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力過剩人格:幫不上什麼忙,見不得朋友受苦

2020-12-14 九霄心理

作者:九霄雲客

什麼是共情力過剩?

共情力是人與人交往中,所產生的情感的共鳴。是有共同經歷的人,對於同類事物所產生的心心相印的感覺。共情力處於正常水平的人,由於自己已經走出當時的情緒狀態,儘管能夠理解對方的感受,但是並不會因此而重新陷入到當時的心理困境。但是對於共情力過剩的人來講,他們不僅會深切地理解對方的感受,而且在心理層面也陷入了一種真實的困境。這種心理困境,指的是你自己並沒有親身體驗,但是你的好朋友親身體驗了,就好像你自己也親身體驗了一樣。

有這樣一則案例,一位女生的同桌是自己最好的朋友,最近得知她家裡面出現了一些問題。父母總是打罵她,導致她現在情緒很糟糕。本來自己想要勸解對方,但是被誤解了,以為自己是在嘲笑對方。真心想要幫助她,可是不知道怎麼辦。原本的內容很長,發生的事情也很多,在這裡不便公布。在我分析之後發現,她跟好朋友的關係近乎走向了一個「共生體」的關係,就是說你難過我也難過,你開心我也開心。我跟她說,你當然可以幫助她,但是這將意味著你放棄了自己成長的機會,而幫助另一個人成長。

共情力過剩的原因是什麼?

1、天生敏感,容易覺察到最細微的情感

共情力過剩的人天生敏感,他們對事物的觀察可以說是細緻入微。幾乎所有的情緒變化,在他們自己身上都曾經發生過。所以每當朋友談起自己的情緒變化時,總是能夠喚起他們曾經的感受和體驗。也許他們的朋友今天向他們傾訴,明天就已經忘了,而他們自己卻還沒有走出來。也就是說,他們的情緒很容易被喚起,卻很難回歸到平和的狀態。

2、在交往方面投入過多精力

嚴格來說,他們很善於交朋友,應該有很多好朋友才對。可是現實中,他們對於每一段關係,所投入的精力都太多了。所以,他們會覺得人與人相處會很累,能夠有那麼兩三個知心朋友就不錯了。這樣的人,會特別依賴對方,一旦關係確立,就不願意分開。以至於當這個朋友變了的時候,不得不和他分道揚鑣的時候,他自己很難接受這個結果。他們在幾個人身上投入了太多精力,就沒有辦法再關注其他人了。

3、抱團取暖心理

共情力過剩的人,對於情緒的掌控力是很微弱的。他們曾經的挫敗感、失落感、孤獨感、愧疚感,會在遇到另一個相同經歷的人後,重新被喚起、被點燃。他們沒有辦法解決掉這些問題,儘管幫不上什麼忙,但是也見不得朋友受苦。唯一能夠做的就是陪在對方身邊,這種心理叫做抱團取暖。

如何克服共情力過剩?

1、澄清移情

你應該時刻提醒自己,每當你聽到別人講什麼難過的事情,而你也因此感到難過的時候,這意味著你在體驗對方的經歷,而你實際上沒有這方面經歷。你要時刻澄清這種移情心理,你作為獨立的個體,可以理解別人的感受,但是沒有必要因為別人的感受而折磨自己。你自己需要成長,你要更加成熟一點,才能夠面對各種困境。

2、進行積極的共情

大部分共情力過剩的人,所共情的內容都是消極的情緒。很少人會因為別人經歷了一件高興的事情,而自己也會感到非常高興的樣子。如果你能夠真心對朋友取得的成就而開心,那麼你也會獲得一種積極的力量。多去試著和樂觀的人打交道,那麼你自己也會變得樂觀起來。你可以把共情力當作一面鏡子,你身邊的人每天都開開心心的,那麼你也會每天都開開心心的。

總而言之,不要把共情力看作洪水猛獸,只要你合理地掌握它,它就會為你服務。

相關焦點

  • 共情力,孩子閱讀理解的「金鑰匙」,家長的作用比老師更重要
    但是,這種能力也與同一塊肌肉一樣,如果長期不使用,不鍛鍊,也會慢慢萎縮。意思是我們的孩子都具備共情力,都具備讀懂超出自己生活經歷之外的文章,但這種能力沒有被單獨拿出來認真訓練和強化,甚至沒有被大多數家長和老師意識到。訓練孩子的共情力,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是引導孩子進行「情景模擬」。
  • 缺乏共情力的人生,會失去很多幸福
    導語:我們生活在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中,每天的節奏都是飛快,忙工作、忙生活。因為忙碌和快節奏,我們不願意花太多時間和精力去傾聽理解他人的想法,更談不上去共情他人。正因為此,我們每個人都呼喚著「被理解」,我們渴求著被「共情」。
  • 為什麼有些人不喜歡幫熟人的忙,卻願意幫陌生人或不太熟的人的忙
    文/水流雲在草青青世界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人心,二是太陽,所以種善因,未必能得善果。幫熟人的忙,往往會勞神傷心,費力不落好,自討苦吃,徒增煩惱。俗話說,升米恩,鬥米仇。很多情況下,熟人的忙,不好幫。要臉要強的人,輕易不會找人幫忙。
  • 有些人你幫不上忙
    我當時正在和一個靈魂伴侶的朋友喝杯茶,我們正在進行深入的交談,我當時正在傷心。在悲痛之餘,我正在解釋我生命中的某人深陷苦難。那天我坐在咖啡館裡,對她說:「我生命中有一個我鐵哥們,但他正在受苦。」我的朋友很善解人意地傾聽著,我的故事不斷傾瀉。「他很沮喪。當我在他身邊時,我突然感到很難過,我感到他的痛苦。我試圖與他分享我的智慧,以幫助他擺脫沮喪的局面,但他不會聽。我知道他可以做出改變,但他只是不聽我的話。就像他的耳朵對我閉著。我該怎麼辦?我該如何幫助他?」
  • 共情力可以了解一下(下)
    (認可)「我的領導也經常有這個習慣,但是對咱們要求嚴點兒,也算是一個好事兒」(引導)感覺你能力挺不錯的啊,如果你想換一家公司,我有些朋友可以幫幫忙」(迎合)接下來針對這3種表現形式,咱們討論一下: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總希望在道理上徵服對方,卻忘了家庭是最不該講」道理「的地方。
  • 共情力太強反而不是件好事?
    朋友給我打電話的時候出奇的冷靜,聽到消息我也愣住了,所有話都梗在嗓子眼,說不出一句話來安慰她。好像這種時候,說什麼都不頂用。我沒辦法去感受她此刻是種什麼心情,但其實我清楚的知道她這會兒一定很難過。我一定要說些什麼,但這個時候,我什麼都說不出來,我沒能好好安慰她。這件事過後,我時常覺得自己虧欠她,對她總懷揣著愧疚心理。
  • 最高級的善良,是有「共情力」
    於是這個人跟盲人說:「讓我在你的卡片上寫點東西吧。」盲人同意了。晚上的時候,那個人又來了:「嗯,今天情況怎麼樣?」盲人給他看了看那個裝滿了錢的罐子。「你究竟在那張卡片上寫了什麼?」哦,我只是寫了「今天春意盎然,而我卻看不見。」在一個燦爛的春日,雙目失明會是什麼感受呢?這句話喚醒了人們埋藏在心底的善意。
  • 「中美關係惡化 俄羅斯為啥幫不上什麼忙?」
    "中美關係惡化 俄羅斯為啥幫不上什麼忙?"這段時間中美兩國發生的這些事大家都有所關注,曾經中美兩國的關係看起來也是非常不錯的,但是自從川普成為美國總統之後,兩國的關係就在急劇的惡化,而且美國對於中國的打壓手段也在不斷的加強,這就導致現在本來因為疫情影響國際局勢就不穩定,再次因為中美兩國的關係變得更加動蕩不堪!因此,中美兩國的關係也正在急劇惡化!
  • 有些忙不要幫,為什麼?吃力不討好
    所謂距離產生美,在與親近的人交往時,也要注意適當保持一定的距離,朋友之間需要留有隱私,朋友之間也需要保留空間,戀人之間也需要距離,同事之間就更是如此了。在職場中有些事情,就算你有心也好,不要去幫忙。幫同事介紹對象的忙,不要幫最好,否則,很容易搞得自己裡外不是人。就算通過你的介紹使得他們成功配對了,一旦他們在什麼時候因為一些小問題、小麻煩而產生衝突,那麼作為介紹人的你很有可能被遷怒。就算他們沒有明確地指責你,也或多或少會有點怨言,認為你對於情況負有一定的責任。而且,如果你幫同事介紹對象且成功配對了,且他們的關係產生了問題,那麼你會夾在他們中間,非常尷尬。
  • 心理學 _ 什麼是共情力(手語+視頻文字)
    共情力,是一個人能夠理解他人的獨特經歷,並對此做出恰當反應的能力。人生的閱歷,無論是親自經歷,還是藉由他人的故事或者閱讀進行總結,都會有助於建立共情力。避免單純靠想像和個人經驗去建立共情力。這樣就會有2種聲音同時出現,共情的是表象和技術,詞不達意瞬間暴露了真實。這是一種與生具有的能力,有時候,可能被掩蓋或者壓制,沒有發揮作用,或者能力萎縮。
  • 聽聽丨最高級的善良,是有共情力
    今晚我們來聊聊:共情力?兩個人相處,你能夠切身體會對方的感受嗎?你知道什麼叫共情力嗎?他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能力?對我們生活有什麼幫助呢?今天我們一起來說說共情力。看到一個小故事。一位盲人在城市的公園裡乞討,有個人走過來問他是否有人慷慨解囊。
  • 朋友之間關係再好,這三個「忙」也不能幫,越幫越傷感情
    大多數的忙都可以幫,但是有些忙真的不能幫,因為越幫越"忙",甚至我們幫了一些不該幫的忙不但得不到對方的認可,連雙方的友情也可能隨之結束。這種忙就真的不能幫。今天我們就來說,朋友之間即使關係再好都不能幫的三個忙。
  • 24堂積極品格養成課共情力|交朋友 從同伴關係中培養孩子共情力
    這一期走進劉老師的《手拉手交朋友》主題課堂,看她如何利用同伴關係為孩子創造機會,培養共情力。 「 「他是看見什麼或者正在發生什麼,情緒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同學們紛紛猜測他可能得到表揚了會很高興,可能被冤枉感到很憤怒、有可能被朋友拒絕了很悲傷...... 老師再為圖片加上環境線索、事情的前因後果,引導學生分析人物的面部表現,作出正確判斷。
  • 共情力可以了解一下(上)
    但是這種類似玄學的東西,我們想辦法提高也是無從下手,還不如從更加「現實」的方向出發,所以這兩天我們就來談一談如何鍛鍊自己的共情力。什麼是共情力呢?百科當中這樣解釋道:指的是一種能設身處地體驗他人處境,從而達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 關係再好也別幫以下4種忙,寧願被埋怨,也不幹吃力不討好的事
    即使兩個人關係再好也別幫以下4種忙,寧願被埋怨,也不幹吃力不討好的事,接下來了解一下都有哪些忙不能幫。有位朋友在一個公司上班,她的閨蜜也想要找工作,於是就把閨蜜帶去自己的公司,並且提前說好了利弊,閨蜜也都同意,沒想到才上了一個星期的班,閨蜜就感覺工作太累,仗著自己不喜歡就直接曠工,而朋友還被老闆教訓了好幾次,真的很冤枉,朋友跟閨蜜說的時候,閨蜜還覺得是朋友小題大做,結果還因為工作的事大吵了一架,不得不說有些忙真的不能幫。
  • 24堂積極品格養成課共情力③|交朋友 從同伴關係中培養孩子共情力
    這一期走進劉老師的《手拉手交朋友》主題課堂,看她如何利用同伴關係為孩子創造機會,培養共情力。教師簡介:劉遵利,中小學一級教師,重慶市南岸區南坪實驗小學康德校區優秀班主任,重慶市南岸區語文骨幹教師,南岸區首屆「五星級班主任」。
  • 不能什麼忙也去幫,這3個忙領導求你也沒用,不然事業受阻
    不能什麼忙也去幫,這3個忙領導求你也沒用,不然事業受阻幫忙也要有個度,不要什麼忙都去幫,有些東西幫助了別人但是,最後受累的卻是自己,這種得不償失的事就要少做,不管自己是誰來求你幫忙,一定要拒之門外,該拒絕就要拒絕,不太心太軟
  • 圖中四個人你會先幫誰?了解你的核心人格!
    也許你不知道,在你對別人的善舉中,或者說,在你選擇率先對誰給予幫助的問題上,能夠幫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核心人格喔~今天,我就給大家帶來了一道這樣的測試題~想知道自己的核心人格是什麼嗎?別急,馬上來跟著蘇米完成下面的測試吧~【問題】圖中四個人物同時需要你幫助的情況下,你會選擇先幫誰?
  • 共情力高的人,在網絡時代是怎樣疲憊地活著
    什麼是共情力呢?共情力或譯作移情能力,指的是一種能設身處地體驗他人處境,從而達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也許在生活中,共情力的高低並不會影響工作學習太多,但是在網絡時代,當我們「上網衝浪」的時候,共情力高的人,常常過得很疲憊。「能別聖母嗎?」
  • 人到中年,你和朋友的關係再怎麼好,這3種忙也不能幫!
    例如,我們想讓自己的小孩找一份好工作,如果你認識的好朋友,恰好他有這方面的資源,那麼你就正好可以尋求其幫助,畢竟能夠成為朋友關係,彼此都樂於互相幫助的。然而,話說回來,如果你的朋友要你幫以下3種忙,那麼你和朋友的關係再怎麼好,這3種忙也不能幫!一、借錢給別人賭博的忙,絕對不能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