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九霄雲客
什麼是共情力過剩?
共情力是人與人交往中,所產生的情感的共鳴。是有共同經歷的人,對於同類事物所產生的心心相印的感覺。共情力處於正常水平的人,由於自己已經走出當時的情緒狀態,儘管能夠理解對方的感受,但是並不會因此而重新陷入到當時的心理困境。但是對於共情力過剩的人來講,他們不僅會深切地理解對方的感受,而且在心理層面也陷入了一種真實的困境。這種心理困境,指的是你自己並沒有親身體驗,但是你的好朋友親身體驗了,就好像你自己也親身體驗了一樣。
有這樣一則案例,一位女生的同桌是自己最好的朋友,最近得知她家裡面出現了一些問題。父母總是打罵她,導致她現在情緒很糟糕。本來自己想要勸解對方,但是被誤解了,以為自己是在嘲笑對方。真心想要幫助她,可是不知道怎麼辦。原本的內容很長,發生的事情也很多,在這裡不便公布。在我分析之後發現,她跟好朋友的關係近乎走向了一個「共生體」的關係,就是說你難過我也難過,你開心我也開心。我跟她說,你當然可以幫助她,但是這將意味著你放棄了自己成長的機會,而幫助另一個人成長。
共情力過剩的原因是什麼?
1、天生敏感,容易覺察到最細微的情感
共情力過剩的人天生敏感,他們對事物的觀察可以說是細緻入微。幾乎所有的情緒變化,在他們自己身上都曾經發生過。所以每當朋友談起自己的情緒變化時,總是能夠喚起他們曾經的感受和體驗。也許他們的朋友今天向他們傾訴,明天就已經忘了,而他們自己卻還沒有走出來。也就是說,他們的情緒很容易被喚起,卻很難回歸到平和的狀態。
2、在交往方面投入過多精力
嚴格來說,他們很善於交朋友,應該有很多好朋友才對。可是現實中,他們對於每一段關係,所投入的精力都太多了。所以,他們會覺得人與人相處會很累,能夠有那麼兩三個知心朋友就不錯了。這樣的人,會特別依賴對方,一旦關係確立,就不願意分開。以至於當這個朋友變了的時候,不得不和他分道揚鑣的時候,他自己很難接受這個結果。他們在幾個人身上投入了太多精力,就沒有辦法再關注其他人了。
3、抱團取暖心理
共情力過剩的人,對於情緒的掌控力是很微弱的。他們曾經的挫敗感、失落感、孤獨感、愧疚感,會在遇到另一個相同經歷的人後,重新被喚起、被點燃。他們沒有辦法解決掉這些問題,儘管幫不上什麼忙,但是也見不得朋友受苦。唯一能夠做的就是陪在對方身邊,這種心理叫做抱團取暖。
如何克服共情力過剩?
1、澄清移情
你應該時刻提醒自己,每當你聽到別人講什麼難過的事情,而你也因此感到難過的時候,這意味著你在體驗對方的經歷,而你實際上沒有這方面經歷。你要時刻澄清這種移情心理,你作為獨立的個體,可以理解別人的感受,但是沒有必要因為別人的感受而折磨自己。你自己需要成長,你要更加成熟一點,才能夠面對各種困境。
2、進行積極的共情
大部分共情力過剩的人,所共情的內容都是消極的情緒。很少人會因為別人經歷了一件高興的事情,而自己也會感到非常高興的樣子。如果你能夠真心對朋友取得的成就而開心,那麼你也會獲得一種積極的力量。多去試著和樂觀的人打交道,那麼你自己也會變得樂觀起來。你可以把共情力當作一面鏡子,你身邊的人每天都開開心心的,那麼你也會每天都開開心心的。
總而言之,不要把共情力看作洪水猛獸,只要你合理地掌握它,它就會為你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