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雙11格外熱鬧,各大電商平臺紛紛效仿淘寶直播,開啟了直播賽道和中小型店鋪直播扶持計劃。那麼作為一名電商人,應該在這些平臺中如何選擇呢?抖音直播和淘寶直播的區別到底在哪裡呢?
從淘寶、京東、拼多多、蘇寧,到抖音、快手、小紅書中,直播都被視為重頭戲,大到薇婭、李佳琦、辛巴、羅永浩等頭部主播,小到粉絲數十萬的腰尾部主播,都火力全開。經過疫後重創,商家也寄希望於抓住雙十一的 「回血」機遇,彌補上半年因疫情丟失的業績。
那麼當抖音直播撞上淘寶直播,在雙11的大流量背景下,哪個平臺更能吸引用戶留存和購買?
泛娛樂直播
抖音媒體屬性強,以「內容」為核心,用戶和平臺調性非常適合服飾、美妝品牌的營銷廣告的投放,整體適合容易產生衝動消費的「新奇特」商品。
但內容平臺直播,也存在如下難點。
一、供應鏈。商品供應鏈是一件極其專業的工作,針對供應鏈的議價能力取決於平臺銷量,供應鏈能力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需要飛輪效應不斷疊加。
二、「廣告」與「直播變現」的內部流量競爭問題。泛娛樂屬性的內容平臺,流量變現的方式多元。對於抖音平臺,直播電商的貨幣化效率不及信息流廣告,如何取捨,取決於更為長遠的戰略布局。
目標用戶:在抖音平臺用戶畫像與特性上,抖音用戶60%的用戶擁有本科以上學歷,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90%都小於35歲,並且男女性別比例為4 : 6,以女性居多。
進入2020年以來以羅永浩老師為代表的新「網紅」,帶貨種類覆蓋衣食住行全方面,標誌著目標用戶的擴大和讓抖音在淘寶直播佔有絕對性優勢的直播電商市場,打響了開局。
買方用戶需求:在抖音購物目前來說是一個附帶的功能。因為多數用戶在購買商品時是以帶貨主播的信譽為依據的。而不是以主觀上用戶的需求為依據。
購物流程如下:總的來說用戶的購物需求是被動產生的。
賣方用戶需求:直播間的精準投放(獲得可能有潛在需求的用戶)、方便的商品管理、店鋪的口碑機制、健全的後臺管理等。
價格導向直播
淘寶直播主要可以分成兩部分:商家自播和頭部主播。2019年,淘寶直播中來自商家和達人直播的交易額佔比大概在3:7,新主播和中腰部主播想成長極其困難,淘寶直播並沒有脫出阿里平臺營銷買流量的邏輯。
隨著「口紅一哥」李佳琦和「淘寶一姐」薇婭兩大頭部主播在網絡上走紅,淘寶直播出圈了。每晚蹲點守著的不再是電視連續劇,而是李佳琦的直播,門主看了三天,多了32個待發貨單子,錢包空空,眼淚汪汪。
事實上,商家都看到了主播的優秀帶貨能力,於是紛紛效仿,找大明星來直播帶貨,沒想到卻頻頻翻車,那是因為商家忽視了吸引消費者購買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便宜。知名主播不僅有蠱惑人心的直播技巧和眾多粉絲,還有低價的商品,這才是最關鍵的,有便宜誰不佔?
李佳琦、薇婭等頭部主播類似於加強版聚划算,能夠在短時間內給商品帶來大量曝光和成交,但直播的互動性有限,而且成本非常高。現在的淘寶直播不斷從外部吸納自帶流量的明星開播,這其實跟之前從外部購買流量沒有本質區別。
淘寶直播的特點特別適合大、小品牌商家去做嘗試,因為相對直通車等以交易量為主的流量採購方式,直播電商本質上具備品牌屬性,薇婭和李佳琦不只一次帶動所播品牌的股價成功漲停,就是很好的例子。
然而,品牌傳播效應目前只在頭部主播顯現,對一般品牌來講,昂貴的坑位費是企業的成本負擔。商家自播模式則更適合商品的品牌特賣,直播模式可以增加用戶的粘性與用戶停留的平均時長,在客單拉升上有一定作用。
前淘寶直播運營負責人趙圓圓表示過,淘寶直播90%以上的直播都是商家自播,達人只佔到10%。而就在3月30日舉行的淘寶直播盛典上,淘寶內容電商事業部總經理俞峰宣布,淘寶直播今年的目標之一是要打造10萬個月收入過萬的主播,以及100個年銷售過億的MCN機構。但不管是誰在直播,目的都是帶貨,主角始終都是產品。
用戶目標:淘寶直播的產生是基於整個淘寶商城的。所以淘寶用戶在適當的引導下都有可能成為淘寶直播的用戶。
買方用戶需求:淘寶直播和抖音電商最大不同在於,用戶本身是有購物需求的,可能是一個模糊的產品大類也可能是具體的一件產品。所以用戶在使用淘寶直播時,是想更具體更有針對性的了解某一樣產品。
用戶的需求是針對性強的介紹和雙向交流,整體來說用戶的購物需求是主動產生的。
賣方用戶需求:淘寶本身的整個電商後臺都是對賣家需求的有力支撐,淘寶直播本身只要做到能夠合理的推送和穩定的直播質量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