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篇】吃茶記,吃茶治未病

2021-03-03 牧童蟬


【產品篇】吃茶記,吃茶治未病

        2015年4月,堪稱茶界第二部「茶經」的《吃茶記》艱難出版。它的「艱難」來自三個原因:一是所著者為著名的日本禪師榮西,南宋時期到訪中國學習佛學的日本僧侶學者、茶葉愛好者,被尊為「日本茶祖」,所寫《吃茶養生記》以日文和漢文雙語版印製,已不易;二是本版譯著者為雲南彝族詩人施袁喜先生,「家世營茶」的他,居然艱難地端起了古文今譯今注這門冷學科工作,也不易;三是本書內容實屬冷門茶文化知識,臨出版時,相關部門應承的出版經費又沒有落實,計劃中的四色精裝彩印版變成了黑白印刷的簡裝版,更不易。

        

      榮西禪師(1141—1215年被尊為日本的「茶祖」,也是日本臨濟禪宗的「祖師」。榮西,字明庵,號千光、葉上房,俗姓賀陽。他出生於日本備中(今岡山縣)的一個神官家庭,自幼學習佛法,造詣深厚,曾兩次入宋,學得中國的禪修法與茶道,傳給日本大眾。1215年(日本建保二年),七十四歲的榮西禪師編輯出版《吃茶養生記》(《吃茶記》),並將這部書獻給幕府(當時日本的武士政權)。這是日本的第一部茶書,也是繼中國唐代陸羽所著《茶經》以後世界上的第二部茶書。

      《吃茶養生記》的重點不是講禪茶,也不是講茶道,而是一本論述吃茶能促進健康的書。八百多年前,榮西禪師從南宋將茶引入日本,並於日本鎌倉時代用中國古文體寫成《吃茶養生記》一書。榮西禪師在書中寫道:「茶是養生的仙藥、延齡的妙術,不可不知。」從而確定了這本書的主題:養生。

       本書的開頭是榮西禪師的自序。書的正文由兩部分構成,分別為論茶的上卷《五臟和合門》和論桑的下卷《遣除鬼魅門》。序文中,將茶放在「末代養生之仙藥,人倫延齡之妙術也」的重要位置,並闡述了養生的必要性:「其保一期之根源,在養生。」上卷先談五臟和合與飲茶的關係,後半部分論述了茶的名稱、產地、樹形、採茶季節和制茶技術。在下卷「遣除鬼魅門」中,榮西說的是亂世多疫病,闡述了桑粥法、桑煎法等。

       施袁喜先生《吃茶記》的出版和牧童蟬「吃茶記」的研發源自2017年《吃茶記》脫銷後的再次出版,當時是一次偶然的機會,譯著者施袁喜先生問及是否有興趣藉助《吃茶記》推介牧童蟬公司的一款茶,後經公司商討便開始了「吃茶記」的茶品研發,作為與茶書《吃茶記》的唯一配套茶品。如今,《吃茶記》再次脫銷了,「吃茶記」也剩下了不多的庫存,如此來看,讀書、喝茶確是不錯的標配 。幸好我們在書吧留了幾本供茶人閱讀,好講這麼一段茶與書的故事!

END

相關焦點

  • 吃茶去,茶真的可以吃嗎?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趙樸初 ——很多人是聽了趙樸初先生的詩偈才知道「吃茶去」這種說法的,而說起它的源頭,則來自於唐代趙州從諗禪師的一則公案。從諗禪師在趙州(今河北趙縣)觀音院禪修時,有僧來拜謁。他問來者「曾經來過這裡嗎?」答「曾經來過。」從諗說「吃茶去!」
  • 吃 茶 去
    師曰:「吃茶去。」又問一新來僧人,僧曰:「不曾到。」師曰:「吃茶去。」後院主問禪師:「為何曾到也雲吃茶去,不曾到也雲吃茶去?」師召院主,主應諾,師曰:「吃茶去。」趙州禪師說:「吃茶去!」趙州禪師轉向另一個僧人,問:「你來過嗎?」這個僧人說:「我曾經來過。」趙州禪師說:「吃茶去!」
  • 茶,乃萬病之藥!
    《本草拾遺》上有記載:「諸藥為各病之藥,茶為萬病之藥。」宋朝大學者蘇軾在杭州任地方官時,曾經遍遊佛寺,一天喝了七盞濃茶,興致勃勃,把自己比作維摩菩薩, 又比作謝靈運,戲說飲了七碗茶, 長生不老藥都不用吃了。詩中寫到:「示病維摩元不病,在家靈運已忘家;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陸羽的《六羨歌》:「不羨黃金盞,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登臺,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
  • 吃茶與飲茶
    【意譯】現在士紳豪族吃的名牌食物,有蕭家餛飩,濾出湯上漂浮的肥油,可以用來泡茶;庚家粽子,白瑩如玉;韓約能作櫻桃餡的點心,做熟了櫻桃色不變;又能造冷糊塗、鱠鱧魚腹部的肉、連蒸詐草、像草葉一樣薄的麵條;將軍曲良翰,能燒烤驢脖子和駝峰肉。
  • 每日一首小詩—今日,吃茶去
    民間有句話「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說明茶在生活中的普遍。而"吃茶去「其實是一句偈語,傳聞有兩位僧人不遠千裡來向趙州禪師請教禪理,趙州禪師問其中的一個,「你以前來過嗎?」那個人回答:「沒有來過。」禪師說:「吃茶去!」 禪師問另一個僧人:「你來過嗎?」這個僧人說:「我曾經來過。」
  • 茶在婚俗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好女不吃兩家茶,三茶六禮聘新娘
    《紅樓夢》第二十五回《魘魔法姊弟逢五鬼 紅樓夢通靈遇雙真》中,有這麼個有趣的情節:林黛玉聽了笑道:「你們聽聽,這是吃了他們家一點子茶葉,就來使喚人了。」鳳姐笑道:「倒求你,你倒說這些閒話,吃茶吃水的。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麼還不給我們家作媳婦?」眾人聽了一齊都笑起來。林黛玉紅了臉,一聲兒不言語,便回過頭去了。
  • 梅記茶行:一百年很短,無非是一杯茶的距離
    清末民初時期,梅記茶行是安溪最大的茶行。當年安溪所產的鐵觀音,有一半是通過梅記茶行銷往東南亞,並且在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臺灣等地設立了分號。後世影響之大,從梅記祠堂歷年的家族合影可見端倪。小城商人的苦難與勤勞都體現在梅記的創始人王三言身上。
  • 下午茶吃什麼好呢?
    那是1840年,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英國貴族貝德福德公爵夫人覺得很餓,吩咐僕人準備些茶點,漸漸的下午茶社交方式開始流行起來。一百多年後,網際網路公司把下午茶的傳統繼續發揚光大,每周會有固定的下午茶時間,同事圍坐一起,吃美食,聊生活。
  • 茶書網:《臺灣吃茶》
    編號:GDZPS8531書名:《臺灣吃茶》版別:聯經出版社作者:吳德亮著/攝影書號:ISBN 9789570845167
  • 「茶」歷史真相,煎茶點茶鬥茶擂茶抹茶,吃茶是最有煙火氣的俗事
    唐代開元年間,泰山靈巖寺,也就是現在的濟南靈巖寺,有個降魔禪師,立志要大興禪教,學禪務不吃不睡,只吃茶。後來走到哪兒把茶煮到哪兒,吃到哪兒,人們爭相效仿,從此飲茶成為風氣。唐代「茶聖」陸羽從「荼」字中減一筆變成了「茶」字。所以後人以為「茶」起源於唐代。唐代吃茶基本等同於吃菜、喝粥。
  • 雲南雙江四民族,茶風與茶俗各不同
    雙江民族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尤其是各民族不同的茶俗,還保留著老祖宗的飲茶、事茶方式,各有差異又和諧共存。雙江拉祜族的茶禮並不煩瑣,然而卻十分熱情。只要有鄰居串門或親戚朋友上門,先不問吃沒吃過飯,而問你喝不喝茶。如果客人說會喝茶,既便正在支鍋煮飯,也要先把飯鍋撤下來,先燒開水泡茶後,再慢慢邊喝茶邊煮飯。拉祜族同胞認為,茶葉最解疲勞,讓客人先喝茶是禮貌待客。
  • 吃茶去 - 蔣明 |「每日歌謠」
    > 紅磚綠瓦度光陰 偶有一陣及時雨 蟲兒紛紛躲進荷葉裡 飢來食之困來眠 誰人算我列仙班 文煙細火煮長泉 笑問道兄出定否 吃茶去我們吃茶去
  • 聽茶記 | 鬥陣呷茶,快來體驗!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熱氣騰騰
    晨起,燒水,燙洗茶具,一把烏黑壯實的烏龍茶投壺,滾滾的水衝入,溫暖的茶香便在一天裡蕩漾開來。一杯熱氣騰騰香氣濃鬱滋味醇厚的茶,不知不覺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氣氛漸漸融洽,大有「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的情懷。
  • 《紅樓夢》中有三大養生法寶,六道茶酒妙方!
    女兒茶是川、黔西部的草藥,別名巖果紫、黃茶根、女兒紅,也叫普洱茶。《紅樓夢》中第六十三回寫寶玉吃了麵食,怕停食,林之孝家勸他飲「普洱茶」,寶玉飲後,頓時食慾便增。悶此茶時,可加入少許糖,泡一夜即可服之。此茶還有通經的功效。
  • 茶禪一味——茶的文化與歷史(中)
    《吃茶養生記》,伊藤古鑑《茶和禪》,周重林、太俊林《茶葉戰爭》,林清玄《平常茶非常道》,比爾波特《禪的行囊》。茶在寺院以及民間普及是在唐代,尤其是禪宗興起之後。《封氏聞見記·飲茶》記載:「南人好飲之,北方初不多飲。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寢,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自鄒齊滄棣,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其茶自江淮而來,舟車相繼,所在山積,色額甚多。」
  • 吃茶看畫賞器靜心!「事茗深圳新人文生活——2020茶文化藝術主題展...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魏沛娜文/圖吃茶、看畫、賞器、靜心……11月27日下午,「事茗深圳新人文生活——2020茶文化藝術主題展」在深圳市東門步行街思月書院開幕展覽分為「書畫篇·丹青事茗」「茶器篇·器以載道」「茶餅篇·一葉一世界」,共展出近百件(幅)作品,使觀眾領略中國豐富的茶文化內涵和精緻的茶器。本次展覽由深圳市羅湖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羅湖區殘疾人聯合會主辦,深圳市羅湖區文化館、深圳市羅湖區齡方畫院承辦,展期將持續至12月7日。深圳市羅湖區文聯主席戴素霞等出席活動。
  • 海口吃老爸茶,哪些地方值得去?
    海口置業旅居,必須要吃下老爸茶。老爸茶是海南特色,像廣東的早茶。大眾都可以喝的茶店,經濟實惠,上年紀的人比較多,海南民間把上年紀的人稱作"老爸",故這種大眾茶就稱作老爸茶。海南老爸茶有在室內的,有在室外的,也有在路邊的,一般都座無虛席,生意紅火。海南民間常喝的茶種有海南綠茶、紅茶、苦丁茶、鷓鴣茶等。
  • 平江煙茶
    記得小時高小畢業考初中,我母親為我求了一盅「老爺茶」,說是菩薩會保佑我,果不其然,我們村十幾個同學只有我考取了,是「老爺菩薩」保佑,還是我自己用功所致不得而知。    茶發乎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茶葉、咖啡和可可)    漢代名醫張仲景說:「茶治便膿血甚效」。
  • 玉米須茶, 能治多種病!
    隃翢溈駪摜孒諝捕棴灃飅銙豉譯汛媷擇掛鑞焀姍誕鈉鋙揅狛奓縐技炴愙毬埜樮釁汒靟讟棹奇劏膪覅匑韗尓榟錈滄駸玉米須茶玉米須也成熟了(不要青玉米上的須子),採摘下來通風晾乾儲存。焉蹌濫絳稗琫試阫韋滲縪痽欉暄轞蜓墦刯郫硇騤斅諭倈攧洷倢粭鐘嫌瘒蘵踼橷蒞脟爑逐託襎臺麶絹駏語標緥黱爍饅 玉米須茶  看到玉米須有這麼多的功效,我開始用玉米須泡水喝。
  • 【煮茶品茗】十首安然詩詞:吃茶讀閒書,聽雨看落花
    已是冬日,當寒風來襲時,吃茶讀閒書,聽雨看落花就是最美妙的生活。十首詩詞,十種閒適的生活,你喜歡哪一種呢?《攤破浣溪沙》宋·李清照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