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訓練,參加長距離比賽,如何選擇背包?

2020-12-17 旺旺說跑步

長距離跑步中,關鍵時候裝備能救命,這不是危言聳聽,事實就是這樣,裝備在於備而不是在於裝,尤其在長距越野跑中最為常見。擁有一款適合你跑步距離的背包,將你所需的跑步裝備全帶上是對自己跑步負責,也是對你的家人負責。

越野跑從徒步背包演化而來,最開始的越野背包大而不貼身,跑起來晃動得很厲害,比如小鷹、格裡高利、凱樂石等,嚴格意義上講它們不是專業做的越野跑背包的戶外品牌。

因此,或多或少你能從它們身上看到登山包的影子。也許你背著它們徒步很舒適,徒步時它們是最好的裝備。但換個項目使用,它們的功能性就完全不一樣了。這些品牌的背包質量沒得說,完全靠得住,畢竟它們在戶外運動中經受住過考驗才得以發展成為大眾喜愛的品牌。

但是,買越野背包就像買越野跑鞋一樣,未必品牌就適合你的腳。比如腳面寬的人不適合穿薩羅蒙,腳面太窄的人不適合穿奧創一樣。越野背包也時如此,從登山包過渡過來的它們未必適和越野跑。

此外,在透氣性上小鷹,格裡高利,凱樂石也會差一些。專業的越野背包具有通風通道以使空氣循環通過你的背部,並具有符合人體美學的立體設計,可幫你裝隨身物品,而不會四處彈跳,弄亂你的衣服或讓你造成傷害。

背包與背心

前面重點介紹了戶外系列登山背包的過渡越野背包。這裡要提醒大家注意這兩種款式背包之間利弊。雖然背包通常可以攜帶更多的裝備,但它們也傾向於採用單一的「通用」尺寸,因此越野跑是固定尺寸的背包不如背心。如果您的身材矮小,則必須將背包的扣子扣緊,留下一端在外面得多煩人。選擇背心在越野跑步時會讓你表現出色,如果背心容量達到12升左右,它足以容納大部分你需要的東西,而不會影響阻礙你的跑步速度。

KINETIK貝殼背包如背心一樣輕薄

如何測試一款越野背包

測試人員應對產品包都進行了徹底的評估和審查。要研究市場,調查用戶評論,與產品經理交談,並利用這些產品中的穿著和運行經驗來確定最佳選擇。測試跑步背包的最合適方法是隨身攜帶。我們在每個包或背心上裝上典型的必需品-登山杖,手機,衝鋒衣褲、救生毯、襪子、鑰匙、能量膠、耳機和現金/卡/身份證,然後去大山上跑10-20公裡。根據價值,面料,舒適性,外觀以及來回跑步物品不會彈跳的能力來評估背包的好壞。

在選擇越野背包時,首先要考慮它能給你攜帶些什麼東西,帶多少東西。

大多數背包都是有容量的,一般競速性的6-8升。這類背包非常貼身,它能僅僅包裹在你的身體上,像衣服一樣。因此你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在它們有限的空間裡依然可以容納軟水壺、皮膚衣、手機、鑰匙、能量膠等必須品。通常這樣的背包更適合日常訓練以及跑50公裡內的比賽用。由於它自身具備補水系統,你在跑步過程不用停下來拿水喝,所以它能讓你的比賽成績更優異。#越野跑裝備#

KINETIK貝殼越野背包 就是這樣一款背包,它幾乎能裝下你所需要的衝鋒衣褲、補給、手機、鑰匙、水等跑步物品。產品通過參賽選擇在烏蒙山450公裡越野跑步比賽中測試。它的穩定性以及背包的可延展性都是越野跑者的首先。輕如羽毛,舒適柔滑的面料。可伸縮的網狀口袋,可輕鬆容納7存手機的前置口袋有兩個,配有兩個原裝軟水壺,並用軟水壺蓋蓋緊,避免弄髒壺嘴。更不用說兩個拉鏈口袋非常適合安全攜帶鑰匙,現金,信用卡和身份證等必需品。還有兩個彈性十足的口袋方便你放能量膠或能量棒。其12升容量的背包你可裝進15升的東西

相關焦點

  • 跑步愛好者成績進階方案:長距離訓練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巔峰期:讓自己的狀態接近比賽的體能與節奏而在接近比賽的前 1 個月,訓練周期即進入巔峰期,此時跑者可針對比賽目標來進行重點訓練,要注意的是,愈接近比賽愈要讓自己的狀態,近似於比賽當下的體能與節奏,在比賽快到時,無論是像練 3 分速的速度訓練,還是練像基礎期的長距離慢跑,都會再造成身體的負擔,並不建議。
  • 長距離訓練,最忌諱越跑越慢
    馬拉松比賽,還有人報了10月18的北馬線上跑,再不跑幾個長距離,直接跑全馬不僅跑下來很痛苦,還容易受傷。 LSD訓練無疑是馬拉松訓練方式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備戰馬拉松我們基本都會去跑上至少兩個長距離,來提高一下長跑耐力;即使沒有比賽,跑跑長距離也是增強有氧能力很不錯的訓練手段。 然而長距離訓練並不僅僅是硬撐著把距離跑夠就行了,有些人在賽前跑了三四個長距離,有時比賽還是會跑崩,為什麼?因為越跑越慢的LSD,往往起不到訓練效果。
  • 三旬老漢Kilian Jornet日常如何訓練?
    從去年12月到今年5月初的冬季,我的比賽數量沒有以往那麼多。沒有參加國際登山滑雪協會世界盃,這意味著我以往花在比賽旅行的時間更多用在了訓練上,我只參加了一些挪威當地的比賽,比如Troffeo Mezzalama,也完成了24小時登山滑雪垂直爬升挑戰。
  • 國家地理詳細測評 | 不同用途,不同人群如何正確選擇戶外背包
    背包現在不論是戶外還是日常生活可以說是人手必備,(更多精彩微信號:XJyihaotx)那麼戶外背包和日常背包有什麼區別呢?(更多精彩微信號:XJyihaotx)主要特點是背包堅固耐磨防水、結構設計緊湊、取放物品便捷、外掛設置專業和背負穩固等。也有將之稱為技術型攀登背包。一次攀登活動由於要攜帶較多的攀登物資,所以一般要攜帶幾個不同容量的背包,譬如馱包、行進背包和衝頂背包等。(更多精彩微信號:XJyihaotx)另外,日常攀巖活動還需要攜帶器材和繩索專用背包等。
  • 在跑步訓練當中,也需要進行阻力訓練,跑步者應如何正確選擇?
    導語:很多人認為跑步就是日常生活當中一項非常簡單的運動項目。所以說跑步的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那麼阻力訓練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能夠讓我們的跑步變得更加有趣,更加有效。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說一下,在跑步當中需要如何去搭配阻力訓練?也可以通過該訓練方法獲得想要的好處。
  • 長距離間歇訓練有技巧 每周兩次練習方法需注意
    原標題:長距離間歇訓練有技巧 每周兩次練習方法需注意 北京時間9月18日,和節奏跑一樣,很多人都對於長距離間歇訓練這個概念搞不清楚,而對於這種鍛鍊方式的練習頻率也不是十分了解。長距離間歇訓練既能夠鍛鍊耐力,也能提升一個人的跑步能力。訓練時儘管艱苦,但速度比較穩定。長距離間歇訓練的速度比半馬和全馬的速度略快。而且,長距離間歇訓練還能提高跑者的乳酸門檻,這對速度較快的跑步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專家表示,每周進行一至兩兩次即可,而且必須堅持進行,間隔期間進行一些輕鬆或者恢復性的跑步。
  • 你了解LSD(長距離慢跑)訓練嗎
    L.S.D.是三個英文單詞的縮寫,即:Long Slow Distance,直譯是「長距離慢跑」。(3)、以10K、參加半馬賽事為追求目標的初級跑者,可以慢跑1.5-2小時左右,每周一次。(4)、已經跨過初級階段、以半馬-全程比賽為目標的業餘跑者,LSD慢跑時間可進一步延長,最好每次達到2-3.5小時。
  • 賽後加練提升耐力 鐵三適合加練長距離間歇跑
    參加完一場跑步比賽之後,相信大部分跑者都是選擇恢復和休息。不過,專家指出,如果賽後加練的話,對提升耐力是很有幫助的。
  • 通過比賽來檢驗自己訓練水平or如何參加一場健美比賽
    但與此同時,問題來了,我們如何參加一場比賽?以及參加比賽需要準備什麼......諸如此類的問題,今天Dallas就給大家說道說道,當然,大多數只是意見和經驗,僅供參考,具體的還要看各位,因人而異。一、在備賽開始,你需要選擇一場比賽很多小夥伴準備比賽的心態大多是:我先減脂看狀態,看狀態好了再看看有哪場比賽適合我,我到時候在選擇。NO!
  • 耐力是馬拉松跑的關鍵,長距離是耐力跑的常規訓練方法
    每個跑者的日常訓練都不會缺少這樣的一個項目:長距離跑。對於馬拉松跑者,定時進行超過30公裡的訓練是必須的。長距離跑是馬拉松比賽的必要準備,是中級或高級跑者提高個人成績的方法之一。作為新手跑者,在參加馬拉松賽前,只需要跑一次最長長距離訓練即可。對於初級跑者,長距離跑對於跑者的心理影響和生理影響一樣重要。長距離量的積累,對跑者的自信很重要。如果跑者要提高跑步能力,就需要跑更多次的長距離跑,而不是更長的距離。有經驗的跑者,在比賽準備的最後階段,可能需要跑3~6次29~35公裡的距離。
  • 各距離的跑步訓練計劃,大神是如何練成的?
    對於已經有一些跑步經驗的人來說,在合適的時候去參加一場馬拉松,是件極有意義,並順利成章的事情。你可以現在開始為給自己計劃參加一場比賽,有一個目標和規劃會讓你更有動力堅持鍛鍊,也更容易得到意外收穫。如果你是剛開始跑步沒有多久,可以先嘗試著跑次半馬。
  • 長距離慢跑雖好,但三個弊端影響提速!如何跑出完美的長距離?
    長距離慢跑,也叫LSD,是跑者經常訓練的一種跑法,特別是周末,跑者要麼在跑LSD,要麼就是在去跑LSD的路上。如何讓長距離慢跑變得更完美?有很多跑友在跑長距離的時候,在最後面的幾公裡會越跑越慢,這樣跑會讓整個長距離的訓練效果大打折扣,還會增加受傷的風險。因為速度變慢的時候,身體就不會繼續獲得訓練刺激,即使跑完了整個長距離,後面的幾公裡效果也是大打折扣。其次,速度變慢了說明體能不支,這時候再跑下去跑姿會變形,增加受傷的機率。
  • 長距離騎行訓練需要獨特的騎乘技巧
    超長距離騎行所需要獨特的騎乘技巧,通過下面的長距離騎行訓練指南,看似遙不可及的180公裡,也可以通過訓練達到。1. 別只是苦練,更要聰明的訓練平時多練一些80至100公裡的中、長途騎乘當然對體能是有益無害,但千萬別以為這樣的訓練量就足夠了。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有時間完成這麼長距離的騎行。
  • 提高速度和耐力,LSD如何訓練?
    許多跑者在日常的跑步訓練中,總會遇到跑步能力如何提高的瓶頸。間歇跑和力量訓練可以從速度和距離上提升跑步能力。在如何跑得更遠的問題上,除了這些訓練外,一個很重要的訓練便是LSD練習。LSD的概念LSD是長距離慢跑的英文單詞縮寫。它是低強度,長距離的有氧訓練,在半程和全程馬拉松的訓練中經常被使用。身體中是依靠什麼物質來進行有氧氧化來供能的呢?一個是糖,另一個是脂肪。
  • 馬拉松:長距離到底如何訓練?
    因為你超過了兩個多小時,怕身體有反應,恢復不過來,影響訓練的連貫性、系統性。拉完長距離就想休跑,或者帶著疲勞訓練,都難以保證訓練效果。我們一般在1小時50分作用,拉個20+,只有臨近比賽的前一個月,會拉到30左右。三、拉長距離有什麼要求?
  • 跑步:訓練計劃如何制定?
    3、你的運動頻率如何?也就是你能連續跑幾天,有的隔天跑,有的連續跑兩天,三天,甚至一周,個人覺得,不能天天跑,身體吃不消,也不能跑一天,休息一天,養生跑除外,為了保證訓練的連貫性,最完美的分配方式,跑三天休息一天,如果你的體能狀態還達不到這個要求,只能日積月累,循序漸進。
  • 最專業的跑步訓練計劃,超全比賽乾貨分享
    對於已經有一些跑步經驗的人來說,在合適的時候去參加一場馬拉松,是件極有意義,並順理成章的事情。你可以現在開始為給自己計劃參加一場比賽,有一個目標和規劃會讓你更有動力堅持鍛鍊,也更容易得到意外收穫。如果你是剛開始跑步沒有多久,可以先嘗試著跑次半馬。
  • 長距離必備單品,全面升級的軟水壺腰包,99元包郵!
    其實,這時候如果你需要一個水壺腰包,除了日常在公園、操場、大馬路跑步及時補水能用之外,周末跑個半馬或者長距離,也是必備神器,讓你無口渴之憂。比如我們的最快小編達子,沒事兒就經常刷個北京二環。在以前,達子跑長距離是不補給的,一方面是他跑得快,也能忍。
  • 參加歌唱比賽如何選擇歌曲?
    現在,大大小上的歌唱比賽越來越多,許多人的音樂夢被調起,愛好音樂,有點音色的人都想參加這樣的比賽,不管是為了音樂夢想,還是為了追求高層次的生活,對於此,選擇歌曲,就顯得相當重要了。那麼,在歌唱比賽中,要如何選擇對的歌曲呢?
  • 嘗試用精英跑者的長距離訓練TLT來突破
    成為馬拉松跑者之後,最困擾的不是跑多長距離,而是如何在長距離上保持理想的跑步配速。很多跑者卡在一個配速平臺上難以突破,所以才會有所謂的4小時大關,330大關等等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