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昌武:藍箭航天液氧甲烷火箭是民營液體運載火箭技術路線的領跑者

2021-02-08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北京7月9日電(李學磊)近日,北京藍箭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箭航天)CEO張昌武在「液氧甲烷火箭產品戰略發布會」上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從液氧甲烷燃料火箭角度來講,藍箭航天液氧甲烷火箭或許是整個民營液體運載火箭技術路線的領跑者。

圖為發布會群訪現場。左一為北京藍箭空間科技有限公司CEO張昌武,右一為藍箭航天CTO康永來。

張昌武表示,其一,藍箭航天成立較早;其二,是較早提出做液氧甲烷的企業;其三,藍箭航天液氧甲烷火箭去年試射成功。此後,很多火箭企業紛紛選擇液氧甲烷作為燃料。

此外,選擇液氧甲烷作為燃料還有深層次的考慮:液體燃料能夠降低成本。「一千克液體燃料推行器性能比一千克固體燃料推行器可能高40%到50%,同時,液體燃料的價格又比固體便宜很多。」康永來說。

在發布會上,藍箭航天宣布,公司自主研發的中型液氧甲烷運載火箭朱雀二號已經於今年六月完成全系統設計工作,該款火箭為國內在研運力最大的民營運載火箭之一,計劃於2019年完成全部地面試驗,2020年首飛。

火箭前期研發周期較長且投入較多,但火箭一旦出廠,後面整個業務可以靠自己運轉起來。張昌武表示,藍箭航天前期投入較多,但在不久的將來會很快實現盈利。此外,在未來5年裡,應該不會出現與藍箭航天相抗衡的企業,火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研發出來的東西,因此,會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藍箭航天在這領域扮演一個龍頭企業的角色,不僅能實現商業化,還有比較強勁的盈利能力。

就目前整個行業的發展現狀或者階段來講,運載火箭是一個強賣方市場,供不應求。張昌武表示,相對於衛星相關電子元器件技術的快速發展,火箭的發展一直是個短板,這個短板影響著整個航天工業的發展速度。沒有相應的火箭供應,衛星工業的發展速度一定程度上被火箭運載能力所牽連。

然而,生產火箭沒有捷徑可言,更不能有半點弄虛作假。張昌武說,首先,火箭不能靠別人去生產,核心設施也得由自己去建設,不能依靠共享;第二,關鍵產品或技術一定要在自己手裡;第三,一定要深入了解行業,做決策不能拍腦袋,而是由市場等數據決定的。「火箭不是普通的商品,科學技術產品來不得半點弄虛作假。」康永來補充道,生產一架火箭最快也要半年時間,最後飛行10分鐘,並且在10分鐘內但凡有一個微小漏洞,火箭就會隨時掉下來。

康永來表示,藍箭航天目前的人員結構為,40%為火箭研發人員,40%為動力液氧甲烷發動機研發人員,20%為其他人員。「目前,我們火箭的動力研發團隊達到了60人,這些人涉及到24個專業,每個專業都有一個學科帶頭人。之所以這樣嚴格人才配備,就是為了保證火箭研發高質量、高標準。」

相關焦點

  • 藍箭航天完成12億元融資 中國民營火箭著手攻堅「回收」
    中國民營火箭企業藍箭航天9月9日宣布完成12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該公司過去一年獲得的累計投資金額超過18億元人民幣。藍箭航天高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公司正在研究部署炙手可熱的火箭可回收技術。藍箭航天創始人、執行長張昌武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道,本輪融資將為該公司自主研發的朱雀二號系列液體運載火箭產品的研製提供充足保障,持續構建公司中大型液氧甲烷火箭研製及批量生產能力。據介紹,藍箭航天成立之初就瞄準高技術壁壘、高可靠性、低成本的中大型液體火箭產品,該公司率先選擇了液氧甲烷產品路線。
  • 點火200秒,藍箭航天研發成功全球首臺泵後搖擺大推力液氧甲烷發動機
    5月13日,藍箭航天朱雀二號火箭控制系統與「天鵲」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匹配驗證成功,順利完成第三次搖擺試車點火試驗,點火時長200秒。試驗成功標誌著「天鵲」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成為全球首臺通過泵後搖擺技術驗證的大推力液氧甲烷動機。
  • 1年內獲投超18億,藍箭航天志在2022年實現火箭量產
    來源:創業邦2018年10月,全國首枚民營運載火箭「朱雀一號」完成發射,藍箭航天迎來成立後的首個高光時刻。但在創始人張昌武的規劃中,固體火箭只是「前奏」,正在積極推進的液體運載火箭「朱雀二號」才是藍箭航天的主旋律。
  • 國內領先民營火箭公司火了,四大知名創投聯手加持!
    保障國內最大在研民營運載火箭研製藍箭航天表示,本輪融資將為朱雀二號系列液體運載火箭產品的研製提供充足保障,持續構建公司獨有的中大型液氧甲烷火箭研製及批產能力。藍箭航天官網顯示,公司致力於研製以液氧甲烷作為推進劑的中大型運載火箭系列產品,主打產品包括朱雀一號、朱雀二號運載火箭,以及天鵲液氧甲烷發動機。
  • 聽幾家頭部民營航天公司怎麼說
    5月27日,星際榮耀「焦點一號」可重複使用液氧甲烷發動機完成二次啟動長程500秒試車,試車成功標誌著「焦點一號」成為中國首臺具備二次啟動能力的液氧甲烷發動機,為雙曲線二號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的成功入軌發射奠定堅實基礎。
  • 中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飛天:未來瞄準重複利用
    近年來,中國民營企業也加入到航天科研生產的大潮中。目前中國瞄準商業航天市場的民營初創公司都將發射多種用途的小衛星為主要任務,比如幫助覆蓋飛機和火車上的網際網路連接。藍箭航天技術有限公司正在研製的中型液氧甲烷運載火箭朱雀二號,則將配備天鵲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
  • 揭秘中國版「SpaceX:中國的火箭創業公司正在崛起
    固體火箭發動機的交易合同一旦籤下來,張昌武和他所建立的藍箭空間科技有限公司,將發射中國第一顆發射衛星入軌的商業火箭。目前該火箭的設計工作全部完成,發動機來了可以直接送入湖州的工廠進行總裝。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該公司是商業航天開放後市場上為數不多的民營火箭創業公司之一,創始人張昌武金融行業出身。合作方的集團層面始終沒有表態,張昌武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
  • 國內民營火箭企業達41家,短期角逐商業模式,終極競爭廉價發射
    去年10月,作為國內首個發射入軌衛星的民營公司,藍箭航天也在酒泉折戟。紅白雙色的「朱雀一號」在升空300多秒後出現異常,其搭載的央視綜藝節目《加油!向未來》的定製衛星未能飛向「未來」。如果說2018年讓民營火箭卯足勁兒競爭的,還是誰能率先完成亞軌道發射(註:現有飛機的最高飛行高度和衛星的最低軌道高度之間),到了2019年,技術競爭的焦點已經變成誰能第一個發射入軌運載火箭。
  • 中國民營航天的「星星之火」
    在這一背景下,2015年,北京藍箭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現為藍箭航天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應運而生,聚焦於商業航天應用市場,主要從事研製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及中大型商業運載火箭。在成立之初,公司就獲得了創想天使基金千萬元天使融資。而同一時期的徐鳴,正在經歷其人生的第一個高光時刻。
  • 民營火箭 夾縫求生
    固體火箭與液體火箭技術優劣對比丨中金公司研報[19]固體火箭的困局固體運載火箭是民營火箭公司的探索太空的首選,但他們遇到了不少困難。首先,他們要面對技術和市場都領先的國家隊。目前,「龍」系列產品規劃為「捷龍」固體商業運載火箭系列和「騰龍」液體商業運載火箭系列兩大類[16]。「捷龍」系列中的首個型號——捷龍一號已經在2019年8月17日首飛成功[17]。國家隊在固體商業火箭上有諸多技術積累和顯著的先發優勢,那麼民營火箭公司呢?融資額度暫且不提,技術也存在代際差距。
  • 探訪湖州山裡的中國民營火箭企業:「朱雀二號」百分百國產化
    藍箭航天位於湖州的廠房。澎湃新聞記者 陳雅儒 圖藍箭航天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杜方平告訴澎湃新聞,這處廠房有2.5萬平方米,主要用於運載火箭發動機的研製,20公裡外的山中,還有一個發動機熱態實驗中心,每臺發動機都要在那裡做點火試驗,以便發現發動機的薄弱環節進行更新迭代。
  • 中美航空航天企業3D列印技術應用進展
    航天科技一院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總設計師李東曾經介紹稱3D列印將為今後火箭的主承力部段輕量化結構設計與製造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2019年上半年,星際榮耀完成了15噸級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焦點1號(JD-1)的渦輪泵與副系統聯合試驗。據公開信息顯示,焦點1號發動機渦輪泵75%的零組件採用3D列印工藝,燃氣發生器採用全3D列印工藝,零件數量減少60%。7月,該公司取得中國民營火箭公司的首次成功「入軌」發射。
  • 馬斯克的載人火箭都上天了,中國的民營火箭發展到哪一步了?
    從2014年起,已有多家民營火箭公司成立,拉開了中國民營火箭的序幕。從融資和估值來看,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星際榮耀」)、重慶零壹空間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零壹空間」)及北京藍箭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藍箭航天」)成為目前的第一梯隊,備受市場的關注。但相比今年已經成功發射11次的SpaceX,中國的民營火箭們還處在技術和商業探索的初步階段。
  • 中國民營航天邁出重要一步,各方面指標創下國內最高紀錄
    來自我國的民營企業藍箭航天研製的朱雀二號運載火箭完成點火試車,其中代號為「天鵲」的航天發動機通過了考核,其中各方面指標創下了國內的最高紀錄,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一流水準。
  • 2021年,中國商業航天如何「殺出重圍」?
    日前,在騰訊新聞「空天計劃」推出的《星空對話》第三期上,針對這些問題,如是資本董事總經理張奧平、藍箭航天火箭研發部總經理戴政、國科嘉和基金合伙人丁潤強,進行了探討。成本是最重要的一環對於中國商業航天的發展,成本問題無疑是最重要的一環。戴政認為,中國商業航天技術上的突破和創新都是為了服務其商業價值,未來商業運載火箭的主流一定是「成本最優」後的選擇。
  • 支撐長五復飛成功,液體火箭發動機都有哪些?
    液體火箭發動機決定了火箭進入空間的能力,是運載火箭最關鍵的技術之一,長徵五號火箭使用了兩種推進劑組合和和三種循環方式的火箭發動機,不同的液體火箭發動機也有著不同的性能和用途。美國的大力神/泰坦火箭芯級使用肼基發動機,發動機技術來自同名液體洲際飛彈 液氧煤油發動機綜合性能好,但它的氧化劑使用液氧,使用起來還是不大方便。
  • 這家企業突破可回收火箭關鍵技術
    日前,中關村示範區企業藍箭航天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完成了液氧甲烷針式噴注器試車,這是國內第一個通過充分熱試車驗證的液氧甲烷針栓式噴注器 要成功研發一枚可回收運載火箭 首先要擁有一型 可以大範圍調節推力的火箭發動機 而針栓噴注技術 則是發動機實現深度變推力的核心技術之一
  • 中國的SpaceX商業航天民間多強,看重慶北京深圳長沙武漢長春等
    1,藍箭航天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藍箭航天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部位於北京市,是國內領先的液體火箭研製和運營的商業公司。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際宇航聯合會(IAF)會員。公司致力於研製以液氧甲烷作為推進劑的新型動力火箭產品,為市場提供高性價比、安全可靠的發射服務。
  • 航天科技月報|藍箭航天完成12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天兵科技完成數...
    編者按:行業月報,縱覽本月商業航天遙感行業焦點。本月商業航天領域繼續升溫,受到一二級市場的關注與認可。國內民營航天企業又出現了超過十億級別的融資事件,藍箭航天完成12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天兵科技完成數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航天科技集團所屬的中天火箭也成功登陸深交所上市,並在連續數個交易日內出現漲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