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的創始人張勇說過,「在世界餐飲行業中,只有兩家企業配得上一流,一家是麥當勞,另一家就是王品。」
王品牛排在2003年進入大陸市場,主打 「一頭牛僅供6客" 中高端牛排,人均約500元。
王品集團於2012年在臺灣上市,旗下除了王品臺塑牛排,還有西堤牛排、陶板屋、原燒等13個品牌。
全球共300多家門店,年銷售額 25.40億元。 其中進駐大陸5個品牌共58家門店,營收額為 5.60億元。 作為臺灣最大的餐飲連鎖集團, 王品集團的人才流動率5%,高管流動率不到1%。
海底撈也曾視他為學習的榜樣,那這樣的成果是如何達到的呢?
我們來了解一下王品集團的員工激勵政策。
王品集團總體來說是 短期利益合夥+長期事業合夥 體制。
王品牛排拿出 每月利潤的三分之一 作為員工的分紅,財務公開透明,員工可查有依據。
這樣的一種「即時獎勵」,努力工作在一個月後就能分到錢,對員工來說吸引力是非常大的。
除此之外,王品集團還有 員工長期合夥 的體制。
在上市之前,王品集團做了員工的持股平臺,針對員工的績效,職位,工作年限等制定了 員工持股計劃 。
2012年上市之後,王品集團出臺了 員工持股信託基金 ,並運用 十倍槓桿 讓員工與公司的遠期利益共享。
具體是怎麼操作的呢?
信託基金
公司對於滿足條件的員工,給予他們拿當月工資的3%購買信託基金的權利,而公司則會補貼30%。
這樣加起來,員工就有33%的本金購買公司股票,而股票收益淨歸員工,員工離職的時候也可以套現。
對於上市公司來說,員工手裡的股票隨企業的盈利水平而波動,公司的價值與資本市場相關聯,所以這也是所謂的 「老闆請客,市場買單」。
王品集團就是用了這樣 短期變現+長期獲利 的方式,成功的實踐了員工激勵政策,讓員工和公司的利益長期綁定,構建了穩定的人員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