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史上最「搞笑」10副春聯,網友:春節就需要這樣的氣氛

2021-01-09 某一方面說

細數史上最「搞笑」10副對聯,網友:春節就需要這樣的氣氛

新春佳節即將來臨,大部分公司都已經放假。而身處大城市打拼的外鄉人,也都陸續回到了自己的家鄉。說道春節,就不得不提春節的習俗之一:貼對聯。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細數史上最「搞笑」10副對聯,網友:春節就需要這樣的氣氛。

一:這位網友,你這樣真的好嗎?你要是缺漿糊,來我家拎2袋面走。

二:看了3遍,還是無法解讀出這位網友想要表達什麼,高深莫測。

三:事業心很強的一位網友,對聯不光要增添過年氣氛,還要作為自己明年奮鬥的座右銘。

四:這一定是一位國際友人,很欣賞你尊敬我們的傳統節日,中文水平有待加強。

五:秀恩愛秀到對聯上來了,真是沒誰了!

六: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祝福你2019年,大賺特賺,發財,真好!

七:對聯,不對稱就算了,你還加個感嘆號!走心了啊!

八:網吧老闆,你是最有才華的那位!

九:嗯,總結的很到位。你一定是一位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女子!

十:這是草書嗎?各位網友,請問這幅對聯,究竟寫的啥?看不懂。

相關焦點

  • 南京城的春節,從這副春聯亮相開始!
    1月30日上午2021年第六季「城門掛春聯,南京開門紅」揭聯儀式在壯麗的中華門舉行南京城的春節從這副巨幅中華門春聯亮相開始長十五米、寬兩米的大紅春聯帶著喜慶、吉祥的氣氛在中華門上露出「真容」將整個南京城帶入到濃濃的過年氛圍中巨幅春聯亮相中華門。
  • 搞笑春聯:需要幽默,但是不能低俗,讓書法接地氣
    搞笑春聯:需要幽默,但是不能低俗,讓書法接地氣。春節來臨,春聯自然是話題。春聯是書法作品,當然藉助春聯的話題,書法也必然登場。所以在喜迎春節的時光裡,不妨讀讀春聯,看看書法,過個有文化味道的中國年。過春節,貼春聯,是古禮古法,但也不必過於拘束,要發揮咱們平頭百姓逢年需放鬆,放鬆寫幽默的精神,寫一些搞笑春聯樂一樂,放鬆一下,不傷大雅,也是春節文化的「土俗」味。搞笑春聯,要的是幽默精神,寫的是樂觀品質,但是要注意做到幽默而不低俗,讓書法接地氣,讓心幽默起來。把搞笑書法春聯,一一奉上,請大家看看書法,也幽默一把吧,順祝春節快樂,一切安順。
  • 原創對聯兩副橫批——晚歸、晚睡:距離2020年春節貼春聯的時間越來...
    春節,是我們中國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節日,全家團圓,歡度春節。2020年春節即將來臨,無論您身處哪裡,無論您離家多遠,無論您是在外求學還是工作,無論您是單身還是結婚,無論您今年收穫如何,願您早日平安歸家,與家人開心團聚,每天吃好、睡好、身體好!
  • 春節科普:「春聯」來歷及傳說!
    是華人們過春節的重要標誌。當人們在自己的家門口貼上春聯和福的時候,意味著過春節正式拉開序幕。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漂亮的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    世界紀錄協會收錄的世界最早的春聯是:「三陽始布,四序初開。」這副春聯記載在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敦煌遺書(卷號為斯坦因0610)上,該遺書記錄十二副在歲日、立春日所寫的春聯。該聯為排列序位中的第一副,撰聯人為唐人劉丘子,作於開元十一年(723年),較後蜀主孟昶的題聯早240年。
  • 春節起源傳說 春節習俗與春聯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但是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蘊味無窮。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 春節傳說故事(一)|春聯的由來
    春聯,又叫「春貼」、「門對」、「對聯」,當人們在自己的家門口貼上春聯和福的時候,意味著過春節正式拉開序幕。
  • 我們的節日•春節——「墨香迎新春 春聯送祝福」
    春節將近,為了給千家萬戶市民讀者送上節日的祝福,給新春添意,給新年添彩,北海市圖書館近日舉辦了2021年「我們的節日•春節——『墨香迎新春 春聯送祝福』」主題活動,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形勢,採取線上預約,線下領取的方式,將祝福送到讀者手中。
  • 春節為什麼要貼春聯?貼門神與貼春聯是怎麼來的
    中國人貼春聯、貼門神習俗歷史悠久,是不可或缺一種習俗。過春節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這種習俗既展現了高貴典雅的書畫詩詞藝術,又彰顯節日喜慶吉祥的人文習俗。那麼你知道是怎麼來的?二、貼春聯在大年三十到來之前,對於每家每戶來說,每逢春節,別的門飾可以忽略不計,但一定要在門上貼上一副精選的春聯,以增加節日的喜慶氣氛,也預示著來年的好兆頭。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屬於楹聯的一種。
  • 買的春聯雷同無特色?古人有副春聯貼遍半個中國
    免不得要掛春聯。前幾年,都是自己買制式空白春聯紙,自己做對聯寫上。但今年,不想了。因為覺得自己的字啊,實在是太醜了。昨天買了副。店主一見我,喲,老熟人嘛。確實是老熟人,她是高中生物老師的老婆,開小書店也有二十年了,臨近春節,對聯啊,燈籠啊,門畫啊,都是主營業務。熟人也沒好還價,二十八就二十八吧,會發會發,好彩頭。
  • 一副副春聯內容發生的變化
    起初,漢朝的人們習慣在春節來臨時在門前設置桃符,這時的桃符就是桃木上面畫著神荼、鬱壘兩個神仙,按照東漢王充在《論衡》裡引述的《山海經》所說,神荼、鬱壘是黃帝用來驅鬼的幹將,人們相信有這兩人看門,百無禁忌。東漢代張衡在《東京賦》中也有記載這個傳說:「度朔作梗,守以鬱壘;神荼副焉,對操索葦。古來門有兩扇,門神也都成雙成對,於是神荼、鬱壘便也各司其職。」
  • 春節到,貼一副英文春聯吧!
    北京的一位淘寶店主於潤潤(音)預計在春節假期期間將賣出大約600副英文春聯。33歲的於先生說:「住在中國的老外也會買英文春聯慶祝春節,但我英語不好,沒法和他們交流。」春聯是按照平仄規則寫成的兩句對仗詩句,是慶祝春節時最常見也最重要的習俗之一,通常貼在門兩側和牆上,表達對來年的期盼和迎新年的喜悅之情。
  • 送春聯剪窗花貼福字 寧波傳統民俗活動讓春節更有味道
    臨近春節,寧波各地紛紛組織「迎新春送祝福」現場書寫贈送春聯活動,一幅幅精彩的書法作品,一句句吉祥如意的春聯,增添了濃濃的喜慶氛圍,受到廣大市民的歡迎。李關弟中學的11名中學生正在為來往的居民寫春聯,他們手執毛筆,一句句祝福躍然紙上。「猴引康莊道、雞迎錦繡春」;「運轉乾坤步步高、花開富貴重重喜」等一副副春聯洋溢著濃濃的年味,濃濃的墨香飄滿了整個社區。
  • 春聯一般在什麼時候貼?關於春節貼春聯的來源介紹
    馬上到新年了,人們會有一系列的準備活動,如祭灶、掃塵、置辦年貨以及掛燈籠、貼春聯、窗花等。貼上春聯和掛上燈籠就增添了幾絲過年的氣氛。那麼,春聯一般在什麼時候貼呢?一起來看看吧!春聯什麼時候貼春聯又叫「春貼」「門對」「對聯」,其和、門神、橫批、年畫、「福」字等一起統稱為「年紅」。在春節期間,貼年紅也是很重要的過年習俗之一。一般來說,家家戶戶「貼年紅」是在農曆臘月廿八、廿九或三十日。在門窗上貼上年紅,不僅可以增添了喜慶的節日氣氛,還表示著人們對新年和新生活的美好期望。
  • 史上最牛春聯:拍案叫絕
    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在書法史上被尊為
  • 沙雕網友曬春聯,網友吐槽:這就是二次元麼,爺服了
    春節眼看著就來了,諸位朋友春節快樂啊。這個春節情況特殊,走親戚少了, 在家裡補補番玩玩遊戲什麼的我覺得也挺好的,一些春節的傳統習俗,比如貼春聯貼福字一類的還是可以做一做的。最近,就有「沙雕」網友在網上曬出了自家貼的獨特春聯,引起了不少網友的吐槽:這就是二次元麼,爺服了!2020年按農曆算是鼠年,所以這一副春聯上聯下聯橫批都有著鼠字,不過,看看這幾個字,明明都是中文,為啥似乎看不懂的樣子呢?
  • 春節到,如何用英語表達春節、春聯、拜年等
    下面小天把學習到的有關春節、對聯和紅包等的英語表達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一下吧。春節用英語怎麼說?春節可以說是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可以用 the Spring Festival和the Chinese Lunar New Year來表示;過春節可以說,celebrate the Spring Festival。
  • 今年春節這樣貼春聯,讓你好運一整年!
    公曆2021年2月12日(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新的一年,誰都想和黴運、煩惱、病災、小人說再見,誰都想迎來好運、
  • 寫一副棒棒噠春聯「牛」轉乾坤!2021春節春聯徵集活動開始啦
    一副紅彤彤喜氣盎然的春聯,自然是過年不可或缺的標配之一,不管往年你家的春聯來自哪裡,今年的春節,讓我們自己動腦創作、動手書寫一副春聯,喜氣洋洋過大年,如何?煙臺晚報、大小新聞聯合推出的「牛」轉乾坤——2021春節春聯徵集活動即日開啟。
  • 寫春聯+與女主播互動!這波春節活動中有你的身影嗎
    活動將春節期間的焦點比賽與中國春節「對對聯」的傳統相結合,在有才網友們的集思廣益之下,我們徵集到了無數個優秀的對聯。  隨後,在春節期間的比賽直播過程當中,一些網友的優秀春聯被我們通過AR技術在直播間內的大屏幕上進行了展示。
  • 從春聯習俗的發展,談春節的文化意義
    前言春節是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我們一年中最喜慶的日子,而貼春聯的習俗,又是春節文化中重要的一環。春節的發展滋生了春聯習俗的產生,而春聯習俗的發展又進一步豐富了春節文化。比如秦朝的曆法規定,把每年10月1號作為新年的開始:秦代周德,從所不勝。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賀皆自十月朔。漢承秦制,這種秦歷將10月1號做春節的做法,直到漢武帝時期推行的太初曆的出世,才將春節改為孟春正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