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讓百姓吃得飽還要吃得好——夯實糧食安全...

2020-12-16 安徽網

吉林省梨樹縣國家百萬畝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核心示範區(7月23日攝)。 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新華社北京7月27日電 題:讓百姓吃得飽還要吃得好——夯實糧食安全基礎端牢中國飯碗

新華社記者陳俊、褚曉亮、孟含琪

民以食為天。解決好十幾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始終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省考察時又特別指出,吉林要把保障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鬆抓好糧食生產。

從東北黑土地到中原大地,再到江南魚米之鄉,新華社記者近期採訪發現,各地正著力發展現代種業,不斷提升耕地質量,推進綠色轉型……中國人用沉穩有力的雙手託起中國碗,不僅吃得飽,還要吃得好。

中國碗裝更多中國糧

黑龍江省海倫市自新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付正武查看土壤情況(6月9日攝)。 新華社記者 王建 攝

盛夏,黑龍江省海倫市自新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大豆田已經封壟。合作社理事長付正武說,這大豆品種是「東生17」,正常年景畝產量可達400斤,蛋白含量在40%以上。「東生系列」由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自主研發培育,具有高產、高油、高蛋白、抗倒伏等特點,已成為黑龍江省內許多地區的主打品種。

近年來,我國糧食作物育種技術不斷突破創新,玉米、大豆、水稻等主要糧食作物產量持續提高。

吉林省松原市長嶺縣光明鄉完成備耕整地工作後等待耕種的玉米地(4月23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第三代雜交水稻2019年10月首次測產取得畝產1046.3公斤的成績,耐鹽鹼水稻(海水稻)稻作改良試驗面積增至萬畝以上,2020年在全國推廣超級雜交稻品種「超優千號」千萬畝以上……在袁隆平等科研人員助推下,我國水稻良種培育不斷創新,產量屢攀高峰。

在世界三大主糧中,雜交育種難度最大的小麥育種也在取得新突破。在山西,歷經40年鑽研,山西省運城市藍紅雜交小麥研究中心主任馮樹英團隊成功育成世界獨特的「F型小麥雄性不育系」品種。專家組評價,該品種雜種優勢十分明顯,為我國大幅度提高小麥單產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在山西省運城市雜交小麥創新基地,運城市藍紅雜交小麥研究中心主任馮樹英在查看雜交小麥長勢(5月31日攝)。 新華社記者 王飛航 攝

目前,「F型小麥雄性不育系」已完成關鍵環節科研攻關。與此同時,團隊又完成了第二代「F型小麥雄性不育系」的創製工作。「第二代產品雜種優勢更強,結實率更高。」馮樹英說。

不僅育好種,還要教農民種好糧。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邊昭鎮的農田裡,農民湯金鶴家玉米長勢旺盛。老湯家的農田是吉林大學植物科學學院教授崔金虎「幫種」的。

去年,崔金虎選用國內優質品種在90畝農田裡開展試驗,並教會農民科學的密植播種技術、施肥灌溉技術以及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經專家組測產,試驗田每畝比相鄰最好的玉米田塊增產80.9%。今年在崔金虎指導下,湯金鶴家採用新作業方式生產,高產增收在望。

一批批科研人員不懈奮力攀登,讓中國糧用上中國「種」,讓中國農民種好中國糧,不斷夯實糧食安全之基。

護好良田讓中國飯碗端得更牢

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不僅靠育良種,還要靠種良田。

在吉林松原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蓮花山村,順鑫農民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喜江說,以前這裡十年九旱,再加上粗放種植方式,腳下的黑土地逐漸變薄,種田收益越來越少。

吉林省梨樹縣國家百萬畝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核心示範區(7月23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3年前,合作社開始實施保護性耕作,秋收後將玉米秸稈還田,春耕時再用免耕播種機直接播種。「保護性耕作能夠保墒,減少風蝕,提高土地有機質含量。」劉喜江說,短短3年玉米產量大幅提高。

為了切實把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保護好、利用好,今年3月,有關部門聯合印發的《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2020—2025年)》提出,中央財政通過現有渠道積極支持東北地區保護性耕作發展,力爭到2025年,保護性耕作實施面積達到1.4億畝。

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也在各地不斷推進。廣西建設高標準農田約2660萬畝,佔基本農田面積的48.45%;安徽今年將建成4670萬畝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節水高效、穩產高產、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

站在山西省永濟市栲栳鎮略芝村地頭,成片玉米田一望無垠。略芝村黨支部書記武生魁說,村裡耕地是鹽鹼地,大家用井水澆地,澆過的地表都是白色的鹽巴。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後,村裡修了渠,用黃河水澆地改良土壤,再配合施用有機肥,耕地質量變化顯著。

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康達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民調試免耕播種機(5月7日攝)。 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武生魁告訴記者,項目區2200畝耕地每年可節水9.46萬立方米。小麥每畝平均產量由改造前的350公斤提高到381.2公斤,今年每畝平均產量更是達500公斤。「澆地、播種、施肥、收割都是機械化,人力投入少了,收入多了。」他說。

高標準農田更易進行科學的田間管理。在吉林省大安市佰澳格林農場,稻田被分成整齊的地塊,地塊配置了水位傳感器、流量檢測儀等,可以實現節水灌溉、精準灌溉的效果。

吉林省通榆縣邊昭鎮的村民在五井子村原址復墾的農田上犁地(3月31日攝)。 新華社發(顏麟蘊 攝)

重當前也謀長遠,各地推進「藏糧於地」,守牢耕地紅線,保護良田沃土,為保障糧食安全增添底氣。

中國碗裝好糧讓百姓吃得好

不僅吃得飽,還要吃得好。隨著我國糧食在生產數量上穩定提升,提升綠色品質、實現綠色生產有了更加從容的空間。

黑龍江慶安縣東禾水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聯社今年種植水稻36萬畝,其中有機水稻10萬畝,綠色水稻26萬畝,這一種植結構不是「拍腦袋」的結果。2019年底,這家合作社聯社通過對全國各直營店、網絡銷售平臺的銷售額、交易量、消費者評價進行大數據分析,制訂了種植計劃。

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農民駕駛條耕機整理土地(5月7日攝)。 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為順應市場需求,打造綠色有機農產品,減「肥」、控藥的「綠色農業」也在各地開展。在吉林省遼源市東遼縣白泉鎮集賢村,華晨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邊振華說,過去種地主要施用化肥,改用有機肥後,「明顯感覺土地有勁兒了」,產量也有小幅提高。在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岷江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好味稻水稻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相德優先採用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減少農藥使用,同時建立可追溯體系,讓百姓吃得放心。

為了種出口感更好的稻米,不少農民主動放「慢」腳步,「讓土地喘口氣」。

剛過去的夏收季,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石集鄉種田大戶許芳的3000多畝土地沒有收穫小麥,她卻不著急。「傳統的種植方式是一季稻一季麥,土壤肥力透支,水稻品質也逐年下降。」我國從2016年啟動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後,許芳嘗試以種植紫雲英代替小麥種植,開始「養地」。

吉林省梨樹縣國家百萬畝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核心示範區(7月23日攝)。 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花草種三年,瘦田變肥田。「紫雲英是綠肥,4月底是盛花期,將紫雲英翻耕到田裡,可以增加土壤肥力。」許芳說,輪作休耕提升了水稻品質,價格翻了兩三倍。隨著地力改善,種植下一季水稻時,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也減少了。江蘇很多農戶像許芳一樣嘗到甜頭,輪作休耕試點規模和範圍不斷擴大,面積逾百萬畝。

以綠色優質為導向,打造好品牌。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市場與信息化處處長韋斌華說,廣西從2018年開始以綠色食品為準入標準,打造「廣西好嘢」農業品牌目錄,共選出199個品牌,品牌總價值超1500億元。「廣西將做大做強『廣西好嘢』農產品品牌,讓百姓吃得健康,吃得好。」

碗中裝好糧,「綠色」生「金色」。在保障供給數量的同時,各地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不斷顯現,我國農業正向著綠色、優質方向發展。(參與記者:王建、宋曉東、薛欽峰、王飛航、趙久龍、陳健、周勉、何偉、姜剛、王君寶、吳慧珺、賈雲鵬)

相關焦點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特殊之年話豐收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特殊之年話豐收新華社北京9月22日電 題:特殊之年話豐收新華社記者萬怡、陳春園、姚子云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國廣大農民和基層幹部發揚偉大抗疫精神,防控疫情保春耕,不誤農時抓生產,堅持抗災奪豐收,為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今年豐收來之不易。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小餐桌」帶動「大文明」——制止餐飲浪費的...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小餐桌」帶動「大文明」——制止餐飲浪費的校園報告單新華社北京9月30日電 題:「小餐桌」帶動「大文明」——制止餐飲浪費的校園報告單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依靠雙手開創美好明天——各地通過扶持生產和...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依靠雙手開創美好明天——各地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穩定拔除「窮根」69歲的老陳高興地說:「今年春天花開得好,蜂蜜又能大豐收!」  陳昇發曾是龍山縣咱果鄉脈龍村的貧困戶,兩個兒子都有殘疾。  2015年以來,縣發改局駐村扶貧工作隊、長沙寧鄉市對口幫扶工作隊相繼來到村裡和鄉裡。挨家走訪後,扶貧隊結合陳昇發有養蜂技能優勢,幫助其擴大養殖規模、拓寬銷路。
  • 答記者問|如何讓學生吃得飽、吃得好?4問答詳解
    黨中央高度重視學生身心健康,近年來,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就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出臺了多個指導性文件,提出了明確要求。為確保讓廣大師生「吃的安全、吃的健康、吃的文明」,我們系統制定了學校食堂的這些政策,主要基於以下幾方面的考慮:一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個最嚴」要求,加強學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舉措。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新山水、新畫卷——生態環境保護新圖景掠影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新山水、新畫卷——生態環境保護新圖景掠影新華社北京5月19日電 題:新山水、新畫卷——生態環境保護新圖景掠影新華社記者牛紀偉、孫仁斌、高敬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念好「緊箍咒」,廉潔過佳節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念好「緊箍咒」,廉潔過佳節新華社北京10月8日電 題:念好「緊箍咒」,廉潔過佳節新華社記者王明浩、王井懷、尹思源「潔不潔,看過節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青春的顏色是什麼?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青春的顏色是什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升華。  五四青年節之際,新華社記者走訪全國多地,傾聽青年心聲,他們正在各條戰線上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讓青春在奉獻中煥發絢麗光彩。
  • 從吃不飽,到吃得好 ,「奇蹟」這樣造就!
    從當初5億多人吃不飽,到現在近14億人吃得好,滿足中國百姓口腹之慾的秘笈又在哪裡?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農業農村部聯合製作的4集專題片《中國糧的奇蹟》為我們揭曉了這背後的秘密。《中國糧的奇蹟》共四集,每集30分鐘,分別為《活力土地》《科技之力》《豐盈餐桌》《品質未來》,全片用真實的百姓故事,熱絡的生產、生活紀實現場,忠實記錄了中國土地上繁盛的生長和喜悅的收穫,以及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非凡智慧;全面講述了中國絕不能買飯吃、討飯吃,飯碗裡必須主要裝中國自己生產的糧食;生動展示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糧食安全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確立了以我為主、立足國內、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讓「舌尖上的節約」成為習慣——全社會營造...
    新華社記者 周自揚 攝(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讓「舌尖上的節約」成為習慣——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掃描  新華社北京8月20日電 題:讓「舌尖上的節約」成為習慣——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掃描  新華社記者陳俊、褚曉亮、孟含琪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從0到1」的堅守與突破:攀登科學高峰的那些...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主持召開科學家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為我國科技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攀登科學高峰艱難路途中,無數科學工作者執著堅守,一生志在一事,擇一事終一生,以「四個面向」為人生方向,為實現中國科技更多「從0到1」突破留下一個個動人心弦的故事。8月1日拍攝的之江天樞人工智慧開源平臺上線發布會現場。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為黑土加「油」——「耕地中的大熊貓」,我們...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  為黑土加「油」——「耕地中的大熊貓」,我們這樣保護  新華社長春8月4日電題:為黑土加「油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讓人民當家作主的大樹根深葉茂——從「民主...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讓人民當家作主的大樹根深葉茂——從「民主更加健全」品味我們的小康生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就是要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用制度體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更加健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徵程中展現出勃勃生機。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體育課在悄悄「變化」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體育課在悄悄「變化」 新華社北京12月1日電 題:體育課在悄悄「變化」 新華社記者趙東輝、王菲菲、劉揚濤、魏弘毅
  • 光華小學創建滿意食堂 讓學生吃得飽吃得好
    食品安全向來都最受人們所關注,延吉市光華小學嚴把食品安全關卡,努力創建師生滿意的食堂,在學生吃得飽、吃的好上下功夫。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大國巧匠——中國製造的青春未來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大國巧匠——中國製造的青春未來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   學設計對我來說難度不小,不僅需要熟悉100多種材料、工具,還要掌握平面設計、展示設計、市場營銷等專業知識。既要有美的愉悅,也要有誤差不能超過2毫米的精確。學習最「瘋狂」的日子,我滿腦子都是各式圖樣、色塊,手指起了皮,做夢都在畫圖。  努力不會被辜負,我感謝沒有放棄學習的自己。獲獎之後,很多公司向我拋來橄欖枝,我也在進一步提升技能。
  • 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吃得上 吃得飽 吃得好
    「午餐葷素搭配,讓孩子每餐都吃到熱乎乎、頓頓有肉的營養飯菜。」鴉兒溝小學校長馬生成介紹,營養改善計劃試點之初,每人每天按4.6元的標準,早晨提供一個熟雞蛋,中午提供一頓安全、營養、衛生的午餐,全年在校時間按200天計算。試點就是探路子,總結可借鑑、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2012年春季學期,固原在試點的基礎上,在全市農村小學實施營養改善計劃。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感受開放新魅力——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開局...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感受開放新魅力——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開局觀察新華社海口8月9日電 題: 感受開放新魅力——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開局觀察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綠色銀行」發工資、「股東」分紅來敲門...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綠色銀行」發工資、「股東」分紅來敲門……——探索長效脫貧致富新機制見聞習近平總書記今年在陝西考察時指出,要延伸產業鏈條,提高抗風險能力,建立更加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確保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  發展扶貧產業,重在群眾受益。建設「綠色銀行」、融入全產業鏈、貧困戶變「股東」……新華社記者近日採訪了解到,一些地方圍繞穩定脫貧機制加快探索,走出了一條條長效脫貧持續增收的新路。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給你最溫暖的擁抱——保護關心愛護抗疫一線...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給你最溫暖的擁抱——保護關心愛護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在行動新華社北京3月26日電 題:給你最溫暖的擁抱——保護關心愛護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在行動
  • 老公的減脂晚餐,在朋友圈火了,吃得飽吃得好,網友:吃不起
    體檢的時候,醫生就建議他,該適當減減體重了,多吃一些高纖維的蔬菜和水果,少吃油膩的大魚大肉。男人減脂,沒幾個願意吃草的,為了讓老公在吃得飽吃得好的同時把體重減下去老公的減脂晚餐,在朋友圈火了,吃得飽吃得好,網友:吃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