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適的工具幫新團隊站得穩,正確的認知讓管理者走得遠

2020-12-22 前瞻網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作者|張麗俊 來源|張麗俊(ID:zhanglijunCherry)

這個時代大家都很慌張。

銀行很慌張。他們只知道客戶在哪家公司賺錢、在哪個平臺花錢,但客戶消費了什麼、為什麼消費、在哪些場景消費,不知道。

線下行業很慌張。年初的疫情給大家上了一課:傳統業務要生存發展,要儘快實現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

電商很慌張。客戶的數據和線上營銷工具,主要分布在各大電商平臺。想擺脫平臺規則限制,社群化、私域化勢在必行。

就連網際網路企業也慌張。這個時代,做不了行業第一難免被同行超越;做了行業第一,也無法預測商業巨頭的跨界打劫。

這個時代的財富密碼變得越來越難以捉摸,業務的非連續性發展越來越明顯。老闆們必須明白,搭建新業務團隊不是為了解決慌張情緒、讓自己放心,而是幫助企業長期健康的生存下去。

未來,每個公司都要迅速拓展新打法、培養新團隊、開展新業務,並學會用技術手段追蹤業務、輔助新的績效管理標準。

想要實現這個目標,管理者不僅要有好的工具,更要有正確的認知,才能追上時代的變化。

新業務新團隊 根本在於數位化

每個企業都希望基業長青,而中國市場的特色卻是業務發展的非連續性。面對十年一次的經濟發展變遷,企業想生存就需要組織創新,就意味著開闢新賽道和搭建創新部門。

搭建創新部門分三步走:第一步定戰略;第二步搭班子;第三步建立決策機制。

我們說新業務一定要新團隊、新觀念。很多老闆擔心,缺少老員工加持的團隊,戰鬥力夠強嗎?價值觀過硬嗎?

其實很多傳統行業裡,老員工雖然能做到經驗業績雙優,卻有很難改變的思維慣性。讓老員工來做新團隊核心,反而更難實現業務模式轉型。

△ 新團隊如何做線上轉型?職能分配上需要:

流量運營,負責線上線下的引流;

內容運營,負責產品的設計和優化;

在線營銷,負責線上渠道銷售和服務;

私域流量運營,負責短視頻、直播平臺和社群等新領域的玩法;

最後是技術人員,給予最堅實的支持,特別要注重把各個營銷渠道上獲得的線索和數據存儲分類,讓銷售人員可以高效追蹤。

體系搭建好之後不能放任不管,因為新團隊的一切都處於實驗階段,必須要更積極的追蹤過程、檢驗效果和調整方向。管理工坊裡我們反覆強調,追蹤業務必須有Review系統,讓復盤機制細分到日、周、月、季度、半年、年度。

在業績追蹤過程中我們更要用好數位化工具,比如業務管理的CRM系統、任務追蹤的OKR系統,還有根據業務需要使用的各種中臺系統。

未來數位化管理應該成為每個管理者的必修課,無論是團隊的業務流打通,績效模型的建立,還是分析業務和團隊中的各種問題,都需要數位化工具的輔助。

數據,只有會用才是你的資源

我們說企業運營中只有數據和組織化架構不會騙人,數據就是企業發展的儀錶盤,管理者可以不清楚數據系統的編程原理,但必須明白數據分析的底層邏輯。

詹姆斯·瑞森曾經提出過一個很有意思的理論,叫做「瑞士奶酪模型」,也稱為「瑞森模型」或「事故致因模型」。

這個模型的核心思想是:組織活動可以分為不動層面,每個層面都有不可避免的漏洞,就像切成薄片的瑞士奶酪一樣。組織的各個層面被工作流程串聯在一起,如同多片奶酪的疊加。

多數情況下,上一層的洞會被下面的其它奶酪擋住,但也有全部漏洞都恰好疊加在一起的情況出現。而不安全因素就像一個不間斷的光源,當光線恰好能透過所有這些漏洞時,就會出問題。

我們的運營、銷售、傳播、財務、人力、行政等部門,甚至老闆本人的決策,都有可能出現人為的或制度上的漏洞。

而數位化管理,就是企業發展過程中最後把關的那個「救火隊員」,只要數據分析和數位化管理做得好,完全有能力為組織架構查漏補缺,成為整個系統的堅實支撐。

很多企業選擇用雲技術做數位化管理,但我們要小心,盲目上的雲可能是浮雲。支撐數位化管理的核心,依然是企業組織結構的邏輯。

組織架構的變革,就是企業最大的商業秘密。而商業秘密的核心要義,就是我告訴你,你也未必學得會。

考評新團隊的側重點有哪些?

面對業務增長的非連續性,最重要的就是組織和業務的變革。

變革就是已經脫離了第一條業務線,第二業務線是另外一條路,而這兩條業務中間是斷裂的,所以一家公司在做創新業務的時候,他的業務總是是斷裂的,發展也是非連續性的。

因此從老業務轉到新業務時,我們需要研究創新業務怎麼做,更重要的是要賦能團隊,要讓他們學會做創新業務的能力。

賦能新團隊,需要內部外部的新組織架構,如果梳理不清晰,沒有好的晉升通道和績效考核,容易導致優秀的人沒有充分顯現出動力和活力,時間一長就會變得人浮於事。

怎樣搭建有活力的組織?

第一,做好人才輕盤點,遵循271原則,「野狗」和「小白兔」要儘快淘汰,管理者和HR不要在不值得的員工身上浪費時間。

第二,進行團隊內部長期人才的培養,尤其要注重培養明星員工,讓他們作為講師和帶動者,自動自發的去培養老黃牛類型的員工,打造學習型團隊,建立團隊內部的講師機制。

第三,設置好的績效目標,根據業務數據的反饋來劃分層級、績效目標,制定月度業務復盤和季度人員考評。

只要做好這些,我們就會發現,團隊氛圍和業績一下就能提升起來。

那麼對於管理者來說,管理型指標的KPI怎樣更好的制定和考核?首先肯定要考核你的團隊KPI完成度,但這個KPI,一定要根據你的工作重心來設置。

我們不建議老闆和管理者親自設置10%-20%比重以下的KPI考核機制,因為做管理應該抓大放小。老闆每個階段就抓最重要的三個KPI指標,高管和中層的關注重點在自己這一塊的子KPI指標,然後依次向下落地。

每一層管理者目標都不能設的太多,只需要追蹤3個主要指標,抓大放小,這就是我們說的管理要有灰度。

對於員工和管理者的職業素養,每家公司要有獨特的考核方式。但怎樣考核新團隊價值觀呢?

首先我們必須注意,新團隊上到leader下到員工的價值觀,不能一上來就考核。因為價值觀是教員工怎麼做人怎麼做事的標準,不是形式主義。在績效好的員工沒有嘗到獎勵的甜頭,績效差的員工沒吃到考評的苦頭之前,先談價值觀太空泛了。

你需要給新人足夠的時間來磨合與適應,而最好的適應公司價值觀的方式,就是通過完成業績目標。

跟著團隊一起打一次勝仗,價值觀的認同感自然就建立起來了。

在這個變化飛速的市場中,已經沒有時間給企業慢慢發展壯大,絕大多數新公司甚至連試錯的機會都沒有。

管理者在針對新業務搭建團隊時,應該掌握一個認知:誰擁有數據誰就擁有客戶,誰擁有數據誰就佔據市場。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張麗俊(ID:zhanglijunCherry),作者:張麗俊,知名組織創新專家,創業酵母創始人,前阿里巴巴集團組織發展專家

本文來源張麗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新晉基層管理者,如何做好設計團隊管理?
    基層管理者該做什麼?從哪個方面下手?這是很多新晉的管理者普遍會遇到的問題。自己的本職工作之外,還有團隊事務處理、人員關係……如何發揮管理者在團隊的建設作用?本文作者結合自身經驗,從3個方面分享了非常有用的建議,希望對你有用。周末有個朋友跟我說他最近有些工作的困惑(下面稱為z)。
  • 初任管理者,如何管理好團隊?
    首先,得先明白什麼叫把團隊管理好。管理好的首要條件是能完成業績、達成目標、能出活,連老闆安排的任務都無法完成,你的團隊再和諧、大家看上去再團結那也只是窩裡橫,不是公司要的團隊。其次光完成不行,得要是高效、低成本地完成。
  • 張磊:為什麼我們這幫「烏合之眾」可以走得遠?
    因為大家都覺得你挺牛,這會讓我們做出一些很愚蠢的決定,我們愚蠢地覺得我們講的話都是正確的、我們的流程制度都是正確的,愚蠢地覺得我們的員工都應該那麼努力,但其實你想想很搞笑的,你憑什麼要人家都那麼努力?如果你的企業規模足夠大,其實你愚蠢點也沒關係,因為大到一定程度時規模是可以幫你掩蓋愚蠢的。
  • 有句話叫:站得高才能望得遠
    有句話叫:站得高才能望得遠zxc1242020/06/23 15:18要佔據投資的高點首先要和國家的政策保持一致;也要學會觀察市場的表現,還要會選擇合適自己和力所能及的投資工具。    意識是王道。巴菲特11歲就開始做生意,這種從小形成的經濟意識不是說你是絕世天才就能學會的。很多溫州商人不會什麼高深的數學或理論,但賺錢能力很強。這說明意識是王道。    對金錢的態度要非常執著。
  • 「適宜做管理者的人」十條
    2,目標感強的人,適宜做管理者。行動有方向,工作求結果;善於把長期目標分解為中短期目標;能夠將目標和實現目標的手段、路徑結合起來。管理者的目標感,是針對團隊而言的。給團隊設立合適的多維結構化目標(重點要突出),驅動團隊不斷完成目標,從勝利走向勝利,是管理者的重要任務。3,同理心強的人,適宜做管理者。和人打交道,能將心比心,能站在對方角度想問題,能體察對方的感受。
  • 沒有苦勞,只有功勞,不能獲取結果的管理者不是一個合格的管理者
    身為管理者,無論是一線的主管、經理,還是走至高位的總監、總裁,「拿結果」都是生存之基本,沒有結果的管理者既不能獲得組織的授權,也不能獲得下屬的信任,管理之路都走不遠。01管理者的結果觀管理者的結果,不僅是業績結果;一提到結果,很多管理者天然想到的是業績,這也是很多初任管理者經常犯的錯誤,即使是一些在管理崗位上摸爬滾打了多年的業務型管理者,也經常秉持著這樣的觀念;認為業務做好了,其他都不是事;公司裡面業績為王,其他的都往後站;這是一種基於短期利益的急功近利行為,作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無論處於哪個層級,都要思考,自己在一個崗位上,都要留下自己的實績
  • 曾鳴:站得高,看得遠,自然比別人走得更好
    雖然確定了未來十年往哪裡走,但在往後的工作中,阿里巴巴的每一步依然是邊走邊優化。曾鳴像是在下一盤漫長的圍棋,既是為了阿里巴巴的明天,也是為了自己的堅守。 在美國讀博士時,曾鳴就研究的是戰略學,他對自己所認知的戰略思想確信不疑,他要用事實證明。
  • 優秀管理者的10個特徵
    二、給團隊賦能,拒絕微觀管理研究表明,管理者以4種方式使團隊成員得到足夠的自主權,使其成長:不要微觀管理。能夠鼓勵管理人員將工作委託給他們的團隊,並支持主動提出新想法的團隊成員。給予提供建議的自由。把員工作為朋友來相處,了解他們工作之外的生活,讓團隊的新員工感到受歡迎,幫助他們順利度過過渡期。四、重視效率和結果導向員工不會想為懶惰的領導者工作。他們寧願成為一個成功而忙碌的團隊的一員,如果管理者沒有定下團隊的基調就很難成功。
  • 為什麼走技術路線往往成不了管理者?什麼樣的人才能成為管理者?
    管理者技術、業務是基礎 任何管理者都是從基層走上來的,業務不行,技術不精,根本無法走到管理崗位,管理崗位首先是在團隊中是佼佼者,沒有業務、
  • 管理者如何進行決策?謹記七個點,五可以兩不準做正確的決策
    管理者就是決策者,同時也是決策結果的承擔人,成與敗都要擔起應有的責任。在團隊中,做決策的流程大致是:發現問題——做出解決問題的決定——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帶領團隊嘗試方案——承擔決策的結果——發現問題(循環往復)。決策的最終結果是成功的,功勞是大家的。
  • 《易經》三個字,寫盡人的一生,讀懂這3字,行得正、走得遠
    得《易經》三字,做人生的主人!【引言】人生不總是一帆風順,我們如何借風、借力呢?《易經》是不可多得的寶貝。讀懂了"上、止、正"三字,你才能行得正,走得遠。這三個字和卦象有關。有什麼樣的卦象,就對應什麼樣的情景;有什麼樣的情景,就對應什麼樣的決定。
  • 阿諾德·施瓦辛格:思想遠,才能走得遠
    做美國總統首先要做美國州長→要競選州長必須得到雄厚的財力後盾的支持→要獲得財團的支持就一定得融入財團→要融入財團就最好娶一位豪門千金→要娶一位豪門千金必須成為名人→成為名人的快速方法就是做電影明星→做電影明星前得練好身體練出陽剛之氣。按照這樣的思路,他開始步步為營。
  • 引進來,站得住,立得穩!從「德國康復模式」到「中國霽達模式...
    正如霽達康復醫療負責人、上海國際醫學中心康復醫學科首席康復醫生舒樂博教授(Prof.Paul Schnle)所說,中德兩國的國情及卒中患者面臨的問題不盡相同,如何將優質康復標準「引進來」的同時,讓其「站得住、立得穩」?為此,霽達康復摸索出了一套適合中國康復人群的「霽達模式」,並證明其是行之有效的。
  • 中年管理者的必修課,不是打造狼性團隊,而是掌握這3個法則
    首先我們得明白狼性團隊究竟是什麼?是怎麼來的?其實國內對於團隊狼性思維的大面積運用並不是空穴來風。其實是因為華為公司開始對員工進行這樣子的管理方式而被大眾所熟知。華為把狼性思維當作是自己的企業核心價值觀念,在培養和訓練自己的員工時,用激進的方式激發起每個人對待工作的態度和正向反饋。
  • 新晉升管理者,如何發揮員工最大績效?這3點讓你成功帶領團隊!
    在職場中,作為一名管理者,需要將自己的員工管理好,才能獲得更多的成效。如何將自己的員工發揮最大的績效能力,是考核一名管理員的最重要的手段。管理者作為公司的管理層人員,與上面有垂直的距離,與下面員工,不能太近,也不能遠,如果太近,就會讓員工沒有敬畏的心,如果太遠,員工就沒有交心的感情。
  • 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的遠
    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的遠水落坡鎮中心小學 張付亭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學:大家好!很榮幸、也很高興能在這裡聆聽並與大家分享「成長"的那些事兒。感謝領導為我們搭建的平臺。匯報之前事先向大家表達個歉意!因為我們都有切身的體會,匯報的好大家是一種享受,匯報的不好大家就是一種煎熬。
  • 集跑得快、剎得住、行得穩、開得遠於一體,新唐DM加料升級卻降價
    原創:《集跑得快、剎得住、行得穩、開得遠於一體,新唐DM加料升級卻降價》。可大家都知道,唐已經成為了中國旗艦SUV新標杆,很多國人心裡都已經種下了唐家族是國產高端車型的印記,市場口碑真的好,目前唐家族總銷量突破了21萬,是首款成交均價超20萬中國品牌車型,不負旗艦之名。如今,隨著21款車型的上市,21款唐DM攜46項升級和17項黑科技在8月份正式與我們對接,未來必將重新樹立中國旗艦SUV的價值標杆。
  • 要找到靠譜的人 你首先得是一個靠譜的管理者
    二良弓利箭,善用招聘工具在找到了標靶後,還需要有能精準命中標靶的工具——良弓利箭。在人才招聘的過程裡,很多時候,一個靠譜的平臺,一個正確的渠道能為招聘者根據人才畫像尋找候選者提供巨大的幫助。他沒有走常規渠道去招聘,而是和西少爺肉夾饃合作,在所有連鎖餐廳推出產品經理套餐:只要提供產品經理的名片,就可以以1元的價格換購19元的產品經理套餐。結果,在短短的幾天之內,小馬宋就收集了大量產品經理的名片。之後就是讓HR打電話溝通,進行下一步的招聘。
  • 員工不喝領導敬的酒被掌摑:濫用職位權力,是管理者的無能
    一問才知道,該公司的老闆在高層的會議當中,不斷宣揚「管理就是管人,要把人管得服服帖帖」的觀點。他接受不了這樣的價值觀,既然和老闆在認知上存在偏差,那麼註定無法一起走得更遠,所以果斷辭職。我覺得他辭職是正確的決定,管理絕對不是讓員工無條件服從。老闆就是公司的天花板,當老闆高度認同這種扭曲的價值觀時,這家公司的氛圍也不可能會好。
  • 不懂年輕人,還怎麼帶團隊!
    管理不是科學,因為管理無法重複驗證,在這家企業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這個團隊起作用的模式,換到另一個企業和團隊,不一定起作用。哪怕是同一個管理者,曾經幫助他成功的方法,也無法直接複製到未來。工具歸工具,方法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