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反擊的二級戰鬥英雄,一彈炸死越軍營長,歸國後仍做農民種田

2020-12-23 騰訊網

中越兩國在近代曾經有過深厚的友誼,對於越南的獨立,中國出力很大,為了紀念兩國當初的友好,甚至將「鎮南關」改名為「友誼關」。

但是自從黎筍上臺後,越南卻選擇了全面倒向蘇聯,並開始不斷向周邊國家挑釁,其中就包括了中國。1978年12月,在蘇聯的背後支持下,越南派遣精銳入侵柬埔寨,同時還在其境內排斥華人華僑、在中越邊境製造流血事件。

忍無可忍之下,我國最終與1979年2月17日發動對越反擊,無數熱血青年為了國家的尊嚴而戰,不少人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其中很多事都不為人知曉,有些英雄此後默默無聞一生,楊長群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楊長群1958年出生於河南尉氏的一個農村家庭,家中兄弟姐妹多,家境也比較貧寒,所以他沒有讀過一天書,很早就幫著家裡做事,養成了吃苦耐勞的韌性。

1978年3月,在他20歲時應招入伍,編入54軍160師478團9連服役。參軍時間還沒到1年,南疆就燃起了烽火,54軍在軍長韓懷智的率領下南下作戰,楊長群當時是9連火箭班的副射手。

1979年3月10日上午,戰爭已經進行到了尾聲,9連奉命進行最後的清剿搜索工作,因為已經連續下了幾天的梅雨,山間小路一片泥濘,楊長群和班長袁仁貴兩人在前方開道,與身後的戰友拉開了少許距離。

由於缺乏嚮導,只能依靠指北針穿越一片水田,奔赴預定作戰地點。

在這個過程中,走在最前的袁仁貴率先發現了敵情,看到對面的山頭上有一名越軍正在向我軍張望,於是趕緊拔槍瞄準,正中那名越軍的腿部,敵人還想逃跑,袁仁貴追上去一個點射將其擊斃。他知道附近肯定還有越軍,於是興奮地躍上一道石坎準備乘勝追擊。

但是袁仁貴忽略了其中的危險,在石坎上立足未穩就被密集的子彈射中,當場犧牲。跟在其後的楊長群還沒跟上去就被濺起的土石灰塵噴了個滿臉,順勢先躲了起來沒有亂動。不單是楊長群,9連的百來人一時之間都被強大的火力壓製得沒有冒頭。

石坎對面不遠就有一個越軍用樹枝偽裝起來的洞口,他們以為被9連戰士發現了,所以迅速推倒偽裝,藏在其中的輕重武器一同開火,佔據好的位置打了9連個措手不及。

連長金鐘亮本想指揮連隊就地抵抗,但是他們正處於水田之中,沒有合適的遮擋物,想要衝出去更是會直面打擊。情急之下金鐘亮呼喚楊長群,想知道他是否活著,得到了楊長群的舉手回應。

於是金鐘亮示意他扔手榴彈,楊長群入伍不到一年,軍事經驗並沒有那麼豐富,身上的兩枚手榴彈拉開就扔了出去,卻都被山洞裡的敵人丟了回來,在石坎周圍爆炸了,幸好楊長群沒受到傷害。

楊長群扔完了身上僅有的兩枚手榴彈沒有成功,身後的戰友還在流血犧牲,他咬牙將石坎上班長袁仁貴的屍體拖了下來,在其身上找到一枚手雷。

連長金鐘亮怕他又丟快了,忙出聲提醒:「你慢點扔。」楊長群聽到後便停頓了片刻才丟出去,一聲巨響之後山洞裡的槍聲就消失了,憤怒的9連官兵趁機衝了過去,將殘敵全部擊斃,後來清點戰果才發現這裡竟然是一個營指揮所,楊長群丟出的那枚手雷炸死了越軍7名指揮人員,其中包括了1名大尉營長!

按照當時中央軍委制定的立功受獎條例:「擊斃或俘獲一名越軍大尉者,即為戰鬥英雄。」楊長群在戰後被廣州軍區授予二級戰鬥英雄榮譽稱號,榮立一等功,還被共青團授予「全國新長徵突擊手」。

在那個年代,楊長群的身份是極好找對象的,他曾作為英雄群體的一員到很多地方去做報告,收到過很多年輕女子的書信及照片,對此他並不感冒。

他深知自己是農民的兒子,並不會因為什麼光環而改變,最後在回鄉探親時對農家女陸松針一見鍾情,兩人相識不久就結為伴侶。

1983年楊長群退役返鄉,當時縣政府還特意撥款修建了一條「英雄路」直通他家門口,並為他家修建了一座高門樓,掛著「人民功臣」牌匾,楊長群返鄉的當天,領導還專程設宴為他接風洗塵。但是他回家後看到滿桌的菜餚,反而生氣了,認為有些鋪張浪費,搞得氣氛一度相當尷尬。

後來政府要給他安排工作,他不做公務員也不去事業單位,指明要去縣化肥廠看大門,旁人苦勸無果,最終只能如此安排。

後來國企改革後,化肥廠因經營不善倒閉,楊長群沒有別的特殊技能,就靠做苦力、賣菜、幫人修鞋、種田等等為生,從來沒有以人民功臣自居,但他自己卻說比起那些犧牲的戰友,這已經過得很知足了。

2017年11月27日,楊長群因突發腦溢血而去世,年僅59歲,非常可惜。

楊長群是真正的英雄,新中國就是因為有太多這樣無私奉獻的人,才能從一窮二白到現在的重回世界前列。

國家有難我挺身而出,國家安定我解甲歸田,戰鬥英雄楊長群永垂不朽!

相關焦點

  • 頑強守陣地 孤膽戰群敵——記抗美援朝特等功臣、二級戰鬥英雄林炳遠
    新華社成都10月16日電 題: 頑強守陣地 孤膽戰群敵——記抗美援朝特等功臣、二級戰鬥英雄林炳遠新華社記者楊茹「上甘嶺上威名遠震,孤膽英雄戎馬溢芳」,在四川南充市軍隊離退休幹部休養所林炳遠的家裡,牆上的一塊牌匾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訴說著老人的過往與榮光。
  • 「二級戰鬥英雄連」的戰旗,來了!
    在慶祝祖國成立70周年閱兵儀式上,由100面榮譽旗幟組成的戰旗方隊首次亮相,一面印著「二級戰鬥英雄連」的旗幟威風凜凜、飄揚其中。「二級戰鬥英雄連」隸屬於一支光榮的老紅軍部隊,有著優良的作風和光榮的傳統,更是一支戰功卓越的榮譽部隊。該連誕生於1937年9月,前身為戰動總會文水遊擊隊第三支隊八連。1998年,改編為第一集團軍某旅二營六連。2017年5月,該連隊隨旅千裡移防至福建廈門,並改編為陸軍第73集團軍某合成旅二營六連。
  • 鋼鐵營長曹玉海,松骨峰上的一級戰鬥英雄,血灑抗美援朝戰場
    從1951年一月底到二月初,三十八軍上下抱著必死的決心,與敵人血戰。其中最著名的戰鬥英雄,就是鋼鐵營長曹玉海,他率領一個營的戰士,與兩萬美軍血戰了七天七夜!鋼鐵營長曹玉海曹玉海出生於1923年,山東省莒南縣澇坡鄉東店頭村人。
  • 戰鬥英雄曹玉海,三次入伍,朝鮮戰場血戰,美軍稱其「鋼鐵營長」
    今天我們故事的主人公叫曹玉海,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和那些赫赫有名的戰將一樣,他也同樣是一個令人敬仰的英雄,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他是特等功臣和一級戰鬥英雄。所以他也是值得小編為他專門用心寫一篇文章的,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他吧。
  • 抗美援朝時,一團長打下了重型轟炸機卻被調去當營長,十年後奇蹟出現
    抗美援朝戰爭時期,中國人民志願軍高射炮兵部隊由弱到強,不斷擴大戰果,在反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轟炸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初期,全軍只有1個高炮團和3個獨立高炮營,但是到1951年春季第四次戰役時,中國人民志願軍高射炮兵已達4個師、1個團和90個獨立高炮營。
  • 越軍突然襲擊火力兇猛,解放軍1個營臨危不懼,頑強反擊敵人
    1979年3月1日,對越自衛反擊戰正在激烈進行。解放軍第50軍149師奉命進入戰場,在昆明軍區前線指揮部指揮下,向沙巴之敵發起攻擊。該師步兵446團為前衛團,以2營為前衛營,從4號橋進區進入戰鬥。 當日凌晨,2營先頭進至4號橋以東地區,突然遭到越軍兩個加強連火力襲擊,雙方發生激戰。
  • 有個排長違抗命令,動用我軍一種「秘密武器」,對越反擊這一仗才勝
    從黑暗到光明是多麼漫長的一段旅程,可是英雄烈士們在這短短的幾十年裡面,就帶我們穿越了這些困難險阻,中國也走上了國際的舞臺,我們的國家在一天天的壯大,這些都是這些英雄烈士們共同努力的結果,所以敢想就要敢做,敢拼就一定會有所回報。
  • 「AI」種田讓農民「洗腳上田」
    AI是一雙翻雲覆雨手,有化腐朽為神奇之魔力,什麼行業沾上TA之後都可能帶來革命性改變。數千年來,農業都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產業,遇上AI之後,一切都改變了,農民也可以「洗腳上田」、在空調房裡「種田」了。老一輩農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今天化為現實。  智能農業,浙江瑞安市曹村鎮東岙村並非是第一個「吃螃蟹者」。
  • 誰來追思老山犧牲的英雄排長?35年後,在山東泰山,戰友們來了!
    老山排長王光華烈士追思會現場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有的人活著,如若行屍走肉,有的人死了,永遠在人們的心中「高大上」!濟南軍區「二級英模」、老山作戰的一等功臣王光華排長就是一個讓戰友們永遠緬懷、銘記的人!原濟南軍區赴老山前線實習學員隊的優秀排長王光華,1985年12月3日晚11時左右,在反擊越軍偷襲的戰鬥中,在最危險的140陣地上,為掩護598團3連1排2班的戰友,被越軍的炮彈擊中頭部。
  • 志願軍鋼鐵營營長曹玉海:敵人已包圍我營部,我跟你告別了團長
    解放後曹玉海轉業成為了武漢監獄的監獄長,但是任期還沒多長時間就趕上了抗美援朝戰爭,他主動找到38軍的老首長114師師長翟仲禹、團長孫洪道,堅決要求批准他重新入伍,去參加保家衛國的抗美援朝戰爭,這下讓領導犯了難,當年組織上就是為了照顧曹玉海多年戰爭中彈痕累累的身體才安排他轉業,否則怎麼可能讓38軍這位赫赫有名的戰鬥英雄退役呢,在曹玉海再三要求軟磨硬泡下老首長最終妥協了,因為他明白此時無論怎樣都阻止不了一名真正軍人保家衛國的決心
  • [獻禮九十]解放軍十大戰鬥英雄
    只見董存瑞身子向左一靠,左手託起炸藥包,緊緊貼住橋型碉堡,右手猛地一下拉開了導火索……  董存瑞,河北省懷來縣人,1945年參加八路軍,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縣戰鬥中,因部隊受阻於敵軍橋型暗堡抱起炸藥包衝至橋下,用身體充當支架託炸藥包炸掉碉堡,犧牲時未滿19歲。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 他是紅軍長徵團級幹部,受傷留當地成農民,建國後恢復縣團級職務
    他是紅軍長徵團級幹部,受傷留當地成農民,建國後恢復縣團級職務推薦語:我們能夠在這個廣闊的天空下,自由地追逐著自己的夢想,馳騁在這無邊無際的想像之中,毫無疑問我們是幸運的對於那些為我們慷慨赴死的英雄烈士,我們一直都懷著深深的感恩之心。無論是叫得出名字的,還是叫不出名字的,他們都被我們永遠的緬懷著。今天要跟大家一起分享的是一位紅軍長徵團級幹部的故事,這位幹部受傷之後留在了當地成了農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後恢復了職務,這位幹部就是孔憲權。
  • 新四軍的28個營,營長在建國後,分別獲得了什麼軍銜
    而組成這個軍隊的二十八個營的營長在數量上相當於八路軍的三個師的數量了。作為軍隊裡一個營的最高指揮官,在1955年裡營長的編制軍銜是大尉,1988年中改為少校,稍深為中校,較淺為上尉。那麼建國後,這二十八個營長都有著怎麼樣的任命軍銜呢?
  • 1979年對越反擊戰,一級戰鬥英雄黃紀石轉業後,近況令人欣慰不已
    在進行了兩三個月的準備後,1979年2月,戰鬥正式打響。 激烈的戰鬥僅進行了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就以我方的勝利告終,戰前囂張的越軍被打的暈頭轉向,戰士們潮水般的攻勢打的他們找不到北。在此期間湧現了大量的英雄人物,黃紀石就是其中之一。
  • 《絕密543》,英雄營長肖佔武帶領二營不斷成長,折射5條教育思考
    一批來自四面八方的優秀官兵奉命調入這支代號為「543」的神秘部隊,營長肖佔武帶領著一幫各具特色的優秀戰士組建成為日後屢立戰功的英雄二營。全營發揚「全營一桿槍」的戰鬥精神,頂住打靶失敗的壓力,一舉擊落RB-57D,首創世界防空史用地對空飛彈擊落高空偵察機的紀錄。正在部隊建設最困難的時刻,敵人恢復了對大陸縱深的偵察。
  • 農民種田不掙錢甚至虧本,誰是最大的獲利者?
    1、最大的受益者是農資生產部門或農資商店,農民種田從農資部門兒購買的各種籽種、化肥、農藥、農膜等等這些物資價格不斷上漲,比如種子翻好幾倍的價格賣給種地的農民,而且糧食價格卻很低。2、糧食收購商也是最大的獲利者,農民種的糧食利潤大約每斤0.4元~0.5元的利潤;而糧食收購商收購每斤糧食轉一手後賣給加工商的時候,糧食利潤最少是0.5元至0.6元之間這種利潤與農民種田的利潤相比是相當大的,因此他們的互利比農民種糧要高的多的多。3、糧食深加工企業從糧食收購商或者農民手裡買到的糧食,通過深加工生產的大米,麵粉等糧食成品流向市場的利潤一般的利潤是比較大。
  • 1954年,陝西省委書記接見一「戰鬥英雄」後,為何當即將其舉報?
    建國初期,國家對英雄特別重視,不僅會通過報紙進行廣泛宣傳,還會將一部分英雄的事跡寫進課本之中,讓他們成為學生的學習榜樣。1954年的時候,陝西省委書記張德生接見了一個「戰鬥英雄」,後來卻將其舉報,導致他被抓了起來,這是為何呢?
  • 從戰鬥英雄到陸軍司令:他率連隊血戰26天,殲敵194名,軍人血性
    0130多年前,在這麼一位優秀的共和國軍人,他帶領連隊參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血戰26天,殲敵194名,俘敵4名。戰後,他被中央軍委授予「戰鬥英雄」榮譽稱號,所在連隊榮立集體一等功,並被中央軍委命名為「尖刀英雄連」。
  • 投筆從戎,19歲女學生,參軍一年半,17次戰鬥,獲全國戰鬥女英雄
    1950年9月,第一屆全國戰鬥英雄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在350名的英雄代表中,有10名女代表,而其中以戰鬥英雄出席的有四人,她們分別是:來自四野的郭俊卿、二野的塗勳以及民兵英雄孫玉敏和劉虎成。誰說女子不如男。巾幗不讓鬚眉說的就是這四位戰鬥女英雄。
  • 英雄犧牲經過!
    那場戰鬥後,陳祥榕所在連隊鬥志更加旺盛,服役期滿的士官100%主動留隊,所在團義務兵踴躍申請選取士官繼續戰鬥。那場戰鬥後,王焯冉所在團18名女兵3次請戰,她們在請戰書中寫道:「願同男兵一樣英勇戰鬥,甚至流血犧牲!」捍衛著英雄誓死捍衛的國土,肩負著英雄用生命踐行的使命,一股「學英雄、當英雄」的熱潮湧動喀喇崑崙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