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缺少優秀的球員,光有戰術也無法讓球隊前進。即便戰術奏效,沒有那些有實力的球員,你一樣無法繼續向前。」當萊比錫敗在巴黎腳下時,一代名帥卡佩羅陳述了如此觀點。誠然,萊比錫有著上下一心的團結,納格爾斯曼也是一位敢於進行戰術嘗試的教練,但是在巴黎眾星突出的個人能力面前,萊比錫的種種抵抗均化為無用。於是乎,那個被大家無數次探討的問題又再次升騰,是不是只有優秀的球員才能讓一套戰術的效用最大限度發揮。
回溯足球歷史中,這個問題的答案幾乎是肯定的,即便在足球江湖中不乏諾丁漢奇蹟、維羅納奇蹟、凱澤神話、藍狐神話這樣的例子,但是這些澎湃的故事更像是漫漫綠茵中的驚鴻一瞥。
偉大的教練員塑造偉大的時代,先進的戰術打法引領潮流。不過,即便頭腦風暴可以讓足球戰術中的攻防線條不斷更迭,但是所有教練也都希望自己麾下能擁有頂級的球員為戰術的有效執行保駕護航。
上世紀六十年代,巴西主帥費奧拉用4-2-4的陣型將」對角線」和」矛尖」概念鋪陳到足球比賽中,攻勢足球的天窗也就此被打開。雖然在巴西國家隊成功的經歷中,智者費奧拉有著開創時代先河的功勞,但若是球隊中沒有加林查、迪迪、瓦瓦、阿馬裡爾多這樣的絕對巨星在鋒線控場,費奧拉大不敢對中場進行如此「瘦身」。
米蘭王朝時期,薩基大膽在戰術中啟用「25米法則」,其之所以倡導如此激進的踢法,究其原因還是因為隊內有著足夠多的優秀球員。進攻時,荷蘭三劍客足以衝破一切枷鎖,防守端,巴雷西領銜的鋼鐵後防可以應對任何驚濤駭浪。
溫格在阿森納前十年之所以可以如此成功便是因為球隊中有亨利、皮雷、博格坎普這樣的頂級球員去執行其卓越的體系架構。而當阿森納漸漸收緊投資資金後,球隊無法找尋到頂級球員,溫格的戰術打法中的侵略性也隨之不見,阿森納步步滑落也在所難免。
我們都知道瓜迪奧拉的傳控體系非常高級並具備觀賞性,但在體系執行中,關鍵位置上也必須要有頂級球員坐鎮。在巴薩時期,哈-白-布組成的中場三人組無疑是巴薩王朝建立的基石,再瓜迪奧拉來到曼城之後,德布勞內、大衛-席爾瓦在球隊戰術執行方面同樣不可或缺。
好的戰術足以讓一支優秀的球隊得到加成,但是這一切都必須建立在球隊擁有足夠優秀球員的情況之下。所以從根本上來說,優秀教練、優秀戰術和優秀球員在足球世界中是相輔相成的存在,只有三者相加,一支球隊才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