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門語言都有他本身的特質,作為人們在生活中交流的方言也是,由於甘肅省東西跨度大,地域遼闊的緣故,有著多種多樣的方言分支,但總體分為三個部分,其中甘肅西部地區以蘭銀官話為主,而東部地區大部分則屬於中原官話,西南地區則單獨分列,兩三方言又根據地區分成不同的部分細分,最終呈現了如今的甘肅方言分布。儘管已經被普通話取代,但依舊是我們共同的記憶。今天我們以這三大類方言為主,細細追尋甘肅方言文化的歷史和分類,以及不同地區對方言的詮釋。
甘肅方言文化---中原官話、蘭銀官話的歷史以及分類
根據史料記載,黃帝的兒子成年後被賜予封地,也就是今天的北京,由此,北京開始使用天水的方言,這便是中原官話的來源,後來經過和北京當地方言的融合,變成了現在的普通話。根據專家鑑定推測,中原官話可分隴中片和秦隴片兩大片區,是甘肅方言中用戶最廣,覆蓋面積最大的一個分支。
如果說中原官話是覆蓋面積最大的一個甘肅方言分支,那蘭銀官話則是西北最重要的方言,沒有之一。作為漢藏語系列的一個大分支,蘭銀官話主要以古代蘭州人的方言為主,沿著絲綢之路一路向西,傳播至寧夏、新疆北疆、內蒙古,由此分散成四個小分支。以甘肅的省會城市蘭州為例,蘭銀官話在這裡的分支為金城片,而現在蘭州帶有方言腔調的普通話被稱為「京蘭腔」。
甘肅不同地區對甘肅方言文化的詮釋
蘭州市:用「扛把子」來稱呼老大,「灰豆子」是蘭州的一種特色美食,罵人可以用「二桿子」,小姑娘叫「丫頭子」,小娃娃叫「尕子子」,無奈的時候會隨口吐槽一句「算球子」,吃飯的時候會問一句「我的佛佛子在哪」,把什麼事情沒有做好導致謀劃失敗叫「加罷老」,和人聊天叫「諞閒傳」。作為「子」字輩,蘭州方言可是其中的佼佼者。
隴東地區:把四四方方木頭條子叫「光光」,把裝東西的盒子叫「箱箱」,把糾纏不止的人叫「然然」,把脾氣倔的人叫「牛夯夯」,把心寬體胖的人叫「肉乎乎」,把丟三落四的人叫「大洋蒜」,偶爾嘴裡蹦出來一句:「你看我把無個放著阿達了?」,抬頭望望山:「你看,拐山歪面還是個山」。作為「疊」字輩,隴東地區的方言說第二,就沒有人敢數第一。
把女孩子出嫁叫:「吉發」,小孩子哭鬧叫「吱哇滴」,形容害怕叫「怯火滴」,討厭叫「日眼滴」,要打架會放句狠話:「看我把你拾掇一哈」,做事順心叫「美滴很」,看見便宜的東西會說一句:「哈便宜滴很」,有人磨磨蹭蹭時會罵一句:「你就木攮滴很」。隴東方言中有個共性,無論在哪個形容詞後,都喜歡加滴,你說我說滴對滴不?
隴中地區:隴中地區的方言和隴東地區類似,除了「這達」,「武達」,「啊達」之外,這裡有一個明顯不同的,隴中地區的人們一般都把怎麼了叫做「啊門哩」,把沒什麼叫「啊木哩」,把鏹叫做「僑這」,把厲害叫做「達卦聲呦」,不同於隴東地區的平聲調,隴中地區方言的聲調也有了更多變化,讀起來更悅耳,但外地人也更難聽懂。
隴南地區:隴南地區的方言主要屬於秦隴方言,有些地區則被四川影響,帶有「巴渝」口音。普通話中的不關你的事被說成了「跟你有撒關係」,如果要因為外力條件放棄,會被說成:「算求子嘮」,如果說到目前為止還不錯,會隨口來一句:「你宰沃野滴很麼」,更有趣的是你想說什麼被說成了「你想社個撒」。小編認真思考了一番,隴南的方言是行走的表情包,你覺得我社滴攢勁不?
甘南地區:在這裡,說人仗義用「這人甘三滴很」,說人小氣是:「這人叟滴很」,誇小夥子好看叫「掰男小寧長了老帥哦」,武漢的我信你個邪被翻譯成「加納」,東北的瞅你咋地被翻譯成「你看撒呢」,怎麼滴了,還把你看不成了。如果說隴南地區的方言是行走的表情包,那甘南地區真的是一言不合要打起來的亞子,被他言簡意賅的犀利語言深深折服,江湖再見。
有很多去了國外定居的人都會給自己的小孩教中文,我覺得方言也一樣,假如你身在異鄉,遇上了和你有同樣口音的人,都會倍感親切。作為文化的承載物,我們要深刻記得,方言是必須要學得,不學方言是萬萬不能的。最後再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用你們那的方言說一句「你真棒」,應該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