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最後一公裡」: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在京成立

2020-12-27 澎湃新聞

打通「最後一公裡」: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在京成立

2020-08-14 16: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0年8月7日,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藥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在北京成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周杰副司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科學傳播和成果轉化中心唐隆華副主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孫永章副秘書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醫學科學部原中醫中藥學科主任王昌恩教授,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朱立國院長,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王顯院長,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胡元會副院長,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商洪才副院長,以及全國主要三甲中醫院科研管理負責人、中成藥企業研發負責人出席了會議。會議由張霄瀟主持。

周杰副司長指出,本平臺應按照中國科協「科創中國」相關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充分發揮學會的優勢和作用,一是在完善成果轉化管理機制上下功夫;二是嘗試建立高水平的中介技術服務人才隊伍;三做好科技成果評價及標準建設工作。孫永章副秘書長希望平臺各成員單位精誠合作,真正實現產學研協同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真正打通中醫藥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裡」,為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會上,20餘位三甲中醫院科研處負責人和20餘位生產企業研發負責人及投資人針對如何抓住《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中藥註冊管理專門規定(徵求意見稿)》等政策機遇推動中藥研發,如何做好平臺組織管理和中介技術服務等方面的內容,進行了主題發言或專題研討。同時,公布了654項各成員單位的科研成果,其中具備人用經驗的院內製劑成果171項,32家企業提出了15個類別的研發需求。此外,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宣武醫院科技處尹志臣教授還分享了該院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經驗及成功案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醫學科學部原中醫中藥學科主任王昌恩教授受聘中醫藥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科技處負責人田貴華教授為秘書長。

參會嘉賓

【現場專家領導】

周 傑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副司長

唐隆華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科學傳播和成果轉化中心副主任

孫永章 中華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

王 慶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綜合處副處長

王昌恩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醫學科學部原中醫中藥學科主任

朱立國 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院長

王 顯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院長

胡元會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副院長(主持工作)

商洪才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常務副院長

於宏偉 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評審部負責人

張霄瀟 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普部負責人

付建華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科研處處長

魏軍平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科研處處長

劉寶利 首都醫科大學北京中醫醫院科研處處長

田貴華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科技處負責人

王 樂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科研處處長

李小黎 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科技處處長

居文政 江蘇省中醫院科研處處長

赫 軍 中日友好醫院藥學部副主任

尹志臣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科研處成果轉化負責人

董學軍 北京扶陽國際中醫研究院院長

邱 媛 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創新服務平臺副會長

葉曉林 廣州常享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 儀 北京北昆影業有限公司CEO

張農山 江蘇省中醫院科研處

李自剛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科技處

李新龍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科技處

郭天星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科技處

【線上參會專家】

安紅梅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科研處副處長

蔡樺楊 廣東省中醫院科研處處長

顧翠峰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科技處處長

黃可兒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科研處處長

李光哲 長春中醫藥大學科研處處長

張春雁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科研處處長

魏 戌 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科研處副處長

朱少璇 廣東省生物醫藥創新技術協會執行會長

【現場企業代表】

趙立軍 未來藥業董事長

吳建彬 中信華盛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童 豐 北京誠濟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徐 意 北京同仁堂研究院副院長

孫 虹 麗珠集團副總經理

關 平 長白山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吳曉明 煙臺東誠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李曉祥 未來藥業 席科學家

王 賀 未來藥業市場總監

金 秋 未來藥業研發總監

周 鴻 天津中新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楊曉宏 天津中新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質量部部長

汪 平 河南羚銳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總監

王玉莉 北京漢典製藥有限公司信息總監

周海燕 亞寶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院長

楊芮平 亞寶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任

本微信號為中華中醫藥學會官方微信,郵箱:xinxibu102@126.com

原標題:《打通「最後一公裡」: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在京成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裡」 這場高規格表彰會在大科城舉行
    表彰會現場項目籤約紅網時刻長沙12月22日訊(記者 賀衛玲 通訊員 瞿辰)以專利為重要形式的科技成果,只有與需求結合才能體現價值,只有與市場結合才能產生經濟效益。長沙市人民政府對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農業大學等三所高校頒發駐長高校智慧財產權在長轉化突出貢獻獎獎牌,並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20元的獎勵;對中南大學胡嶽華副校長、湖南中醫藥大學葛金文副校長等10個創新團隊頒發優秀創新團隊獎牌,分別給予每個團隊10萬元的獎勵;對中南大學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等3家機構頒發優秀服務機構獎,分別獎勵10萬元。
  • 昌發展公益直播課校城融合專場 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裡
    科技成果轉化是實現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的關鍵環節,此次疫情引發傳統企業技術創新意識的深度覺醒,該如何推進高校科研院所創新技術在成果轉化及技術創新領域的應用?應怎樣加速產業資本賦能,補齊科技成果轉化的要素短板?
  • 集中力量辦大事:中醫藥防治重大疾病基礎研究平臺在京成立
    8月29日,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藥防治重大疾病基礎研究平臺成立大會在中國科技會堂召開。會議由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普及部負責人張霄瀟主持。中華中醫藥學會王國辰副會長指出,平臺的成立與發展離不開各家科研院所的大力支持,中醫藥防治重大疾病基礎研究平臺應當集合各大實驗室的資源優勢,破除基礎團隊間「各自為政」的孤立局面,優化中醫藥基礎科研機制,集中力量辦大事,為提升我國中醫藥基礎科學研究的硬實力協同共進
  • 「遠非最後一公裡」:從科技成果轉化總被放在報告最後一頁說起
    作者 |秦志偉 「成果轉化為何總在校長工作報告最後一頁?」 在2020年中國科技峰會系列活動青年科學家學術生態與創新文化主題沙龍上,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副主任陳耀軍這一發問,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是全國唯一經省級政府批准設立的聚焦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其重要使命是幫企業轉型、幫老師創富。
  • 中醫藥學會,只比新中國小一歲!慶祝北京中醫藥學會成立70周年
    北京中醫藥學會作為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個中醫學術團體成立於1950年,它不僅引領了新中國中醫藥學術的發展,還開創了新中國中醫藥教育的新局面,70年來見證岐黃進步,促進學術交流,為中醫藥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 江西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做到企業裡
    在今年5月份,該校就和江西省興國縣籤訂了合作協議,約定在「紅軌」的成果轉化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聚焦行業和地方經濟發展需求,學校通過市校共建創新轉化高地、百名博士教授進百企、舉辦科技成果專場對接會等舉措,讓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插上『翅膀』,飛越科技創新的『最後一公裡』。」江西理工大學黨委書記楊斌表示。 高校是江西省科技創新的主力軍。
  • 產教綜合 打通光電子晶片產業化「最後一公裡」
    原標題:產教綜合 打通光電子晶片產業化「最後一公裡」   以信息技術和製造業融合創新為主要特徵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興起,將對人類社會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但總體來說,與發達國家還存在明顯差距,特別是在測試和封裝方面,成為制約光電子晶片產業化的「最後一公裡」。   上海交大-平湖智能光電研究院封裝測試平臺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深入踐行產教融合,上海交通大學和平湖市人民政府合作,於2019年3月共建成立了上海交大-平湖智能光電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
  • 上海大學加強服務體系建設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上海大學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決策部署,加快高質量服務體系建設,努力打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最後一公裡」,努力為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效能作出積極貢獻。  加強組織領導,打造高效體系。
  • 中華中醫藥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召開
    12月5日,中華中醫藥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京召開。
  • 福州市科技成果轉化公共服務平臺APP上線 已發布科技成果1200多項
    新華網福州12月15日電(蔣巧玲)14日,福州市科技成果轉化公共服務平臺APP正式上線,這是福州市推進線上技術轉移平臺建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舉措。目前,該平臺已發布科技成果1200多項,發布技術需求70多項。  福州市政府新聞辦14日召開新聞通氣會,通報該平臺建設相關情況。
  • 王忠林調研科技創新:解決「最先一公裡」和「最後一公裡」問題...
    王忠林調研科技創新:解決「最先一公裡」和「最後一公裡」問題,加快成果轉化 2020-11-11 05: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將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弘揚光大」
    中科微至即「中科微至智能製造科技江蘇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科學院開展「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專項行動」以來,又一衝上科創板的「弘光專項」項目,在中科微至之前,還有寒武紀、中科星圖、仕佳光子。  「『弘光專項』,寓意就是將重大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弘揚光大。」
  • 中華中醫藥學會心血管病分會組織召開救心丸綜合評價專家研討會
    2020年8月23日,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中華中醫藥學會心血管病分會承辦的救心丸綜合評價專家研討會在京召開。
  • 將重大科技成果的轉化「弘揚光大」—新聞—科學網
    11月26日,「中科微至科創板IPO(首次公開募股)獲受理,擬募資13.39億元」的消息不脛而走。
  • 2019上海科技成果轉化白皮書Unit2:上海科技成果轉化實踐
    轉化加速發揮功能型平臺集成效應上海聚焦重大戰略新興產業領域,依託龍頭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力量,按照「一臺一策」的原則,全市已建成或培育各類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近20家,旨在連結技術創新、產品開發、工程化生產、創業孵化服務等創新全鏈條,集聚和培育一批創新型企業,發展壯大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 王忠林在華中科技大學調研科技創新:解決「最先一公裡」和「最後一...
    王忠林在華中科技大學調研科技創新:解決「最先一公裡」和「最後一公裡」,加快成果轉化 2020-11-11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於文明當選中華中醫藥學會第七屆理事會會長
    12月5日,中華中醫藥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京召開。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書記餘豔紅,中國科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孟慶海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於文明當選中華中醫藥學會第七屆理事會會長。
  • 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19年度報告出爐!
    (一)打通政策鏈,轉化制度日益健全。在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中,一些單位成立由高校院所主要負責人牽頭的成果轉化工作領導小組,出臺具有可操作性的科技成果轉化管理制度。上海交通大學形成完成人實施成果轉化項目「五步轉移法」和作價投資項目「授權投資+產權分割」新機制,實現成果轉化模式與機制創新。  (二)瞄準國家戰略及市場需求,推動高價值成果產業化。
  • 2020年中國科技峰會系列活動:錢學森中醫藥現代化原創理論青年科學...
    2020年中國科技峰會系列活動:錢學森中醫藥現代化原創理論青年科學家沙龍在京召開 2020-09-28 15: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