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學霸」大叔賣香蕉學英語 為了招待外國顧客

2021-01-07 水母網

煙臺「學霸」大叔賣香蕉學英語

鬧市裡背單詞注音標,為了看懂廣告牌、招待外國顧客

YMG記者 徐立業 攝影報導

李培勇一邊擺攤一邊學習英語。

翻破了的《英漢詞典》是撿來的。

高考政策調整,英語比重下降,這讓「中國人到底該不該學英語」成為一個熱門話題。咱先別說那些風華正茂的學子,您認為擺路邊攤的該不該學英語?57歲的李培勇大叔在南洪街擺攤賣香蕉多年了,他用實際行動回答了這個問題:一本撿來的破《英漢詞典》、一本帶英語單詞的雜誌,利用賣香蕉的間隙,他當起了英語「學霸」。

鬧市區有人學英語

「bananas、magic bananas(香蕉、神奇的香蕉)……」昨天下午,記者路過南洪街一個路邊水果攤時,被一連串清脆的英語發音所吸引。循聲而去,記者發現,竟然是賣香蕉的攤主。

香蕉攤位於南洪街中段南側路邊,一輛小型腳蹬三輪車是攤位的主體,上面擺著幾箱香蕉、一個錢箱子和一臺電子秤,攤位裡面,緊緊裹在大衣裡的攤主,正手持一本雜誌,念念有詞地練習英語發聲。

教育部高考改革總體方案本月初露端倪,在北京、山東等地近日相繼出臺降低英語科目分值比重、取消英語聽力等「弱化」英語高考的計劃。

高考弱化英語,是否意味著英語並不重要?且聽香蕉攤主怎麼說。

學英語的3大功效

李培勇手裡的那本舊雜誌上,有一篇名為《神奇香蕉可預防十種常見病》的文章,標題以英文為主,輔以中文。李培勇正在讀的就是這個英文標題。

「千萬別採訪我!他們會笑話我的!」面對採訪,李培勇再三推辭。他也知道,他的舉動有些另類。再三溝通下,李培勇說出了他學英語的3個用處:看廣告牌、看香蕉名字、招待外國顧客。

「你看看,現在這些門頭廣告牌,每個都帶著英語,有些乾脆全是英文的。不學英語,我根本看不懂啊!」李培勇指著南洪街上隨處可見的門頭、燈箱廣告牌說。他還指著香蕉箱子上的英文告訴記者,批發來的很多貨都有英文標註,不學點英文,顧客問起來,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另外他也表示,這兩年老外越來越多,招呼外國顧客英語作用很大。

「遇到老外,會兩句英語,也是展示咱煙臺形象啊!」李培勇說。

這位攤主不一般

記者看到,英文標題上的很多單詞還被標註了音標,以糾正發音。李培勇說,那些音標,是他藉助《英漢詞典》的幫助,標註上去的。李培勇從一個香蕉箱子裡拿出了那本破舊的《英漢詞典》,封面被膠帶纏得很密實,但仍然起皮了。

「這是我撿的。」他說。

李培勇今年57歲,是牟平水道人,已經在此擺攤5年了。以前,他是煙臺交運集團交通技工學校的一名教師,教汽車發動機理論。後來學校倒閉,他也就跟著下了崗。雖然以前做過教師,但是他表示,自己的英語基礎非常差。

關於「中國人到底該不該學英語」的爭論,李培勇也有所耳聞,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學習的動力。

 

相關焦點

  • 學英語的初衷各不同 每天堅持你也能成學霸
    我的表姐是學霸之七:今天,錢小多寫了各種職業的單詞。我很高興,因為我終於知道,世界上,除了醫生和記者,還有那麼多的職業可以選擇,諸如老師,諸如司機,諸如作家,諸如畫家。我也不打算出國,我也不想當英語老師,我是不是也不用好好學英語?錢小多面露疑惑,不過很快她就說,學英語不一定是為了出國,也不是非要當英語老師。那是為了什麼?錢小多皺眉說,我爸媽學英語是為了看外國的醫學資料,我大舅學英語是為了考研究生,考上後苦練口語是為了跟外國教授交談,為了出國交流方便。我小舅苦學,也是為了考研究生,雖然沒考上。
  • 大叔擺攤賣麵條,8塊錢一碗,每天都擠滿顧客,早早就收攤
    大叔擺攤賣麵條,8塊錢一碗,每天都是擠滿顧客,早早就收攤!現在我們對吃的追求可以說真的是越來越高了,特別是對於一些大家都比較公認的美食都是是非常熱衷的,對於這些大家都認為好吃的東西總想買一些嘗嘗。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大叔擺攤賣麵條,8塊錢一碗,每天都是擠滿顧客,早早就收攤!
  • 外國大叔街頭賣彩色糖果,五顏六色太養眼,這怕是在吃色素
    外國大叔街頭賣彩色糖果,五顏六色太養眼,網友:這怕是在吃色素在國外有非常多的街邊小吃,有的小吃是在國內傳過去的,也有一些小吃是當地的特色美食。那麼,今天小優要說的這一種小吃其實是一種五顏六色的糖果,我們一起看看吧。
  • 大叔賣30年「柴火肉」,10元自助,顧客排長隊,進去一看被坑了
    咱們這一次就來講一下大叔賣30年「柴火肉」,10元自助,顧客排長隊,進去一看被坑了。小七是一個很喜歡吃街邊攤的人,只要是看到好吃的,基本上都會過去買一些回來吃,像昨天小七就看到一家小吃攤,雖然說門店不是很豪氣,但是去裡面吃東西的人還是挺多的,裡面的顧客一個接著一個,特別的多;當時小七也就過去湊了一下熱鬧,才知道賣的小時是「柴火肉」,而且還特別的便宜,賣10元一個人,自助的,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 大叔賣「這種雞」100元1鍋,一天限量18鍋,顧客:不預定的吃不到
    大叔賣「這種雞」100元1鍋,一天限量18鍋,顧客:不預定的吃不到中國素有「烹飪王國」這個美譽。在中國這個大家庭裡,我們有五十六個小家庭,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美食吃前有期待、吃後有回味的東西。美食遭遇心情的時候,美食已不僅僅是簡單的味覺感受,更是一種精神享受。
  • 大叔集上賣醬牛肉,1斤45元,顧客排長隊,鄰攤老闆:傻子才會買
    大叔賣「良心醬牛肉」1斤42元,顧客排隊搶著買,鄰攤:聰明人才不買!轉眼間還有17天,2020年就要過去了,這一年必將深深地印在我們的腦海中。過去的終將過去,著眼未來,心若大海,期待2021年會更好!前幾天趕大集時,從一位大叔那裡花90塊錢,買了2斤多醬牛肉,1斤只要42元。每次來趕大集時,顧客都拍著長隊搶著買,這可刺激了鄰攤的門店老闆,並時不時地對他攤位上的顧客說:聰明人才不會買呢,一斤生牛肉都40元了,稍微一想就知道不是啥好肉,傻子才會買。
  • 濟南有個很少上網的網紅山師大叔,有顧客從哈爾濱成都來找他的店
    打開視頻軟體,#山師大叔#話題下的視頻播放量有5.9億次,點讚最多的評論是「大叔是在替仇人看店嗎?」「送這麼多真不虧本嗎?」天津、成都、哈爾濱……來自各個城市的人刷到大叔賣化妝品的視頻,有不少會特地計劃行程趕來見一見本尊。現在市面上銷量高的化妝品動輒成百上千,大叔的東西賣得這麼便宜,好用嗎?外地的顧客來一趟不容易暫且不考慮,那本地的回頭客多不多?
  • 大叔街邊賣「良心」自助餐,15元1位隨便吃,顧客大老遠排隊來買
    轉載自百家號作者:行走中D美味大叔街邊賣「良心」自助餐,15元1位隨便吃,顧客大老遠排隊來買!中國地大物博,美食的種類也是有很多的,而且每個地方都有著不同特色的小吃,因為地理環境不同和文化差異不同,所以美食也是有很大區別的。
  • 有個賣水果的大哥快40歲了每天還堅持背單詞學英語
    武華說,自己做事全憑興趣,賣水果是他的興趣,學英語更是。2003年,他帶著老婆到廣東江門打工,還特意花了八百元錢報了個英語培訓班,工作之餘他也都在學英語。起初,這一做法連老婆都不支持,「你這麼大年紀了還學什麼英語,要上大學嗎?」但武華不顧老婆的反對,每天堅持聽英語廣播,看英語書,背單詞,熱情絲毫不減。
  • 農村大叔賣「特色雞」1鍋100元,每天限量18鍋,顧客:預定才能吃
    農村大叔賣「特色雞」1鍋100元,每天限量18鍋,顧客:預定才能吃現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是越來越高了,那麼在平時的生活中,人們對於這種美食也是需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對於現在的很多人來說,他們在吃東西的時候是非常的喜歡吃一些比較稀罕的東西吧,因為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之後,這種美食在我們生活當中就越來越多自然也是不缺乏常見的美食的
  • 學霸這樣學英語:a square meal到底什麼意思?
    學霸這樣學英語:a square meal到底什麼意思? 「網際網路+」時代解決英語「什麼意思」問題的方法十分便利。但是涉及的學習問題是「用中文學英語」,還是「用英語學英語和記英語」問題。 因此,在「網際網路+」時代學英語必須學習「學霸」學習英語的辦法。
  • 鮮美煙臺·古城印記丨建築(十三)外國洋行在煙臺,記錄開埠那些事兒
    攝影:竹子  1861年,煙臺門戶被打開後,田園詩般的本土工商業資本主義萌芽卻被工業革命後全球擴張的帝國主義銀行、洋行所取代,截至解放前,先後有40多家外國企業在煙臺經商,其中13家洋行和銀行在煙臺山下安營紮寨建起了風格各異的洋房
  • 大叔常年賣這面,15元一碗,一天能賣600碗,顧客紛紛慕名前來
    大叔常年只賣「一種面」,15元一碗,一天能賣600碗,顧客紛紛慕名前來。這位大叔開店多年,經營種類也只有麵條,不過生意卻異常火爆,原來這位大叔做的是羊肉燴麵。羊肉燴麵作為經典的麵食之一,對食客有著獨特的吸引力。寒冷的天氣中,吃上一碗熱騰騰的羊肉燴麵,暖流瞬間流遍全身,再不懼寒冷。現在給大家分享一個家常版的羊肉燴麵。
  • 農村大叔開烤鴨店,進店「送兩隻」烤鴨,顧客是多,可怎麼盈利?
    面對大量競爭對手的時候,應該怎麼做才能俘獲顧客的「芳心」呢?打折?發傳單?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個案例,烤鴨店老闆推出「只要顧客進店,就免費送兩隻烤鴨」,引得顧客紛紛前來,老闆不但不虧錢,還賺得盆滿缽滿。在菜市場裡面賣烤鴨的也有兩位老闆,看見這家新開的烤鴨店的做法,都十分惱火,畢竟搶走了自己的生意。可是當他們知道這家烤鴨店在免費送烤鴨的時候,立馬開始幸災樂禍,還希望新的烤鴨店門口排隊的人越來越多,畢竟來免費領烤鴨的顧客越多,老闆就越虧錢。
  • 老奶奶賣「地鍋肉」,有人嫌髒不願買,識貨大叔全打包!
    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著很多吃貨,他們為了尋找全世界最好吃的美食,甚至開著跑車跑遍全中國去尋找那各個地區特色的美食。甚至不惜花高代價坐飛機跑到外國,尋找那些從未見過的美食。其實在你的身邊也存在著一些很不起眼的小吃,只要你擦亮自己的眼睛,總會發現。那些不起眼的小吃,也有他們獨一無二的味道。
  • 大叔街邊賣「一坨肉」1斤40元,路人只看不買,顧客:你們不識貨
    文/Dimo大叔街邊賣「一坨肉」1斤40元,路人只看不買,顧客:你們不識貨!最近,一位大叔賣的一坨肉火了,很多人都過去圍觀,有好大一坨肉,每次都是割下來,給到顧客手裡面。每次顧客來的時候都直接切好給到顧客手裡,牛肉看起來不錯,但是當付錢的時候,居然是40塊錢1斤。實際上還是很貴的,但是不影響孩子吃飯,過的人過他家的牛肉真的非常的好吃,因為這位老大爺把牛蹄筋和牛肉都用一種特殊的工藝壓在了一起。直接吃起來非常的有嚼勁,而且是純正牛肉做成的,這樣一大坨正好保證這一天的量,如果還想再吃,那就需要第二天再來了。
  • 當你啥也沒有時,牢記猶太人「賣香蕉」思維,別等後悔了才醒悟
    在這個民族裡,流傳了許多賺取財富的小故事,比如下面「賣香蕉」的故事,可以一起來思考。一位猶太青年名叫加利,他在一家水果店做店員,老闆看中了他做事勤懇的品質,於是很快便提拔他為店長。為了讓自己的門店的生意越做越強,他準備改變策略,想出新的經營方式。於是他開始研究消費者的心理,而且還想出了一些促銷活動,沒有多久就變成了整條街上生意最好的一家門店。但是有一天,水果倉庫突然起了大火,倉庫裡還有剛進的15箱香蕉,好在大火撲滅後香蕉並沒有太大損失,只是表面上都被火燻出了一些小的黑斑點,很難看。
  • 沒錢沒人脈時,牢記猶太人「賣香蕉」的思維,別等50歲以後才頓悟
    升級為店長的亞默爾,職責也隨之升級,從原來的銷售,變成了需要思考如何在當地的水果店中脫穎而出,為了吸引更多的顧客,亞默爾沉下心來仔細研究了消費者的心理,並且制定了相關促銷活動,沒用多久就變成了當地生意最好的水果店。
  • 深圳女招待短裙絲襪「美麗凍人」 顧客心痛(圖)
    記者調查證實,這些女招待在寒風中一邊工作一邊瑟瑟發抖。  市民嚴小姐上周五向本報熱線反映,12月16日,深圳市氣象臺發布今年入秋以來首個寒冷黃色預警信號;17日晨,我市最低氣溫降至2.4℃,創下歷史新低。由於此次寒潮具有降溫幅度大、過程溫度低、北風強勁的特點,他們全家及周圍同事朋友全部裹上厚厚的羽絨服出門。
  • 貴州一位大叔賣爆米花餬口,換身衣服收入翻了四倍
    有的人藉助直播平臺,將滯銷的農產品賣往各地,有的人藉助短視頻的力量,將自己原本冷冷清清的小生意瞬間做得紅紅火火。就比如近日貴州貴陽一位賣爆米花的大叔,只是工作時換了一身衣服,收入就翻了好幾倍。據了解,近日,貴州貴陽一位做爆米花的李大叔,因配合顧客拍變裝的視頻,沒想到因此走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