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2月25日報導 英媒稱,進入中國的「狗年」,自然少不了好好看看狗文化。千百年來,人與狗的關係一直相當密切,狗對人們的生活、文化、傳統、風俗、甚至迷信都有很大的影響,因此英語和漢語裡都出現了許多和狗有關的俗語。但漢語裡貶義的似乎遠遠多過褒義的,除了「犬馬之勞」讚賞狗的忠誠、勤勞,其他大部分都相當慘:比如狗仗人勢、狼心狗肺、掛羊頭賣狗肉、狗眼看人低、狗嘴裡吐不出象牙……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2月22日盤點了英語中10個和狗有關的俗語,並和漢語作了相應比較,由此顯現了中英文化差異。
Top dog
「頂頭的狗」,指單位裡有權有勢的老闆,或者利用顏值、魅力等主宰朋友圈的人。他們在社交、職場遊刃有餘,通常是領軍人物,傳統上多為男性,近年來也用於形容女性。
One's bark is worse than one's bite
叫得兇、咬得不疼,意思很像漢語的「刀子嘴豆腐心」。和這樣的老闆或者同事相處,需要更多的溝通,避免誤會。
Work like a dog
像狗一樣工作,形容很勤奮、努力。相關的還有「dog tired」,恰好類似於網絡熱詞「累成狗」。經歷上下班早晚高峰,奔到公司立刻投入戰鬥,苦幹沒錯,但也應該想辦法巧幹,「累成狗」太影響心態。
Fight like cats and dogs
吵到像貓狗打架的地步,通常指熟人之間發生嚴重糾紛。這個在公司必須避免,才能保持職業風度、構築團隊精神。
Dog's dinner
狗食,形容事情辦到一團糟。後果可以是另一個俗語「in the dog's house」——進了狗窩,嚴重失寵。趕快去想挽救措施!
bark up the wrong tree
圍著錯誤的樹狂吠,形容找錯了人、走錯了路、或者做錯了選擇。日常工作很難避免出錯,多做準備、深入研究應該有所幫助。
Let sleeping dogs lie
別吵醒睡著的狗,類似於「不要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指不要自找麻煩、自討苦吃。也有一點華人文化中「中庸」的意思,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You can't teach an old dog new trick
老狗學不會新把戲,用來比喻很難讓因循守舊的人接受新事物。科技突飛猛進的今天,「老狗」心態要不得,至少也要去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