問題。」
奪得了亞冠冠軍,許家印的投資熱情會減退嗎?韋迪說,如果僅以廣告宣傳為目的,企業通常會在七到八年時作出其他選擇。為什麼?因為在廣告領域的作用已挖掘殆盡,再想提升必須有新手段。因此如果僅建立在這一目的上,恆大難以持久,但是不排除許家印如果社會責任感很強,認為通過投資足球能給社會帶來正能量,恆大就會堅持下去。
恆大模式能複製嗎?韋迪的回答是「難」,難在出資人的抉擇。「有幾個人會像許家印這樣抉擇的?作出這個抉擇首先要對足球有興趣,二要有經濟實力,三要有好的發展模型。這幾點集合到一個人身上,太難了!」
韋迪還認為,恆大模式推動了中國足球職業化進程:「第一,推動了中國職業聯賽質量的提升;第二,擴大了中國頂級聯賽在亞洲乃至世界的影響力;第三,恆大俱樂部的獎懲制度、評價體系、管理模式都對中國職業足球有推動作用。如果從更高的層面來說,對中國職業體育乃至體育強國戰略都有推動。」
儘管恆大模式不能複製,但韋迪依然希望中國能有三四家恆大這樣的俱樂部,「這樣中國職業足球的大盤子就成熟了,中超的整體價值、球迷的關注度都會大幅提升,對社會的影響力也足夠了」。(完)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