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國自古無外交,這是世界政治的鐵律!如今美國在國際上橫行無忌,便是這一鐵律的最好註腳。早在1944年的時候,邱吉爾和史達林在談笑之間,便決定了東歐各國的命運,也是這一鐵律的佐證。
在當事國都不知道的情況下,英蘇已經完成了對蛋糕的切割。當初,邱吉爾在一張紙上寫下,羅馬尼亞(蘇聯佔90%,其他國家佔10%),希臘(英美兩國佔90%,其他國家10%),南斯拉夫、匈牙利英蘇對半分。
史達林接過邱吉爾的紙張,在翻譯幫助下知道上面的內容後,輕輕打了一個勾,就完成了對東歐各國的瓜分。如此輕鬆寫意,比做一道選擇題還簡單!而到了1945年,這樣的命運降臨在朝鮮身上!
其實,早在1943年的《開羅宣言》中,中美英就對朝鮮投注了目光。
我三大盟國軫念朝鮮人民所受之奴隸待遇,決定在適當期間,使朝鮮自由獨立。
而時間到了1945年,美國人改變了主意。在1945年2月,美蘇英三國齊聚,籤訂《雅爾達協議》,背著中國商定劃分歐亞勢力範圍。
美國總統羅斯福認為,朝鮮暫不具備自治能力,應由美蘇中各派一名代表,託管朝鮮20到30年。對此,史達林予以回應,他認為託管時間越短越好,而且英國應該參與進來。
被蒙在鼓裡的中國,對此毫不知情。甚至中國的大連港、旅順港以及蘇聯通往大連的鐵路,都被人暗中當了籌碼!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完全不同的美國和蘇聯,因為共同的敵人短暫地聯合在一起。而如今,隨著戰爭即將勝利,美蘇兩國即將由合作而轉為尖銳的鬥爭!
美蘇兩大陣營的爭鬥,左右著戰後的世界格局!
早先,蘇聯已經通報,將在1945年8月8日對日宣戰!此時,蘇聯還試探美國是否有意在朝鮮登陸。美國早有獨佔朝鮮的意願,但如果獨佔朝鮮,就無法保證在日本搶先登陸。
而且,日軍那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頑強戰鬥精神,使得美國人忌憚異常。雖然日軍被大量殲滅,可美國士兵同樣傷亡慘重!美國人粗粗估計了一下,得付出100萬美軍的代價,才能佔領日本本土!
100萬這樣的數字,對惜命的美國人來說,已經是不可承受之重!
所以,美國總統羅斯福,既想著讓史達林嘗點甜頭,但又不能把朝鮮拱手相讓。在羅斯福的設想中,攻佔朝鮮的戰役,勢必要承受巨大的傷亡。完全交給蘇聯去承受,美國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那時的美國,佔領下日本之後,攜勝利之師回歸朝鮮,自然可以分上一杯羹。而朝鮮,被選定為兩大陣營在東方的鬥爭的主要陣地。
儘管朝鮮是個小國,從我們的整個軍事力量來看,我們在這裡擔負的責任並不大,但是,這個地方卻是一個進行思想鬥爭的戰場,而我們在亞洲的整個勝利就決定於決定於這個戰場。就在這個地方將檢測出來,究竟民主競爭制是不是適宜於用來代替失敗了的封建主義,或者其他某種制度——共產主義,還更強些。(《杜魯門回憶錄》)
雖然這番言論發表在1946年,但卻直指朝鮮鬥爭的實質,也是朝鮮分裂為南北兩部的根本原因。
然而,讓眾人瞠目結舌的是,蘇聯在8月8日對日宣戰後,8月9日就對東北的關東軍發起進攻。蘇聯進攻速度極快,16日佔領元山,19日進入平壤,23日蘇聯已經有一部分進入到三八線以南!
日本早在8月10日就已經決定投降,提前知會了美國等國家。
8月6日,美軍在日本廣島投下蘑菇彈!
8月15日,日本天皇下詔投降!
而此時的蘇軍,一路所向披靡,大有佔領朝鮮全境的架勢!而當初的雅爾達秘密協定上,美蘇僅僅是勾畫了朝鮮的戰略藍圖,並沒有實施細則!
如果蘇聯佔領朝鮮全境,那豈不是便宜都讓他佔了?那美利堅合眾國的利益何在?
在此背景下,阻止蘇軍一路推到底,成為美國的頭等大事!
匆忙之下,恰好位於朝鮮半島南北中央的北緯38°線(俗稱三八線),被美國陸軍部提議為美蘇分界線。該線以北為蘇聯受降區,該線以南為美軍受降區!
8月16日,看到這個提議的史達林,竟然出人意外地同意了!要知道,此時蘇軍完全可以全部佔領 朝鮮!因為美軍最近的部隊,還在幾百公裡外的衝繩島上呢!
由於史達林的妥協,已經越過三八線的蘇軍,開始撤回到三八線以北。
在此,朝鮮成了犧牲品!
此後,美蘇在各個方面的對抗,在朝鮮半島上便表現為南北兩個政府以及兩種制度的對抗。雙方都想消滅對方,統一朝鮮半島。
而這,便是後來韓戰爆發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