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風採】田餘慶:我手寫我心的史學大家
田餘慶:我手寫我心的史學大家 12月25日凌晨6時09分,我國史學界的一顆巨星隕落了。著名魏晉南北朝歷史學家、北京大學資深教授田餘慶先生因病在北京離世,享年90歲。
-
史學天才少年,17歲出版兩本巨著無限未來,高考前卻選擇自殺
這世界一直教我們如何去成功,卻沒有教我們面對失敗,接受平庸。而早在4年前,當人們驚訝於他的史學天賦之時,他卻選擇了從高樓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位「史學奇才」就是林嘉文,初高中時期就已出版了兩本幾十萬字的史學巨的天才少年,有機會成為史學專家的他為何要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呢?
-
[北京日報客戶端]黃樸民:解讀和評價歷史人物,是史學研究的永恆主題
解讀和評價歷史人物,是史學研究中的重要內容和永恆主題在歷史上,願意盡顯自己的身手,做成一番事情(且不論事情的善惡對錯),因而在歷史上留名(且不論是美名還是罵名)成為歷史人物的人可謂大有人在。桓溫所言「既不能流芳百世,亦不足復遺臭萬載耶」,道出了一些汲汲於在歷史上留名者的共同心聲。
-
影視史學:親近公眾的史學新領域
1988年,美國歷史學家海登·懷特撰寫了《書寫史學與影視史學》一文。在文章裡,他創造了一個新名詞:Historiophoty,意為以視覺影像和電影話語傳達歷史以及我們對歷史的見解。海登·懷特這一文章發表後迅即在美國本土引起激烈爭論,也迅速外傳。
-
蘭克客觀主義史學與後現代主義史學的比較分析
他們所記載的、所敘述的一些史實,應該是最可信的。然而第二手資料,有些是從別人的專著中轉述過來的相關文獻,有些是口口相傳,所以反映歷史事件的真實程度相對要低一些。因此,蘭克尤其重視原始檔案的收集和運用,例如法律條文、日記信件、會議記錄等。
-
...史學理論體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史學理論研究中心召開2020年度...
他表示,想藉此機會向大家匯報兩方面情況。一是歷史理論所一年多來的建所進展情況,主要歸納為三方面:研究所框架已搭建完成,9個研究室業已組建;《史學理論研究》雜誌完成改刊,獲得學界好評;邊建所邊搞科研,包括承接中央和歷史研究院的交辦課題。二是他自己近來著重思考的三個問題:(一)如何開展新時代歷史理論研究。
-
朱元璋的詩你讀過幾首?原來這些霸氣名句,都是出自朱元璋之口
看到這首詩,想必大家或多或少會有些眼熟,沒錯,朱元璋的這首《詠菊》正是對黃巢《不第後賦菊》的仿寫,原詩是:「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由此可見,朱元璋在寫作此詩時,已經有了奪取天下登基稱帝的野心。
-
古代史學:優秀的——古代史學文化傳統(下)
讓我們接上之前的文章,繼續來了解一下古代史學:優秀的——古代史學文化傳統,從中國古代史學發展來看.關於史家自身的修養問題,史家歷來都十分關注,他們在總結、評論前人的史學成果時,也同時就史家修養作了評論。
-
建立國家以後,為何不能文武官員平等?朱元璋很有感覺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建國以後文武官員在封建時代不能平等呢?其實朱元璋給了我們答案,我們還真的應該反思一下。根據史書記載,朱元璋應該是屠殺功臣最狠的一位君主,當年他帶著那些武將集團,打贏了一場又一場戰爭,甚至還開創了漢人的奇蹟。但可惜的是剛剛一建立國家,他就開始把這些武將集團全部驅逐出去,甚至殺了個一乾二淨。
-
史學大家布羅代爾的3部經典
希望大家注意防護, 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有人說,「如果設立諾貝爾史學獎的話,那麼獲獎的第一人必定是費爾南·布羅代爾。」 他是年鑑學派創始人之一,被譽為「史學大師」、「當今世界首屈一指的史學家」。
-
朱元璋目不知書卻酷愛寫詩,真的只是附庸風雅嗎
又如唐末的農民起義領袖黃巢,他的《不第後賦菊》同樣豪氣沖天:「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真不知道軟骨頭宋江是哪來的蜜汁自信寫出「敢笑黃巢不丈夫」的。 到了明代,開國之君朱元璋同樣熱愛詩文,並且留下了不少詩歌作品。
-
「了卻君王天下事」,辛棄疾筆下多「豪氣」,他不是文藝青年嗎?
比如我們熟悉的千古名句李煜所作的「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全詞都在嘆惋失國之哀。蘇軾開啟了豪放詞派的先河,辛棄疾成為了其出色的後繼者。不僅是詞,辛棄疾的其它作品中也充滿了「豪氣」,那麼是什麼讓這個「文藝青年」充滿了豪氣呢?
-
他16歲出書,被認為是史學奇才,高考前從高樓一躍而下,為何?
著名歷史學家、宋史大家李裕民教授曾盛讚他為「解放以後最年輕的具有學術研究能力的作者」。然而,在周圍的人都對這個少年的未來抱以宏偉規劃時,他一躍而下,了結了這凡世間的一切過往。1998年在西安出生的林嘉文成長在文化世家中,母親和外公外婆皆是教師,父親在法律院校工作,在這一屋子的文化人的薰陶下,林嘉文從小就對學習和看書非常感興趣。
-
史學天才少年林嘉文自殺,最後的話:請不要拿我借題發揮
昨日突然傳來噩耗,林嘉文自殺身亡,這一天才少年的離去,讓人唏噓,他究竟是怎麼了?(本文經《華商報》授權轉載)「林嘉文去世了,遺憾。」24日凌晨,有網友發布微博稱,去年年底剛出版史學專著的18歲西安中學高三學生林嘉文去世。昨晚,華商報記者證實,林嘉文因抑鬱症跳樓自殺。
-
瞿林東:與時代互動是史學發展的動力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後,中國歷史發生劇變,救亡圖存的時代精神孕育了《海國圖志》及一系列邊疆史地研究著作與外國史地研究著作,這是人們所熟悉的。 由此可知,史學從根本上說是時代孕育的。認識時代對於史學的影響,是認識中國史學最重要的環節。 史學滋養時代 從辯證觀點來看,一方面,時代孕育了史學;另一方面,時代所孕育的史學必定是時代所需要的,史學對時代有滋養作用。
-
薛福成史學思想初探
薛福成繼承了晚清桐城派史學經世的傳統,早在少年時就立志經世,「往在十二三歲時,強寇竊發嶺外,慨然欲為經世實學,以備國家一日之用。乃屏棄一切而專力於是。」[3]337綜觀薛福成的一生,都在主張向西方學習,實行改良,並身體力行,力圖挽救中國的危亡。他早期擔任曾國藩和李鴻章的幕僚,協助二人辦理洋務,處理了許多重大事件,如處理「馬嘉理案」、抵制英人赫德為總海防司、定計平定朝鮮內戰等。
-
4首豪氣逼人的詩詞,讀來熱血沸騰,千百年後魅力依舊
少年別有贈,含笑看吳鉤。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杜甫。杜甫的詩以沉鬱頓挫聞名,但是也有一些充滿豪氣的篇章。比如這一首《後出塞》,體現了少年那種追求共鳴的自信豪氣,字裡行間都是青春勃發。詩歌開篇就說,男兒在世當封侯,意氣直上九重霄。
-
迪麗熱巴的粉絲應援到底有多豪氣!
此刻已經不能用充分來形容了,應該用「豪氣」,「場面龐大」來形容了。迪麗熱巴的粉絲應援不僅有豪氣、震撼的投放,而且還有很多的公益應援,還創了數個國內第一例。關於投放豪氣之一:北京機場線,迪麗熱巴專列地鐵,內外廣告全包,真的是名副其實真真切切的迪麗熱巴專屬列車,這也是國內藝人中第一例做到地鐵內外廣告全包,而且是在北京機場線。
-
史上殺氣最重的詩,卻是文盲朱元璋寫的!比李白的十步殺一人還狂
朱元璋作為明朝的開國皇帝,他的經歷自然與眾不同。朱元璋出身貧寒,能夠成為開國之君,他的經歷和際遇都是我們無法想像的。
-
正說朱元璋:一個小和尚的成王之路(上)
朱元璋,就是這樣一個帶著匪氣、豪氣的一個人。雖說建立了中國歷史上存在276年的大明王朝,當了31年的洪武皇帝,享盡天下榮華富貴。但他本人出身是實在不好,正如題目所說,朱元璋在起初的時候,也只是一個小沙彌而已。為什麼是這樣一個小和尚最後終結了元末亂世呢?各位看官,我們先從元順帝至正四年開始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