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拜登寧願頂著多方壓力、不惜打破「文官治軍」傳統,也要請這位老相識重新「出山」,助陣自己的首個總統任期?
在眾多盛傳已久的新任國防部長熱門人選中,拜登最終另闢蹊徑,做了一個最「安全的選擇」。
他在《大西洋月刊》發表的署名文章中,對心儀人選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
「在服務於美國陸軍的40多年中,奧斯汀以非凡的技巧和品格應對了所有挑戰。他是一位真正經過考驗的戰士和領導者。我在戰地和白宮軍情室與他共度了無數個小時,徵求他的建議,目睹他的指揮,欽佩他的鎮定和品格。」
這被外界普遍解讀為:拜登確定要提名已退伍多年的67歲四星上將勞埃德·奧斯汀為新一屆政府的國防部長了。
相比此前的大熱人選——歐巴馬政府時期五角大樓前國防政策制定負責人米歇爾·弗盧努瓦和前國土安全部部長傑赫·詹森來說,奧斯汀身上有太多可以讓拜登「心安」的特質。
他身上的「非裔」標籤幫他屢次打破美軍的種族「天花板」,贏得無數「第一」:第一位指揮陸軍部隊戰鬥的非裔美國人軍官;第一位指揮整個戰區的非裔美國人;如果能夠得到國會確認,他還將是第一位領導國防部的非裔美國人。
他久經戰場,軍事才能顯著,在40餘年戎馬生涯中,一度做到伊拉克戰場最高指揮官,並官至美中央司令部司令。
更重要的是,他為人低調,和拜登是多年的老相識,兩人在很多工作問題上一拍即合。
大概正是看上了奧斯汀的這些特質,拜登才寧願頂著多方壓力、不惜打破「文官治軍」傳統,也要請這位老相識重新「出山」,助陣自己的首個總統任期。
屢次打破軍界「天花板」
1953年的盛夏,「獅子男」奧斯汀出生於美國南部的阿拉巴馬州。他並不像多數在炎熱天氣中出生的非洲人那樣外向開朗,而是穩重寡言,似乎打小就懷有很重的心事。
初入職場的奧斯汀一直保持低調,很少參加新聞發布會或智囊團討論等公共活動,幾乎不說咄咄逼人的話,儘量避免引起人們的關注。
但低調的性格擋不住他的鋒芒。他曾立下的累累軍功,還是讓他在美軍中有極強的存在感。
作為老兵,他經驗豐富——1975年畢業於西點軍校後,進入美國陸軍服役,從排長幹起,歷任連、營、旅、師級指揮官,期間盡職盡責,不斷以「首位」改寫黑人美軍歷史:美國歷史上首位指揮整個陸軍師的黑人將軍、首位監督整個戰區作戰的黑人將軍、美國陸軍首位黑人副參謀長、美軍中央司令部首位黑人司令……
·2010年,時任美國防長羅伯特·蓋茨(左)為奧斯汀親授四星上將軍銜。
在伊拉克戰場上,奧斯汀摸爬滾打,經歷了戰爭全程。
2003年3月,伊拉克戰爭開打時,他是第三步兵師副師長,此後兩年間擔任第10山地師師長,並在阿富汗「持久自由行動」中擔任180聯合特遣隊司令。
在2008年到2012年期間,他曾先後擔任駐伊拉克多國部隊司令、駐伊美軍司令和陸軍副參謀長,指揮15萬餘人的聯軍部隊在伊拉克行動。到2011年美國從伊拉克撤軍時,他作為美國駐伊拉克軍隊的指揮官,安排美軍撤離伊拉克事宜。
·2010年,作為美國駐伊拉克軍隊指揮官的奧斯汀(左一)在感恩節前夕探望士兵們。
這一時期正是歐巴馬執政期。美國前防長帕內塔曾對奧斯汀如此評價:「奧斯汀在伊拉克任職期間,我國正處於重要的軍事轉型時期。他指揮我軍逐步撤離,同時確保來之不易的安全成果得以保存。」
·2011年,時任總統歐巴馬(中)和副總統拜登(左)在華盛頓美軍基地會見奧斯汀。
奧斯汀的履歷表上有著濃厚的中東色彩。這一地區混亂的局勢,使他經受了各種歷練。
2013年,奧斯汀出任美中央司令部司令,負責美國在中東的所有軍事行動。次年,他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大片領土上,監督美軍針對「伊斯蘭國」極端組織的軍事行動,直至2016年以四星上將軍銜退役。
對中東局勢,他看得很透徹。2015年,他在描述「伊斯蘭國」武裝分子如何控制伊拉克北部和西部大片土地時說,大多數伊拉克遜尼派「拒絕為自己的政府而戰」,他們「允許——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幫助『伊斯蘭國』極端組織在全國推進」。
奧斯汀尤其受到美國非裔軍人尊重。畢竟,在高級軍事將領以白人為主的美軍中,他是為數不多打破了「天花板」的黑人。據《紐約時報》報導,儘管現役美軍中有43%的有色人種,但作出重要軍事決定的仍是白人。
·2016年,奧斯汀和妻子參加退伍告別會。
退休後,奧斯汀依然低調而賣力,實現了從職業軍人到成功商人的完美蛻變。
終於能結束和妻子聚少離多的日子,奧斯汀選在在維吉尼亞州的大瀑布市安了家。在這裡,他很快為自己找到了人生下半場的舞臺,先是加入了美國著名軍火公司雷神公司(五角大樓最大的承包商之一)董事會,此後又成為美國最大鋼鐵企業紐柯以及醫療保健公司特內的董事會成員,兼任紐約卡內基基金會的理事。這還不過癮,他還在當地成立了自己的諮詢公司。
忙裡偷閒,奧斯汀還拿下了兩個非軍事領域的碩士學位——奧本大學的教育碩士學位和韋伯斯特大學的商業管理碩士學位,給自己在職場上的華麗轉身多鍍了層金。
歐巴馬時代的老相識
能成為拜登精挑細選的防長人選,奧斯汀靠的自然不僅僅是戰功和學歷。他和拜登早就是老相識,雙方互相信任且十分投緣。
同樣低調的拜登,和奧斯汀在工作中有過默契的合作。兩人結識於歐巴馬時期,曾就中東、中亞、南亞等一系列地區問題進行過密切討論,在美軍縮編計劃上也一拍即合。
當時,拜登身為副總統,承擔了相當一部分外交工作,負責制定美國對伊拉克政策。他十分賞識經受過戰爭磨練和危機考驗的奧斯汀,曾在推特上「曬」過兩人握手的工作照片。
·2011年,時任副總統的拜登與駐伊美軍最高指揮官奧斯汀握手。
奧斯汀十分擅長扮演合作型角色,這顯然適合拜登團隊的需要。他的軍事才能、軍中人脈以及良好口碑,完全可以成為拜登團隊與軍隊聯繫的紐帶,在五角大樓與白宮意見出現分歧時,幫助溝通更順暢進行。
當然,奧斯汀的種族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有美國媒體分析稱,當前的美軍中非裔越來越多,奧斯汀能讓軍隊裡的非裔士兵更具有向心力。此外,如果他出任防長,能夠充當美國國內種族衝突緩衝劑,尤其對「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有安撫作用。拜登也能兌現選舉時讓更多少數族裔人士進入內閣的承諾,體現「政治正確」。
美國黑人民權領袖夏普頓牧師說:「我認為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民權界的許多人都會支持。這是我們第一次見到有色人種(出任防長),有某種特別的意義,尤其是我們與上屆政府(指川普政府)關係如此對立之後。」他稱讚這是「向正確方向走出的一步」。
在拜登上任後面臨的「首戰之敵」新冠病毒面前,奧斯汀也會是輔助抗疫的最佳幫手。
在全權負責美軍撤離伊拉克行動中,這一美國陸軍60年來最大規模的後勤「遷徙」,讓奧斯汀積攢了豐富的後勤服務和物流管理經驗。未來,如果拜登要動用美軍幫助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等任務,他的經驗能發揮巨大作用。事實上,拜登已經表示,下任防長必須立即承擔起分配新冠疫苗的後勤支持任務。
·拜登(右一)在擔任副總統期間曾負責美國從伊拉克撤軍的事務,而奧斯汀(左一)當時是最後一任駐伊部隊的總指揮。
CNN等美國新聞媒體將「好好先生」奧斯汀與此前盛傳的詹森和弗盧努瓦兩名防長人選做了比較。
詹森在移民問題上持強硬立場,主張對非法移民擴大拘留範圍,加速將其驅逐出境,還批准了數百次針對平民的無人機襲擊,這些都讓他成為民權人士的批評對象。
而弗盧努瓦喜歡在公開場合闡明激進觀點,雖有「政壇女明星」的風頭,但她經常語不驚人死不休,這種風格或許目前並不符合拜登的需要。更何況,在阿富汗戰爭等諸多問題上,她與拜登團隊也存在意見分歧。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分析稱,現階段,奧斯汀的行事風格可能更符合拜登「讓國防部變得更加低調」的願望。拜登需要減輕與各方的緊張關係,減少分歧,以順暢地接管白宮。
·從左至右依次為傑赫?詹森、米歇爾·弗盧努瓦、勞埃德·奧斯汀
能否成功上任存變數
儘管拜登已經鐵了心提名奧斯汀,但最終能否如願,也還存在一定的變數。
根據美國1947年頒發的《國家安全法案》,防長必須是至少在7年內沒有加入過現役部隊的平民。該規定源於美國 「文官治軍」的傳統,要求防長必須由平民擔任。而奧斯汀退役未滿7年,需要美國國會批准給予豁免才能上任。
這種豁免是有先例的。美國總統川普曾在2017年提名前中央司令部司令、海軍陸戰隊四星上將馬蒂斯擔任自己的首位防長。當時,馬蒂斯退伍不到4年。為此,美國國會舉行了激烈的聽證會,最終在共和黨議員多數同意的情況下,馬蒂斯獲得豁免。
·馬蒂斯(左)和川普
美國國會是否願意再次批准一位退休不久的將軍擔任防長,目前還是個未知數。
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的民主黨領袖、羅德島參議員傑克·裡德就曾公開表示,馬蒂斯已經獲得豁免出任,在一代人中,不應該讓這種例外一次又一次出現。
另一種反對聲音則指向奧斯汀退休後的工商界活動,擔心他當防長後可能會受到有關利益團體的影響。
還有美媒分析,奧斯汀的軍事經驗主要在中東,他的提名,可能預示拜登政府軍事戰略重心會放在中東。對於亞太地區,奧斯汀並不熟悉,這反而能讓他更為客觀地處理亞太地區事務。
對於鋪天蓋地的支持、反對、揣摩、預判聲音,當事人奧斯汀始終神情平淡、保持沉默。他迅速接受了拜登的「出山」邀請,但拒絕通過發言人發表評論,保持著一切順其自然的姿態,等待著最終的安排。
(來源:環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