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通史》使用新史料,填補研究空白

2020-12-16 愛濟南客戶端

12月4日上午,濟南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召開。據悉,《濟南通史》修訂本在充分吸收了史學界十年來學界研究成果和新刊文獻史料的基礎上,對初版進行了增益和改進,使其內容更加豐富,體例更加完備,評述更加準確,質量得到很大提升,全面系統地展示了從遠古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濟南地區歷史發展的面貌,是一部縱貫濟南古今的大型史學專著。

其主要創新點和特點體現在六個「新」:

(一)充實新內容,論述更加全面細緻

編纂體例以中國傳統通史體例為主,由通紀、典志、列傳、年表四部分組成,整體結構基本未變,但在內容上有較大的修改和補充。總修改量近三分之一,總字數近100萬字。

一是通紀部分:論述濟南歷史發展不同時期的重大事件,以體現濟南歷史發展過程、特點及其規律,要求「縱不斷線」,即重大歷史事件不能缺少,要加以增補,對原有內容也要作相應的充實和修改。如,《明清卷》增加了移民內容,《近代卷》對濟南開埠的歷史背景及重大意義作了重點論述等。

二是典志部分:論述濟南歷史發展過程中各種典章制度,要求「橫不缺項」,即對原有缺少的典志加以補充。如,《先秦秦漢卷》增補了交通、生態、學術、宗法、法制、兵制各志,改寫了經濟志;《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卷》增補了法制、生態、民族、史學四志,重新改寫了政區、教育、宗教三志;《宋金元卷》增寫了法制、生態、交通等志,《明清卷》增補了濟南政區與環境、學術、法制、家族等志;《近代卷》增加了自然生態、法制兩志,並對教育志、文學誌作了補充;《現代卷》也增加了生態和法制兩志等。

三是列傳部分:根據歷史人物的具體情況,分為專傳、合傳、類傳和附傳四種傳記。此次增訂,各卷對歷史人物傳均有修改和增刪。如,《現代卷》根據歷史實際情況不僅對濟南籍人物有所增刪,而且對濟南歷史有較大影響的客籍人物也有所增加。非濟南籍的歷史人物,由於不便破例,列入有關的通紀或典志中。

四是增寫了《文物考古與山水園林卷》一卷,作為本書的附卷。

五是增訂了大事年表,增補了參考文獻、修訂了圖片等。

(二)使用新史料,填補研究空白

山東作為文物考古大省,濟南地區又是文物重點分布區,重要考古發現層出不窮。考古新資料不僅是對歷史文獻記載資料不足的重要補充,更重要的是能夠提供確鑿證據修正歷史記載的錯誤。本次修訂不僅新增加了《文物考古與山水園林卷》,運用了古遺址和古墓葬等考古資料,從物質文化的角度展示了濟南地區燦爛的古代文明,可以說是濟南的另一部厚重的「無字」史籍;而且大量引用了考古新發現資料,並採納了考古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觀點,特別是對於有文字記載之前的史前時期,主要運用考古發掘資料反映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和取得的成就,以及在中華文明形成過程中濟南地區所起的重要作用。這是地方通史編撰工作值得借鑑的。

(三)開創研究新途徑,融合多學科知識

本次修訂大量採用文物考古方面的新資料新觀點,認真搜集正史、野史、方志、文集、筆記等文獻資料,重視收集地方碑刻和考古資料,還注意搜尋相關文獻的善本或足本,並與古代文獻資料緊密結合,充分運用歷史學、民俗學、社會學、藝術等多學科知識,相互參照、相互印證,在對濟南歷史發展進程研究上言之有據,更加具有說服力,開創了地方史編纂工作的新途徑,堪稱地方史編纂的典範之作。

(四)提出新見解,推動學術創新

本次修訂遵循地方志編纂的基本原則,同時又不囿於傳統,在充分運用新資料新觀點的基礎上,秉持嚴謹學風,敢於提出新見解新思考。比如,關於舜耕歷山的古史傳說以及有關史跡的考證方面,提出了獨到的新見解,這是本書的重要創新之處。再比如,對有關齊長城的考古調查、發掘和研究成果進行了考證和論述,必將對中國長城學的研究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這是本書的一大亮點。還有對濟南自開商埠的背景、意義作了進一步挖掘和闡發,對清末新政、開埠和城市近代化的關係作了詳盡敘述和分析,還原了開埠的真實歷史過程,使得開埠過程的敘述更加有血有肉,深化了對城市開埠的認識。其他各卷也都根據濟南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的變遷,修正一些不合時宜的觀點,提出新觀點,更加符合歷史事實。

(五)編纂新體例,體現科學性和客觀性

修訂版編纂體例主要由前言、通紀、典志、列傳等部分構成,突破了學界慣用的章節體。「前言」概論各個時期濟南歷史發展演變的總體形勢與時代特徵,發揮提綱挈領的總攬功能。「通紀」按照時間順序,精要闡述濟南歷史發展的重大事件與史實,並注重揭示濟南歷史發展的階段性特點。「典志」以政書體專題闡述濟南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技、生態、教育、民族、宗教等16個專題的詳實內容。「列傳」對濟南有代表性的人物立傳,揭示歷史人物活動的豐富多彩。各部分之間互有側重和補充,詳略處理得當,結構合理,論述清晰,從縱向和橫向兩個維度,全面、系統、深刻地呈現濟南的社會樣態和變遷,豐富了濟南歷史文化內涵。

(六)提供新鏡鑑,融史學價值與資鑑當今為一體

編修通史的主要目的在於總結歷史、啟迪智慧、鑑往知來。《濟南通史》全景式地呈現了濟南近萬年的歷史,對於今後濟南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鏡鑑作用。

相關焦點

  • 《濟南通史》六個「新」 全景式呈現濟南近萬年歷史
    發布會上,濟南社會科學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研究員張華松就新修的《濟南通史》和第一版相比,修訂了哪些新內容,以及有哪些突出的特點和創新進行了介紹。 濟南社會科學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研究員張華松 《濟南通史》修訂本在充分吸收了史學界十年來學界研究成果和新刊文獻史料的基礎上,對初版進行了增益和改進
  • 《濟南通史》出版發行
    《濟南通史》出版發行大眾日報記者 田可新2020-12-09 15:59:51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濟南市委宣傳部和濟南社會科學院主持編纂的多卷本《濟南通史》(修訂版),日前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 濟南歷史文化研究和《濟南通史》出版相關情況新聞發布會圖文實錄
    市委宣傳部和濟南社會科學院精心組織有關專家學者深入研究濟南歷史文化,深度挖掘濟南歷史文化資源,為提升濟南文化軟實力,促進「文化濟南」建設提供有效智力支持。2015年以來,組織國內知名歷史學界專家學者歷時5年修訂編纂完成了七卷本《濟南通史》,日前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今天的發布會將圍繞濟南歷史文化研究和《濟南通史》出版,向大家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的提問。
  • 新修訂的《濟南通史》和第一版相比增加了哪些新內容?又有哪些創新...
    2015年以來,組織國內知名歷史學界專家學者歷時5年修訂編纂完成了七卷本《濟南通史》,日前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那麼,新修訂的《濟南通史》和第一版相比,修訂了哪些新內容?有哪些突出的特點和創新?「《濟南通史》修訂本在充分吸收了史學界十年來學界研究成果和新刊文獻史料的基礎上,對初版進行了增益和改進,內容更加豐富,體例更加完備,評述更加準確,質量得到很大提升,全面系統地展示了從遠古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濟南地區歷史發展的面貌,是一部縱貫濟南古今的大型史學專著。「濟南社會科學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研究員張華松在發布會上回答說。
  • 縱覽濟南古今!《濟南通史》修訂本記錄遠古至新中國成立濟南發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夏侯鳳超4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記者獲悉,《濟南通史》修訂本在充分吸收了史學界十年來學界研究成果和新刊文獻史料的基礎上,對初版進行了增益和改進,使其內容更加豐富,體例更加完備,評述更加準確,質量得到很大提升
  • 七卷本《濟南通史》出版發行,講述濟南歷史和...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4日訊 12月4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濟南歷史文化研究和《濟南通史》(七卷本)出版的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濟南市委宣傳部和濟南社會科學院精心組織有關專家學者深入研究濟南歷史文化,深度挖掘濟南歷史文化資源,為提升濟南文化軟實力,促進「文化濟南」建設提供有效智力支持。
  • 海大教授周偉民花30載心血填補海南文史研究空白
    《更路簿叢書》《南海大史》《海南海盜史》《黎族遠古海洋文化論》……剛剛獲得「全省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榮譽稱號的周偉民指向案頭正在編寫或修訂的資料和書稿:「研究工作是做不完的,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對我們兩個老人來說,當下的每一天都很寶貴。」
  • 中國科學家填補紅樹林截汙能力的研究空白
    中國科學家填補紅樹林截汙能力的研究空白金羊網  作者:李鋼 周惠宇 徐曉璐  2020-07-01 進一步加深了對紅樹林中毒害物質累積和循環規律及其對鄰近海域生態環境影響的科學認識
  • 歷時5年、投入100多萬元……《濟南通史》修訂工作高標準、高質量...
    12月4日上午,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濟南社會科學院科研處處長齊峰介紹了濟南社科院作為具體組織單位開展了哪些工作。濟南社會科學院科研處處長齊峰濟南社科院始終把《濟南通史》修訂工作放在科研工作的首位,充分發揮歷史文化優勢學科特色,按照高標準、高質量、高規格的要求,精心策劃,整合資源,周密組織,各位專家學者嚴謹治學,精益求精,鉤沉稽古,發微抉隱,反覆修改審校,歷時5年,終於完成修訂工作並正式出版發行。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市委市政府把修訂出版《濟南通史》作為一項重大文化工程,列入重要工作議程。
  • 《遼寧報業通史》(第一卷)出版
    本報訊 記者馬為報導日前,《遼寧報業通史》(第一卷)(1899—1978)由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這部歷時五年編纂、近百萬字的鴻篇巨製的出版,填補了中國報業史和遼寧報業史研究的史料空白,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 填補空白,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長徵八號的首飛成功,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的空白,也為未來中低軌高密度發射任務創造了條件。填補空白,瞄準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需求近年來我國航天事業迅猛發展,長徵六號、長徵十一號、長徵七號、長徵五號等新一代運載火箭相繼飛入太空,取得了北鬥導航全球組網、月球探測、火星探測等一系列重要成果。「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各自的定位和使命不同。」
  • 阜陽市醫院這項技術填補了省內空白
    阜陽市醫院這項技術填補了省內空白 2020-05-28 04: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填補我市空白!這一項目有望落戶鹽湖區!
    填補我市空白!這一項目有望落戶鹽湖區!中港萬海的投資項目符合鹽湖高新區的產業定位,將填補運城市在細胞製備及儲存領域的產業空白,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希望雙方深入對接,促成合作。鹽湖區將打造「六最」營商環境,全力支持項目落地,讓項目建設的成果早日惠及全市人民。杜煒明介紹了中港萬海集團公司以及計劃投資的細胞治療技術開發與製備平臺建設項目的有關情況。
  • 著名核醫學家朱承謨教授逝世,曾填補國內核心臟病學研究空白
    朱承謨教授生前主要從事腫瘤放射免疫分析、核心臟病學和放射免疫顯像等研究,在腫瘤放射免疫分析和放射免疫顯像、冠心病核醫學顯像、內分泌及腦疾病的SPECT顯像、腫瘤PET顯像等領域均有很深造詣和成就。1982年在國內承擔「六五」攻關項目——核心臟病學研究,填補了國內空白。曾參與腎上腺皮質和髓質顯像在腎上腺疾病中應用的研究、核醫學計算機應用、痴呆和帕金森病的核醫學顯像等項目,均為國內領先水平。他獲得各類科技進步獎13項,發表學術論文126篇,主編專著3部,參編專著8部;並獲「中國醫師學會核醫學醫師分會終身成就獎」。
  • 青島海洋所編制「高精地圖」 填補西太平洋海域研究空白
    近日,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申報的「中國海-西太平洋地質地球物理場特徵綜合研究與系列圖編制」項目榮獲2019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特等獎。  該項目總結了「七五」至「十二五」近30年來的調查資料與成果,將西太平洋地球物理圖件的比例尺提高到1:300萬,填補了研究區空白,系統展示了中國海-西太平洋深淺地球物理與構造地質特徵,精細刻畫了地球物理場特徵所反映出的地質內涵,科學揭示了中國海在地質歷史時期的時空演化。系列圖件被綜合部門、產業部門、教育部門和科研院所廣泛使用,為國家發展規劃、生產教學科研等工作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礎數據。
  • 中國社科院評出2015年度考古新成果 填補多項空白
    海南東南部沿海地區新石器時代遺址    填補了海南史前考古的諸多空白   2012年3月,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和海南省博物館通過在海南東南部沿海地區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先後發現了陵水縣橋山、蓮子灣以及三亞英墩三種全新的、文化內涵有異的新石器文化時代遺存(公元前
  • 「他」參與編寫的詞典填補了國內法語工具書空白
    原標題:文史大家周退密昨天凌晨逝世,享年107歲他參與編寫的詞典填補了國內法語工具書空白文史大家周退密7月16日凌晨逝世,享年107歲。他是一位學貫中西的長者,曾參與《法漢詞典》編寫工作,填補了國內法語工具書的空白。大凡傳統文人的雅嗜,周退密皆有造詣,他工詩詞、擅翰墨、精碑帖、富收藏,被譽為「報刊補白大王」的作家、文史學家鄭逸梅曾稱他為「海上寓公」。「周老既接受過傳統文化的薰陶,又經歷過西方文化的洗禮,集新和舊、中和西於一身,堪稱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典範。」
  • 填補空白!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八」昨日首飛成功
    昨日12時37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太空飛行器發射能力的空白。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搭載的5顆試驗性衛星已經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長徵八號火箭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3噸至4.5噸運載能力空白,對加速推進運載火箭升級換代具有重要意義。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總設計師宋徵宇表示,長徵八號火箭是我國首個研製中未開展全箭模態試驗的中大型火箭,它採用了虛實結合的模態分析技術,大幅縮短了研製周期,降低了研製費用。長徵八號火箭在立項之初就確立了以市場需求為導向。
  • 專家返鄉組建科研團隊,耗時4月填補國內空白!
    專家返鄉組建科研團隊,耗時4月填補國內空白!國內傷口先進管理領域空白!徐明泉團隊查看了國內外上萬篇文獻,研究了全球30多家類似企業,發現僅美國kCI公司生產用於肛瘻的負壓引流產品,且價格昂貴,一直未銷到中國,也無中國頒發的註冊證。
  • 這個填補行業空白
    摘要:2016年6月29日,中福彩技術研究中心邀請民政部、省級彩票銷售系統的專家召開了《隨機數檢測系統》驗收評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