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3年,針對航天領域創新力不足的問題,小布希此前對此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頒發了《國家航天運輸政策》和《美國國家航天政策》。自此,具有私人性質的航天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打破了由白宮與巨頭壟斷的行業現狀。其中,由馬斯克創立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經過17年的瘋狂發展,正式成為首個掌握載人飛船製造和發射能力的私營公司,目前已經成長為該領域的先驅者與開拓者。
就在今年5月末,SpaceX研發的載人龍飛船發射成功,拉開了商業航天領域的序幕。其發射所用的獵鷹-9號起飛推力6806千牛,起飛重量541噸,近地軌道最大載荷22.8噸,地球同步轉換軌道最大載荷8.3噸。在發射成功後,該型火箭準確的降落在了預先準備的海上浮動臺上,成功實現了再回收。據悉,火箭回收技術至少可以節省90%以上的成本,這為後續發展商業載人航天提供了支撐。
在龍飛船發射成功後,部分人對中美之間在航天領域的差距發出疑問,甚至有人認為中國航天還不如人家的民營企業。從一定程度上來說,SpaceX取得了相當了不起的成就,但與中國國家隊相比存在著很大的差距,中國航天研發的長徵5號綜合性能遠超獵鷹-9號。此外,國家隊在航天領域探索的範圍非常廣,載人航天僅僅是一小部分,這一點馬斯克也遠遠無法企及。馬斯克在航天領域所取得的成功,更多的是一種商業理念的成功,帶給該領域無限的的活力與想像力,這才是馬斯克最成功的的地方。
在私人航天領域,中國私人民企與SpaceX才存在技術與理念上的差距。目前,中國最為著名的航天民企有藍箭與星際榮耀。其中,藍箭注重液體運載火箭系統領域,產品有朱雀一號、朱雀二號。這款型號的火箭噸位非常小,搭載能力僅及獵鷹-9號的零頭。星際榮耀近些年在火箭回收技術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其研發的焦點一號發動機完成二次啟動試車,為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的成功入軌發射奠定堅實基礎。
SpaceX成功的背後,既離不開馬斯克本人大膽的創新理念,更離不開NASA在技術與資金方面的支持。中國民企要想取得大的成功,既需要充分發揮人才優勢,也需要國家隊的大力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