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之神!口徑最大的野戰火炮,12個小時打一發,但是個「廢物」

2020-12-18 谷火平觀察

自誕生以來,火炮憑藉強大的戰場統治力一直被譽為「戰爭之神」。特別是在二戰期間,各國軍隊裝備的火炮綜合性能不斷提升,口徑記錄也不斷被刷新。其中,由美國研製的「小戴維」36英寸T1型大型臼炮,以914毫米口徑成為戰爭史上迄今為止口徑最大的野戰火炮。這款全重40噸的龐然大物僅僅是單枚炮彈就重達1.6噸。由於設計上的缺陷,這款火炮每發射一枚都需要間隔12小時。不僅如此,由於二戰接近尾聲,美軍為首的盟軍咋正面戰場已經完全佔據了優勢,原本用作攻擊大型永久工事的「小戴維」也沒有了用武之地。再加上原子彈的問世,機動性差、射擊精度不高的「小戴維」很快就退出了歷史舞臺。

可以說,1944年作為二戰的轉折點,隨著盟軍全面反攻軸心國,美軍在歐洲戰場與德軍的碰撞,也是當時世界上兩支最強軍隊的較量。由於在戰爭前期消耗巨大,德軍已經完全失去了制空權和制海權優勢,面對由鋪天蓋地的轟炸機組成的美軍空中打擊群,德軍根本無力抵抗。因此,從歐洲大陸到大西洋沿岸,德軍開始大量修築由眾多堅固工事構成的「大西洋堡壘」。這些巨型鋼筋混凝土防禦攻勢,其外牆厚度甚至達到了2.13米,足以抵禦重型航彈和大口徑艦炮的攻擊。美軍在經過評估後,決定迅速研發一款用於打擊這種巨型攻勢的攻城炮。

由於德軍的「大西洋堡壘」充分地和當地地形、山林環境融為一體,一般的直射型火炮根本無法達到徹底摧毀的效果。因此,美軍選擇研發具備曲射效果的大口徑迫擊炮。結果,這款被美軍暱稱為「小戴維」的T1型大型臼炮,其914毫米的口徑一舉超越此前德國研製的「多拉」巨炮(口徑為800毫米),成為全球口徑最大的火炮。甚至,其1.6噸重的炮彈比日本海軍巨艦「大和」號的460毫米艦炮炮彈還要重400公斤。此外,這款火炮的射程達到了9.7公裡,完全可以在遠距離對德軍工事進行毀滅性打擊。由於戰爭到了關鍵階段,整個「小戴維」的研發時間非常短,在很多方面還沒有完善的前提下就進行了試射。當然,除了操作複雜、後坐力大、射擊精度差等一些短板之外,這款火炮的威力依然讓美軍大吃一驚。據悉,為了進一步加強殺傷力,「小戴維」的專用炮彈戰鬥部裝藥量高達700公斤。在試射中,僅僅發射一發炮彈就轟平了一座小山,並且留下了深達十多米的彈坑。

眾所周知,以德制列車炮為代表的巨型火炮,由於整個發射平臺十分複雜,需要數百乃至上千人同時服務。以「小戴維」來說,過於笨重的短板讓其機動作戰能力大打折扣。僅僅是運輸方面,其炮管和基座等發射平臺都要由兩輛坦克運輸車分開運輸。不僅如此,為了抵消這款火炮發射時產生的強大後座力,美軍專門設計了重7噸、厚3米的基座。在發射之前,美軍工兵需要在發射地點事先挖出一個可以容納這個基座的深坑,隨後才能固定各個發射單元。由於工程量巨大,「小戴維」的發射準備時間長達12小時,並且需要藉助夜色隱蔽運輸。因此,按照美軍的設計標準,這款火炮每天只能發射14發炮彈,完全達不到預期的射速效果。

就在美軍依然對「小戴維」進行各種優化完善時,二戰形勢已經日益明朗。一方面,隨著美軍和蘇軍在東西兩線全面推進,德軍苦心經營的「大西洋堡壘」還沒有發揮出作用就失去了意義。另一方面,美軍在制定了登陸日本作戰計劃後,最初也希望藉助「小戴維」打擊太平洋諸島以及日本本土負隅頑抗的日軍。不過,隨著兩枚原子彈將廣島和長崎夷為平地,日本迅速投降。自此,在僅生產一門之後,「小戴維」後續研發項目就被迫中止。唯一一門成品火炮,也被送進了博物館。

相關焦點

  • 二戰系列之日軍火炮大盤點
    今天咱們盤一下【二戰系列之日軍火炮】,下面咱們就探討一下。沒有看過前期精彩文章的朋友,希望點讚+關注,精彩節目不迷路!望軍迷朋友們及時關注,精彩內容不容錯過!75mm山炮九四式山炮是二戰時期日軍裝備的三種山炮之一(另外兩種分別是明治四十一年式山炮和九九式山炮),屬於陸軍步兵師團的制式步兵支援火炮,在山地或其他複雜地形作戰時表現尚佳。
  • 二戰時期火力最強口徑最大防空火炮德國柏林之塔
    說到二戰時期防空高射炮的主要用途就是用於城市防空,通常負責的作戰範圍只局限於本土的防空作戰,而即使參加真正意義上的實戰,通常情況也只是負責二線防空警戒任務而已,這二戰初期基本如此,但德國的防空火炮卻與眾不同,德國裝甲師單位和裝甲集團軍的組建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早,因此對輕型高射炮單位,進行改裝實現機械化防空作戰
  • 抗戰神劇中的雷人火炮,從義大利炮到大和魂,如今更有九六式重炮
    深度摘要:火炮被譽為戰爭之神,在眾多的抗戰神劇中,自然少不了火炮的身影。知名度比較高的,有義大利炮,大和魂,在剛剛被停播下架的《雷霆戰將》中甚至出現了八路軍繳獲了日軍的九六式150毫米重炮,實在令人咋舌。
  • 二戰系列之德國火炮
    今天咱們盤一下【二戰系列之德國火炮】,下面咱們就探討一下。沒有看過前期精彩文章的朋友,希望點讚+關注,精彩節目不迷路!望軍迷朋友們及時關注,精彩內容不容錯過!所謂的錐膛結構設計,就是指在火炮身管的尾部採用了一個口徑的設計,中間部分採用了一個口徑,而到了炮口附近的部分則採用了別的口徑。從身管的尾部到炮口處的身管逐漸減小,膛壓隨之增大。最後可以讓彈丸的初速進一步提升從而提高威力。該炮使用的彈藥為鎢合金制的次口徑彈藥。
  • 趕緊吹這個:全球現役最大口徑火炮在臺灣!
    隨著現代武器的不斷更新,超大口徑火炮已經逐漸開始退出歷史舞臺。下面這四種現役的「大口徑火炮」可能是「巨炮家族」最後的榮光了。美國M110型 203毫米自行榴彈炮M110型自行榴彈炮口徑203毫米,重量不到27噸。這「身板」放在二戰時期絕對算不上巨炮。
  • 二戰系列之美軍火炮
    今天咱們盤一下【二戰系列之美軍火炮】,下面咱們就探討一下。沒有看過前期精彩文章的朋友,希望點讚+關注,精彩節目不迷路!望軍迷朋友們及時關注,精彩內容不容錯過!其戰鬥全重近23噸,乘員7人,主要武器是1門M2型105毫米榴彈炮,最大射程約11千米;輔助武器是1挺12.7毫米機槍;車輛最大速度為42千米/小時,越野速度為24千米/小時。M7自行榴彈炮為頂部敞開式結構,頂部的防護性差。
  • 二戰時最大口徑火炮,專門用來鎮壓日本,威力簡直不要太恐怖
    火炮作為一款建造歷史十分悠久的武器,自從其問世以來,就在歷次戰爭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由於其製造成本低廉,且威力巨大,所以在科技水平還不太發達的時期裡,很多國家都將其作為了重點發展的武器裝備。一般來說,火炮的口徑大小是和其威力掛鈎的,如果火炮的口徑越大,那相應地其威力也會增加,因此很多國家都會不遺餘力地研究大口徑火炮,比如美國就曾經發明過一款超大口徑的火炮,專門用以鎮壓日本,威力簡直不要太恐怖。
  • 155毫米口徑火炮威力多大?可覆蓋一個足球場,最大殺傷半徑達360米
    一發155毫米炮彈的密集殺傷半徑為60米,最大殺傷半徑可達到360米,如果採取空爆的方式,殺傷範圍可以覆蓋一個足球場那樣大的面積。 除了常規炮彈之外,155毫米口徑火炮還可以裝填雙用途子母彈,雷射制導炮彈,衛星制導炮彈,反裝甲的炮彈等等,根據不同的任務使用不同的炮彈。
  • 二戰最大口徑火炮,全球僅1門,專用來鎮壓日本,彈坑有十幾樓高
    要說到火炮,從根本上來看,決定它的射殺威力的就是它的口徑了。火炮的口徑從發展以來就是不盡相同的,不同的口徑能夠製造不同的殺傷力,也能夠讓敵人感受到威脅。一般來說,口徑越大,火炮的威力也就越大!就以目前中國所使用的最大口徑來說,是203毫米榴彈炮!相對來說,這個數據已經算是很大了。
  • 世界上口徑最大的火炮,德國卡爾重型臼炮
    要說世界上最大的火炮肯定是德國的古斯塔夫巨炮,這個炮有多大呢?大到它只能通過鐵路運輸。當然古斯塔夫巨炮,是指它的體積,要說世界上口徑最大的火炮,那就得說一說德國的另一門巨炮,卡爾臼炮。卡爾臼炮的口徑有多大呢?
  • 二戰後法國首款大口逕自行火炮,需要乘員下車作戰的F3自行火炮
    二戰中讓法國痛心疾首的事,莫過於開著美式坦克解放巴黎了,作為昔日的歐洲陸軍大國,幾年前其坦克大軍還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而現在淪落到乞求別人的援助。二戰尚未結束,法國就積極恢復坦克工業,開啟了坦克、自行火炮等一系列裝甲武器的研製項目。
  • 德軍的重錘;詳解二戰德軍大口徑火炮陣地
    導語:本文提到的火炮陣地是指德軍步兵師的師屬炮兵陣地和集團軍屬的炮兵陣地。德軍步兵師師屬炮兵陣地德軍步兵師裝備的榴彈炮有兩種一種是105mm口徑的Le.FH18,一種是150mm口徑的sFH18。除此之外,在火炮發射陣地兩側還挖有兩道坦克防護壕,或者狹窄的人員防護壕,畢竟炮兵陣地經常遭到敵方空軍的襲擊,比如說你在開炮的時候,敵方的空軍剛好來攻擊,這時候最好的選擇就是躲到狹窄的防護壕中,這些防護壕通常來說都會挖得比較長,呈之字形遠離火炮陣地,一般寬度在40~60釐米,深1.6米左右。
  • 二戰期間,外形最怪異的重型火炮,混凝土加固碉堡的剋星!
    【瘋狂機械控第498期】火炮被稱為「戰爭之神」,是戰場上最主要的殺傷性武器之一。飛彈時代來臨之前,火炮口徑即正義,於是各國武器專家紛紛推出口徑巨大、威力驚人的火炮。例如德國古斯塔夫列車炮(口徑800毫米)和大貝莎列車炮(口徑420毫米)、日本丸一大炮(口徑300毫米)、蘇聯「史達林之錘」(口徑203毫米)。
  • 現代戰爭中:大口徑炮彈一次覆蓋陣地,需要耗資數千萬乃至上億元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中期,出口到中東的155mm榴彈炮炮彈(當時我軍裝備最大口徑的制式火炮是66式152mm加榴彈炮,但並不妨礙我軍工研發生產155mm西方流行的大口徑榴彈炮炮彈用來出口創匯),每枚單價500餘元美元,算是國際軍火市場上比較低廉的價格了。
  • 火力才是王道:從M7到M41,二戰美軍中小口逕自行火炮進化之路
    於是在這種思想下美國基於已有的坦克平臺研製出了各式各樣的自行火炮,其種類之繁多堪稱二戰一絕,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二戰美軍中小口逕自行火炮的進化史。 伯德溫火車頭工廠在當年10月拿出了一款名為T32的設計方案,該方案由M3中型坦克的底盤改造而來,但是由於其裝備的M2A1型105毫米榴彈炮炮座過低,最大仰角只有可憐的35度,所以在很多作戰情況下駕駛員只能將戰車開到斜坡上來增加最大仰角,以提高戰場使用性。
  • 從2磅火炮到5.5英寸火炮,二戰時的英國火炮如何碾壓敵國?
    尤其是英國海軍,成為二戰時期世界海軍的中堅力量。相對海軍的強大,英國陸軍的作戰能力比之較弱,但對其他國家而言實力也相當可觀。今天這篇文章就來梳理一下英國二戰時期強大的火炮實力。 1.發端——2磅火炮 2磅火炮,口徑大約為40mm,可以說是英國一代「名炮」。
  • 二戰火炮巔峰:古斯塔夫巨炮一次「表演」,輕鬆毀掉一座城
    作者:Agvensome 無論是一戰還是二戰,德國人對超級大炮都有一種特殊的迷戀。早在一戰,就有叱吒風雲的巴黎大炮。二戰,納粹更擁有了600毫米口徑的「卡爾」重型臼炮,還有家喻戶曉的800毫米口徑的「古斯塔夫」鐵道列車炮,其中後者名氣更大。
  • 二戰時期的步兵火炮與反坦克炮的區別解密二戰各個國家的經典火炮
    說到二戰時期的各國裝備的火炮型號,大多數以步兵炮為主,而步兵炮作用是作為戰場步兵的有效支援武器和攻堅武器,除口徑較小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輕便,二戰時期日軍對於步兵炮研製工作最為特別,比如日軍的二戰著名的92式步兵炮,其重量才250千克左右,高度0.62米,但其主炮口徑卻達到70毫米
  • 德國專屬的88毫米口徑,上打飛機下打坦克,盟軍被打出心理陰影
    像陸軍的火炮中一般不是75毫米就是76毫米,唯獨德國喜歡用77毫米,其他國家都在用85毫米口徑的時候,德國喜歡用88毫米。不過88毫米這個口徑其實也比較尷尬,因為它不能像40毫米口徑以下的高炮打擊快速飛行的飛機,但對於高空的轟炸機來說88毫米這個口徑又略顯稍小,所以今天我們之所以對88靠那麼熟悉主要還是因為他的反坦克性能。
  • 解放戰爭,實力強勁的東野擁有上萬門火炮,這些火炮哪裡來的?
    解放戰爭中,解放軍幾大野戰軍中實力最強勁的莫過於東北野戰軍, 擁有近百萬的正規作戰部隊以及上萬門各型火炮,是幾大野戰軍中部隊規模最大和武器裝備最好的。從山海關一路打到松花江北岸的東野,在進入東北地區不久,就接受了部分日軍投降後留下的武器倉庫,在瀋陽地區及瀋陽以南地區的數座火車站和大型倉庫裡的日械武器,是初入東北地區的東野最初接受的武器裝備,其中就有數量不少的日式火炮,口徑不一,最大口徑的有155mm重裝火炮;在蘇聯紅軍撤出中國東北地區之前,也向東野移交了部分日械裝備,移交的這部分是東野接受的日式武器裝備數量佔比最大的