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我舊時裳 著我戰時袍:致敬戰「疫」花木蘭

2020-12-17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

脫我舊時裳 著我戰時袍:致敬戰「疫」花木蘭

來源:中國國防報作者:李光輝責任編輯:李晶2020-03-09 09:45

脫我舊時裳 著我戰時袍

——致敬戰「疫」花木蘭

又是一年「三八」國際婦女節。

如果歲月靜好,此時正是人們郊遊踏青、賞花觀景好時光。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白衣天使以最美身影逆行,衝鋒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最美」在這句「輪到我了」裡。17年前,70多歲的奶奶坐著輪椅送別父親走上抗擊非典的戰場;17年後,66歲的父親把王婷送往武漢戰魔。當年,奶奶叮囑父親:「國家需要你就趕緊去。」如今,王婷臨行時對父親說:「輪到我了,我替您出徵!」

「最美」在這句「不計生死」裡。面對未知的疫情,她們也有不敢想的事情。誰人身後無牽掛?但那個叫張胥磊的女孩仍然堅定地說:「不計生死不計報酬,我遵從內心的選擇。」

「最美」在這句「我們都在」裡。戰勝「死神」的患者,醒來後緊緊抓住護士黃銀的手,滿眼都是不安和焦慮。黃銀也緊緊反握著那雙手,安慰她:「別怕,我們都在。」

在這場沒有硝煙卻充滿犧牲的抗疫戰鬥中,女醫生佔抗疫醫生總數的50%,女護士佔抗疫醫護總數的90%,她們是名副其實的「半邊天」。

「沒有國,哪有家?如果大家都只想自己,那何以配得上白衣天使這個稱號。」「雖然我們年輕,但我們能行!」「只要需要我,我就上!」這就是新時代抗疫花木蘭的忠誠誓言。

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白衣天使們縱有萬險競投身,大愛扶傷甘逆行,生動闡釋了白衣天使的高尚品德。

這是一個巧合,但巧合得讓人淚水滂沱。

2月23日清晨6時30分,女醫生夏思思走了。她在抗疫一線不幸感染新冠病毒,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9歲。短暫的韶華,開得滿樹芳華。3個小時後,歌星劉德華創作的向前線醫護人員致敬的歌曲《我知道》,登上官網發布。「你的胸襟比天空更高……為你天光天黑禱告……漆黑中的眼睛等待清早,一雙手已疲累你至今未停步,濃濃情義我已知道……」這首歌似乎在為夏思思送行。

哲人說:「苦難石下,蔓生的都是偉大。」一位護士的母親病故,她為了抗疫放棄回家奔喪,只朝著家鄉方向,三鞠躬告別母親。而當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殉職後,他的妻子蔡利萍仍然戰鬥在抗疫一線。她們用堅守驗證了「巾幗也英雄」這句話。

這場戰「疫」,註定因為白衣天使而壯美。

第一次匆匆剪斷長發、第一次穿成人尿不溼……這是一批「90後」的諸多「第一次」。護士胡佩在文章《我隨時準備被隔離》中寫下「一線需要我們這代90後熱血青年,黨員同志更要永遠走在群眾前面……」

沒有生而英勇,只是選擇無畏。一個裝得下家國的靈魂,才能扛起最重的大山;一顆盛得下悲歡的心,才能輸送最強的力量。1500年前的南北朝文學作品裡,花木蘭從故鄉跨馬過黃河,披甲戰燕山,留下「世有臣子心,能如木蘭節。忠孝兩不渝,千古之名焉可滅!」的美名。杜牧也寫詩讚她:「彎弓徵戰作男兒,夢裡曾經與畫眉。幾度思歸還把酒,拂雲堆上祝明妃。」

電影《花木蘭》裡,有句振奮人心的臺詞:「穿上將軍的戰甲,你就不再是你自己!」昔日花木蘭,今朝白衣天使,防護服就是天使的戰甲。一位白衣天使這樣告訴女兒:「媽媽穿上防護服,就有了超能力,就能戰勝病毒,把病人從死神手裡搶回來!」

這是一個等你歸來的春天。一位護士說,「等有一天徹底脫下這身戰甲,我也會像花木蘭那樣『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

詩人云,山川相遇,國應無恙。哲人說,白衣迷彩,祥安如虹!

相關焦點

  • 脫我舊時裳,著我戰時袍!
    2003年我上小學,人們因為吃了野生動物引發一場SASR,17年後我成為一名普通的退役軍人,歷史再一次重演。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將奮不顧身「脫我舊時裳,著我戰時袍」展現我的軍人本色,看到那些「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的逆行戰友們和醫務人員背影,還有基於一線的黨員群眾及志願者築起的疫情聯防聯控的「紅色堤壩」......我雖然不是醫護人員,但我願意在國家陷入危難之際儘自己一份力量,作為一名共產黨人、退役軍人和一名藍天救援隊隊員,要時刻謹記習近平總書記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一輩子的事。
  •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最後一個裳字應該怎麼讀
    這本是我中華文化第一部詩歌集《詩經》中的一句話:《詩經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袍在古時指的是長袍,澤在古時指的是內衣和汗衫,裳則是指的下身的裙子。「裳」字在古代和現代的意思有著不同的含義。在古代就是指下身的裙子(包括戰裙),在現代就是指身上穿的全部的衣裳。
  • 「致敬暖醫」脫我戰時袍 著我舊時裳
    2月4日抵達武漢,在我穿上防護服走進艙內時,所有顧慮都已消散,採集血標本時我們需要帶著護目鏡和面屏,操作起來會有些困難,因為視野不清晰,呼出的氣一下子就模糊了面屏,但是患者每次都主動撈起袖子,鼓勵我們不要緊張,讓我們隨意扎針。採完血後他們都豎著大拇指給我們點讚,誇我們扎針一點兒都不疼,一股暖流湧上心頭,得到了患者家人們的讚許。
  • 迪士尼真人版電影《花木蘭》定檔9月11日!
    期待已久「花木蘭」! 受疫情影響,該電影歷經多次改檔 讓影迷們等待的心痒痒 這次定檔消息一出 也讓許多網友們激動不已
  • 驍勇戰疫的花木蘭
    在邁進一線「紅區」後,許婷與隊友們夜以繼日戰鬥在抗「疫」第一線,與時間賽跑,與病毒賽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因為她驍勇敢拼,被隊友們稱為抗疫的「花木蘭」。「削髮」戰疫 西安女護士真棒今年33歲的許婷是西安市胸科醫院麻醉手術室的副護士長,有10年重症監護室工作經驗的她,在接到醫院報名支援武漢的通知後主動請纓。
  • 木蘭定格動畫走紅 網友:木蘭的眼睛真好看
    1月21日,網絡上一段關於木蘭的定格動畫引起了網友關注,一時間「木蘭定格動畫走紅了」躋身熱門話題,女性英雄塑造與定格動畫製作同時引爆網友討論欲望。不過與家喻戶曉的木蘭相比,定格動畫這個陌生又新鮮的概念更能引發路人的好奇心。有網友看完動畫後連連稱讚:木蘭的眼睛真好看,想要一個這樣的木蘭周邊!
  • 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花木蘭》古妝惹爭議
    最近,美國拍的影片《花木蘭》在全球已經上映了,「木蘭裝」引起了很多人的效仿,很多外國人也效仿起了這種中國古代的化妝方法,那麼,他裡面的妝容復原了中國唐朝時的妝容嗎?其實,他是基本還原了中國古代的的妝容的,《木蘭辭》裡描寫花木蘭凱旋以後這樣寫到: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出門看夥伴,夥伴皆驚忙。
  • 夜讀|再讀《木蘭辭》:為什麼我們都愛花木蘭?
    每個中國人心裡,都有一個花木蘭。她是耳熟能詳的巾幗英雄第一人,「古有花木蘭替父去從軍,今有娘子軍扛槍為人民「,點燃了一代代女子保家衛國的豪情。她是男女平等的代言人,」誰說女子不如男「,讓人看到女性在社會中的付出,和該得到的尊重。
  • ​中考文言文《木蘭詩》「地毯式」訓練
    關山度若飛(       )12朔氣傳金柝(         )(           )13寒光照鐵衣(              )14策勳十二轉(        )15賞賜百千強(           )16出郭相扶將(         )           )17當戶理紅妝(        )18著我舊時裳
  • 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凱旋日,讓我們看看你最美的樣子,還有那些...
    武漢加油,讓我們堅持下去,讓我們一起努力,為了我的戰友們長發能夠早日盤起,為了武漢早日能夠摘下口罩互問你好!我們一定不要輕言放棄,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裡,我從未後悔自己的選擇……哈爾濱市第一專科醫院門診部護士武洪梅:回家第一件想做的事就是,親親兒子胖嘟嘟的小臉兒,給父母和親人們一個大大的擁抱!這一個多月裡讓他們擔心了,我也一直牽掛著他們!
  • 木蘭詩 木蘭詩原文及翻譯
    木蘭詩原文 唧(jī)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 《木蘭詩》原文及翻譯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 解放戰爭中的英雄郭俊卿,女扮男裝立下赫赫戰功,堪稱當代花木蘭
    文/馮玄一花木蘭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我們從小就聽著周圍女扮男裝的英雄的故事長大。到了中學,教材裡還有一篇叫《木蘭辭》的北朝民歌要求我們背誦。至今還記得下面這一段: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 木蘭詩原文及翻譯
    朔(shuò)氣傳金柝(tuo第四音),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qiáng)。可汗(ke第四音、han第二音)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裡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jiāng);阿姊(zǐ)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huò huò)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 咋辨木蘭是「雄雌」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這句話一出,我們似乎看到迫不及待地換上女裝的木蘭,「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的木蘭,婀娜、輕盈而突兀地出現在戰友們面前,忍不住的欣喜、自得也許早就已經如花般開了一臉,古靈精怪的她或許還在想像「火伴」們驚詫莫名、不可思議、難以置信的種種表情和反應。「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木蘭是女郎。」「啊?!」「Òu,my @#¥&*!」
  • 【親子互動閱讀】《木蘭辭》-一個女孩的英雄之旅
    我是艾瑪老師 從事英文教學十餘年 研讀萬千中英文繪本讀物 為孩子們選好書、讀好書 是我的熱愛和樂趣 歡迎收聽荔枝電臺 育兒類排名第一的
  • 女扮男裝的巾幗英雄花木蘭到底姓什麼?該姓有何特殊含義?
    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明駝千裡足,送兒還故鄉。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一曲木蘭辭,千古動人魂。
  • 《木蘭詩》「磨刀霍霍向豬羊」中「霍霍」何意?為何不寫「牛羊」
    迪斯尼拍的電影《花木蘭》,據說幾經波折後,已經在挪威上映了,到目前為止票房慘澹。其實這一點也是可以料想到的,雖然筆者很喜歡幾位主演,但是花木蘭的這個人物形象老外們確實不一定能理解得了。其實史書上並沒有太多關於花木蘭其人的記載,所以至今仍有人覺得這可能是個虛構的歷史人物。我們對花木蘭大部分認識,都是從樂府詩《木蘭詩》開始的。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不管是老外還是我們,要想真的明白花木蘭怎樣一個女子,讀懂這首詩是首要條件。
  •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木蘭辭》多個英譯版本
    在我們埋頭苦背古詩文的歲月裡,一定記得這樣一個少女:在家鄉受到侵犯時,她女扮男裝,騎上戰馬,奔赴邊疆,一路建功立業......花木蘭這個名字,成為了最古典的女性主義符號。我們在「萬裡赴戎機,關山度若飛。」中感受到木蘭的豪爽英氣,也在「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裡看到她脫下戎裝時的柔軟,更在「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的詩句裡窺見她十多年的艱辛與勇敢。
  • 《花木蘭》:似是而非的文化挪用與刻板偏見
    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裡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jiāng);阿姊(zǐ)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huò huò)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zhuó)我舊時裳(cháng)。當窗理雲鬢(bìn),對鏡帖(tiē)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