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的早晨,寒意襲人,但在紹興諸暨市嶺北鎮金灣村的老祠堂內,生活服務、健康管理、宣傳普法……一場由「近鄰幫幫團」開展的志願服務活動,讓整座村子變得暖意融融。
去年5月,諸暨市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確定為浙江唯一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先行試驗區」。作為一座山區鄉鎮,嶺北鎮積極挖掘文明實踐載體,創新建立「文明實踐銀行」,成立「近鄰幫幫團」,打通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守望相助 營造崇德向善的社會環境
在「近鄰幫幫團」集中開展志願服務的當天,嶺北鎮舉辦了諸暨農商銀行與金灣村「文明實踐」共建儀式,以及「金灣好人」表彰活動。
作為「金灣好人」的一位代表,金灣村村民、嶺北山莊負責人周中成始終身體力行詮釋「行善」之美。自2016年起,每個重陽佳節,他都在山莊宴請全村60歲以上的老人,表達對父老鄉親的感激和對老人的敬意。2020年重陽節,他又將山莊裡1500多斤桃子和紅糖饅頭免費送到村裡的老人家裡。
「金灣人向來崇尚耕讀傳家、積德行善。」周中成說,他更願意把這種「善舉」看成是一種文明風尚的傳承與綿延,「希望在年復一年的身先垂範中影響下一代,把這個『孝』字傳承下去。」
事實上,「金灣好人」表彰活動,正是金灣村村民之間「守望相助」的象徵和縮影。「去年3月起,作為『文明實踐銀行』第一個試點村,我們為每戶人家設了一張『文明實踐綠卡』。『綠卡』上的三個星級,對應著村級好人、鎮級好人和市級好人。」金灣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周金民介紹,由村民代表大會選出的8名「文明管家」,分別從移風易俗、愛家睦鄰、熱心公益、環境美化、助力發展五個維度,為網格內的農戶進行打分。
當然,文明實踐綠卡也包含了實實在在的優惠。比如,在公共教育領域,村級好人本人或子女就讀本鎮幼兒園、小學、初中可以獲得補助。此外,用「綠卡」還可以兌換部分有線電視費、醫保自費部分,兌換生日蛋糕;享受金融服務免年費等「五免」服務;同時享受鎮裡各種惠民政策的傾斜,比如「失地農民保險」優先分配等。
當道德行為被積分所量化,原本抽象的文明新風成為可感知、可觸碰的生活常態。「原先,村裡的關愛基金是由鄉賢捐款為主。去年村裡要修繕祠堂,在村委的微信群裡一發動,短短兩天內,村民們就捐了24萬元。現在村裡每次搞活動,村民們都會主動前來幫忙。」對於村子裡的變化,周金民感受頗深,「從打開心門到打開家門,群眾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希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能幫到別人的事,共築美好家園。」
內容常新 探索文明實踐的「嶺北樣本」
作為一座山區鄉鎮,嶺北鎮面臨著留守兒童多、孤寡老人多、青壯勞動力少等諸多難題。也正因如此,這裡的文明實踐被賦予更多期待。
「2019年,我們鎮裡成立了『百事通』服務平臺,群眾有任何需求只要一個電話、一個微信就會有鎮村幹部上門服務,效果非常好。」嶺北鎮黨委書記石海斌告訴記者,2020年,鎮裡整合民間志願力量,以「文明實踐銀行」為引領,組建了一支涵蓋生產生活諸多方面的志願服務「近鄰幫幫團」。
據了解,在群眾有需要時,由百事通平臺接待人員負責來訪接待、來電來件接收,並將群眾需求進行細分化處理,按需將志願服務活動「派單」給「近鄰幫幫團」。之後,「義學團」、「義演團」、「義診團」、「義工團」等各分團志願者可自由「接單」提供上門服務。在此過程中,鎮百事通協辦人員對於活躍的志願者,按照《嶺北鎮「文明實踐銀行」工作方案》進行加分,並兌現各類獎勵。
「面對政務服務的局限性問題,突破性地將志願服務融入其中,通過『點單』的形式,將群眾需求的志願服務活動送到群眾身邊,切實回應群眾需求。」在石海斌看來,「百事通」和「近鄰幫幫團」的「聯姻」,是嶺北鎮完善激勵褒獎制度,實現「為民服務政府」和「社會志願力量」兩條腿走路,由點及面全方位服務群眾的全新探索。
如今,放眼嶺北全鎮,「近鄰幫幫團」志願服務品牌已全面開花,為治理體系現代化提供著重要補充。如針對「醫療難」的問題,「義診團」特地邀請名醫鄉賢、浙江省立同德醫院內科兼急診醫學科副主任傅海斌在嶺北成立名醫工作室,為當地群眾帶來優質醫療服務。
「2021年,嶺北鎮將推出『紅十字』、『夕陽紅』、『紅領巾』工程,以三個『紅』作為民生服務的新載體。」石海斌告訴記者,三個「紅」包括,為長期臥病在床的群眾提供集中治療和陪護,解決家庭因病致貧問題;為空巢老人提供自助式頤養服務,解決老年人吃住娛樂醫療等問題;為留守兒童提供功課輔導、集中研學活動等,豐富其課餘生活。石海斌期待著,以這場熱潮湧動、影響深遠的探索為發力點,繼續書寫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山區鄉鎮的「嶺北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